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探讨肠道菌群、性激素与老年慢性皮肤瘙痒症的关系
1
作者 方正逸 钟林 +4 位作者 龙承鑫 肖昕菀 黄小敏 汪丽君 郭静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272-278,共7页
老年慢性皮肤瘙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与患者脏腑亏损密切相关,尤其是脾肾不足的致病作用最为突出。本文从“脾肾相关”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中肠道菌群、性激素在老年皮肤瘙痒症中的作用,探讨“脾肾相关”理论与肠道菌群、性激... 老年慢性皮肤瘙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与患者脏腑亏损密切相关,尤其是脾肾不足的致病作用最为突出。本文从“脾肾相关”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中肠道菌群、性激素在老年皮肤瘙痒症中的作用,探讨“脾肾相关”理论与肠道菌群、性激素的关系。在现代研究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性激素的水平都会变化,而中医理论中脾肾的功能也是如此,肠道菌群与性激素联系紧密、互相影响的关系与“脾肾相关”更具有一致性,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脾、性激素与肾分别有一定对应关系。故“脾肾相关”理论与肠道菌群、性激素具有高度契合性,以此论治,将为中医药对老年慢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防治和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肾相关 肠道菌群 性激素 天癸 老年慢性皮肤瘙痒症
下载PDF
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数据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昕菀 邢陆强 +3 位作者 木开旦斯·艾尔肯 郭志卂 张山东 黄刚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2期24-27,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实验室数据的相关性,寻找该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联系,为临床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实验室数据的相关性,寻找该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联系,为临床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风湿科汉族患者111例、维吾尔族患者85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数据。经过统计学计算分析,比较各证型间实验室数据的差异。结果:汉族、维吾尔族病例中,痰瘀痹阻型最多;与汉族相比较,维吾尔族患者发病年龄较轻;汉族、维吾尔族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阳性率差异在各证型中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维吾尔族患者血沉水平分析中,湿热痹阻型与痰瘀痹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痰瘀痹阻型最多,维吾尔族患者中湿热痹阻型的血沉水平最高,痰瘀痹阻型的血沉水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证型 实验室数据
下载PDF
448例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志卂 邢陆强 +3 位作者 张山东 肖昕菀 木开旦斯·艾尔肯 黄刚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6期619-624,共6页
目的调查研究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中医证型证候流行病学分布规律,为该病研究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48例,统计分析患者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中医证型及个人基本资料、症状特征等分布规律。结果... 目的调查研究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中医证型证候流行病学分布规律,为该病研究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48例,统计分析患者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中医证型及个人基本资料、症状特征等分布规律。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各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P=0.022)、年龄(P=0.00)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恶风、关节冷痛、畏寒喜暖、神疲乏力、走窜痛、口干渴、关节酸重、口苦、肢体麻木、四肢不温为RA常见症状;舌红、舌淡、舌暗为常见舌象;苔白、苔薄、苔黄、苔腻、苔厚为常见舌苔;齿痕舌、裂纹舌为常见舌型;脉沉、脉滑、脉细、脉弦、脉弱为常见脉象。分析实验室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证型依次为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风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病程、年龄可能对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症状体征和证候 规律 新疆
下载PDF
停经前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分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山东 郭志卂 +3 位作者 邢陆强 肖昕菀 木开旦斯·艾尔肯 黄刚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1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停经前后RA患者临床特点、中医辨证分型的不同,为后续对于女性RA患者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将患有RA且疾病正处于活动期的女性患者共106例分为停经前后2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受累关节、BMI、DAS28-ESR积分等)、... 目的:探讨停经前后RA患者临床特点、中医辨证分型的不同,为后续对于女性RA患者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将患有RA且疾病正处于活动期的女性患者共106例分为停经前后2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受累关节、BMI、DAS28-ESR积分等)、实验室指标和中医辨证分型分布规律。结果:停经组患者在膝、踝关节受累例数、BMI、ESR、CRP均值等方面显著高于未停经组(P<0.05);停经组以湿热痹阻型最多(25.9%),未停经组以风湿痹阻型最多(38.5%)。结论:停经组RA患者的膝、踝关节受累较未停经组严重,其原因可能与BMI变化及ESR、CRP等免疫炎性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经前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特点 中医证型
下载PDF
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志卂 张山东 +3 位作者 邢陆强 肖昕菀 木开旦斯·艾尔肯 黄刚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主要中医证型的流行病学分布规律,为该病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某院收治且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病历资料223份。完善电子数据库,使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主要... 目的:调查研究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主要中医证型的流行病学分布规律,为该病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某院收治且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病历资料223份。完善电子数据库,使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中医证型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各证型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类风湿关节炎各证型在性别(P=0.255)、病程(P=0.365)方面差异不明显,而在年龄(P=0.014)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在年龄方面:年龄<4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依次为:风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湿热痹阻证;40~6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为:风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不足证>寒湿痹阻证>气血两虚证>瘀血阻络证>气阴两虚证;年龄>6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为: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风湿痹阻证>气阴两虚证证>气血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结论: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证型以风湿痹阻证为主,其次为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气血两虚证、瘀血阻络证与气阴两虚证相对较少。年龄可能对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证候 证型规律
下载PDF
楂曲消风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损处皮肤菌群的影响
6
作者 张雪珥 叶晟桢 +4 位作者 郑派 刘娥 赵思琪 肖昕菀 郭静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0-820,共11页
目的评价楂曲消风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AD)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菌群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内服楂曲消风散,对照组内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疗程均为4周。分别... 目的评价楂曲消风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AD)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菌群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内服楂曲消风散,对照组内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疗程均为4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2、4周两组患儿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评分、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问卷(CDLQI)评分、中医证候(心烦、口渴、纳呆、小便短赤、大便干或黏)评分。分别于两组中各随机选择25例患儿,在治疗前后进行皮损处皮肤取样,提取皮肤样本DNA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检测皮肤菌群水平,对菌种分布、菌群多样性及组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脱落5例,最终两组各40例纳入分析。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4周SCORAD评分、VAS评分、C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4周改善程度均优于治疗2周(P<0.01)。治疗4周,治疗组SCORAD评分、VAS评分、C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心烦、口渴、纳呆、小便短赤、大便干或黏评分均降低(P<0.05);对照组口渴、纳呆、小便短赤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烦、纳呆、小便短赤、大便干或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菌种相对丰度比较,对照组缓症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孪生球菌相对丰度下调,对照组缓症链球菌相对丰度下调(P<0.05)。治疗后治疗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缓症链球菌、大肠杆菌、溶血孪生球菌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haol指数、Shannon指数均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haol指数、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haol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前皮损部位菌群结构差异较大,治疗后治疗组菌群结构相似,对照组与治疗前菌群结构无明显变化。菌属结构差异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前后关键菌属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两组关键菌属亦不同。结论楂曲消风散可有效减轻AD湿热蕴结证患儿皮损严重程度、缓解皮肤瘙痒情况、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少致病菌定植、增加有益菌定植,改变皮肤微生态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特应性皮炎 湿热蕴结证 楂曲消风散 皮肤菌群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