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脑灌注成像指导下尿激酶和rt-PA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肖乃安 马琪林 鲁丛霞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以CT脑灌注成像(CTP)指导下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出血转化率。方法对112例发病3h内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给予随机分组,即尿激酶组和rt-PA组,分别使用尿激酶和rt-PA给予C... 目的探讨以CT脑灌注成像(CTP)指导下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出血转化率。方法对112例发病3h内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给予随机分组,即尿激酶组和rt-PA组,分别使用尿激酶和rt-PA给予CT脑灌注成像指导下的静脉溶栓,并进行治疗前后血管再通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ADL评分和出血转化率的比较。结果 112例患者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尿激酶组和rt-PA组的血管再通率均升高,出血转化率相当(P>0.05)。结论 CTP可以用来指导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且尿激酶和rt-PA作用相当,出血转化率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出血 脑梗死 统计学(主题) 血栓溶解疗法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孕晚期补充维生素D对母儿25羟维生素D水平及新生儿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明 庄丽娟 +4 位作者 冯骁 邱慧英 陈彩燕 魏晓帆 肖乃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22期3193-3197,共5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补充维生素D对母儿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新生儿体格发育及新生儿疾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孕晚期补充维生素D对母儿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新生儿体格发育及新生儿疾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16例)和对照组(337例)。干预组<35岁269例,≥35岁47例;对照组<35岁283例,≥35岁54例。干预组自妊娠28周至分娩每日补充维生素D≥600 IU,对照组每日补充维生素D<600 IU。检测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测量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统计分娩方式、早产比例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分别为(27.91±7.56)μg/L、(16.24±4.31)μg/L,均高于对照组(24.65±6.83)μg/L、(12.60±3.9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出生后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19.62%(62/316)、17.09%(54/316),均低于对照组47.18%(159/337)、49.26%(166/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27%(4/316)、2.53%(8/316),均低于对照组4.15%(14/337)、6.23%(21/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晚期每日补充维生素D≥600 IU可以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并降低新生儿期重症疾病的发生率,但对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的发生率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 体格发育 新生儿疾病
下载PDF
血清游离脂肪酸与心源性脑栓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琛 肖乃安 +2 位作者 刘林 詹奕红 余珍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4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与心源性脑栓塞(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0年12月本院705例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按照TOAST分型将患者分为CE组(n=82)和nCE组(n=623)。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心...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与心源性脑栓塞(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0年12月本院705例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按照TOAST分型将患者分为CE组(n=82)和nCE组(n=623)。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病因;比较是否合并房颤(AF)患者的NEFA水平。结果:心源性脑栓塞和非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年龄、NIHSS评分、超敏反应蛋白、NEF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EFA浓度、NIHSS评分是AIS患者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CE患者最常见的病因是非瓣膜性房颤,占78.0%(64/82)。AF患者的NEFA浓度高于无AF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FA浓度是AIS患者发生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心律失常及大脑皮质损害可能是引起NEFA浓度升高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心源性脑栓塞 游离脂肪酸 心房颤动 大脑损伤
下载PDF
VPS35对多巴胺受体D1降解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琛 肖乃安 +1 位作者 马琪林 詹奕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931-935,共5页
目的研究囊泡分拣蛋白35(vacuolar protein sorting-35,VPS35)是否影响G蛋白偶联(G proteincoupled)的多巴胺受体D1 (Dopamine receptor D1)的降解过程及其机制。方法依据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可以有效抑制生物体内蛋白的合成的... 目的研究囊泡分拣蛋白35(vacuolar protein sorting-35,VPS35)是否影响G蛋白偶联(G proteincoupled)的多巴胺受体D1 (Dopamine receptor D1)的降解过程及其机制。方法依据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可以有效抑制生物体内蛋白的合成的原理,我们CHX处理细胞,来研究VPS35对DRD1的降解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过表达VPS35之后,DRD1蛋白的降解速率比对照组加快了。相反的,在下调VPS35水平后,DRD1的降解速率减慢。另外,VPS35能加速DRD1的溶酶体和泛素蛋白酶体降解,但增加溶酶体降解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1) VPS35能够有效调控DRD1的降解速率;(2) VPS35主要通过溶酶体途径调控DRD1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泡分拣蛋白35 多巴胺受体D1 降解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三七通舒胶囊通过增加TRPC6表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5
作者 王菁 王博 +2 位作者 江斌 郑坤木 肖乃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3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究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机制。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选取54只250~300 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手术后3天组及7天组),每组再分成3个亚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组),每组... 目的探究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机制。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选取54只250~300 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手术后3天组及7天组),每组再分成3个亚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组),每组9只进行造模。对7天组大鼠每日评估神经功能。术后第3天和第7天终止实验,进行相对脑梗死体积测定,并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缺血神经元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6,TRPC6)的表达水平。结果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在术后第4天开始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显著改善(P<0.05,P<0.001),术后第3天及第7天相对脑梗死体积缩小(P<0.001),术后第7天TRPC6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结论三七通舒胶囊可以降低大鼠脑缺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其中可能的机制之一是其可以提高损伤神经元中的TRPC6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三七通舒胶囊 三七三醇皂苷 TRPC6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保护治疗
下载PDF
C型尼曼匹克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明 黄萍 肖乃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9-880,共2页
目的分析C型尼曼匹克病(NPC)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例NPC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儿为7.5岁男童,首发症状为痴笑猝倒,当地诊断为癫痫,予抗癫痫治疗无效。体检发现构音障... 目的分析C型尼曼匹克病(NPC)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例NPC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儿为7.5岁男童,首发症状为痴笑猝倒,当地诊断为癫痫,予抗癫痫治疗无效。体检发现构音障碍,双眼球垂直性运动障碍,肝、脾大,四肢肌力Ⅳ级,肌张力稍低,共济失调,双侧膝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辅助检查示腹部B超:肝脾大。脑电图:背景慢波,未见痫样放电。骨髓细胞学检查及患儿和其父母血基因检测符合NPC,诊断明确。结论NPC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累及多脏器及神经系统,猝倒是该病相对特异的症状。认识该病临床特征,详细的病史询问及全面的体格检查,是帮助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曼匹克病 猝倒 儿童
原文传递
神经影像酷似髓内肿瘤的神经纤维瘤(附1例报道)
7
作者 马琪林 鲁丛霞 +3 位作者 毕敏 曲红丽 詹奕红 肖乃安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7年第2期97-98,共2页
  脊髓神经纤维瘤的典型影像学改变是髓外硬膜下的占位,少数为硬膜外或硬膜内外的占位.我们报道1例在影像上极似胶质瘤或室管膜瘤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脊髓神经纤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