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肖仁鹤
-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
-
出处
《针灸临床杂志》
1993年第1期1-2,共2页
-
文摘
中风后遗症是针刺治疗的传统病种,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七十年代以来又有了新的发展,现就个人临床中的体会论述如下: 一、头部腧穴当为首选《内经》指出:“气在头者,止之于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包括脑窍)。说明头部是气血汇聚的场所,若“伤(头部)左角,右足(下肢)不用。”《灵枢·热病》还指出:“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阐明了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基本原则。
-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风
后遗症
选穴
-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浅述《灵枢·官针篇》刺法分类及应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肖仁鹤
甘照华
-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专家门诊部
-
出处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0-52,共3页
-
-
关键词
《灵枢·官针篇》
刺法分类
临床运用
-
分类号
R221.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针刺治疗胃脘痛辨证选穴的规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肖仁鹤
-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4-34,共1页
-
文摘
针刺治疗胃脘痛的疗效差异较大,它与选穴直接相关,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特就其辨证选穴的规律讨论如下: 一、辨证分型选穴 1、肝气犯胃:症见嗳气频频或哎逆酸苦,胃脘胀满疼痛,连及两胁,食后痛剧,舌苔薄白,脉弦。宜选取太冲、下关疏肝解郁利胁,配梁门、内关调中和胃止呕。 2、脾胃虚弱:症见胃肠隐隐作痛,缠绵不已,喜温喜按,得食稍安,伴面色不华、四肢欠温,神疲乏力等,舌淡苔白,脉虚软或沉细。宜补中脘、足三里、脾俞,配合温灸鼓舞中气、健脾益胃,痛甚加刺公孙、手三里舒络止痛。 3.劳伤胃络:症见胃脘刺痛拒按,固定不移,应时而作,面色暗滞,大便色黑。甚则呕血,
-
关键词
辨证选穴
胃脘痛
手三里
胃脘胀满
温灸
便色黑
肝气犯胃
和胃止呕
健脾益胃
脾胃虚弱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用艾灸降抗“O”与血沉
- 4
-
-
作者
肖仁鹤
-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针灸系
-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1987年第4期56-56,共1页
-
文摘
笔者试用艾灸方法,降抗'O'与血沉增高症状6例。其中:国内观察3例,在阿尔及利亚观察3例;女性4人,男性2人;12~22岁青少年3例,42~70岁壮老年3例;均患有肢体2个以上的关节疼痛,伴有关节红肿4例,
-
关键词
艾灸
血沉
化脓灸
瘢痕灸
-
分类号
R5
[医药卫生—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