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友忠 罗加兴 徐海帆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3期324-324,332,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穿孔 临床分析 消化性溃疡 并发症
下载PDF
聚丙烯网片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附40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友忠 罗加兴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5期481-481,486,共2页
目的 总结聚丙烯网片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聚丙烯网片为 4 0例老年人行腹股沟疝修补。结果  4 0例手术顺利 ,术后并发尿潴留 3例 ,阴囊积液 2例。随访 30例 ,术后 3个月至 2年 ,无 1例复发。结论 聚丙烯网片... 目的 总结聚丙烯网片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聚丙烯网片为 4 0例老年人行腹股沟疝修补。结果  4 0例手术顺利 ,术后并发尿潴留 3例 ,阴囊积液 2例。随访 30例 ,术后 3个月至 2年 ,无 1例复发。结论 聚丙烯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符合生理解剖 ,具有手术操作简单 ,创伤小 ,无张力 ,术后疼痛轻 ,疗效满意 ,复发率低的理想手术 ,尤其适合老年以及伴有其它疾病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网片 老年人 疝修补术 无张力
下载PDF
20例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出现黄疸原因分析及处理
3
作者 肖友忠 罗加兴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黄疸原因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2002年7月我院1423例单纯性胆囊切除术后临床资料。结果1 423例胆囊切除术有20例术后早期出现黄疸。通过肝功能、肝炎免疫检查、B型超声检查或手术证实,术后早期出现黄...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黄疸原因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2002年7月我院1423例单纯性胆囊切除术后临床资料。结果1 423例胆囊切除术有20例术后早期出现黄疸。通过肝功能、肝炎免疫检查、B型超声检查或手术证实,术后早期出现黄疸有内科性黄疸(6例)和外科性黄疸(14例)。结论 内科性黄疸只需要采取积极支持治疗及护肝治疗,而外科性黄疸则必须再次手术或采取其它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早期 黄疸 原因 临床资料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罗加兴 贺更生 +1 位作者 肖友忠 王志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10例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比较术后两组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引流组与非引流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0.5%和5.7%(P&l...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10例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比较术后两组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引流组与非引流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0.5%和5.7%(P<0.01);肠粘连发生率引流组与非引流组分别为15.18%和3.16%(P<0.01),引流组还存在拔管恐惧,大网膜随管带出体外等并发症。结论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置腹腔引流较置腹腔引流更明显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并发症 引流术
下载PDF
IMP3基因沉默介导Notch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肖忠盛 龙泓 +2 位作者 丁成明 肖友忠 刘丽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714-1719,共6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基因沉默介导Notch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我院73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基因沉默介导Notch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我院73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MP3蛋白表达。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细胞进行IMP3沉默或Notch通路抑制处理,设置阴性对照。Western blot检测处理后的细胞中Notch1、Hes1、Vimentin、E-cadherin、N-cadherin、VEGF、TNF-α和TGF-β蛋白表达。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测定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免疫组化实验发现IMP3在癌组织中高表达。细胞实验表明IMP3沉默可下调Notch通路相关蛋白Notch1及Hes1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沉默IMP3或抑制Notch通路后,SW620细胞活力、转移能力、EMT管生成明显受到抑制(P<0.05)。细胞经沉默IMP3联合抑制Notch通路处理,对上述指标的抑制效果较单独处理(沉默IMP3或抑制Notch通路)更加显著(P<0.05)。结论:IMP3基因沉默能够抑制Notch通路活化进而抑制结直肠癌EMT及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3 NOTCH信号通路 结直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血管生成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调控mTOR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糖酵解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肖忠盛 龙泓 +1 位作者 丁成明 肖友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10-2214,共5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结直肠癌细胞(LoVo细胞)增殖和糖酵解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LoVo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0125、0.025、0.05、0.1、0.2 mmol/L)对LoVo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筛选最适作用时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结直肠癌细胞(LoVo细胞)增殖和糖酵解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LoVo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0125、0.025、0.05、0.1、0.2 mmol/L)对LoVo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筛选最适作用时间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选用0.08 mmol/L的白藜芦醇和10 nmol/L mTOR抑制剂Rapamycin分别处理LoVo细胞48 h,采用平板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葡萄糖、ATP和细胞上清中乳酸含量的变化;采用酶活性试剂盒检测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mTOR蛋白以及磷酸化的mTOR(p-mTOR)表达水平。结果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P<0.05),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干预可显著抑制LoVo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P<0.05),并可显著减少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减少细胞乳酸和ATP生成量,降低糖酵解关键酶HK和PK的活性(P<0.05);同时,白藜芦醇可显著降低细胞内p-mTOR水平,并对mTOR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另外,Rapa-mycin作用效果与白藜芦醇一致。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糖酵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调节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增殖 糖酵解 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存活素、环氧化酶-2、T细胞因子4的表达及三者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肖忠盛 龙泓 +1 位作者 丁成明 肖友忠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600-606,共7页
目的:比较存活素(survivin)、环氧化酶- 2(COX - 2)、T细胞因子4(TCF - 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相关性。方法:利用RT - PCR法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COX - 2、TCF - 4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 目的:比较存活素(survivin)、环氧化酶- 2(COX - 2)、T细胞因子4(TCF - 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相关性。方法:利用RT - PCR法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COX - 2、TCF - 4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2例大肠癌和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COX - 2、TCF - 4的表达,比较两种组织中3种蛋白表达差异,并分析三者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三者在癌旁正常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COX - 2、TCF - 4蛋白阳性率、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大肠癌组织均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大肠癌survivin、COX - 2、TCF - 4的蛋白阳性率均在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中存在差异( P <0.05),COX - 2蛋白表达还在癌组织浸润深度上存在差异( P <0.05)。大肠癌组织COX - 2与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TCF - 4蛋白阳性表达与COX - 2、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urvivin、COX - 2、TCF - 4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大肠癌发生、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urvivin、COX - 2和TCF - 4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活素 环氧化酶-2 T细胞因子4 大肠癌 病理特征
下载PDF
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对比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肖忠盛 龙泓 +1 位作者 丁成明 肖友忠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2259-2261,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方法:将76例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比较两种方法对...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方法:将76例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比较两种方法对胃穿孔患者的术后胃动力回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74%,对照组为81. 58%,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 h、24 h、48 h、72 h血清GAS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PSRT、AET及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中,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传统的开腹修补术治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穿孔 腹腔镜修补术 开腹修补术 胃肠动力
下载PDF
术尔泰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加兴 黄秋林 +2 位作者 王志伟 肖友忠 刘润和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5期509-510,共2页
目的探讨术尔泰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化脓性腹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中术尔泰应用组38例(治疗组),未应用术尔泰组37例(对照组)。两组在切除阑尾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膜至清... 目的探讨术尔泰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化脓性腹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中术尔泰应用组38例(治疗组),未应用术尔泰组37例(对照组)。两组在切除阑尾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膜至清亮,吸除残液,治疗组再加用200mL术尔泰浸泡5min吸除残液。腹膜缝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术尔泰及0.3%的稀碘伏切口浸泡3min。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12h后腹胀及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发生率。结果治疗组38例中切口感染2例(5.3%),术后12h后腹胀者4例(10.5%),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者1例(2.6%);对照组37例中切口感染10例(27.0%),术后12h后腹胀者27例(73.0%),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者7例(18.9%);二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术尔泰具有抗炎,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和减少肠粘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尔泰 腹膜炎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忠盛 龙泓 +1 位作者 丁成明 肖友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6期110-111,共2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医院接诊的结肠癌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24例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B组26例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 目的对比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医院接诊的结肠癌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24例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B组26例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小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而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低于B组的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5,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采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手术时间短、创口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开腹手术 结肠癌 手术情况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对患者CEA、CA19-9和CA125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忠盛 龙泓 +1 位作者 丁成明 肖友忠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0期3065-3067,共3页
目的:对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2例观察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结肠癌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方案,研究组(31例)则接受腹腔镜手术,... 目的:对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2例观察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结肠癌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方案,研究组(31例)则接受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术后1年疾病复发以及转移状况、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CA125、CA19-9以及CEA等胃肠功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转移率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应用于结肠癌患者治疗之中,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了患者转移率和复发率,加快了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速度,值得广泛应用于结肠癌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胃肠功能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输尿管镜技术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志文 蔡小建 +1 位作者 曹友汉 肖友忠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8期31-32,共2页
目的:研究输尿管镜技术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结合胆... 目的:研究输尿管镜技术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结合胆道镜治疗,观察组开腹后采用输尿管镜下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T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残石率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管拔除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结石残留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并发症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技术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手术操作方便,且可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胆管结石 复杂性
下载PDF
舌形瓣溃疡贴壁缝合治疗难治性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加兴 肖友忠 +1 位作者 贺军 吴志安 《消化外科》 CSCD 2004年第6期396-398,共3页
目的 探讨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时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7例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时的临床资料。其中 35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2例为球后溃疡。手术方式 :12例球后溃疡行Billroth Ⅱ式 ,3... 目的 探讨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时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7例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时的临床资料。其中 35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2例为球后溃疡。手术方式 :12例球后溃疡行Billroth Ⅱ式 ,35例球部溃疡行Bancroft术式 ,溃疡肠腔内旷置 ,十二指肠前壁部分做成舌形瓣与溃疡贴壁缝合。结果  1例十二指肠漏 ,所有病例顺利康复。随访 9个月~ 5年无再出血。结论 该术式相对简单 ,创伤少 ,止血确切 ,并发症少 ,再出血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出血 舌形瓣 手术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Dieulafoy溃疡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加兴 肖友忠 《消化外科》 CSCD 2002年第6期425-426,共2页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Dieulafoy溃疡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81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2 0年间 11例Dieulafoy溃疡的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以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为特点。治疗方式 :胃大部切除术 3例 ,1例术后再度出血再次...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Dieulafoy溃疡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81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2 0年间 11例Dieulafoy溃疡的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以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为特点。治疗方式 :胃大部切除术 3例 ,1例术后再度出血再次手术 ,因休克难以逆转死亡 ,5例局部缝扎 ,3例局部楔形切除加胃左血管缝扎 ,10例治愈 ,无并发症发生。随访 6例 ,失访 4例 ,随访 5 - 10年 ,1例局部缝扎者第 4年因再次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 ,死因不详。结论 Dieulafoy溃疡大出血时 ,局部缝扎、局部楔形切除加胃左血管缝扎术简单而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DIEULAFOY溃疡 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内荷包缝合阻断胆总管——一种胆总管阻断的新方法
15
作者 罗加兴 肖友忠 +3 位作者 吴子安 余子建 刘润和 王志伟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1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内荷包缝合 胆总管阻断 胆道结石 胆肠内引流
下载PDF
袖状胃切除术通过GLP-1激活cAMP/PKA通路拮抗血管外周脂肪组织炎症
16
作者 肖忠盛 张晓宁 +1 位作者 龙泓 肖友忠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2期31-34,共4页
目的基于GLP-1激活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通路探讨袖状胃切除术拮抗血管外周脂肪组织炎症。方法选取SPF级六周龄雄性大鼠48只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无差别分为空白组、袖状胃切除术组以及GLP-1受体激动剂组、GLP-1受体拮抗剂组E... 目的基于GLP-1激活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通路探讨袖状胃切除术拮抗血管外周脂肪组织炎症。方法选取SPF级六周龄雄性大鼠48只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无差别分为空白组、袖状胃切除术组以及GLP-1受体激动剂组、GLP-1受体拮抗剂组Exendin(9-39),对四组小鼠血管外周脂肪组织的cAMP/PKA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1)cAMP/PKA水平比较:GLP-1受体激动剂进一步升高袖状胃切除术小鼠血管外周脂肪组织cAMP/PKA水平,其拮抗剂显著降低血管外周脂肪组织cAMP/PKA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GLP-1受体激动剂显著降低血管袖状胃切除术小鼠外周脂肪组织炎症,其拮抗剂显著提高血管外周脂肪组织炎症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P-1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对袖状胃切除术大鼠血管外周脂肪组织炎症以及cAMP/PKA水平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表明GLP-1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通路参与袖状胃切除术拮抗血管外周脂肪组织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 环磷酸腺苷(cAMP) 蛋白激酶A(PKA) 袖状胃切除术 血管外周脂肪组织炎症
下载PDF
幽门捆扎术在治疗十二指肠严重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子安 罗加兴 +1 位作者 王志伟 肖友忠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6期882-883,共2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严重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2006年12月本科收治的37例严重十二指肠损伤病人行幽门捆扎、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治愈,死亡1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积脓1例,吻合口漏2例。总并发...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严重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2006年12月本科收治的37例严重十二指肠损伤病人行幽门捆扎、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治愈,死亡1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积脓1例,吻合口漏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8%,病死率2.7%。结论幽门捆扎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是治疗十二指肠严重损伤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损伤 幽门捆扎
下载PDF
空肠黏膜瓣的防逆流作用探讨
18
作者 郭跃飞 肖友忠 +2 位作者 李洪春 何起红 何鹏海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1期105-105,107,共2页
胆肠内引流Roux-en-y吻合是普外科经典术式,常用于肝、胆、胰疾病内引流,有逆行感染的可能.
关键词 空肠黏膜瓣 防逆流作用 胆道手术 空肠黏膜瓣 返流性胆管炎 胆肠内引流
下载PDF
一场女检察官与流氓团伙的角力
19
作者 彭德林 王昌奎 肖友忠 《检察风云》 2002年第7期43-45,共3页
一位纯情少女惨遭几名恶少蹂躏,公安局破案后,检察院依法将他们送上审判台。然而,一件原本简单的刑事案却被人为地搅得满城风雨,一审二审迟迟判不下来。 在情与法的无情搏击中,承力此案的女检察官依仗法律作坚强后盾,以人民的名义坚持正... 一位纯情少女惨遭几名恶少蹂躏,公安局破案后,检察院依法将他们送上审判台。然而,一件原本简单的刑事案却被人为地搅得满城风雨,一审二审迟迟判不下来。 在情与法的无情搏击中,承力此案的女检察官依仗法律作坚强后盾,以人民的名义坚持正义,将罪犯绳之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检察官 被告人 检察长 主诉检察官 公诉人 合议庭 卖淫女 陈海丰 起诉书 团伙 审判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