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年至2007年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离及耐药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肖时超 吕火祥 +2 位作者 沈蓓琼 胡庆丰 袁武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了解2003年至2007年大肠埃希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7年间所有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标本和病区的分布构成情况以及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 目的了解2003年至2007年大肠埃希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7年间所有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标本和病区的分布构成情况以及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五年间大肠埃希菌的总分离率变化不明显,但其阳性分离率呈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5.02%增至2007年的6.26%;其在泌尿生殖道标本(尿液标本和尿道分泌物标本)的分离率最高(50.5%),其次是呼吸道标本(36.66%);病区分布以重症监护室最高(20.7%),其次是普外科(18.3%),所有内科病区(不含ICU)占46.6%;大肠埃希菌对12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大于50%,仅对其中5种的耐药率每年均低于50%。结论大肠埃希菌的临床总分离率没有明显变化,但阳性分离率有呈上升趋势,其对多数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所以感染的治疗应当依据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分离率 分布情况 耐药分析
下载PDF
老年鼠六种组织细胞的细胞核与染色质DNaseⅠ的消化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火珍 邢一玲 +3 位作者 李小玉 应炎斌 肖时超 郑雪莲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05-407,共3页
为探讨衰老的机理,作者研究了老年鼠和断奶乳鼠的心、肝、脾、肺、肾、脑等6 种组织细胞的细胞核和染色质对DNA 酶Ⅰ(DNaseⅠ)的消化敏感性。结果显示:①老年鼠的心、肝、脾、肺、肾、脑等6种组织细胞的细胞核和染色质对... 为探讨衰老的机理,作者研究了老年鼠和断奶乳鼠的心、肝、脾、肺、肾、脑等6 种组织细胞的细胞核和染色质对DNA 酶Ⅰ(DNaseⅠ)的消化敏感性。结果显示:①老年鼠的心、肝、脾、肺、肾、脑等6种组织细胞的细胞核和染色质对DNaseⅠ的消化敏感性均较断奶乳鼠相应的组织低;②老年鼠的心、肝、脾、肺、肾、脑等6 种组织的消化敏感性各不相同,脑组织的消化敏感性最低(P< 0.01);③断奶乳鼠脑组织的消化敏感性也较其它5 种组织低,但乳鼠中其它5 种组织细胞核及染色质的消化敏感性差异不明显。作者认为,老年鼠各组织细胞核和染色质转录活性降低,可能与活性基因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 染色质 DNA酶Ⅰ 消化敏感性 衰老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肖时超 刘恪英 吕火祥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8期43-44,46,共3页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同时进行基因分型,确立耐药基因的位点和种类,进一步研究不同基因型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链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情况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同时进行基因分型,确立耐药基因的位点和种类,进一步研究不同基因型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链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情况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同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2007年2月至2007年8月分离鉴定菌株31株,采用Kirby-Bauer法测定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链霉素、妥布霉素的敏感性,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电泳测定技术分析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结果从浙江省人民医院分离到的31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8.1%、6.5%、61.3%,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都未发生耐药;含一种基因型的有6株,两种基因型的有10株,三种基因型的有8株,四种基因型的有3株;产ESBLs有4株,其中含aac(3)-Ⅱ、aac(6″)-Ⅱ产ESBLs的百分率达75%。结论必须加强对细菌耐药性变迁的动态监测,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杆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机制 基因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趋势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肖时超 林应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1期651-652,共2页
目的分析本院2007年间临床送检感染标本分离到的31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产β-内酰胺酶与头孢菌素水解酶(AmpC)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间临床送检感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的临... 目的分析本院2007年间临床送检感染标本分离到的31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产β-内酰胺酶与头孢菌素水解酶(AmpC)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间临床送检感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采用琼脂扩散法(Kirby-Bauer法)和生物梅里埃VITEK 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和AmpC情况。结果317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分布中痰液为最多占69株,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25株。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在临床大部份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为最多占30.81%,其次为烧伤病房占24.15%,呼吸科占12.95%。药敏结果显示敏感率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4.51%、头孢哌酮/舒巴坦62.65%、头孢他啶56.88%、头孢吡肟62.99%、亚胺培南71.28%,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出产AmpC菌株12.62%(40/31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9.46%(30/317),同时产Amp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6.31%(20/31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范围广,分离率高,耐药率高,特别是出现了高泛耐药的菌株,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所以临床感染应当根据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用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耐药趋式 Β-内酰胺酶 头孢菌素水解酶
下载PDF
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率与耐药率5年监测
5
作者 肖时超 刘恪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0期193-195,共3页
目的了解2005至2009年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005至2009年间所有标本中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菌株在标本与病区的分布及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 目的了解2005至2009年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005至2009年间所有标本中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菌株在标本与病区的分布及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从2005年的0.44增至2009年的1.48;其在呼吸道标本的分离率最高(72.34%),其次是尿液(8.42%)、血液(4.40%);病区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最高(47.80%);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005年仅有4种>50%,而到2009年仅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50%,其他13种耐药率均>50%;其耐药率均呈递增的趋势,耐药性增幅列前3位的分别是环丙沙星31.7%~75.2%、妥布霉素36.9%~75.2%、庆大霉素40.5%~78.3%。结论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在逐年增加,其对多数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快速增长,应引起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 分离率 耐药率
下载PDF
TB-DNA、TB-Ab、血沉、C反应蛋白测定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琼 方娟 肖时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8期178-178,共1页
目的 TB-DNA PCR法、TB-Ab、血沉、C反应蛋白联合测定对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方法 177例患者入院后采取晨痰标本,痰涂片采用抗酸染色镜检;同份晨痰标本作TB-DNA PCR法测定,患者同时作血清TB-Ab、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严格按SO... 目的 TB-DNA PCR法、TB-Ab、血沉、C反应蛋白联合测定对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方法 177例患者入院后采取晨痰标本,痰涂片采用抗酸染色镜检;同份晨痰标本作TB-DNA PCR法测定,患者同时作血清TB-Ab、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严格按SOP程序规范操作。结果 177例肺结核患者不合格标本占72.3%,其中唾液标本所占比例最多,达85.9%;合格痰标本占27.7%,其中黏液痰所占比例最多,达83.7%;在这些痰标本中:痰涂片检测阳性24例,阳性率13.6%;TB-DNA PCR法测定阳性39例,阳性率22.0%。TBAb检测阳性59例,阳性率率33.3%;血沉、C反应蛋白同时阳性146例,阳性率82.5%。其中有1例痰标本涂片阳性,而TB-DNA PCR法出现阴性结果。结论合格痰标本与不合格痰标本涂片阳性率差异显著(χ2=64.45,P<0.005),两种方法检测痰标本阳性率差异显著(χ2=4.34,P<0.05)。TB-DNA PCR法、TB-Ab、血沉、C反应蛋白测定对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DNA PCR法 TB-AB 血沉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某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亚型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琼 肖时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0期9-10,共2页
目的了解渝北区妇女HPV感染率、基因亚型和年龄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法检测1181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对其进行HPV基因亚型检测。结果 1181例标本中,感染数215例,感染率18.20%,高危亚型居前五位的依次为52、16、39、18和58型;高危... 目的了解渝北区妇女HPV感染率、基因亚型和年龄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法检测1181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对其进行HPV基因亚型检测。结果 1181例标本中,感染数215例,感染率18.20%,高危亚型居前五位的依次为52、16、39、18和58型;高危型HPV感染率高于低危型,单一感染率高于多重型感染(P<0.05);各年龄组感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PV感染具有年轻化趋势,HPV基因分型检测对疫苗的制备与宫颈癌的防治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疫苗制备 宫颈癌
下载PDF
295例男性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指标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琼 周洪 肖时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9期195-196,共2页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渝北区老干局组织的295例男性离退休干部体检检验指标分析,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指标,同时对他们进行健康宣传。方法对2013年重庆市渝北区老干局组织的离退休干部中男性体检异常检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男...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渝北区老干局组织的295例男性离退休干部体检检验指标分析,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指标,同时对他们进行健康宣传。方法对2013年重庆市渝北区老干局组织的离退休干部中男性体检异常检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男性离退休领导干部前八位检测指标偏高(血糖、血沉、胱抑素C、血脂、血流变、PSA、TSH、尿酸)检出率96.6%。结论加强对老年人正常健康宣传,开展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为老年人服务上门,温暖到家,并主动征询老年人的意见,改进和完善服务措施,提高生活质量,做一个健康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退休干部 检验指标 健康宣传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可凝固蛋白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琼 周洪 肖时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4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PT-der)与凝血酶法(Clauss)这两种可凝固蛋白法同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和凝血酶法这两种方法同时测定质控品血浆20次和60例患者血浆样本,计算平均值(χ—...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PT-der)与凝血酶法(Clauss)这两种可凝固蛋白法同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和凝血酶法这两种方法同时测定质控品血浆20次和60例患者血浆样本,计算平均值(χ—)、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t值、P值。结果这两种方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与正常参考范围外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测得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不可靠,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应用国际推荐的凝血酶法实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法 凝血酶法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重庆市渝北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鸣放 周洪 肖时超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18-319,F003,共3页
目的了解该地区城市和农村人口糖尿病(DM)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地区城乡居民2816例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按1999年WHO、IDF公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等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的新的糖尿病标准... 目的了解该地区城市和农村人口糖尿病(DM)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地区城乡居民2816例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按1999年WHO、IDF公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等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的新的糖尿病标准来衡量。结果糖尿病(DM)患病率为3.48%,糖耐量损害(IGT)患病率为4.83%,空腹血糖损害(IFG)患病率为7.03%。DM、IGT、IFG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体重指数(BMI)增加,患病率显著升高。结论年龄、肥胖、家族史、饮食结构、体力劳动等是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城乡居民 糖尿病 流行病学 调查 糖耐量损害 空腹血糖损害 患病率
下载PDF
两种常规人工颠倒混匀全血质控品方法探讨
11
作者 李琼 周洪 肖时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1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常规人工颠倒混匀全血质控品方法的优异。方法用两种常规颠倒混匀法对两个批号(一个正常值质控品与一个异常值质控品)于2~8℃保存的抗凝全血质控品在三台全血细胞分析器上每天测一次,连续测定30d,如某1d,某一台有异... 目的探讨两种常规人工颠倒混匀全血质控品方法的优异。方法用两种常规颠倒混匀法对两个批号(一个正常值质控品与一个异常值质控品)于2~8℃保存的抗凝全血质控品在三台全血细胞分析器上每天测一次,连续测定30d,如某1d,某一台有异常值(即±3S或±3S以外的值)经处理后重测,计算两种常规颠倒混匀法批间变异系数(CV%,n=30)。结果改良颠倒混匀法CV%值小于普通颠倒混匀法CV%值,其中血小板的变化较明显,白细胞次之。结论改良颠倒混匀法测质控品优于普通颠倒混匀法,此改良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质控品 颠倒混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