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1
作者 肖向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2期049-051,共3页
现今自媒体时代产生了未加审核的海量信息,其中一些信息让社会阅历较浅的大学生难以真实鉴别,这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叙述了科学素养的内涵和组成要素,结合目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科学素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大学生科学... 现今自媒体时代产生了未加审核的海量信息,其中一些信息让社会阅历较浅的大学生难以真实鉴别,这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叙述了科学素养的内涵和组成要素,结合目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科学素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策略。指出国家要做好科学素养顶层设计,高校应培养科学素养氛围,大学生要增强科学素养培训学习,从而使当今大学生更好地利用自媒体提高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 科学素养
下载PDF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and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Chinese forest frog s (Rana chensinensi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被引量:6
2
作者 肖向红 郑冬 +1 位作者 李枫 刘学东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0-42,共4页
The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 (RAPD) markers were used to stu dy the intra-specific diversity and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hinese fore st frogs (Rana chensinensis), which were sampled from the fields o... The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 (RAPD) markers were used to stu dy the intra-specific diversity and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hinese fore st frogs (Rana chensinensis), which were sampled from the fields of 8 region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tally 78 polymorphic DNA loci were amplified by 10 RAP D primers. By genetic distance analysis and phylogenetic tree reconstruction wit h the Neighbor-Joining (NJ)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s of Ch inese forest frogs distributed in 8 regions existed great differentiation (Avera ge Fst=0.347, SD=0.235) while there was the paradox between geographic distances and genetic distances. Based on geographic and geological data, a hypothesis wa s posed that it is very possible that the hilly lands in the downstream of the S onghua River and the Heilong River were the center of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forest frog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mainly through the Songhua River syst em, the Chinese forest frogs dispersed into the Songneng Plain from the Sanjiang Plain whereas the Fangzheng region became a sub-center for the western dispersi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forest frogs (Rana chensinensis) Population genetics Regiona l differentiation
下载PDF
中国林蛙皮肤抗菌活性肽的分离提取 被引量:7
3
作者 肖向红 徐义刚 柴龙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将中国林蛙毁双髓,置冰浴中迅速剥皮,冲洗血污后粉碎,经 80%甲醇抽提 2次;再经sephadexG-100、sephadexG-25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等,从林蛙皮肤中分离获得 5种小分子多肽。抗菌活性试验表明:经sephadexG-25凝胶过滤获得的小分子多... 将中国林蛙毁双髓,置冰浴中迅速剥皮,冲洗血污后粉碎,经 80%甲醇抽提 2次;再经sephadexG-100、sephadexG-25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等,从林蛙皮肤中分离获得 5种小分子多肽。抗菌活性试验表明:经sephadexG-25凝胶过滤获得的小分子多肽洗脱峰第 6峰,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SDS-PAGE电泳表明为单一区带,此抗菌活性多肽的相对分子量为 4. 31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林蛙 皮肤 抗菌活性肽 分离提取
下载PDF
狼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考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肖向红 高中信 王丽萍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41,共8页
本文报道了8只狼46项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有关参考值。结果表明,各项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值在成年个体间无性别差异(P>0.05)。与其他犬科动物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值比较,狼除白细胞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和淀粉酶值明显高外,其... 本文报道了8只狼46项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有关参考值。结果表明,各项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值在成年个体间无性别差异(P>0.05)。与其他犬科动物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值比较,狼除白细胞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和淀粉酶值明显高外,其他参数值虽有差异,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淀粉酶值高,提示与狼高强度运动习性所需机体内由葡萄糖提供能量来源的生理特性是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学 血液生化学 参考值
下载PDF
东北林蛙皮肤活性肽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体系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肖向红 申屠德君 +1 位作者 孙芳 马建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4-105,共2页
为建立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反相高效液相纯化体系,将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皮肤分泌物冻干粉用0.1%TFA水溶液溶解,并对分析样品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检测波长,通过SunfireTM C18(5μm,4.6mm×150mm)色谱分析柱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 为建立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反相高效液相纯化体系,将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皮肤分泌物冻干粉用0.1%TFA水溶液溶解,并对分析样品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检测波长,通过SunfireTM C18(5μm,4.6mm×150mm)色谱分析柱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分泌物在216nm和280nm处均有明显的吸收峰;乙腈能使样品较早被洗脱,而甲醇则能延迟样品的洗脱;流速与样品保留时间、分离度成反相关。经试验证实,最佳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216nm和280nm;流动相为V(乙腈)∶V(甲醇)∶V(水/TFA)=9∶1∶90;流速0.5mL/min;进样量20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活性肽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丽斑麻蜥和山地麻蜥组织LDH同工酶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肖向红 曾科文 +1 位作者 顾海军 周启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5-109,共5页
应用灵敏度较高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结合尿素抑制实验.对丽斑麻蜥和山地麻蜥不同组织(如脑、肝、小肠、心肌、肾、睾丸、肌肉和眼球)中LDH同工酶的分布特征和性质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结果,两种麻蜥不同组织LDH同工酶酶... 应用灵敏度较高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结合尿素抑制实验.对丽斑麻蜥和山地麻蜥不同组织(如脑、肝、小肠、心肌、肾、睾丸、肌肉和眼球)中LDH同工酶的分布特征和性质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结果,两种麻蜥不同组织LDH同工酶酶谱十分相似,并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在心肌和小肠等组织中LDH同工酶表现出一定的种间特异性。LDH同L酶对尿素抑制的敏感程度依次为LDH3>LDH2>LDH1。LDH同工酶分布特征与其生理功能和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斑麻晰 山地麻晰 LDH同功酶
下载PDF
电刺激后东北林蛙皮肤分泌物及其抗微生物肽组分的动态恢复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向红 马建章 +3 位作者 苗慧敏 申屠德君 张晶钰 柴龙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76,共6页
东北林蛙皮肤分泌物排空后,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其皮肤分泌物,分析皮肤分泌物及其中抗菌肽谱的动态恢复规律。结果表明:电刺激排空后的第0~21天时间范围内东北林蛙皮肤分泌物总量的恢复呈递增趋势;高效液相色谱显示不同时间收集的皮肤分... 东北林蛙皮肤分泌物排空后,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其皮肤分泌物,分析皮肤分泌物及其中抗菌肽谱的动态恢复规律。结果表明:电刺激排空后的第0~21天时间范围内东北林蛙皮肤分泌物总量的恢复呈递增趋势;高效液相色谱显示不同时间收集的皮肤分泌物的组分差异不显著(P>0.05,n=5),但各组分恢复的时间并不同步;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恢复较快的2个组分峰成分进行抑菌试验,发现2组分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用ESI-MS/MS对2组份进行质谱鉴定,确定其氨基酸序列。东北林蛙皮肤分泌物中抗微生物肽的恢复表达优先于其他多肽,该免疫防御策略可为东北林蛙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皮肤分泌物 抗微生物肽 环境压力 适应性
下载PDF
E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高效利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肖向红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E时代,数字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较低。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效利用数字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E时代 数字资源 高效利用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黑龙江林蛙肝脏酶活性变化
9
作者 肖向红 王昊 +1 位作者 孙雪玲 张晶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63,共3页
初步分析了低温胁迫下黑龙江林蛙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及酯酶(EST)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组的黑龙江林蛙肝脏SOD、LDH—1及EST的酶活性显著高于14℃组(P<0.05),而2组的LDH、G6... 初步分析了低温胁迫下黑龙江林蛙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及酯酶(EST)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组的黑龙江林蛙肝脏SOD、LDH—1及EST的酶活性显著高于14℃组(P<0.05),而2组的LDH、G6PDH及EST总酶比活力无显著性差异。为适应低温环境,黑龙江林蛙肝脏某些酶活性显著增加,维持了机体代谢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黑龙江林蛙 SOD LDH G6PDH EST
下载PDF
利用脉搏波参数间接测定大鼠动脉血压的一种方法
10
作者 肖向红 张立娜 +2 位作者 李茂东 华彦 柴龙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68,共2页
通过提取动脉脉搏波特征参数,建立了间接测定大鼠动脉血压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脉搏波周期、K值、脉搏波波图面积等参数与动脉收缩压有较好的相关性,与颈动脉有创血压测定法数值比较,有较小差异(P>0. 05),表明所筛选的脉搏波特... 通过提取动脉脉搏波特征参数,建立了间接测定大鼠动脉血压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脉搏波周期、K值、脉搏波波图面积等参数与动脉收缩压有较好的相关性,与颈动脉有创血压测定法数值比较,有较小差异(P>0. 05),表明所筛选的脉搏波特征参数能准确地反映动脉的每搏收缩压值,但与舒张压相关性较差。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便于长期动态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参数 血压测定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社交网络嵌入高校图书馆的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向红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3年第9期112-114,共3页
Web2.0技术的日渐发展引发图书馆2.0的管理思考,阐述了如何利用社交网络平台为高校图书馆创造价值,提出将社交网络嵌入高校图书馆。
关键词 WEB2 0 社交网络 高校图书馆
下载PDF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编目业务与书商合作的实践与思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向红 《当代图书馆》 2006年第4期56-57,65,共3页
总结近两年来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部分编目业务对书商进行外包的经验与效果,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文献编目 业务外包
下载PDF
镁拮抗内皮素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
13
作者 肖向红 袁文俊 +2 位作者 富维骏 朱宝旺 戎伟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A02期8-10,共3页
本实验观察了镁对内皮素(Endothelin,ET)引起大鼠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ET对照组可引起动物血压一过性下降和室性心律失常,其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0%,死亡率为80%。Mg+ET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4.4%(P... 本实验观察了镁对内皮素(Endothelin,ET)引起大鼠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ET对照组可引起动物血压一过性下降和室性心律失常,其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0%,死亡率为80%。Mg+ET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4.4%(P<0.01),死亡率为33.3%(P<0.05),与ET对照组3项观察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别。心血管效应观察,与ET对照组比较,Mg+ET组注药后0.5min,心率明显减慢(P<0.05),其效应持续60min以上。脉压在给药后0.5min迅速降低,5min后逐渐回升(P<0.01)。而平均动脉压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硫酸镁有明显拮抗ET引起的心律失常作用,提示ET引起的心律失常有Ca++内流增加及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机制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硫酸镁 心律失常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内皮素诱发大鼠心律失常作用的影响
14
作者 肖向红 周启平 +2 位作者 王丽萍 于欣 高静 《野生动物》 1995年第2期31-32,共2页
本文采用成年SD大鼠经冠状动脉口注入内皮素(ET,600pmol/kg)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170pmol/kg),观察CGRP对ET引起大鼠心律失常作用的影响。发现ET可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CGRP对ET... 本文采用成年SD大鼠经冠状动脉口注入内皮素(ET,600pmol/kg)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170pmol/kg),观察CGRP对ET引起大鼠心律失常作用的影响。发现ET可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CGRP对ET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协同作用。结果提示:作用方式可能是对心肌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使细胞内钙超载和氧自由基大量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 缺血 心律失常 大鼠
下载PDF
应用雪尿分析技术评价不同类型栖息地中狍冬季的营养状况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力军 马建章 +1 位作者 洪美玲 肖向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雪尿分析技术是北方冬季有蹄类种群营养状况评价的可靠性指数。本文通过对兴隆镇小东林场和三江自然保护区 1999及 2 0 0 0年冬季狍 5 0个雪尿、尿液样本采集及分析 ,用以评价在不同类型的栖息地中狍冬季的营养状况 ,结果表明 :雪尿分... 雪尿分析技术是北方冬季有蹄类种群营养状况评价的可靠性指数。本文通过对兴隆镇小东林场和三江自然保护区 1999及 2 0 0 0年冬季狍 5 0个雪尿、尿液样本采集及分析 ,用以评价在不同类型的栖息地中狍冬季的营养状况 ,结果表明 :雪尿分析可以评价狍冬季的营养状况及其变化 ;雪尿中较低的尿素氮与肌酸酐的比率表明两地区狍基本上处于营养不良早期阶段 ,反映了食物资源可利用性低、食物营养质量低造成外源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 ,而使狍大量消耗体脂肪 ,并通过对尿液化学成分的重吸收利用而保持其在尿液中排出量最低 ,使机体内源蛋白质分解代谢处于较低状态 ;三江 1999年冬季狍营养状况相对较差 ,而 2 0 0 0年情况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 冬季 雪尿分析 营养状况 种群 偶蹄目 鹿科
下载PDF
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的表达、纯化及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娜 肖向红 +2 位作者 徐义刚 柴龙会 张晶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246-3251,共6页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菌真核表达系统重组表达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分析评价dybowskin-1ST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蛙皮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抗菌肽dybowskin-1ST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菌分泌型表...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菌真核表达系统重组表达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分析评价dybowskin-1ST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蛙皮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抗菌肽dybowskin-1ST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菌分泌型表达质粒pPIC9K中,得到重组质粒pPIC9K-1ST。经电转化将pPIC9K-1ST转入到毕赤酵母菌GS115中,获得高效表达dybowskin-1ST的重组菌株。以甲醇诱导重组菌株,上清液经SDS-PAGE检测表明有目的蛋白dybowskin-1ST分泌表达。目的蛋白经Ni-agarose色谱柱分离纯化后,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和蜡状芽孢杆菌进行抑菌活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的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且dybowskin-1ST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结论】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活性和潜在的研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抗菌肽 毕赤酵母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三类五针松亲缘关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凤英 曾科文 +3 位作者 肖向红 赵光仪 赵博生 柳文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8-51,共4页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三类五针松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三类五针松间酶谱存在差异,偃松与西伯利亚红松都有种的特征酶谱,其酶谱距离为0.600;偃松10个个体针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存在多型,10个个体间酶谱距离...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三类五针松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三类五针松间酶谱存在差异,偃松与西伯利亚红松都有种的特征酶谱,其酶谱距离为0.600;偃松10个个体针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存在多型,10个个体间酶谱距离为0.288;兴安松针叶酶谱与偃松存在差异,其酶谱距离为0.368;但它们的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同工酶谱极其相似,说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很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松 西伯利亚红松 过氧化物酶 同功酶 亲缘关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关于新形态教材建设与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45
18
作者 柴龙会 肖向红 +2 位作者 张晶钰 张立娜 郝丽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年第2期50-52,共3页
"互联网+"时代,传统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融合形成的新形态教材,将成为教材建设的一种新趋势。作者结合实践应用,探讨了新形态教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视教材纸质部分的编写,充分融合精品资源共享课、MOOC等在... "互联网+"时代,传统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融合形成的新形态教材,将成为教材建设的一种新趋势。作者结合实践应用,探讨了新形态教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视教材纸质部分的编写,充分融合精品资源共享课、MOOC等在线开放课程已有数字化教学资源,重视读者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意见,开发支持多种智能终端的APP,优化数字资源内容。考虑到数字资源在不同终端运行的兼容性和优化应用模式,提出应建设一支稳定的制作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新形态教材 数字化教材 教材建设
下载PDF
木材对生物体调节特性的研究(Ⅰ)──冬季条件下不同内装环境对小白鼠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荣军 李坚 +1 位作者 刘一星 肖向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2-74,共3页
以昆明种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探讨冬季条件下不同的居室环境对小白鼠生长的影响。通过体重、脏器重量和行为学的观察比较与分析,说明不同的箱体材料对小白鼠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木质材料内装环境对小白鼠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居室环境 冬季 小白鼠 体重 脏器 木材
下载PDF
小麦淀粉合酶基因Ⅲ片段的克隆及反义和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6
20
作者 康国章 官春云 +3 位作者 肖向红 郭天财 朱云集 刘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0-45,共6页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品种豫教2号的发育籽粒中克隆出淀粉合酶III基因(starchsynthase III,SSIII)部分cDNA片段(509bp)(GenBank No.EF466009),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它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SSIII基因有高度同源性。以pWM101质粒为基础,构...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品种豫教2号的发育籽粒中克隆出淀粉合酶III基因(starchsynthase III,SSIII)部分cDNA片段(509bp)(GenBank No.EF466009),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它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SSIII基因有高度同源性。以pWM101质粒为基础,构建了由35S启动子调控的SSIII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pWM101SSIIIA;另外,还以pFGC5941质粒为基础,构建了SSIII基因的RNAi干扰载体pFGC5941SSIIIsa,这些载体的构建为研究此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淀粉合酶基因Ⅲ 表达载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