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里士多德实体与属性二分下的芝诺悖论——芝诺悖论归属问题的诊断
1
作者 聂辰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121,共8页
结合胡吉特对芝诺悖论的研究与奥康纳对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的研究,可以论证出在亚里士多德实体与属性二分的框架下的芝诺悖论归属问题,并由此揭示出芝诺悖论问题更丰富的哲学内涵。哲学史的发展也印证了悖论归属问题的哲学地位。由此可... 结合胡吉特对芝诺悖论的研究与奥康纳对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的研究,可以论证出在亚里士多德实体与属性二分的框架下的芝诺悖论归属问题,并由此揭示出芝诺悖论问题更丰富的哲学内涵。哲学史的发展也印证了悖论归属问题的哲学地位。由此可以描绘出完整的悖论归属图景,并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诺悖论 亚里士多德 实体 属性
下载PDF
巴门尼德Being的时间向度
2
作者 聂辰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5期18-20,共3页
对于早期希腊哲学中Being的理解有许多争论,集中表现在对巴门尼德残篇的翻译和解读上。本文通过回归希腊语境,对残篇8:14重新解读,指出以往对Being的解读和翻译集中在语言和存在论的角度,过度的这种解读容易把Being变为一个僵死的固化... 对于早期希腊哲学中Being的理解有许多争论,集中表现在对巴门尼德残篇的翻译和解读上。本文通过回归希腊语境,对残篇8:14重新解读,指出以往对Being的解读和翻译集中在语言和存在论的角度,过度的这种解读容易把Being变为一个僵死的固化的概念。谢文郁教授强调在语境中理解Being[1],本文赞同谢教授主要的方法和观点,但认为being的核心思想即"存在起来""是起来"这个意味同样被忽视了。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分析早期希腊当时的语境来指出Being的动态的这个方面,即时间的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NG 时间 空间 动态 静态
下载PDF
多重意义理论和分析性
3
作者 聂辰桅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87,共10页
自康德以来,分析性(analyticity)作为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就已被哲学家们广泛地使用。然而,由蒯因引发的对分析性的批判使得原本似乎很自然的分析性概念变得千疮百孔。为了辩护分析性概念,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语言哲学理论。就目... 自康德以来,分析性(analyticity)作为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就已被哲学家们广泛地使用。然而,由蒯因引发的对分析性的批判使得原本似乎很自然的分析性概念变得千疮百孔。为了辩护分析性概念,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语言哲学理论。就目前看来,基莲·罗素(Gillian Russell,2008)的多重意义理论似乎是最有希望为分析性概念作出实质性辨护的理论。但是,基莲·罗素却认为在包含指称确定项、特质、内容和外延这四种意义的多重意义理论中,分析性的对象应该是指称确定项,这导致了一系列难以辩护的问题。在她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将首先给多重意义理论一个更清晰的刻画,进而论证在多重意义理论下只有作为特质的意义才最有希望为分析性概念作出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意义理论 分析性 语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