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握实习教学中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被引量:2
1
作者 肖春友 马在姣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38-39,共2页
为有效地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实习指导教师应准确把握实习教学中的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认识—实践—理解—掌握的过程中获取操作技能。
关键词 实习教学 入门指导 巡回指导 结束指导 提高教学质量
下载PDF
引入PDCA循环 提高车工生产实习教学质量
2
作者 肖春友 王林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28-29,共2页
在车工生产实习教学管理中引入PDCA循环,周密计划,严格执行,认真检查,妥善处理,可以促进学生技能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有效地提高车工实习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PDCA循环 车工生产实习 教学质量
下载PDF
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3
作者 牛振华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4年第7期48-49,共2页
一、100名学生要到离校33千米处的少年宫活动。只有一辆能载25名乘客的汽车,为了使全体学生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决定采取步行与乘车相结合的方法。已知学生步行速度为每小时5千米,汽车速度为每小时55千米。要保证全体学生都尽快到达目的... 一、100名学生要到离校33千米处的少年宫活动。只有一辆能载25名乘客的汽车,为了使全体学生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决定采取步行与乘车相结合的方法。已知学生步行速度为每小时5千米,汽车速度为每小时55千米。要保证全体学生都尽快到达目的地,最少需要多长时间?(上、下车所用的时间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速度 全体学生 少年宫 离校 目的地 汽车
原文传递
对“多百分之几”的(理解)
4
作者 田亚军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4年第5期26-26,共1页
前不久,遇到了一些类似于“30%比20%多百分之几?”的问题,我校部分数学教师对此进行了辩论。有的人认为:30%比20%多30%-20%=10%;笔者认为:30%比20%多(30%-20%)20%=50%。
关键词 数学教师 辩论 理解
原文传递
百密一疏说教材
5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3年第7期33-34,共2页
教材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依据,教材的编写倾注了有关专家及编辑们的心血,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教材也是经过在实验区试用后,才可能推广使用。严格讲,教材中一般不应该出现明显的瑕疵,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教材中也难免会有不尽人... 教材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依据,教材的编写倾注了有关专家及编辑们的心血,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教材也是经过在实验区试用后,才可能推广使用。严格讲,教材中一般不应该出现明显的瑕疵,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教材中也难免会有不尽人意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双边活动 百密一疏 实验区 教材 编辑
原文传递
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被引量:2
6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0年第5期19-20,共2页
教育家马中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鲁迅先生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小学生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必然会想方... 教育家马中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鲁迅先生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小学生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必然会想方设法去认识、去探究,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分析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正确把握他们的认知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小学生 创新兴趣 培养 心理特点 认知需要 教育家 学习
原文传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5年第12期51-51,共1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同步学练测》第52页的拓展知识是:一个长方体的3个不同的面的面积分别为10平方厘米、15平方厘米和6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刚开始接触此题时,笔者曾与年级组的同事探讨过该题。有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同步学练测》第52页的拓展知识是:一个长方体的3个不同的面的面积分别为10平方厘米、15平方厘米和6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刚开始接触此题时,笔者曾与年级组的同事探讨过该题。有的同事认为:因为长方体的3个不同面的面积分别为10平方厘米、15平方厘米和6平方厘米,所以该长方体的长、宽、高应分别为5厘米、3厘米和2厘米,理由是:3×5=15、2×5=10、3×2=6,正好符合并满足3个面积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 又一村 立方厘米 北师大版 五年级 年级组 最近发展区 基本思维方式 如何向 定量刻画
原文传递
对一道小学数学题的探索与思考
8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7年第9期36-37,共2页
由于种种原因,每到六年级,尤其是下学期,总会遇到学生问的一些甚至是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题目。 例如: 如图,某铁路线上依次有M、A、N三个火车站,M、N两站相距350千米,M、A两站相距18千米,M站有甲列车,全长550米,正常时速为80千米。A... 由于种种原因,每到六年级,尤其是下学期,总会遇到学生问的一些甚至是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题目。 例如: 如图,某铁路线上依次有M、A、N三个火车站,M、N两站相距350千米,M、A两站相距18千米,M站有甲列车,全长550米,正常时速为80千米。A站有乙列车,全长450米,正常时速为70千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题 小学 理解能力 六年级 下学期 铁路线 火车站 列车
原文传递
再谈“感悟数学智慧的美丽”
9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6年第11期43-44,共2页
2011年小学版的《中小学数学》第7~8期刊载了林革的《几道网上广为流传的数学题》一文。文中介绍了一些被媒体炒作的小学数学题,这些题目令众多大学生、研究生和家长们束手无策,甚至造成小学数学题“高深莫测”的假象。笔者每次细细品... 2011年小学版的《中小学数学》第7~8期刊载了林革的《几道网上广为流传的数学题》一文。文中介绍了一些被媒体炒作的小学数学题,这些题目令众多大学生、研究生和家长们束手无策,甚至造成小学数学题“高深莫测”的假象。笔者每次细细品读此文,都受益匪浅,都被林老师的探索精神所折服,然而笔者对文中的某些题目的解法却不敢苟同。在林老师列举的题目中有这样一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题 《中小学数学》 智慧 感悟 媒体炒作 探索精神 小学版 大学生
原文传递
我的“万能公式”
10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4年第12期49-50,共2页
每当学习到较复杂的倍问题、分数(含百分数)问题的应用题时,很多老师和学生就会纷纷抱怨:老师暗地里抱怨学生(笨),学生抱怨自己(笨)或老师(没有什么好方法)……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矛盾?能否把这些种类繁多、解法复杂多样的应... 每当学习到较复杂的倍问题、分数(含百分数)问题的应用题时,很多老师和学生就会纷纷抱怨:老师暗地里抱怨学生(笨),学生抱怨自己(笨)或老师(没有什么好方法)……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矛盾?能否把这些种类繁多、解法复杂多样的应用题归为一类?总结出一个比较全面的"万能公式"!使符合这一条件的题目,都能套用这一公式顺利解决。这样不但能提高解题效率,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有 倍比 故事书 逆向思维 已知量 小红花 方程法 风马
原文传递
我求海绵体积之法
11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3年第3期44-44,共1页
2012年第4期《中小学数学》(小学版)刊载了《怎样求不规则海绵的体积》一文。文中叙述了作者在“容积和容积单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时所遇到的问题:原来该部分知识中有这样的一节内容:怎样求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如土豆、橡... 2012年第4期《中小学数学》(小学版)刊载了《怎样求不规则海绵的体积》一文。文中叙述了作者在“容积和容积单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时所遇到的问题:原来该部分知识中有这样的一节内容:怎样求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如土豆、橡皮泥等)体积?本来用排水法求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可是在“导学互动”环节有位学生却提出了:“怎样求不规则海绵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 海绵 《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五年级 人教版 橡皮泥 排水法
原文传递
感悟数学智慧的美丽
12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2年第6期36-37,共2页
2011年《中小学数学》(小学版)第7~8期刊载了林革老师的《几道网上广为流传的数学题》一文。文中介绍了一些被媒体炒作的小学数学题,这些题目令众多大学生、研究生和家长们束手无策,甚至造成小学数学题“高深莫测”的假象。笔者细... 2011年《中小学数学》(小学版)第7~8期刊载了林革老师的《几道网上广为流传的数学题》一文。文中介绍了一些被媒体炒作的小学数学题,这些题目令众多大学生、研究生和家长们束手无策,甚至造成小学数学题“高深莫测”的假象。笔者细细品读此文后,受益匪浅,被林老师的探索精神所折服,然而笔者对林老师有些题目的解法却不敢苟同,很想借贵刊的一角与林老师商榷,同时也希望得到同行及有关专家的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题 《中小学数学》 智慧 感悟 小学版 媒体炒作 探索精神 老师
原文传递
《我的“万能公式”》后续
13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2年第7期78-79,共2页
每当学习较复杂的倍问题、分数(含百分数)问题时,很多老师和学生就会纷纷抱怨:老师暗地里抱怨学生(笨),学生抱怨自己(笨)或老师(没有什么好方法)……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矛盾,提高学生解决该类问题的效率及积极性,笔者于2014年12月在《... 每当学习较复杂的倍问题、分数(含百分数)问题时,很多老师和学生就会纷纷抱怨:老师暗地里抱怨学生(笨),学生抱怨自己(笨)或老师(没有什么好方法)……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矛盾,提高学生解决该类问题的效率及积极性,笔者于2014年12月在《中小学数学》(小学版)发表了《我的“万能公式”》一文。文中把这些种类繁多、解法复杂多样的倍比问题、分数及百分数问题归为一类,统称为广义的“倍比问题”,并总结出一个比较全面的“万能公式”(下文简称“公式”),使符合这一条件的问题,都能利用该公式顺利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能公式 老师和学生 百分数 抱怨 《中小学数学》 积极性
原文传递
对一道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试题的探索
14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2年第12期34-35,共2页
在今年我县的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试题中,有一道曾引发广泛关注的题:A、占两地相距20千米,有45人的团队从A地到B地,该团队雇一辆限乘9人的马车,其速度是该团队步行速度的6倍,马车与团队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马车到B地后,立即回头继... 在今年我县的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试题中,有一道曾引发广泛关注的题:A、占两地相距20千米,有45人的团队从A地到B地,该团队雇一辆限乘9人的马车,其速度是该团队步行速度的6倍,马车与团队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马车到B地后,立即回头继续接团队余下人员,就这样往返于团队和B地之间,当团队的所有人员都(运)到B地时,马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招聘 小学数学 试题 马车 所有人 速度
原文传递
课本编辑,你试了吗?
15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1年第3期62-62,共1页
课本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双边活动的最重要依据,课本的编写倾注了有关专家及编辑们的心血,是他们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 课本 编辑 双边活动 学生 教师 结晶
原文传递
有感于“三点确定一条直线更直”
16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9年第11期62-63,共2页
20多年前的一次植树活动,我校的一位领导为要求学生栽的树能横紧成行,显得美观好看时,讲:“同学们,你们学过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应该明白‘三点确定一条直线更直’的道理,因此在植树时,要……”这时虽然师生们早已忍俊不止,没... 20多年前的一次植树活动,我校的一位领导为要求学生栽的树能横紧成行,显得美观好看时,讲:“同学们,你们学过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应该明白‘三点确定一条直线更直’的道理,因此在植树时,要……”这时虽然师生们早已忍俊不止,没想到这位领导还以为自己讲话的水平高,继续“高谈阔论”。后来“三点确定一条直线更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 植树活动 领导 学生 同学 师生
原文传递
关于“魔幻六边形问题”的探究
17
作者 肖春友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6年第8期27-29,共3页
美国一位名叫阿达莫斯的数学爱好者在1910年研究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如图1,这是由19个正六边形组成的图形,把1到19这些自然数分别填入六边形中.使得位于同一直线且互相连接的若干数之和都相等.他称其为“魔幻六边形问题”.他花费了将近5... 美国一位名叫阿达莫斯的数学爱好者在1910年研究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如图1,这是由19个正六边形组成的图形,把1到19这些自然数分别填入六边形中.使得位于同一直线且互相连接的若干数之和都相等.他称其为“魔幻六边形问题”.他花费了将近50年的时间只摆出了图1的这种填法.迄今为止,没有人找到另一种填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魔幻 六边形 探究 问题
原文传递
溯本清源,返璞归真
18
作者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9年第3期39-40,共2页
有些被网上传播的数学趣题,来源于小学数学作业题,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这些题作为面试题或作业出现在研究生、大学生和家长们面前,甚至让众多高才生束手无策,被媒体渲染放大后,甚至造成了小学作业题'高深莫测'的假象。题目1... 有些被网上传播的数学趣题,来源于小学数学作业题,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这些题作为面试题或作业出现在研究生、大学生和家长们面前,甚至让众多高才生束手无策,被媒体渲染放大后,甚至造成了小学作业题'高深莫测'的假象。题目1这是一道测试商业头脑的网上流传题: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只鞋进价45元,现亏本大甩卖,顾客付35元买了一双鞋,给了王师傅100元假钱,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1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师傅 总支出 总收入 错误分析
原文传递
关于“敲钟问题”的讨论
19
作者 肖春友 牛振华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1年第5期39-39,共1页
A、小明家的台钟敲5下用去12秒,如果敲10下用去多少秒?因为台钟敲5下,只有4个间隔,也就是说4个间隔12秒,由此可求出一个间隔的时间是12÷4=3(秒);同理:敲10下只有9个间隔,所以敲10下用去(10-1)×3=27(秒),因此该问题属于植树问... A、小明家的台钟敲5下用去12秒,如果敲10下用去多少秒?因为台钟敲5下,只有4个间隔,也就是说4个间隔12秒,由此可求出一个间隔的时间是12÷4=3(秒);同理:敲10下只有9个间隔,所以敲10下用去(10-1)×3=27(秒),因此该问题属于植树问题。B、小红的心脏45秒跳54次,1分钟跳72次,对吗?因为45秒跳54次,所以1秒跳1.2次,1分钟跳60×1.2=72(次),因此上述说法是对的,该问题属于比例(或速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树问题 (1 间隔
原文传递
教学“3的倍数特征”中的课堂生态
20
作者 张超杰 肖春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0年第9期50-52,共3页
一、以生为本的课堂生态情景1: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3的倍数特征"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5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受2、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通常会采用类比的方法来... 一、以生为本的课堂生态情景1: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3的倍数特征"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5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受2、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通常会采用类比的方法来猜想、验证,从而产生负迁移。因此上课伊始笔者创设了如下情境: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特征,今天接着学习3的倍数特征,先让我们做一个猜倍数的游戏。师:只要你们报出一个数,老师不用算,就能很快说出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想不想玩?生:想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生态 以生为本 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愉快的学习 负迁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