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晚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姜静 杨蒙蒙 +6 位作者 高丽君 吴燕婷 林丛 陈秋月 孙蓉蓉 肖碧如 张文淼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4-627,共4页
70年代来,β溶血性链球菌(GBS)被认证为首要围产期母婴感染病原体。2010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提出,妊娠晚期GBS携带者予产时抗生素预防治疗(IAP)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儿早发型GBS发生率,但其仍是首要围产期母婴感染病原体。GBS成功... 70年代来,β溶血性链球菌(GBS)被认证为首要围产期母婴感染病原体。2010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提出,妊娠晚期GBS携带者予产时抗生素预防治疗(IAP)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儿早发型GBS发生率,但其仍是首要围产期母婴感染病原体。GBS成功治疗关键在于普遍筛查、正确取样及检测方法、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治疗。但目前许多医疗单位对GBS的产前筛查及治疗并不规范,此文就国内外孕晚期GBS的筛查现况、检测方法、预防治疗方案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指导临床进一步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并减少抗生素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B溶血性链球菌 产时抗生素预防治疗
下载PDF
24h尿蛋白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杨蒙蒙 陈秋月 +4 位作者 包影 孙蓉蓉 肖碧如 张玮 张文淼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24h尿蛋白定量高低及其变化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PE)实施期待治疗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期待治疗并分娩、发病孕周(28^0/7-33^6/7周)的94例重度PE患者的... 目的:探讨24h尿蛋白定量高低及其变化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PE)实施期待治疗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期待治疗并分娩、发病孕周(28^0/7-33^6/7周)的94例重度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24h尿蛋白定量分为两组:I组〈5g(56例),II组≥5g(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结果:Ⅰ、Ⅱ组患者的期待治疗时间分别为12.6和12.2天,85%患者经保守治疗后24h尿蛋白呈增长趋势。两组孕妇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胸腹水、FG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DIC、子痫及孕产妇死亡发生。(3)围产儿结局中,出生体重、出生孕周、Apgar评分、NICU住院时间、并发症(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RDS发生率及入住NICU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产儿死亡率均为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PE伴蛋白尿的患者,不应将24h尿蛋白量或增长速率作为终止妊娠的单一指标,需结合孕周、临床症状、胎儿成熟度和实验室检查,在母体实施期待疗法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孕周以改善围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24h尿蛋白 保守治疗 结局
下载PDF
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联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蓉蓉 张文淼 +2 位作者 肖碧如 杨蒙蒙 陈秋月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红蛋白(Hb)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109例GDM孕妇(GDM组)和151例健康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GDM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红蛋白(Hb)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109例GDM孕妇(GDM组)和151例健康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GDM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早期Hb浓度、孕早期收缩压、孕早期舒张压、文化水平、孕次、产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将孕早期Hb浓度按四分位间距分为四组,比较各四分位和GDM组发病的关系,发现Hb浓度升高,GDM发生风险增加;spearman相关分析示孕早期Hb浓度与GDM的发生呈正相关(r=0.201,P=0.001)。在校正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多元logl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高Hb水平(Hb〉130g/L)可显著增加GDM的发生风险(OR=3.54,95%CI:1.60~7.83,P=-0.002)。结论:孕早期高Hb浓度将增加GDM的发病风险,应加强对孕早期妇女血Hb水平的监测,为有效预测及预防GDM的发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宫缩剂不敏感宫缩乏力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蓉蓉 张文淼 +1 位作者 肖碧如 陈秋月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现的宫缩剂不敏感的宫缩乏力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的临床资料,共计705例,其中出现宫缩剂不敏感宫缩乏力84例(宫缩剂不敏感宫缩乏力组),余621例为对照组,对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现的宫缩剂不敏感的宫缩乏力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的临床资料,共计705例,其中出现宫缩剂不敏感宫缩乏力84例(宫缩剂不敏感宫缩乏力组),余621例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宫缩剂不敏感宫缩乏力的相关因素。结果:多胎妊娠(OR=6.495,95%CI=3.801~11.098)、胎盘粘连(OR=2.865,95%CI=1.595~5.144)、前置胎盘(OR=4.096,95%CI=1.912~8.660)、全身麻醉(OR=1.470,95%CI=1.198~1.803)为宫缩剂不敏感的宫缩乏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胎妊娠、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全身麻醉是引起宫缩剂不敏感的宫缩乏力的相关因素,需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宫缩剂 宫缩乏力 危险因素
下载PDF
microRNA-466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飞红 薛向阳 +2 位作者 肖碧如 张丽芳 张文淼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435-439,共5页
目的:分析微RNA-466(microRNA-466,miR-466)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正常宫颈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茎环RT-qPCR分析23例宫颈癌、47例CIN,以及13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iR-466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宫颈癌... 目的:分析微RNA-466(microRNA-466,miR-466)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正常宫颈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茎环RT-qPCR分析23例宫颈癌、47例CIN,以及13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iR-466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宫颈癌常见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茎环RT-PCR方法能特异检测miR-466;荧光定量PCR分析示miR-46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低于CIN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正常宫颈与CIN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466的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大体类型及组织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466与预测的HPV特异性miRNA同源性分析提示,miR-466与HPV16、18的长控制区(LCR)序列高度同源;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iR-466可调控多种靶基因。结论:miR-466在宫颈癌、CIN及正常宫颈中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在正常宫颈及CIN中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宫颈癌;miR-466的异常表达,可能与HPV的LCR区高度同源性相关;miR-466可能调控多种靶分子,参与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微RNA-466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滋养细胞中CXCL1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秋月 邹阮敏 +4 位作者 薛向阳 杨蒙蒙 肖碧如 孙蓉蓉 张文淼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早孕妇女和早期自然流产妇女之间绒毛滋养细胞中CXCL14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3例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和37例早期自然流产妇女绒毛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两组绒毛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 目的研究正常早孕妇女和早期自然流产妇女之间绒毛滋养细胞中CXCL14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3例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和37例早期自然流产妇女绒毛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两组绒毛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两组绒毛滋养细胞中CXCL.14的表达。结果HE染色下两组绒毛滋养细胞形态对比,见早期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滋养细胞层变薄、滋养细胞变性甚至坏死、滋养细胞嗜酸性增强、绒毛间质水肿坏死;免疫组化示正常早孕组绒毛滋养细胞CXCL14的表达量为0.07±0.05,自然流产组绒毛滋养细胞CXCL14的表达量为0.12±0.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次流产组CXCL14表达量0.116±0.067,多次流产组CXCL14表达量0.086±0.1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滋养细胞中CXCL14表达升高,可能在自然流产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L14毛滋养细胞 自然流产
下载PDF
阿托西班治疗晚期流产及先兆早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金利栩 舒丹桦 +4 位作者 吴乐 肖碧如 王海欧 包影 张文淼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西班在晚期流产、先兆早产、前置胎盘伴出血和宫颈功能不全治疗中的效果,并分享一些用药经验。方法选择住院治疗期间曾接受阿托西班治疗的孕妇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的孕周及主要并发症,分为晚期流产或先兆早产组(43... 目的探讨阿托西班在晚期流产、先兆早产、前置胎盘伴出血和宫颈功能不全治疗中的效果,并分享一些用药经验。方法选择住院治疗期间曾接受阿托西班治疗的孕妇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的孕周及主要并发症,分为晚期流产或先兆早产组(43例)、前置胎盘伴出血组(8例)和宫颈功能不全组(4例)。收集相关基本资料,以延长孕期48h和7d的有效率、孕期延长天数、母儿药物不良反应、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在晚期流产或先兆早产组中,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别对不同妊娠年龄段、初产妇或经产妇、单胎妊娠或双胎妊娠、接受阿托西班治疗时孕周<28周或≥28周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3组孕妇孕期延长天数、妊娠终止时孕周和足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功能不全组孕期延长天数、妊娠终止时孕周和足月率明显大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期流产或先兆早产组、宫颈功能不全组妊娠终止时孕周数较阿托西班疗程开始时明显增加(均P<0.05),而前置胎盘伴出血组妊娠终止时孕周数与阿托西班疗程开始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流产或先兆早产组孕妇不同妊娠年龄段、初产妇或经产妇、单胎妊娠或双胎妊娠、接受阿托西班治疗时孕周这4项指标间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托西班对延长宫颈功能不全孕妇的妊娠时间有显著效果,其与利托君的联合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产次、孕期、胎数的晚期流产或先兆早产孕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流产 先兆早产 阿托西班
下载PDF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iR-29a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26
8
作者 肖碧如 孙蓉蓉 +3 位作者 陈秋月 高丽君 林丛 张文淼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76-778,共3页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自然流产,排除解剖、染色体、内分泌、感染和免疫等原因。URSA占复发性流产的40%~80%[1],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URSA的病因多样...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自然流产,排除解剖、染色体、内分泌、感染和免疫等原因。URSA占复发性流产的40%~80%[1],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URSA的病因多样化,发病机制不明确,疗效不确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近年来的研究表明,URSA与绒毛中血管形成障碍、胚胎血液供应不足有密切关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绒毛组织 调控 患者 URSA 自然流产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微小RNA 155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肖碧如 薛向阳 +4 位作者 胡飞红 孙蓉蓉 陈秋月 杨蒙蒙 张文淼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 155 (miR-155)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患者行清宫术后获得的绒毛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 (R... 目的 探讨微小RNA 155 (miR-155)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患者行清宫术后获得的绒毛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 (RT-qPCR)技术检测miR155在URSA患者(36例,URSA组,其中流产次数≤3次者24例,流产次数≥4次者12例)和健康早孕妇女(25例,对照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妇女绒毛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正态分布数据结果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结果以M(最小值~最大值)表示.结果 (1) miR-155的表达:URSA组患者绒毛组织中miR-155的表达量为1.456(0.489~2.459),对照组为2.833(1.740 ~3.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中流产次数≤3次者miR-155的表达量[1.683(0.902 ~2.459)]高于流产次数≥4次者miR-155的表达量[1.229(0.489 ~1.719)],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检测指标:URSA组患者绒毛组织中HIF-1 α、VEGF的表达量及MVD分别为121±12、134±12、36 ±6,对照组分别为99 ±10、109±10、28 ±4,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RSA组中流产次数≤3次者HIF-1α、VEGF的表达量及MVD(分别为119±12、134±12、35±5)均低于流产次数≥≥4次者(分别为128±12、138±12、43±6),分别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氧信号通过刺激miR-155及HIF-1α的表达,诱导下调基因VEGF的转录和翻译,三者共同参与胎盘滋养细胞的浸润和胎盘新生血管的生成,miR-155表达过低致绒毛血管发育不良可能与URSA发生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绒毛膜绒毛 微RNAS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原文传递
新产程标准下合理选择入院时机对低危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蓉蓉 张文淼 +2 位作者 李冬 肖碧如 陈秋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合理选择入院时机对低危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低危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总计1057例,按孕妇入院时宫口扩张情况分为两组:宫口扩张&...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合理选择入院时机对低危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低危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总计1057例,按孕妇入院时宫口扩张情况分为两组:宫口扩张<3 cm为A组(n=913),宫口扩张≥3 cm为B组(n=144)。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入院时机对初产妇产程干预、产程及剖宫产率等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孕妇体质量指数(BMI)(F=5.489,P=0.019)大于B组,分娩孕周(F=6.776,P=0.009)、胎儿出生体质量(F=9.721,P=0.002)均大于B组;A组孕妇有更高的无痛分娩比率(χ^(2)=38.145,P<0.001),产程中催产素(χ^(2)=10.416,P<0.001)、间苯三酚使用率(χ^(2)=6.481,P<0.001)高于B组,第一产程时间(F=51.05,P<0.001)、总产程时间(F=49.76,P<0.001)、住院日(F=40.613,P<0.001)较B组孕妇长。A组宫产率(χ^(2)=3.929,P=0.047)、产后出血量(F=6.724,P=0.01)、胎儿窘迫率(χ^(2)=5.085,P=0.024)高于B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早入院(宫口扩张<3 cm)是第一产程(OR=3.347,95%CI=2.062~5.431)、总产程(OR=3.792,95%CI=2.292~6.271)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口扩张≥3 cm入院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口扩张 阴道分娩 产程 剖宫产
原文传递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不良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秋月 张文淼 +1 位作者 孙蓉蓉 肖碧如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9期2101-2103,共3页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93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均有阴道试产意愿,按妊娠结局分为观察组(妊娠结局不佳,97例)和对照组(妊娠结局较好...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93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均有阴道试产意愿,按妊娠结局分为观察组(妊娠结局不佳,97例)和对照组(妊娠结局较好,96例)。记录和比较两组孕妇和新生儿相关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孕妇比较,观察组孕妇年龄较大,瘢痕厚度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均存活,无1例死亡。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和瘢痕厚度较小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及瘢痕厚度较小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年龄和子宫瘢痕厚度纳入阴道试产评价指征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对于高龄和/或瘢痕厚度较小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应及早做好产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不良结局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妊娠分娩成功一例治疗经验
12
作者 陈香娟 肖碧如 +3 位作者 董礼阳 陈秋月 郑冰冰 张文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7期3804-3805,共2页
多发性大动脉炎(muhiple arteritis),或称Takayasu动脉炎(TA)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的疾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50余年仅收治1例此病患者,现将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肾动脉狭窄 妊娠分娩 TAKAYASU动脉炎 治疗 术后 支架 非特异性炎症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心内膜垫缺损二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陈香娟 肖碧如 +2 位作者 杨炜宇 陈云琴 张文淼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6-297,共2页
心内膜垫缺损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CHD ),其发生率约占CHD的3%[1]。心内膜垫缺损分为完全型缺损和部分型缺损,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共同房室瓣或严重房室瓣畸形,血流动力学紊乱严重。部分型心... 心内膜垫缺损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CHD ),其发生率约占CHD的3%[1]。心内膜垫缺损分为完全型缺损和部分型缺损,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共同房室瓣或严重房室瓣畸形,血流动力学紊乱严重。部分型心内膜垫缺失包括房间隔缺损,二尖瓣叶中央部位缺裂。左右心室间无通道,二尖瓣叶缺裂产生关闭不全,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左心室反流入左心房。目前,国内外尚无妊娠合并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的报道[2-3],不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孕妇成功分娩的报道也仅有1例[4]。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年来收治两例妊娠合并心内膜垫缺损病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 文献复习 妊娠 血流动力学紊乱 房间隔缺损 房室瓣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附属第一医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