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逍遥丸、归脾丸治疗老年期阈下抑郁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赛 许筱颖 +1 位作者 郭霞珍 肖燕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566-569,共4页
目的:初步探索逍遥丸、归脾丸对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老年期阈下抑郁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样本,通过DSM-IV、HAMD-17、CES-D以及中医辨证筛选出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老年期阈下抑郁症患者,并随机选取30例纳... 目的:初步探索逍遥丸、归脾丸对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老年期阈下抑郁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样本,通过DSM-IV、HAMD-17、CES-D以及中医辨证筛选出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老年期阈下抑郁症患者,并随机选取30例纳入空白对照组,将余下样本根据证型分类分别纳入归脾丸组和逍遥丸组,每组30例,最后观察归脾丸、逍遥丸对老年期阈下抑郁症的疗效。结果:1)12周末归脾丸组和逍遥丸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归脾丸组与逍遥丸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归脾丸、逍遥丸从干预4周末开始,才开始与同时期对照组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归脾丸组与逍遥丸组之间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逍遥丸和归脾丸能够治疗老年期阈下抑郁症,从第4周开始有明显疗效。2)用归脾丸、逍遥丸治疗期阈下抑郁症,能够预防老年期抑郁症,符合中医"治未病"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丸 归脾丸 老年期阈下抑郁症 治未病
下载PDF
英语教学中激活课堂的几种方法
2
作者 肖燕兰 《湖南教育(综合版)》 2006年第10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境 师生关系 中学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课堂气氛
下载PDF
逍遥丸联合心理疏导法治疗老年期阈下抑郁症60例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赛 许筱颖 +2 位作者 张琳 吴春艳 肖燕兰 《陕西中医》 2017年第6期769-770,共2页
目的:探析中医疏肝健脾法对老年期阈下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调节作用。方法:临床筛选60例老年期阈下抑郁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心理疏导方法的前提下,加用逍遥丸联合治疗,口服。1次8~10丸,3次/d,饭后服药。对照组则仅采... 目的:探析中医疏肝健脾法对老年期阈下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调节作用。方法:临床筛选60例老年期阈下抑郁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心理疏导方法的前提下,加用逍遥丸联合治疗,口服。1次8~10丸,3次/d,饭后服药。对照组则仅采取心理疏导方法,两组均干预共12周,并分别在第1、4、8、12周末填写调查量表进行评估。结果: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AMD-17评分与CES-D评分均能降低。其中治疗组HAMD-17评分与CES-D评分分别是(8.60±1.69)分、(17.63±1.83)分;对照组HAMD-17评分与CES-D评分分别是(12.13±1.85)分、(21.60±2.08)分。治疗组HAMD-17评分从1周末开始下降(P<0.05),对照组CES-D评分则从4周末开始下降(P<0.05);治疗组CES-D评分从1周末开始下降(P<0.05),对照组HAMD-17评分则从8周末开始下降(P<0.05)。结论:与单纯心理疏导方法相比,逍遥丸联合心理疏导方法能够更快、更好地改善老年期阈下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逍遥丸/治疗应用 心理疏导
下载PDF
社区医疗机构急性乙醇中毒626例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成桓 肖燕兰 +3 位作者 白涛 杨洪江 田亚清 马俊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27-1328,共2页
目的对社区医疗机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62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急性乙醇中毒的诊治措施、社区干预和转诊条件。结果主要临床表现... 目的对社区医疗机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62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急性乙醇中毒的诊治措施、社区干预和转诊条件。结果主要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599例(95.7%),神志异常599例(95.7%),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03例(32.4%),发生心律失常21例(3.4%),合并外伤9例(1.4%),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0.2%)。经社区医疗机构急诊治疗痊愈614例(98.1%)转诊12例(1.9%),转诊追踪得知死亡1例,病死率为0.16%。结论社区医疗机构急性乙醇中毒处理效果好,但是要掌握转诊时机,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乙醇中毒 治疗
下载PDF
781例血液样本CHO和TG生化检测数据的分析与研究
5
作者 肖燕兰 刘絮 郭霞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8期94-96,共3页
本研究对随机抽取的在相同时间段内参与血液生化检查的781例血液样本,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血液中与高血脂症、糖尿病发病,直接相关的血液总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的生化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男女2组的血压值... 本研究对随机抽取的在相同时间段内参与血液生化检查的781例血液样本,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血液中与高血脂症、糖尿病发病,直接相关的血液总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的生化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男女2组的血压值都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无论男女,年青人总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的测定值分析,均高于中老年人。这个实测的结果令人思考,值得重视。本研究的发现对我们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敲响了警钟,对其预防的宣传要提前,这是关系社会发展的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脂症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血液生化 秩均值
下载PDF
中医干预治疗对社区中心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小梅 肖燕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27-730,共4页
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探索中医干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探索中医干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干预组(n=84)和对照组(n=39)。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西医治疗,中医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干预,如耳穴贴压法及中药茶方。治疗后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糖及血脂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除对照组中总胆固醇指标外,两组患者其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干预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62%(6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2%(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92,P=0.010)。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伴有血尿酸水平升高、血脂指标异常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中医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尿酸 血脂 中医干预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宋小梅 肖燕兰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脑心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脑心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1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血压、血脂、炎性因子(CRP,TNF-α,IL-6等)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7%;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凤梅 王成桓 肖燕兰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2期1941-1942,195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收集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检测,采用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FMD)法评估其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收集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检测,采用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FMD)法评估其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FMD与UAER(r=-0.315,P=0.003)、糖化血红蛋白(r=-0.284,P=0.014)、体质量指数(BMI)(r=-0.210,P=0.040)呈负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UAER和HbA1c是内皮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调整的r2=0.280,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内皮功能紊乱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厄贝沙坦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凤梅 王成桓 肖燕兰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8期33-34,共2页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厄贝沙坦治疗组(n=52),服用厄贝沙坦150mg,1次/日;另一组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组(n=54),服用厄贝沙坦1...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厄贝沙坦治疗组(n=52),服用厄贝沙坦150mg,1次/日;另一组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组(n=54),服用厄贝沙坦150mg和氢氯噻嗪12.5mg的复方制剂,1次/日。结果治疗12周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降压的总有效率为83.3%(45/54),厄贝沙坦降压的总有效率为78.8%(41/52),两组血钾、LDL-C、血糖较入组时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和达标率较高,较单用厄贝沙坦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动态血压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红艳 肖燕兰 +1 位作者 王成桓 宋小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6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门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作为老年EH组,另选正常血压老年人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匈牙利Meditech(ABPM-04)无创性动态血压检测仪,记录并...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门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作为老年EH组,另选正常血压老年人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匈牙利Meditech(ABPM-04)无创性动态血压检测仪,记录并储存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BP)和心率(HR)值。结果老年EH组24h均值、白昼均值及夜间均值SB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DBP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单纯收缩压增高为特征,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血压昼夜节律变小,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检测 高血压 老年人
下载PDF
黄芪颗粒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随访观察
11
作者 姜岳 肖燕兰 +1 位作者 吴春艳 李欧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12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发挥中医药在慢病防治中的优势,优化高血压治疗方案,观察黄芪颗粒在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黄芪颗粒治疗组(76例)、对照组(76例)。治疗组服用黄芪颗粒3个月,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方案不变,在腰围、... 目的探讨发挥中医药在慢病防治中的优势,优化高血压治疗方案,观察黄芪颗粒在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黄芪颗粒治疗组(76例)、对照组(76例)。治疗组服用黄芪颗粒3个月,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方案不变,在腰围、BMI、血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方面进行比较,并观察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收缩压:(124.89±6.90)mmHg,舒张压:(78.30±7.04)mmHg,治疗3个月后,收缩压:(119.51±6.80)mmHg,舒张压:(74.03±5.66)mmHg,与治疗前相比能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并保持降压达标,在降低收缩压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3个月的治疗期内对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代谢无明显影响,未产生毒副作用,并且在降低甘油三酯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一定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期内,未发现入组患者有心脑血管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黄芪颗粒在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随机对照试验 黄芪颗粒
下载PDF
四黄调胃汤与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芳 危北海 +2 位作者 孔令彪 张淑文 肖燕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 :观察四黄调胃汤、PPI三联疗法及两者联合疗法对脾气虚兼湿热气滞型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3种不同疗法分别治疗脾气虚兼湿热气滞型 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 ,观察中医症候总积分、消化性溃... 目的 :观察四黄调胃汤、PPI三联疗法及两者联合疗法对脾气虚兼湿热气滞型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3种不同疗法分别治疗脾气虚兼湿热气滞型 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 ,观察中医症候总积分、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疗效、Hp根除率及综合疗效等。结果 :四黄调胃汤与 PPI三联疗法联合能够改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 ,提高溃疡的愈合率 ;Hp根除率比单纯四黄调胃汤和单纯 PPI三联疗法均有提高 ;3种疗法对胃炎治疗效果均非常明显 ;四黄调胃汤与 PPI疗法联合及单纯四黄调胃汤改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纯 PPI三联 ;四黄调胃汤与 PPI三联疗法联合 ,对 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四黄调胃汤和单纯 PPI三联疗法。结论 :四黄调胃汤及 PPI三联结合其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黄调胃汤 PPI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胃炎 消化性溃疡 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中药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燕兰 者永明 +4 位作者 闫伟 冯玲玲 危北海 郭培元 王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66-367,共2页
关键词 胃炎 螺旋杆菌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变化情况
14
作者 政晓果 肖峰 +3 位作者 宋逸 马军 肖燕兰 陈博文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0年第8期529-531,共3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北京市典型社区居民调查表〉,了解居民的就诊情况、医疗费用的支出及居民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等情况.2004年和2005年对亚运村社区居民进... 目的 了解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北京市典型社区居民调查表〉,了解居民的就诊情况、医疗费用的支出及居民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等情况.2004年和2005年对亚运村社区居民进行基线调查,2006年至2008年采用统一问卷进行随访调查,最终获得有效样本1412人.结果 调查前1个月中有病未就诊居民的比例逐年下降,2006年至2008年3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35,P<0.01);居民不就诊的前3位原因分别为医疗费用太高、自感病情轻、自我用药.3年里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人数逐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85,P<0.01);支出的药费(x2=35.73,P<0.01)、治疗费(x2=39.75,P<0.01)、检查费(x2=12.98,P<0.01)均逐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居民对常去医疗机构的满意度3年里逐年提高.结论 在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推进下,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度和满意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资源 随访
原文传递
黄芪颗粒治疗高血压气虚体质患者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燕兰 姜岳 +1 位作者 吴春艳 李欧静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S2期16-17,共2页
目的从中医体质角度发挥中医的优势,优化高血压治疗方案,观察黄芪颗粒在改善气虚症状和气虚体质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气虚体质高血压患者分为黄芪颗粒治疗组(76例)、对照组(76例)。治疗组服用黄芪颗粒3个月,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方案不变... 目的从中医体质角度发挥中医的优势,优化高血压治疗方案,观察黄芪颗粒在改善气虚症状和气虚体质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气虚体质高血压患者分为黄芪颗粒治疗组(76例)、对照组(76例)。治疗组服用黄芪颗粒3个月,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方案不变,在血压、气虚体质评分、气虚症状积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气虚体质和气虚症状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气虚体质评分25.78±19.69、气虚症状积分3.46±2.18,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在气虚体质评分、气虚症状积分方面前后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黄芪颗粒治疗组在改善气虚体质、气虚症状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气虚体质 黄芪颗粒
原文传递
脾胃疾病临床诊治经验
16
作者 肖燕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25-327,共3页
脾胃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证候错综复杂,病情多变,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只要抓住纲领,执其要旨,就能迎刃而解。在辨证中首要辨其证候虚实寒热,次则辨其气血津液,
关键词 脾胃病 诊治经验
原文传递
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和保健教育对初产妇临床分娩及产后康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73
17
作者 汤锦燕 肖燕兰 余婉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和基础保健知识教育对初产妇临床分娩效果和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86例顺产或剖宫产初产妇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分娩保健基础知识教育和阶段性地心理干预护理,... 目的探讨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和基础保健知识教育对初产妇临床分娩效果和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86例顺产或剖宫产初产妇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分娩保健基础知识教育和阶段性地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产妇出院前一周内,分别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两组初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满意度,以理论考试形式调查两组初产妇对产妇基础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统计两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人数、产后乳房肿胀硬结、产褥期炎症的人数以及产后出院平均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总体满意程度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8,P<0.01);观察组初产妇对产妇基础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母乳喂养成功比例分别为95.70%、90.32%、93.55%、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2%、78.50%、69.89%、7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妇出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χ2=4.99,P<0.01),分别为(5.01±1.40)周和(7.02±3.61)周;观察组初产妇出现产后乳房肿胀硬结和产褥期炎症的概率分别为7.53%和12.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8%、24.73%(χ2=4.78、3.97,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合理地阶段性的心理干预和孕产期保健基础知识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知识水平,使其提前掌握一定的分娩技巧和心理准备,更好地改善产妇整个分娩过程的质量,对初产妇的产后尽快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初产妇 保健教育 社会支持
原文传递
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变化情况分析
18
作者 肖万祥 肖峰 +5 位作者 李妍 肖燕兰 宋逸 李瑞莉 马军 陈博文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0年第7期457-460,共4页
目的 评价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选择自2000年起居住在亚运村社区的常住居民600户,15周岁以上1765人作为队列研究的基线人群,使用自行设计的<北京市典型社区居民调查表... 目的 评价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选择自2000年起居住在亚运村社区的常住居民600户,15周岁以上1765人作为队列研究的基线人群,使用自行设计的<北京市典型社区居民调查表>调查,2006年至2008年采用统一问卷随访调查,获得有效样本1412人.结果 居民对体育锻炼相关知识知晓率呈上升趋势(P<0.01).通过奥运专题介绍、专门的社区讲座和网络途径获取体育知识的比率呈上升趋势(P<0.01);在小区健身场所锻炼的居民显著高于其他场所(P<0.01),并呈上升趋势(P<0.01),而在收费场所锻炼者呈下降趋势(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体重指数、体育锻炼知识知晓情况、锻炼场所、体育设施满意情况和年度是影响居民经常体育锻炼的因素.结论 北京奥运会筹备过程中,亚运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社区参与
原文传递
弥可保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红艳 肖燕兰 王成桓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594-1595,共2页
目的:探讨弥可保(甲钴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弥可保及舒血宁、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舒血宁、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 目的:探讨弥可保(甲钴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弥可保及舒血宁、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舒血宁、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66.67%,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弥可保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药物疗法 维生素B12/类似物和衍生物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绘画艺术训练康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洁 姜岳 +1 位作者 沈效华 肖燕兰 《慢性病学杂志》 2013年第6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绘画艺术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地区1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1年内进行30次绘画艺术训练。使用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评估工具表对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15名正常人进行评估,并对精... 目的探讨绘画艺术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地区1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1年内进行30次绘画艺术训练。使用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评估工具表对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15名正常人进行评估,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训练前、后进行评估,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绘画艺术训练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评估工具表的交通、财务、工作3个领域分值及总分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全面的功能损害。其中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参加绘画班前后进行的测评中显示,其在财务、理财、交通领域等功能方面,绘画艺术训练后明显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绘画艺术训练对其综合功能的康复具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绘画艺术训练 效果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