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白”的无嗣之忧及其文化心理意蕴 被引量:3
1
作者 肖伟韬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4期203-205,共3页
元和文坛自负"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的元稹、白居易,二人除了文学同声相契、名位相等外,均有深沉的无嗣之忧,由于问题本身具有的回避性,向来是"元、白"研究中的盲点之一,一直没有人对此进行集中探讨。但是,通观二... 元和文坛自负"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的元稹、白居易,二人除了文学同声相契、名位相等外,均有深沉的无嗣之忧,由于问题本身具有的回避性,向来是"元、白"研究中的盲点之一,一直没有人对此进行集中探讨。但是,通观二人创作,无嗣之忧实际上是二人生存心理的重要构成因素。以此为出发点,不仅对理解"元、白"二人生存哲学的整体走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对理解与之相关的整个传统文化心理意蕴也有着相应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稹 白居易 无嗣之忧 文化心理意蕴
下载PDF
白居易《论语》《孟子》思想论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肖伟韬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6-109,共4页
白居易"世敦儒业"的家庭环境,科举考试中的"连登三第",中唐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与积极参与,都使《论语》《孟子》对白居易儒家思想人格的确立和生存哲学的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可以说,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 白居易"世敦儒业"的家庭环境,科举考试中的"连登三第",中唐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与积极参与,都使《论语》《孟子》对白居易儒家思想人格的确立和生存哲学的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可以说,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真正构成了白居易生命的底色和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论语》 《孟子》 生存哲学
下载PDF
王夫之《宋论》中岳飞形象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肖伟韬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20-23,共4页
《宋论》中,有关岳飞的论述,散见于全书,显得比较分散零碎。把王夫之有关岳飞这一历史形象的见解条理化、系统化的同时,进而把岳飞形象放置于整个文化史尤其是有宋一代文化史中进行解读,这不仅是解开当时纷繁历史的一把钥匙,而且有利于... 《宋论》中,有关岳飞的论述,散见于全书,显得比较分散零碎。把王夫之有关岳飞这一历史形象的见解条理化、系统化的同时,进而把岳飞形象放置于整个文化史尤其是有宋一代文化史中进行解读,这不仅是解开当时纷繁历史的一把钥匙,而且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岳飞这一历史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飞 岳飞形象 《宋论》 文化解读
下载PDF
《白居易集》版本流传考叙 被引量:1
4
作者 肖伟韬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深入,对《白居易集》的版本研究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基本集中体现于版本的考索、比勘与校对,而对《白居易集》各种版本的流传情况及影响较少关注。鉴于此,从两个方面入手考察了《白居易集》版本流传及深刻影响。
关键词 《白居易集》 版本流传 诗歌受容
下载PDF
试论白居易对《周易》的受容 被引量:1
5
作者 肖伟韬 《殷都学刊》 2008年第4期58-62,共5页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科举官僚白居易与《周易》发生关系,《周易》对白居易的深刻影响,或者说白居易对《周易》的受容,贯注了白居易的一生和整个生命历程。从取名命字到科举考试,从思维方式到行事方式,从为政理念到...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科举官僚白居易与《周易》发生关系,《周易》对白居易的深刻影响,或者说白居易对《周易》的受容,贯注了白居易的一生和整个生命历程。从取名命字到科举考试,从思维方式到行事方式,从为政理念到刑法思想,等等,无不体现了白居易与《周易》之间受容与被受容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白居易 受容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以理工院校中文专业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肖伟韬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及教学规模的扩大,许多理工院校都开设了中文或与中文相关的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统中文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我们有必要对它在新环境下生存发展的可行性、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具体内容目标与改... 目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及教学规模的扩大,许多理工院校都开设了中文或与中文相关的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统中文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我们有必要对它在新环境下生存发展的可行性、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具体内容目标与改革理论的实践意义进行有效的探讨,从而为理工院校中文专业的开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院校 中文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教学改革
下载PDF
贾谊人生的深刻矛盾及其消解方式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肖伟韬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03-305,共3页
贾谊作为提出汉代长治久安之策的奠基者 ,在两汉思想史及中国思想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现实人生中 ,贾谊却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 ,并在其身上表现出深刻的矛盾性 ,即露才扬己而才高被妒、竭忠尽智但不容于朝、通达国体却自伤... 贾谊作为提出汉代长治久安之策的奠基者 ,在两汉思想史及中国思想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现实人生中 ,贾谊却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 ,并在其身上表现出深刻的矛盾性 ,即露才扬己而才高被妒、竭忠尽智但不容于朝、通达国体却自伤命短。同时 ,贾谊为了摆脱这种种难以调和的矛盾 ,最后只好沉浸在为赋自谕与为赋自广的悲剧性体验与反思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人生 矛盾 悲剧 消解
下载PDF
苏辙谏官身份下的文学书写
8
作者 肖伟韬 陈静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0-65,共6页
苏辙的文学创作鲜明体现了其谏诤理念。苏辙于元祐元年二月至九月,担任右司谏,期间写了百篇诗文,内容关涉治国安民的各个方面,这些谏诤文学的书写,具有强烈的现实观照性。苏辙的“文气论”亦与他的谏官身份及文学书写相表里。谏官品质... 苏辙的文学创作鲜明体现了其谏诤理念。苏辙于元祐元年二月至九月,担任右司谏,期间写了百篇诗文,内容关涉治国安民的各个方面,这些谏诤文学的书写,具有强烈的现实观照性。苏辙的“文气论”亦与他的谏官身份及文学书写相表里。谏官品质、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相互激荡,形成了苏辙谏诤文学凝练周密、平正通达的格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谏官 谏诤文学
下载PDF
《岳飞集》语词运用的文化心理意蕴
9
作者 肖伟韬 《船山学刊》 CSSCI 2010年第3期181-184,共4页
通过岳飞在创作中对语词选择的规律性概括,我们可以探明岳飞的生存形态和生存心理,这不仅为我们真正理解岳飞这一历史形象,提供了可靠的客观基础;也为我们思考个人与社会、历史、政治、命运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关键词 岳飞 《岳飞集》 语词选择 生存心理
下载PDF
白诗柳词之可比性及内在成因
10
作者 肖伟韬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69-474,共6页
以宋词比诸唐诗,柳永的词和白居易的诗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具体表现为作品取材生活化、琐细化,叙事达情务繁务尽,艺术风格浅近轻俗等。白诗柳词这种相似性的内在成因,除了艺术上自觉的共同追求,受到相似的社会文化思潮影响外,还在于他们... 以宋词比诸唐诗,柳永的词和白居易的诗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具体表现为作品取材生活化、琐细化,叙事达情务繁务尽,艺术风格浅近轻俗等。白诗柳词这种相似性的内在成因,除了艺术上自觉的共同追求,受到相似的社会文化思潮影响外,还在于他们心灵上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诗 柳永词 可比性 内在成因
下载PDF
刘、柳与元、白交游始年考
11
作者 肖伟韬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64-68,共5页
刘禹锡、柳宗元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的始年,学术界要么漠视,要么避而不谈,实在绕不过去则存疑,则云早年交游无考,如为这些诗人作年谱、编年笺注的朱金城、卞孝萱、陶敏、施子愉等,大致不外乎这几种情况。但事实上,对这段历史中的人事关... 刘禹锡、柳宗元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的始年,学术界要么漠视,要么避而不谈,实在绕不过去则存疑,则云早年交游无考,如为这些诗人作年谱、编年笺注的朱金城、卞孝萱、陶敏、施子愉等,大致不外乎这几种情况。但事实上,对这段历史中的人事关系作一个精细的梳理后,便能发现,刘、柳与元、白的交游始年当在贞元十九年(803年)。考定刘、柳与元、白交游始年在贞元十九年的意义在于,通过这点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贞元、永贞、元和之际当时复杂的人事关系,尤其是对元、白早年的政治态度和倾向,能够得出新的定位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柳 元、白 贞元十九年
下载PDF
白居易诗学思想的儒家经典来源
12
作者 肖伟韬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唐代诗人的创作实绩与诗学理论的建树不相称已成学界共识,但白居易却是个例外,他不仅是卓有成就的诗坛巨匠,对诗学理论的阐发亦具有相当的总结性,而且是研究唐代诗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诗学无法绕过的一环;因此,对白居易诗学思想的研究... 唐代诗人的创作实绩与诗学理论的建树不相称已成学界共识,但白居易却是个例外,他不仅是卓有成就的诗坛巨匠,对诗学理论的阐发亦具有相当的总结性,而且是研究唐代诗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诗学无法绕过的一环;因此,对白居易诗学思想的研究,也就成了白居易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以往对白居易诗学思想的研究往往是观乎其内,而无超乎其外,没有对白居易诗学思想的源头进行有效的探索,所以对白居易诗学思想的研究尽管场面热闹,却终隔一层,总有说不圆的地方。为弥补这一缺陷,我们拟对白居易诗学思想的儒家经典来源作一追溯,考镜源流,以对白居易的诗学思想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诗学思想 儒家经典
下载PDF
白居易处世哲学的庄子情结
13
作者 肖伟韬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6-69,共4页
学界对白居易的思想信仰及处世哲学有持续深入的检讨,不过,直接从《庄子》文本探讨其对白居易处世哲学影响的却很少见。实际上,庄子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白居易思维的判断,行为的选择,人生观的抉择,影响着其生存境界的实现方式。总之... 学界对白居易的思想信仰及处世哲学有持续深入的检讨,不过,直接从《庄子》文本探讨其对白居易处世哲学影响的却很少见。实际上,庄子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白居易思维的判断,行为的选择,人生观的抉择,影响着其生存境界的实现方式。总之,在白居易的处世哲学中,有着无法割舍的庄子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庄子 处世哲学
下载PDF
白居易对苏门文人群的影响及其诗学意义
14
作者 肖伟韬 《黄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1-45,共5页
学界对白居易与宋人关系的研究,大体停留在宋初“白体”或对个别士人的感性比较上,鲜有从整个诗学流变及士风走向着眼进行系统考察。事实上,通过白居易对苏门文人群思想信仰、人生出处及诗学创作诸方面影响情况的考察,不仅能发现白居易... 学界对白居易与宋人关系的研究,大体停留在宋初“白体”或对个别士人的感性比较上,鲜有从整个诗学流变及士风走向着眼进行系统考察。事实上,通过白居易对苏门文人群思想信仰、人生出处及诗学创作诸方面影响情况的考察,不仅能发现白居易在唐宋诗学演进及士风走向中的关键作用,亦能更好地理解“宋调”成熟的思想文化背景,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苏门文人群 诗学意义
下载PDF
佛禅典籍与白居易的佛禅信仰考论
15
作者 肖伟韬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7-32,共6页
自称“礼彻佛名百部经”“通学小中大乘法”的白居易,在以往的研究中,关注点大多着眼白居易的佛、禅信仰与其文学创作的双向互动,鲜有从佛、禅经典文本出发,考察其对白居易思想、信仰的正面影响。通过对《白居易集》的全面梳理,佛、禅... 自称“礼彻佛名百部经”“通学小中大乘法”的白居易,在以往的研究中,关注点大多着眼白居易的佛、禅信仰与其文学创作的双向互动,鲜有从佛、禅经典文本出发,考察其对白居易思想、信仰的正面影响。通过对《白居易集》的全面梳理,佛、禅典籍对白居易佛、禅信仰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是影响、深化其佛、禅信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佛、禅典籍 佛、禅信仰
下载PDF
白居易从法凝所学为南宗禅法考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伟韬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3-197,共5页
白居易贞元十六、七年间从洛阳圣善寺和尚法凝学禅,是其与禅结缘的开始,对其思想走向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关于这一早年经历,白居易在其作品《八渐偈》及序中作了比较明确的交代,但由于禅宗历史传承的扑朔迷离及偈子本身内容难以确诂,... 白居易贞元十六、七年间从洛阳圣善寺和尚法凝学禅,是其与禅结缘的开始,对其思想走向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关于这一早年经历,白居易在其作品《八渐偈》及序中作了比较明确的交代,但由于禅宗历史传承的扑朔迷离及偈子本身内容难以确诂,对白居易早年所学究竟为北宗禅法还是南宗禅法的看法,在当今文化介入文学研究的热潮中,成了一桩莫衷一是、难以定论的学术公案。不过,通过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禅宗史的发展流变及南、北二宗与当时皇权的分际离合而对信教人士之影响等相关史料,结合《八渐偈》自身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义理,可以得出白居易早年所学为南宗禅法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法凝 南宗禅法 北宗禅法
原文传递
元和体、长庆体与元白体论析
17
作者 肖伟韬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5,共6页
元和体、长庆体、元白体是研究元稹、白居易诗学乃至中唐以后诗学演进必须弄清的基本范畴。在后世诗学视域中,元和体外延要么超出、小于或游离于其原初内涵。长庆体既可指"长庆长篇"七言歌行,也可指其所有的"古体"... 元和体、长庆体、元白体是研究元稹、白居易诗学乃至中唐以后诗学演进必须弄清的基本范畴。在后世诗学视域中,元和体外延要么超出、小于或游离于其原初内涵。长庆体既可指"长庆长篇"七言歌行,也可指其所有的"古体"及七言律诗,还可指元、白浅切平易的诗风。元白体真正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出现时,最初是指元、白创作表现出来的"顺熟"、"浅易"的诗风,后认识趋向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和体 长庆体 元白体
原文传递
问渠那得“新”如许——评普慧《中古佛教文学研究》
18
作者 肖伟韬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普慧(张弘)先生是位专注虔诚的学者,自踏上学术之旅至今,用三十余年的时间,锲而不舍地研究佛教文学,为避免研究的浮光掠影、隔靴搔痒,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习与掌握了与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梵语(Sanskrit)、巴列维语(Phlavī)、... 普慧(张弘)先生是位专注虔诚的学者,自踏上学术之旅至今,用三十余年的时间,锲而不舍地研究佛教文学,为避免研究的浮光掠影、隔靴搔痒,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习与掌握了与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梵语(Sanskrit)、巴列维语(Phlavī)、粟特语(Sogdian)和突厥语(Türkic)等多种古语。表面看来,这份执着与坚守,耗时、费力、损身,与当代有些人文学者天天更换大王旗,普遍追求的短、平、快相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学 一般文学 谢灵运诗 文学流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