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妹羊肚菌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制备与比较
1
作者 崔文浩 郭勤卫 +1 位作者 肖乾煌 周小燕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4期26-31,共6页
试验对六妹羊肚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菌株开展菌丝体生长速度测定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形成的最适条件为选择培养3 d的菌丝体,以0.6 mol·L^(-1)的甘露醇作为稳渗剂,添加1.5%的溶壁酶B,30℃酶解... 试验对六妹羊肚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菌株开展菌丝体生长速度测定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形成的最适条件为选择培养3 d的菌丝体,以0.6 mol·L^(-1)的甘露醇作为稳渗剂,添加1.5%的溶壁酶B,30℃酶解3 h。该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高达8×10^(4)个/mL。再生菌株在菌丝形态、细胞结构、菌丝生长速度方面都和原始菌株有很大差异,其中Z2和Z4菌株的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均较快,且在栽培时产量分别达到427.3 g·m^(-2)和380.3 g·m^(-2),可作为种质资源开展进一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 原生质体 再生 酶解
下载PDF
溶剂和水分活度对OPO结构脂合成中酰基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肖乾煌 徐雨茜 +3 位作者 熊华 胡蒋宁 朱雪梅 张钰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7,共6页
以三棕榈酸甘油酯(PPP)和油茶籽油游离脂肪酸(FFA)为底物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OPO)结构脂为反应模型,以专一性脂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研究不同有机溶剂(正己烷、丙酮、叔丁醇)、不同反应时间(0、2、4、6、8 h)、不同水... 以三棕榈酸甘油酯(PPP)和油茶籽油游离脂肪酸(FFA)为底物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OPO)结构脂为反应模型,以专一性脂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研究不同有机溶剂(正己烷、丙酮、叔丁醇)、不同反应时间(0、2、4、6、8 h)、不同水分活度(aw)(0.11、0.53、0.97)对酰基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溶剂中,丙酮的反应环境下酰基迁移发生率最低且油酸的键入率最高;在不同溶剂、不同水分活度的条件下,均在aw为0.53时sn-2位棕榈酸和sn-1,3位油酸的含量较高,说明aw影响脂肪酶的1,3位置选择性强弱决定于aw的高低。鉴于结构脂制备过程中的绿色环保安全角度,可以采用无溶剂体系但是应较好地控制反应体系的aw以抑制酰基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O结构脂 油茶籽油游离脂肪酸 酰基迁移 LIPOZYME RM IM 水分活度
下载PDF
蜂王浆中活性因子对衰老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余贤娴 汪玲 +7 位作者 兰天 余春涛 黄文琦 吴泉勇 肖乾煌 聂欣可 谭惠子 聂少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0-139,共10页
为了探索蜂王浆及其主要的蛋白质类、脂类功能活性因子对D-半乳糖(D-gal)致衰老小鼠的保护作用。实验通过透析、超滤、有机相萃取的方法分别提取分离了蜂王浆中粗蛋白、蛋白质类功能因子及脂类功能因子。通过连续7周每日腹腔注射100 mg/... 为了探索蜂王浆及其主要的蛋白质类、脂类功能活性因子对D-半乳糖(D-gal)致衰老小鼠的保护作用。实验通过透析、超滤、有机相萃取的方法分别提取分离了蜂王浆中粗蛋白、蛋白质类功能因子及脂类功能因子。通过连续7周每日腹腔注射100 mg/kg(以干质量计)的D-gal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并分别给予蜂王浆及不同剂量的粗蛋白组分、蛋白质类或脂类功能因子干预后,发现蜂王浆可以显著提高小鼠在T-迷宫中的准确率,并且降低肝脏器官指数,证实蜂王浆可能提高衰老小鼠的认知记忆水平,改善小鼠的衰老症状;脂类功能因子及高剂量的蛋白质类功能因子能够显著提高T-迷宫准确率、缓解肝脏肿大。因此推测,蜂王浆中的蛋白质类功能因子和脂类功能因子都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蜂王浆蛋白质 10-羟基-2-癸烯酸(10-HDA) D-半乳糖 抗衰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