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棱-莪术”组分配伍介导PI3K-AKT通路治疗大鼠子宫肌瘤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肖红妮 刘志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267-2271,共5页
目的:研究三棱-莪术对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1∶1组、1∶2组,每组9只,其中模型组、1∶1组、1∶2组制备子宫肌瘤模型,空白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1∶1组、1∶2组根据三棱-... 目的:研究三棱-莪术对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1∶1组、1∶2组,每组9只,其中模型组、1∶1组、1∶2组制备子宫肌瘤模型,空白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1∶1组、1∶2组根据三棱-莪术配伍比例进行灌胃,干预结束后比较各组子宫/卵巢系数、子宫大小,子宫病理形态以及PI3K/AKT通路标志因子的表达的变化。结果:1)模型组子宫平滑肌出现明显的病变,三棱-莪术干预后大鼠子宫组织病变有所改善,其中1∶1组改善较1∶2组明显。2)子宫肌瘤大鼠子宫系数、卵巢系数、子宫横竖径、子宫组织中E2和ER、PI3K、p-AKT/AKT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经三棱-莪术干预后上述指标下降,其中术1∶1组改善较1∶2组明显(P<0.05)。结论:三棱-莪术配伍可改善子宫肌瘤,这一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莪术 组分配伍 PI3K-AKT通路 大鼠 子宫肌瘤 子宫系数 卵巢系数 子宫横竖径
下载PDF
小学三年级语文略读课文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肖红妮 《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2年第15期130-132,共3页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经常被人遗忘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略读。但其实略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时候在接受一篇新课文的时候,学生们并不能拥有完全足够的时间去精读它,而略读就能很好的帮助他们对读物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经常被人遗忘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略读。但其实略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时候在接受一篇新课文的时候,学生们并不能拥有完全足够的时间去精读它,而略读就能很好的帮助他们对读物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再有选择的选择一些重要部分来进行精读,这样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对于语文的学习上也能更轻松,实现有效语文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 语文略读教学 策略探究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明洲 陈孝利 肖红妮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8期54-55,6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予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口服、中药水煎剂...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予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口服、中药水煎剂外洗和中药棒按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胰激肽原酶 甲钴胺
原文传递
ATP红外生物效应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春贤 冯淑娴 +1 位作者 窦应芳 肖红妮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535-536,545,共3页
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是一种外阴部位非肿瘤性妇科难治性皮肤病变之一,因局部瘙痒、烧灼疼痛、皮肤皲裂破溃,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且与外阴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1])。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主要为西药外涂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效果不... 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是一种外阴部位非肿瘤性妇科难治性皮肤病变之一,因局部瘙痒、烧灼疼痛、皮肤皲裂破溃,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且与外阴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1])。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主要为西药外涂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效果不同,且存在复发率高的现象。因此,探索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极其重要。本研究对外阴色素减退患者采用ATP-红外生物效应治疗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红外生物效应 外阴 色素减退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PD-1/CTLA-4双靶点抗体在复发或转移性子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冯淑娴 田珲 肖红妮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419-421,共3页
复发或转移性子宫颈癌对二线化疗的选择是有限的,由于保留HPV病毒抗原性,免疫疗法可以通过抑制多种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发挥作用。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的检查点阻断抗体已经... 复发或转移性子宫颈癌对二线化疗的选择是有限的,由于保留HPV病毒抗原性,免疫疗法可以通过抑制多种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发挥作用。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的检查点阻断抗体已经较大改变了复发或转移性子宫颈癌的治疗。但是鉴于癌症复杂的发生机制,针对单个靶点的单克隆抗体通常无法显示出相应的药物作用,于是针对多个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BsAbs)得到了开发,包括针对PD-1/PD-L1和CTLA-4的BsAbs被临床研究作为复发或转移性子宫颈癌的药物,并获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作用机制 免疫疗法 子宫颈癌 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