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
作者 肖平喜 谭明娟 +2 位作者 万芳 高应东 张桂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冠心病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关系,分析IMA在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PCI术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疑似冠心病而收治入南京市第一医院... 目的探究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冠心病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关系,分析IMA在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PCI术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疑似冠心病而收治入南京市第一医院的176例患者在入院后即行IMA检测,最终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冠心病患者111例,非冠心病患者65例,比较两组之间血清IMA浓度有无显著差异,绘制IM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MA在ROC曲线下面积及IMA在诊断冠心病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用同样的方法检测48例行PCI术治疗的患者术前IMA水平,半年后复查造影确定再狭窄患者7例,未发生再狭窄患者41例,采用t检验分析PCI术后再狭窄组与未再狭窄组患者IMA血清浓度的差别。结果通过t检验分析发现,冠心病组IMA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绘制ROC曲线,IMA曲线下面积为0.88,其对冠心病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分别达到88%和72%;在PCI术后再狭窄组和未再狭窄组中,两组患者术前IM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MA作为近年来被确定的急性心肌缺血标志物,在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血清IMA作为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可以极大地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漏诊和误诊。血清IMA预测PCI术后患者是否发生血管内再狭窄尚需要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早期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过程中黏着斑激酶的活化及奥美沙坦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肖平喜 刘志军 +4 位作者 吴敬国 王礼春 何建桂 裴兆辉 马虹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在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并研究奥美沙坦的干预效应。方法建立大鼠颈外静脉移植模型,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1)假手术组;2)模型组;3)奥美沙坦组;4)生理盐水组等4组。观察各组血管壁内膜厚度及内膜/中...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在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并研究奥美沙坦的干预效应。方法建立大鼠颈外静脉移植模型,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1)假手术组;2)模型组;3)奥美沙坦组;4)生理盐水组等4组。观察各组血管壁内膜厚度及内膜/中膜(I/M);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及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 actin)表达;采用 western-blot 方法检测 FAK 及磷酸化 FAK 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内膜明显增厚(P<0.01),I/M 明显增加(P<0.01),PCNA 表达明显增加(P<0.01),α-SMactin、FAK、磷酸化 FAK 叫显增加(P<0.05);奥美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内膜厚度、I/M 明显减轻(P<0.05),PC-NA、α-SM actin、磷酸化 FAK 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FAK 活化参与了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过程,奥美沙坦可以抑制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这种作用可能与减轻局部 FAK 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沙坦 再狭窄 黏着斑激酶 磷酸化
下载PDF
中青年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自发性再通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平喜 柳剑 +1 位作者 高应东 田乃亮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研究中青年与老年患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内自发性再通的临床特点。方法连续入选2013-01~2015-07南京市第一医院108例急性STEMI冠状动脉内自发性再通的患者,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基线数据、冠状动脉造... 目的研究中青年与老年患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内自发性再通的临床特点。方法连续入选2013-01~2015-07南京市第一医院108例急性STEMI冠状动脉内自发性再通的患者,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基线数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院内生存率。根据年龄分为两组,一组为中青年组,另外一组为老年组。比较两组人群的临床特点及院内生存率差别。结果与老年组患者比较,中青年组急性STEMI患者在性别构成比、持续胸痛时间、有无胸痛症状、心肌梗死部位、硝酸甘油含服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是否累及主干、院内生存率、住院心力衰竭发生率、梗死前心绞痛、心肌梗死并发症、心源性休克、冠状动脉闭塞部位及是否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发冠心病方面,中青年组较老年组具有更高的发生比率(P〈0.05)。在阿司匹林服用史、高脂血症史、他汀药物服用病史、既往PCI病史等方面,老年组发生比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与老年急性STEMI冠状动脉内自发性再通患者在人口学资料、临床基线数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院内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发冠心病比率上中青年组要高于老年组;在阿司匹林服用史、高脂血症史、他汀药物服用病史、既往PCI病史等方面老年组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自发性再通(SR) 老年人
下载PDF
15例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永久起搏器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平喜 胡作英 +3 位作者 翁川晴 张航 潘昌 戴振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33-735,共3页
目的越来越多的瓣膜病患者在接受开放手术后需要植入起搏器。文中通过分析1组瓣膜置换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而探讨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方法及经验。方法连续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换瓣术后,因房... 目的越来越多的瓣膜病患者在接受开放手术后需要植入起搏器。文中通过分析1组瓣膜置换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而探讨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方法及经验。方法连续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换瓣术后,因房室传导阻滞而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15例患者。根据心律特点及患者经济情况选择双腔或单腔起搏器,术中利用已植入的人工瓣膜作为间隔部定位的参考,并评估导丝回撤前后电极位置的稳定性。比较该类患者在换瓣手术前后纽约心功能分级及超声指标。短期随访观察该组患者的起搏器参数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同非起搏依赖组相比,起搏依赖组换瓣术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较多(P<0.05),心肺转流术时间较多(P<0.01)。起搏依赖组与非依赖组之间在性别、年龄、瓣膜疾病种类、起搏部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起搏依赖组术后1个月随访,除阻抗轻度增高外,阈值、感知较术后即刻均无显著改变。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值、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dimesion,LVEDD)等指标也无显著变化。所有间隔部起搏患者,术中使用人工瓣膜参考辅助电极定位,手术顺利完成。结论换瓣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安全、有效。推测术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系统疾病、较长时间的心肺转流术等是换瓣术后起搏依赖的危险因素。参考人工瓣膜辅助电极定位可成为起搏器植入术中新的间隔部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律失常
下载PDF
IABP预处理在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不全CTO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平喜 李小波 +3 位作者 张瑶俊 高应东 葛震 田乃亮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在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慢性闭塞病变(CTO)PCI过程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预处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到2011年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因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不全CTO患者而行PCI及IABP治疗的患者63例,按照IAB... 【目的】探讨在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慢性闭塞病变(CTO)PCI过程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预处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到2011年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因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不全CTO患者而行PCI及IABP治疗的患者63例,按照IABP置入时间分组为PCI术前IABP预处理组和PCI术后IABP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靶病变成功血运重建率,无复流发生率,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术后一年内全因死亡率。【结果】两组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IABP预处理组为75.2%,术后IABP组为63.2%(P>0.05);IABP预处理组无复流发生率为16.3%,术后IABP组无复流发生率为42.1%(P<0.05);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IABP预处理组为75.6%,术后IABP组为52.6%(P<0.05);术后一年内全因死亡率分别为:IABP预处理组为18.6%,术后IABP组为31.6%(P>0.05)。【结论】在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不全CTO病变介入治疗中,IABP预处理较术后IABP能显著减少术中无复流发生率,显著减轻术后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对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无显著影响,对一年内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梗梗死 慢性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预处理
下载PDF
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瓣膜疾病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平喜 王礼春 +5 位作者 鲁建军 徐索文 吴敬国 刘志军 李靖 倪锐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系统瓣膜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动态三维(3D)重建技术研究60例有左心系统瓣膜疾病的患者。全部病例经胸壁二维超声(TTE)、经食道超声(TEE)检查及3D重建,形成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系统瓣膜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动态三维(3D)重建技术研究60例有左心系统瓣膜疾病的患者。全部病例经胸壁二维超声(TTE)、经食道超声(TEE)检查及3D重建,形成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瓣膜的形态、结构及活动情况。对49例行手术患者观察术中瓣膜情况并与二维及3D图像进行对比。对行主动脉瓣置换术者将TTE、TEE及3D状态下的主动脉瓣环最大径测值与人工瓣之间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3D重建能显示瓣膜的整体结构;3D所诊断的瓣膜局部解剖信息全部被手术所证实,在部分病变的显示中,3D超声能补充纠正TTE的诊断;TEE、3D的主动脉瓣环最大径测值与人工瓣大小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较TTE更为密切(P<0.05)。【结论】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像较经胸二维超声全面清晰,可为左心瓣膜病变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动态三维超声能较准确地测量主动脉瓣环最大径,在换瓣手术中能为人工瓣大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瓣膜疾病 三维/方法
下载PDF
奥美沙坦改善大鼠移植静脉内膜重构及其超声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平喜 陈绍良 +3 位作者 王礼春 田乃亮 吴敬国 马虹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颈外静脉移植后的内膜重构变化,研究奥美沙坦对内膜重构的干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颈外静脉移植模型,48只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①假手术组;②模型对照组;③奥美沙坦组;④生理盐水对照组等4组。观察各组血管壁内膜厚度,采用... 目的:观察大鼠颈外静脉移植后的内膜重构变化,研究奥美沙坦对内膜重构的干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颈外静脉移植模型,48只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①假手术组;②模型对照组;③奥美沙坦组;④生理盐水对照组等4组。观察各组血管壁内膜厚度,采用血管超声方法,观察大鼠颈外静脉移植后的血管超声显像,观察奥美沙坦干预前后各组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移植静脉内膜厚度明显增加(P<0.01),PI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奥美沙坦组桥静脉内膜厚度明显减轻(P<0.05),PI明显减低(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内膜厚度无显著变化(P>0.05),PI值无显著变化(P>0.05)。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移植静脉血管的走行、血管腔径大小,吻合口的延续情况。结论:奥美沙坦可以减轻大鼠移植静脉内膜重构,并改善移植血管的弹性功能,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移植静脉内膜重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沙坦 静脉移植物 重构 多普勒超声检查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内皮功能及其超声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平喜 裴兆辉 +4 位作者 曾武涛 刘志军 吴敬国 何建桂 马虹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1-7)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损伤(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IRI)家兔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急性心肌IRI模型,将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I模型对照组及Ang-(1-7)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1-7)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损伤(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IRI)家兔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急性心肌IRI模型,将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I模型对照组及Ang-(1-7)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前后检测各组静脉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含量。超声测量各组家兔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NO的含量及EDD(%)值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ET-1的含量明显增高;Ang-(1-7)组NO含量及EDD(%)值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ET-1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NO的含量与EDD(%)值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Ang-(1-7)预处理可以改善急性IRI期家兔内皮功能,肱动脉EDD是一种评价IRI家兔内皮功能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皮功能 内皮依耐性舒张
下载PDF
心外科开放手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及其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肖平喜 胡作英 戴振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2期163-164,共2页
心外科开放手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因手术种类不同而不一致。其中,女性、老龄化、已有传导疾病和主动脉瓣器质性病变是传导阻滞的术前危险因素;手术创伤、体外循环、主动脉钳夹以及冠状动脉缺血是术中的危险因素。术后出现没有希望恢复... 心外科开放手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因手术种类不同而不一致。其中,女性、老龄化、已有传导疾病和主动脉瓣器质性病变是传导阻滞的术前危险因素;手术创伤、体外循环、主动脉钳夹以及冠状动脉缺血是术中的危险因素。术后出现没有希望恢复的Ⅲ度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瓣膜置换术 综述 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症状性陈旧心肌梗死患者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IABP预处理的临床评价
10
作者 肖平喜 张瑶俊 +2 位作者 李小波 葛震 田乃亮 《新医学》 2011年第11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陈旧心肌梗死患者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介入治疗中,预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循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因存在CTO病变而行PCI的有心绞痛症状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术前是否使用IABP分为IABP... 目的:探讨症状性陈旧心肌梗死患者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介入治疗中,预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循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因存在CTO病变而行PCI的有心绞痛症状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术前是否使用IABP分为IABP预处理组(29例)和单纯PCI组(68例),比较两组术中靶病变开通率、X线曝光时间、无复流发生率、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IABP预处理组的靶病变开通率、X线曝光时间、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同单纯P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及术中无复流发生率较单纯PCI组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症状性陈旧心梗患者CTO病变的介入治疗,IABP预处理不增加X线曝光时间,可以明显降低无复流发生率及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但对于靶病变开通率、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预处理
下载PDF
改良的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的建立
11
作者 肖平喜 陈绍良 +4 位作者 田乃亮 葛震 裴兆辉 吴敬国 王礼春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695-698,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简便、内皮损伤小的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方法:以36只雄性大鼠建立改良的简易大鼠颈外静脉移植模型,采用血管超声方法,观察大鼠颈外静脉移植后的血管超声显像,手术后血管的通畅率。病理学检查移植静脉血管内膜的情况... 目的:建立稳定、简便、内皮损伤小的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方法:以36只雄性大鼠建立改良的简易大鼠颈外静脉移植模型,采用血管超声方法,观察大鼠颈外静脉移植后的血管超声显像,手术后血管的通畅率。病理学检查移植静脉血管内膜的情况。结果:成功地建立了改良的大鼠自体颈外静脉移植模型,手术时间较短,近期发生血栓栓塞的几率低,管腔通常率高、未发生吻合口漏,手术成功率高。超声检查可以显示移植静脉血管的通畅度及血管腔径大小,显示吻合口的延续情况。结论:采用改良血管套(cuff)法,可建立改良的大鼠颈静脉移植模型。该模型稳定、简便、内皮损伤小,手术时间缩短。超声检查可辅助评价模型的建立,检查移植静脉血管桥是否流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静脉移植物 多普勒超声检查 大鼠
下载PDF
奥美沙坦对大鼠移植静脉内膜重构过程中整合素β-3/FAK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肖平喜 田乃亮 +4 位作者 葛震 张娟 裴兆辉 王礼春 马虹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对大鼠移植静脉内膜重构过程中整合素β-3(integrinβ-3)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移植静脉桥模型,将36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奥美沙坦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对大鼠移植静脉内膜重构过程中整合素β-3(integrinβ-3)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移植静脉桥模型,将36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奥美沙坦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2只。取移植静脉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血管壁内膜的厚度。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整合素β-3和FAK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奥美沙坦组内膜的厚度明显减轻(P<0.05);PCNA和FAK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内膜的厚度无明显减轻;PCNA和FAK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大鼠移植静脉内膜重构过程中,伴随整合素β-3/FAK信号蛋白的表达,奥美沙坦可抑制大鼠移植静脉内膜重构,此作用可能与下调FAK信号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关沙坦 重构 黏着斑激酶
下载PDF
经股动脉行介入诊疗术后股动脉止血贴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朱中生 陈绍良 +7 位作者 叶飞 张俊杰 周杰 田乃亮 林松 刘志忠 肖平喜 曲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行介入诊疗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应用股动脉止血贴(V+PAD)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排列表随机入选8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其中偶数应用止血贴共40例作为试验组,奇数应用徒手压迫不使用止血贴共40例作为对照组。所...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行介入诊疗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应用股动脉止血贴(V+PAD)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排列表随机入选8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其中偶数应用止血贴共40例作为试验组,奇数应用徒手压迫不使用止血贴共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观察两组的按压时间、止血后穿刺点的处理、患者卧床姿势、下床活动时间、患者的舒适度、出院前穿刺点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激活凝血时间和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压迫时间分别为(7.9±0.5)min和(19.8±5.1)min,卧床时间分别为(6.1±5.0)h和(23.9±0.2)h,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试验组所有患者在拔管后即刻均采用床头抬高30°卧位,1h后将床头抬高90°,常压包扎,不制动,所有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试验组有1例比较肥胖的女性发生假性动脉瘤,其余入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未出现穿刺处并发症。结论股动脉止血贴止血迅速,效果确切,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可以在临床大规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止血 股动脉止血贴 V+PAD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航 胡作英 +2 位作者 肖平喜 潘昌 戴振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广泛应用于临床,电极导线脱位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严重并发症,文中旨在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41例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资料及处理措施。结果电极脱位患... 目的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广泛应用于临床,电极导线脱位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严重并发症,文中旨在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41例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资料及处理措施。结果电极脱位患者12例,有13根电极导线脱位。其中9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包括心房主动电极2根及心室主动电极7根;3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6根发生于术后1个月后。4根被动电极导线脱位,包括心房电极2根及心室电极2根,均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所有脱位主动固定电极均被安全拔除。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发生率与被动电极相似,但远期脱位率呈增多趋势。在起搏器安装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电极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 主动 电极导线 脱位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念念 唐康庭 肖平喜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水平变化评估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心功能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AHF住院患者91例,经内科标准治疗后,按治疗后BNP测值是否较入院时降低<30%或较入院时升高,分为BNP降低≥30%组(67例)和BNP降低<30%(或升...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水平变化评估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心功能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AHF住院患者91例,经内科标准治疗后,按治疗后BNP测值是否较入院时降低<30%或较入院时升高,分为BNP降低≥30%组(67例)和BNP降低<30%(或升高)组(24例)。比较两组出院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距离(6MWD)差异。随访12个月,记录心脏不良事件。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BNP降低≥30%组相比,BNP降低<30%组LVEF[(46.00±5.46)%比(34.54±5.32)%]明显降低、6MWD[(392.64±153.02)m比(136.75±56.25)m]明显减小,LVEDd[(56.33±4.40)mm比(65.96±6.13)mm]明显增加(P均<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降幅<30%或升高是心源性死亡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OR=2.714,P=0.039)。与BNP降低≥30%组相比,BNP降低<30%组患者出现心脏不良事件概率显著更高(40.3%比62.5%),Log-rank值为30.264(P=0.001)。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判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心室功能 预后
下载PDF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植入前后院内焦虑评分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田 肖平喜 +4 位作者 贾若雅 胡作英 张航 戴振林 潘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83-1285,共3页
目的: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前后院内焦虑评分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83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临床焦虑评定。观察不同性别患者在手术前... 目的: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前后院内焦虑评分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83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临床焦虑评定。观察不同性别患者在手术前后焦虑评分的差别,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焦虑评分的差别。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前有较低比例的焦虑存在,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患者的SAS分值有所下降(P<0.05)。起搏器植入术前后,不同性别患者间SAS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对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而言,术前术后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焦虑分值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焦虑发生率较低,男女患者在焦虑评分上无显著差异,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上升,该类患者SAS分值显著上升,永久起搏器植入可以减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SAS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永久起搏器 焦虑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代谢组学异常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应东 侯园龙 +1 位作者 王书奎 肖平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0-844,共5页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大量活性氧,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反应与新生内膜形成密切相关,而内膜过度增生导致的再狭窄涉及到活性氧产生及氧化应激刺激。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筛选出...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大量活性氧,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反应与新生内膜形成密切相关,而内膜过度增生导致的再狭窄涉及到活性氧产生及氧化应激刺激。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筛选出花生四烯酸的差异代谢物,作为衡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键标志物,可以为临床再狭窄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代谢组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心房主动固定电极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作英 戴振林 +2 位作者 张航 肖平喜 段宝祥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2期1943-1945,1948,共4页
目的探讨永久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心房起搏使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连续植入永久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232例患者,根据心房电极导线的选择分两组,心房主动固定电极组114例,心房被动固定电极组11... 目的探讨永久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心房起搏使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连续植入永久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232例患者,根据心房电极导线的选择分两组,心房主动固定电极组114例,心房被动固定电极组118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心房起搏电极相关的基本参数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器阈值高于被动固定电极组,主动电极组术后即刻(0.96±0.27)V、术后1周(0.70±0.26)V、术后1个月(0.57±0.20)V,被动电极组术后即刻(0.45±0.19)V、术后1周(0.53±0.26)V、术后1个月(0.49±0.21)V。主动电极组感知术后即刻(2.98±0.14)mV、术后1周(2.96±0.15)mV、术后1个月(2.86±0.60)mV,被动电极组感知术后即刻(3.35±0.71)mV、术后1周(3.38±0.62)mV、术后1个月(3.41±0.80)mV。主动电极组阻抗术后即刻(528.2±11.6)Ω、术后1周(0.70±0.26)Ω、术后1个月(0.57±0.20)Ω,被动电极组阻抗术后即刻(0.45±0.19)Ω、术后1周(0.53±0.26)Ω、术后1个月(0.49±0.21)Ω。两组阈值、感知及阻抗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这些数值均在起搏器植入术要求的范围。而两组分别发生轻度脑梗死各1例,囊袋出血各2例。主动电极组发生心包积液2例。结论结论心房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导线的起搏基本参数与传统的被动固定电极导线不同,但是在起搏器植入术要求的范围、并发症无增加,所以其可被有效和安全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心房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385例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IABP相关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辉 肖平喜 +1 位作者 程久佩 方存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33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治疗后,住院期间IABP相关并发症的特点。方法:连续收集385例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接受IAB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住院期间IABP... 目的:探讨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治疗后,住院期间IABP相关并发症的特点。方法:连续收集385例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接受IAB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住院期间IABP相关并发症的特点。结果: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IABP治疗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穿刺部位局部血肿(发生率5.2%),假性动脉瘤(发生率0.5%),下肢动脉闭塞症(发生率0.8%),IABP相关血小板减少(发生率6.0%),坠积性肺炎(发生率9.6%),脑卒中(发生率0.5%)。上述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23.6%。其中男性的发生率为18.4%,女性的发生率为5.2%,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接受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ercute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术前预先使用IABP(简称主动IAB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4%,术中被动急救使用IABP(简称被动IAB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IABP治疗后有一定比率的并发症,其中男女之间在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各项无差异。PCI患者被动IABP比主动IABP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IABP 并发症
下载PDF
晚期电极心肌穿孔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作英 戴振林 +3 位作者 张航 肖平喜 王蓉 许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6-187,共2页
患者女,78岁,因症状性间隙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人工双腔心脏起搏器,术中、术后一周随访,心房、心室电极导线感知、起搏功能均正常。术后40天随访时发现心室电极起搏阈值升高,经胸片、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心室起搏电... 患者女,78岁,因症状性间隙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人工双腔心脏起搏器,术中、术后一周随访,心房、心室电极导线感知、起搏功能均正常。术后40天随访时发现心室电极起搏阈值升高,经胸片、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导致心肌穿孔。给予留置原起搏器电极,放置新的电极导线的处理,之后患者无不适主诉,随访起搏功能正常,原心室电极导线再无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肌穿孔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 心包积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