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裘皮制作的西藏牦牛皮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左秋 陈武勇 +3 位作者 张涛 陈小云 马成义 肖烈忠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8,共5页
基于牦牛裘皮制作工艺目的,对西藏牦牛皮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牦牛皮上的毛形态进行观察,并对毛的长度、入皮深度、细度、密度进行测量。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牦牛皮的脂肪组织,弹性纤维,胶原纤维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牦牛裘皮制作工艺目的,对西藏牦牛皮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牦牛皮上的毛形态进行观察,并对毛的长度、入皮深度、细度、密度进行测量。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牦牛皮的脂肪组织,弹性纤维,胶原纤维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牦牛皮上的毛80%以上都为绒毛,脂腺比较发达,弹性纤维主要分布在乳头层,特别是在毛囊和血管周围更为密集,胶原纤维形态与排布随部位的不同有较大差异。根据以上组织学研究结果建议在裘皮加工过程中,采用以下措施:第一,在裘皮制作工艺中使用大液比同时加入一些顺毛剂;第二,对于皮的肉面层厚度进行调整,但片层厚度不得超过牦牛皮最厚处的1/3;第三,在各个工序中都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加强脱脂效果;第四,在牦牛裘皮生产工艺中不需要软化这一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裘皮 牦牛 组织学 纤维
下载PDF
植鞣革酶软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简晓昀 张金伟 +3 位作者 陈立建 陈小云 肖烈忠 陈武勇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4,共4页
为了使植鞣革适于生产轻革产品,研究采用不同用量的酸性蛋白酶在不同温度下对植鞣革进行软化,通过测定软化后植鞣革的物理机械性能、粒面平细度以及废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和色度色差值,评价软化效果。结果表明:酸性酶的最佳用量为植... 为了使植鞣革适于生产轻革产品,研究采用不同用量的酸性蛋白酶在不同温度下对植鞣革进行软化,通过测定软化后植鞣革的物理机械性能、粒面平细度以及废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和色度色差值,评价软化效果。结果表明:酸性酶的最佳用量为植鞣革质量的0.8%,在此用量范围内,植鞣革的柔软度和粒面平细度有明显改善;在30~40℃范围内,温度越高,酶软化效果越明显。与此同时,煎用量越大,废液的羟脯氨酸含量以及色度色差值越高。综上,酸性蛋白晦可以在不明显影响植鞣革物理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明显改善植鞣革的柔软度和粒面平细度,将为植鞣革用于轻革生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革 植鞣革 酸性蛋白酶 软化 物理机械性能
下载PDF
西藏牦牛裘皮制作工艺中组织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左秋 陈武勇 +3 位作者 张涛 陈小云 马成义 肖烈忠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18,共6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牦牛皮在裘皮制作工艺中的组织学变化进行研究。重点分析酸膨胀、浸酸和酶软化工序对牦牛皮和毛组织结构的影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裘皮制作工艺中,...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牦牛皮在裘皮制作工艺中的组织学变化进行研究。重点分析酸膨胀、浸酸和酶软化工序对牦牛皮和毛组织结构的影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裘皮制作工艺中,加入酸膨胀工序有利于分散胶原纤维,同时有助于对皮板的片皮处理,以达到对皮板厚度与柔软度的可控性;软化工序对弹性纤维的去除不明显;过酸条件会破坏牦牛毛组织。根据以上组织学研究结果建议在裘皮加工过程中,采用以下措施:第一,在牦牛裘皮工艺中加入酸膨胀工序,在牦牛皮酸膨胀后进行片皮处理,片层厚度不得超过总皮厚的三分之一;第二,在牦牛裘皮生产工艺中省去酶软化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裘皮 牦牛 组织学 原子力显微镜 X射线衍射仪
下载PDF
牦牛皮脱毛浸灰废液循环利用实验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金伟 孔丽丽 +3 位作者 马成义 陈小云 肖烈忠 陈武勇 《西部皮革》 2015年第14期15-19,共5页
为了减少牦牛皮制革过程中的污染,采用了包灰脱毛—脱毛浸灰废液循环利用的方法。通过分析脱毛浸灰废液中硫化钠和石灰含量,补加相关化工材料;对每次废液循环后的浸灰裸皮膨胀率以及废液的浊度、COD值、To C(有机碳)值和TNb(有机氮)值... 为了减少牦牛皮制革过程中的污染,采用了包灰脱毛—脱毛浸灰废液循环利用的方法。通过分析脱毛浸灰废液中硫化钠和石灰含量,补加相关化工材料;对每次废液循环后的浸灰裸皮膨胀率以及废液的浊度、COD值、To C(有机碳)值和TNb(有机氮)值进行了测定,以评价废液循环对裸皮膨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毛浸灰废液循环过程中,浸灰裸皮膨胀率先增加后降低,废液浊度、COD值、To C值和TNb值持续上升,但均未趋于饱和。废液循环10次后浸灰裸皮膨胀率与初始时差距不大,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可以节约硫化钠62.80%,石灰84.80%,水64.90%。总之,脱毛浸灰废液循环使用10次以内不会对牦牛皮膨胀造成负面影响,可以明显减少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皮 脱毛浸灰 废液循环 清洁生产
下载PDF
浅谈牦牛革生产的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肖烈忠 《西部皮革》 2008年第12期41-41,共1页
牦牛是牛属动物中最能适应高寒气候的种类之一,全世界范围内已属稀少动物。目前,全世界牦牛总数约1400万头,中国是牦牛之乡,占全世界总数85%以上;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内蒙古、甘肃等省和自治区。
关键词 牦牛 生产 世界范围 高寒气候 内蒙古 自治区 动物 牛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