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害虫生物防治新概念——生物防治植物及创新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肖英方 毛润乾 万方浩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现代农业,特别是有机农业的害虫防治系统中,除有益生物(主要指节肢动物)在害虫防治中发挥关键作用外,一些植物本身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植物包括抗虫植物、诱集植物、拒避植物、杀虫植物、载体植物、养虫植物以及显花(虫媒)植物等... 在现代农业,特别是有机农业的害虫防治系统中,除有益生物(主要指节肢动物)在害虫防治中发挥关键作用外,一些植物本身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植物包括抗虫植物、诱集植物、拒避植物、杀虫植物、载体植物、养虫植物以及显花(虫媒)植物等,它们是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提出一个害虫生物防治植物或简称生防植物(bio-control plant)新概念,并对不同生物防治植物应用及作用机理进行阐述,分析不同生物防治植物未来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生防植物 有益生物 载体植物 抗虫植物 杀虫植物 有机农业
下载PDF
害虫生物防治新技术--载体植物系统 被引量:41
2
作者 肖英方 毛润乾 +1 位作者 沈国清 Lance S.Osbome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建立一个自我维持并可有效降低害虫种群水平的系统是害虫生物防治长期追求的理想目标。载体植物系统(banker plant system)又称开放式天敌饲养系统,是近年来开发出的一种集保护利用本地天敌、人工繁殖释放天敌以及异地引进天敌等传统技... 建立一个自我维持并可有效降低害虫种群水平的系统是害虫生物防治长期追求的理想目标。载体植物系统(banker plant system)又称开放式天敌饲养系统,是近年来开发出的一种集保护利用本地天敌、人工繁殖释放天敌以及异地引进天敌等传统技术特点为一体的新型生物防治技术。载体植物(banker plants)、替代食物(alternative foods)和有益生物(beneficial)是该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本文对载体植物和载体植物系统概念、特点以及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举例介绍载体植物系统的应用,以推动国内外对载体植物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植物系统 生物防治 替代寄主或食物 有益生物 设施农业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褐稻虱生物型变异特征与遗传方式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4 位作者 邱光 陈明亮 刘学平 王强胜 肖英方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17,共4页
该研究对褐稻虱生物型变异特征与抗性品种的关系及生物型间杂交后代遗传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型Ⅰ在抗性品种的选择诱导下,致害力逐步增强,可以形成生物型Ⅱ;生物型Ⅱ在回到感性品种上连续饲养8代后,致害力下降,又转化... 该研究对褐稻虱生物型变异特征与抗性品种的关系及生物型间杂交后代遗传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型Ⅰ在抗性品种的选择诱导下,致害力逐步增强,可以形成生物型Ⅱ;生物型Ⅱ在回到感性品种上连续饲养8代后,致害力下降,又转化为生物型Ⅰ,反映了生物型的不稳定性。生物型间杂交(Ⅰ×Ⅱ)后代致害力分析显示,F1群体表现出生物型Ⅰ的特性。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稻虱 生物型 致害力 变异 稻虱
下载PDF
迁入江淮稻区褐稻虱生物型跟踪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2 位作者 邱光 吕班 王跃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5-279,共5页
该文对近年来褐稻虱迁入虫源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迁入的虫源在鉴别品种Mudgo上的致害力,生存率、取食量和原始的种群生物型Ⅰ没有明显的差别;两者在酯酶同工酶谱带数目和RF值也没有差异。迁入的虫源在田间抗性品种上明... 该文对近年来褐稻虱迁入虫源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迁入的虫源在鉴别品种Mudgo上的致害力,生存率、取食量和原始的种群生物型Ⅰ没有明显的差别;两者在酯酶同工酶谱带数目和RF值也没有差异。迁入的虫源在田间抗性品种上明显表现虫量少。因此,迁入江淮稻区虫源仍是种群生物型Ⅰ。人工在Mudgo上诱导产生的生物型Ⅱ再回到感性品种上连续饲养8代,其对Mudgo的致害性降为1.0级,表明了褐稻虱生物型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稻虱 生物型 监测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褐飞虱两种生物型体内能源物质及有关酶类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肖英方 张存政 +1 位作者 顾正远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176-179,共4页
采用室内繁殖的褐飞虱生物型Ⅰ与生物型Ⅱ的 5龄若虫和刚羽化的雌性成虫 ,研究其体内的能源物质含量以及解毒酶体系 (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 )和保护酶体系 (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的活性。结果显示 :①褐飞虱生物... 采用室内繁殖的褐飞虱生物型Ⅰ与生物型Ⅱ的 5龄若虫和刚羽化的雌性成虫 ,研究其体内的能源物质含量以及解毒酶体系 (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 )和保护酶体系 (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的活性。结果显示 :①褐飞虱生物型Ⅰ体内糖元含量显著高于生物型Ⅱ (P <0 0 5 ) ,总脂没有差异 ;②生物型Ⅰ的羧酸酯酶活性比生物型Ⅱ低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则无明显差异 ;③生物型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生物型Ⅱ低 (P <0 0 5 ) ,且随虫龄的增大而增高 ,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随虫龄增大而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生物型 能源物质 解毒酶 保护酶 水稻害虫
下载PDF
几个粳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肖英方 杜正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86-292,共7页
本研究用苗期群体鉴定法对若干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比较测定,并探讨籼、粳稻品种抗性差异和粳稻抗性性质。结果指出:在供试“80079”,“中国91”、“盐粳2号”等粳稻品种上,白背飞虱生物学表现明显不同。... 本研究用苗期群体鉴定法对若干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比较测定,并探讨籼、粳稻品种抗性差异和粳稻抗性性质。结果指出:在供试“80079”,“中国91”、“盐粳2号”等粳稻品种上,白背飞虱生物学表现明显不同。粳稻抗性可分两类:(1)“80079”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对种群为害还表现有耐虫性;(2)“中国91”、“盐粳2号”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但却有一定的拒产卵机制,对种群为害还兼有耐虫性,从而能有效地抑制白背飞虱种群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粳稻 抗性
下载PDF
江淮稻区白背飞虱暴发特点及预警指标体系 被引量:5
7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5 位作者 曲小波 王林贵 陈明亮 陈海新 王善璞 胡正明 《昆虫知识》 CSCD 1999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稻虱 白背飞虱 暴发特点 预警指标体系
下载PDF
江苏省肥床旱育秧田病虫演变规律及防治 被引量:2
8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2 位作者 陈明亮 王善璞 陈海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
对江苏省肥床旱育秧田病虫演变特征及防治对策进行研究,基本明确蝼蛄、蚯蚓是该省旱育秧田主要地下害虫;在旱秧田二化螟、三化螟产卵量、螟害率明显轻于水秧田,仅为水秧田的50%;在淮北地区青枯和立枯死苗,平均株发病率为0.7... 对江苏省肥床旱育秧田病虫演变特征及防治对策进行研究,基本明确蝼蛄、蚯蚓是该省旱育秧田主要地下害虫;在旱秧田二化螟、三化螟产卵量、螟害率明显轻于水秧田,仅为水秧田的50%;在淮北地区青枯和立枯死苗,平均株发病率为0.75%,而水秧田基本无立枯病。苏南稻区恶苗病发病率是水秧田0.91~2.15倍,苗稻瘟是水秧田的5~6倍,并针对不同病虫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秧 病虫演变 防治 水稻 病虫害
下载PDF
苏北杂交稻区褐稻虱为害损失及防治对策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1 位作者 问才干 陈海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6,共3页
经1990-1991年试验认为,苏北稻区褐稻虱防治指标10头/穴是适宜的,不能放宽。在防治中8月初卵孵盛期施用“四合一”,可达到多病虫兼治目的。本试验1991-1992年在高邮、宿迂、铜山、海安、东海5县推广750万亩,在苏北地区累计推广2000万亩次。
关键词 杂交稻 褐稻虱 为害与防治
下载PDF
白背飞虱爆发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6 位作者 张存政 陈海新 王善璞 王林贵 陈明亮 曲小波 胡正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5期460-464,共5页
】江淮稻区白背飞虱呈迁入代至主害代的爆发型相,发生程度为基数决定型。根据白背飞虱历年田间系统调查资料和灯下虫量的逐步回归分析,证明江淮稻区主害代(2代)发生程度与迁入峰后7月15日白背飞虱总虫量显著相关(R2=0.7... 】江淮稻区白背飞虱呈迁入代至主害代的爆发型相,发生程度为基数决定型。根据白背飞虱历年田间系统调查资料和灯下虫量的逐步回归分析,证明江淮稻区主害代(2代)发生程度与迁入峰后7月15日白背飞虱总虫量显著相关(R2=0.7107),并分别建立白背飞虱预警指标。以为害损失5%以下为标准,主害代高峰期虫量为15头/穴,比原防治指标稍宽。由此提出病虫兼治的防治对策和技术规范,比原传统方法少用药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发生规律 防治对策 稻飞虱
下载PDF
江苏省旱育秧及抛栽稻田病虫演变规律和防治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4 位作者 张存政 陈明亮 王善璞 陈海新 孙广仲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5期551-556,共6页
对江苏省旱育秧和抛栽田病虫演变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表明,旱秧田主要地下害虫为蝼蛄、蚯蚓。恶苗病、苗稻瘟发病率分别是水秧田的0.91~2.15倍和5倍,青枯和立枯病明显上升,而1代螟虫产卵量、螟害率明显轻于水秧田。抛秧田... 对江苏省旱育秧和抛栽田病虫演变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表明,旱秧田主要地下害虫为蝼蛄、蚯蚓。恶苗病、苗稻瘟发病率分别是水秧田的0.91~2.15倍和5倍,青枯和立枯病明显上升,而1代螟虫产卵量、螟害率明显轻于水秧田。抛秧田发生病虫种类相同,但纹枯病、螟虫、卷叶螟发生明显重于常规栽插田,稻飞虱发生轻于常规手栽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秧 抛栽稻 防治对策 稻田 病虫演变规律
下载PDF
新的生物杀虫剂螨虫素对棉花、蔬菜害虫的毒力评价及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华东昆虫学报》 1995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通过生物杀虫剂螨虫素对棉花、蔬菜害虫的毒力评价及田间应用研究表明,它对棉朱砂叶螨和菜青虫两种害虫杀伤力最强,其中LC_(90)分别为0.078ppm和0.013ppm。兼有胃毒、触杀作用,残效期较长,分别达13天... 本文通过生物杀虫剂螨虫素对棉花、蔬菜害虫的毒力评价及田间应用研究表明,它对棉朱砂叶螨和菜青虫两种害虫杀伤力最强,其中LC_(90)分别为0.078ppm和0.013ppm。兼有胃毒、触杀作用,残效期较长,分别达13天和9天。田间小区试验认为防治菜青虫和茄朱砂叶螨以2ppm浓度为宜。防治适期为卵孵化初期或低龄幼(若)虫(螨)期,其防效能达90%以上。该药特点用药量低、效果好、无公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杀虫剂 螨虫素 害虫 毒力评价
下载PDF
蚜霉净对小麦穗期病虫的防治及保产效果
13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8 位作者 邱光 史建荣 沈素文 王裕中 王强胜 倪寿坤 任正才 张夕林 柴荣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病虫兼治剂蚜霉净对小麦蚜虫的活性高,LC50为0.9mg/L。江苏、安徽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药对小麦穗蚜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持效期可达20天以上;对小麦赤霉病有很好的防效,且增产作用明显,经蚜霉净防治的小麦亩... 病虫兼治剂蚜霉净对小麦蚜虫的活性高,LC50为0.9mg/L。江苏、安徽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药对小麦穗蚜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持效期可达20天以上;对小麦赤霉病有很好的防效,且增产作用明显,经蚜霉净防治的小麦亩产平均比对照增5.18%~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霉净 小麦 穗蚜 赤霉病 防效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抗优80对褐稻虱抗性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肖英方 邱光 +3 位作者 顾正远 陈海新 问才干 丁伦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共3页
通过对褐稻虱苗期抗性测定,杂交稻新组合抗优80对褐稻虱表现抗性,抗性级别为1.0级,对褐稻虱存活率、取食量、种群建立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田间系统调查,抗优80上的虫量仅为感性品种汕优63上的1/7~1/20。因此,在褐稻虱中等或偏重发生年... 通过对褐稻虱苗期抗性测定,杂交稻新组合抗优80对褐稻虱表现抗性,抗性级别为1.0级,对褐稻虱存活率、取食量、种群建立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田间系统调查,抗优80上的虫量仅为感性品种汕优63上的1/7~1/20。因此,在褐稻虱中等或偏重发生年,抗优80上的虫量达不到防治指标,不需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交水稻 抗优80 褐稻虱 害虫 抗性
下载PDF
新型杀虫剂口比口秦酮对稻飞虱生物活性及防治效果
15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2 位作者 张存政 徐尚成 徐俊华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1-32,共2页
褐稻虱是我国水稻上重大迁飞性害虫之一。具有爆发性和繁殖力强等特点,由于褐稻虱在水稻基部刺吸汁液,常造成稻田“虱烧”,尤其在水稻生殖生长阶段危害。1996~1997年进行了吡嗪酮(pymetrozine)对飞虱、蚜虫杀... 褐稻虱是我国水稻上重大迁飞性害虫之一。具有爆发性和繁殖力强等特点,由于褐稻虱在水稻基部刺吸汁液,常造成稻田“虱烧”,尤其在水稻生殖生长阶段危害。1996~1997年进行了吡嗪酮(pymetrozine)对飞虱、蚜虫杀虫活性及防治效果试验,现将对飞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吡嗪酮 稻飞虱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单季晚粳新品系88122对褐稻虱抗性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0-32,共3页
粳稻新品系 88122对褐稻虱表现中抗.褐稻虱对88122的取食量明显少于感性品种,存活率和产卵量均为在感性品种上的60~70%;褐稻虱在88122上的虫口数量上升慢,主要控制在发生前期.因此,褐稻虱一般发生年份,88122上的虫量达不到防治指标,但... 粳稻新品系 88122对褐稻虱表现中抗.褐稻虱对88122的取食量明显少于感性品种,存活率和产卵量均为在感性品种上的60~70%;褐稻虱在88122上的虫口数量上升慢,主要控制在发生前期.因此,褐稻虱一般发生年份,88122上的虫量达不到防治指标,但在大发生年份,后期褐稻虱虫量仍可达到防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晚稻 褐稻虱 抗虫性
下载PDF
吡虫啉对蚜虫的防效 被引量:23
17
作者 邱光 顾正远 肖英方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1-32,共2页
吡虫啉是一种新型杀虫剂,每亩用纯药1克对桃蚜、棉蚜和麦蚜等蚜虫的防效都在98%以上,且速效性和持效性都明显地优于氰戊菊酯。
关键词 杀虫剂 吡虫啉 蚜虫 防治效果 药效
下载PDF
水稻品种南京14号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Ⅰ.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南京14号的抗虫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国清 王荫长 +2 位作者 韩召军 顾正远 肖英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1-133,共3页
水稻品种南京14号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Ⅰ.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南京14号的抗虫性李国清,王荫长,韩召军,顾正远,肖英方(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南京210095;江苏省农业科学院)STUDIESONRESISTAN... 水稻品种南京14号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Ⅰ.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南京14号的抗虫性李国清,王荫长,韩召军,顾正远,肖英方(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南京210095;江苏省农业科学院)STUDIESONRESISTANCEOFRICEVARIETYN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南京14号 褐飞虱 抗虫性
下载PDF
吡虫啉对褐稻虱的生物活性及防治效果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邱光 顾正远 肖英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9-41,共3页
新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吡虫啉对褐稻虱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其毒力是扑虱灵的9倍,室内残效期为25天左右。亩用25%吡虫啉10g喷施,对褐稻虱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施药3天后药效一直维持在95%以上,田间持效期达45天左... 新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吡虫啉对褐稻虱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其毒力是扑虱灵的9倍,室内残效期为25天左右。亩用25%吡虫啉10g喷施,对褐稻虱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施药3天后药效一直维持在95%以上,田间持效期达45天左右。该药对蜘蛛等天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稻虱 吡虫啉 防治
下载PDF
吡虫啉的杀虫机制及配套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顾正远 刘贤金 +1 位作者 韩丽娟 肖英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5期397-400,共4页
】对吡虫啉的生物活性、药理机制、作用方式和药效途径以及配套使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吡虫啉 杀虫机制 应用技术 药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