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信江流域生态退化区植被恢复土壤全氮研究
- 1
-
-
作者
肖绪宝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0期77-77,共1页
-
文摘
通过对信江流域生态退化区植被恢复土壤全氮研究,结果表明:在弋阳生态退化区采取四种混交模式恢复植被八年后,各模式恢复的森林土壤各层次的全氮含量均要高于对照组,其中刺槐×马尾松×赤桉混交模式改善土壤肥力的效果较好。
-
关键词
弋阳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全氮
-
分类号
S157.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信江流域生态退化区植被恢复土壤有机质研究
- 2
-
-
作者
肖绪宝
-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江西农业》
2016年第3S期52-,60,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信江流域生态退化区植被恢复土壤有机质研究,结果表明:在江西省弋阳县生态退化区采取4种混交模式恢复植被8 a后,各模式恢复的森林土壤各层次的有机质含量均要高于对照组,其中"刺槐×马尾松×赤桉"混交模式改善土壤肥力的效果较好。
-
关键词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有机质
弋阳县
-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瑞昌石灰岩红壤区退耕还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30
- 3
-
-
作者
李涛
刘苑秋
郭圣茂
柯国庆
张钊
肖绪宝
刘武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瑞昌市林业局
-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0-916,共7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科技支撑项目资助
-
文摘
以江西瑞昌石灰岩红壤区采取多树种混交、竹阔混交和林苗一体化3种模式退耕还林6年后的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林对土壤动物群落及其数量变化的影响.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隶属于6门17纲34目,优势类群为线虫纲,占总类群数的86.7%;常见类群为蜱螨目、线蚓科以及弹尾目.对照农耕地土壤动物隶属于5门10纲21目,优势类群为线虫纲,占总密度的86.7%;常见类群为蜱螨目和线蚓科.退耕还林地土壤稀有类群数(30类)明显大于农耕地(18类).除冬季外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类群数和平均密度显著高于农耕地.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表层(0~5cm)土壤动物数量与5~10、10~15cm土层存在极显著差异,且退耕还林地表聚性较农耕地更明显.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类群数均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且夏、秋季与春、冬季差异显著;平均密度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季节间差异显著.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农耕地,3种退耕还林模式中,多树种混交模式的生物多样性最高,林苗一体化模式最低.
-
关键词
石灰岩红壤区
退耕还林
土壤动物
群落组成
生物多样性
-
Keywords
limestone red soil region
converting cultivated land into forestland
soil fauna
community composition
biodiversity.
-
分类号
S714.3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