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今同形异义词辨析
- 1
-
-
作者
肖彬夫
-
机构
辽宁教育学院
-
出处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1年第4期44-44,共1页
-
-
关键词
诗句
理解
辨析
杜甫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物品
误解
使用频率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灵魂观念在中国古代戏曲中的表现形式与作用
- 2
-
-
作者
肖彬夫
-
机构
辽宁教育学院语文研训部
-
出处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7期75-77,共3页
-
文摘
灵魂观念对中国古代戏曲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 :复活、转生、离魂、鬼魂。它的作用是扩大了古代戏曲的题材 ,深化了主题 ,丰富了人物形象 ,推动情节的发展 。
-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戏曲
灵魂观念
创作方法
戏曲题材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中国古代爱情戏中的“女强男弱”观象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肖彬夫
-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1-83,共3页
-
文摘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倡导的是男尊女卑,对女性强调的是三从四德。封建经典《女诫)说:“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女人卑而不高,弱而不强……盖女乃神道,以柔顺为主,卑弱者,女德之先务也。”在上述思想的引导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大多被写成是美丽而柔弱的。这些作品赞颂的是女性的娴淑贤惠,安份守节。在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女子总是处于从属的地位,是男子的附庸。女子处于被遗弃、受凌辱的地位。也有一些作品写了女子的叛逆,但这些叛逆一般都有软弱性、妥协性和悲剧性。在上述作品中表现出一种男强女弱的现象。
-
关键词
女强男弱
爱情戏
中国古代
封建礼教
妇女观
程朱理学
杜丽娘
李香君
中国封建社会
男子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佛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戏曲悲剧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肖彬夫
-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5期44-47,共4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宗教思想对中国古代戏曲悲剧结局影响的五种表现形式,即出世入佛式、得道成仙式、鬼魂复仇式、起死回生式、因果报应式。
-
关键词
佛教
道教
戏曲
悲剧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文学史上的女鬼形象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肖彬夫
宁俊杰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52-55,68,共5页
-
文摘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群因婚姻爱情而死,死后变鬼继续追求斗争的青年妇女形象,可称之为女鬼形象。从魏晋志怪小说到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乃至明清小说,女鬼形象可谓层出不穷。举其较出格者有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搜神记·紫玉韩重》中的紫玉,唐传奇《霍小玉》中的霍小玉,宋话本《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元杂剧《倩女离魂》
-
关键词
女鬼
中国文学史
霍小玉
唐传奇
倩女离魂
元杂剧
婚姻爱情
明清小说
搜神记
韩重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元明魂梦戏管窥
- 6
-
-
作者
肖彬夫
宁俊杰
-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1-56,共6页
-
文摘
在元明戏曲史上,有一批为数不少的魂梦戏。甚中有的是鬼魂戏,有的是梦戏。魂梦戏指的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鬼魂的形象,或作品主要是通过梦境来展开情节的。所谓鬼魂,有的是先人后鬼,或鬼后变人;有的则一出现即是鬼魂。梦戏中有的是梦境占作品的大部分;有的虽不占大部分,但却处于关键地位。以上的情况我们姑称之为魂梦戏。
-
关键词
元明
戏曲史
戏曲创作
主要人物
倩女离魂
《邯郸记》
《牡丹亭》
《窦娥冤》
元杂剧
李慧娘
-
分类号
G52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两种不同形式的复活——杜丽娘、玛丝洛娃比较论
- 7
-
-
作者
肖彬夫
-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8-132,共5页
-
文摘
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生命的“复活”与托尔斯泰《复活》中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在表现形式上是两种不同的复活。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复活含义是不同的,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但在促成复活的因素上也有不少相同之处。这就是说她们的复活有许多可比之处,这会使我们受到许多启发。
-
关键词
玛丝洛娃
杜丽娘
《复活》
《牡丹亭》
聂赫留朵夫
柳梦梅
俄国革命
夜中
人文主义思想
李赞
-
分类号
G52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