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被引量:14
1
作者 肖荣驰 李强 +1 位作者 唐志宏 邹国耀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横突间加后外侧植骨融合、脊柱通用内固定系统(generel spine system,GSS)治疗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月,采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横突间加后外侧... 目的探讨应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横突间加后外侧植骨融合、脊柱通用内固定系统(generel spine system,GSS)治疗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月,采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横突间加后外侧植骨融合、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21例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46~61岁。病程8个月~15年,平均18个月。予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摄X线片,行CT、MRI检查,均证实所有患者有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同程度的腰椎管狭窄。病变间隙:L4、5合并L5、Sl16例,L3、4合并L4、5及L5、Sl5例。手术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共47个间隙,横突间加后外侧植骨融合47个间隙。结果21例获随访1~2年,平均13个月。手术疗效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2%。患者主观评定满意14例,基本满意7例;未出现断钉、松动及骨不融合现象。术后复查X线片所有患者均于8~12个月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结论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采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横突间加后外侧植骨术融合、GSS内固定,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 横突间植骨融合 脊柱通用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三种椎间植骨材料治疗腰椎滑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肖荣驰 李强 +2 位作者 唐志宏 胡军祖 邹国耀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比较采用自体髂骨、自体骨椎间融合器和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人工骨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1997年1月~2004年1月,收治114例腰椎滑脱患者。男45例,女69例;年龄32~61岁,平均43岁。其... 目的比较采用自体髂骨、自体骨椎间融合器和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人工骨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1997年1月~2004年1月,收治114例腰椎滑脱患者。男45例,女69例;年龄32~61岁,平均43岁。其中度滑脱85例,度滑脱24例,度滑脱5例。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根据椎间融合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自体髂骨椎间融合,42例);B组(自体骨/单枚椎间融合器,36例);C组(BMP人工骨/单枚椎间融合器,36例)。比较术后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融合率和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13~30个月,平均15个月。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随访时,A、B及C组临床疗效评估优良率分别为81.0%、80.6%及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椎间融合率分别为81.0%、83.3%及97.0%,A、B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隙高度丢失A组与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P人工骨椎间融合器作为腰椎滑脱后路椎间融合的植骨材料,术后融合率高,椎间隙高度丢失少,临床疗效好,优于自体髂骨和自体骨椎间融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骨形成蛋白人工骨 脊柱融合 椎间融合器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内固定基础上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肖荣驰 李宁宁 +4 位作者 唐志宏 蒋尧传 李强 刘钰 黄文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4077-4080,共4页
目的:比较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植骨加骨折内固定与自体髂骨植入加骨折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10/2005-10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Ⅲ、Ⅳ、V型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患者51例,均知情同意。实验分... 目的:比较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植骨加骨折内固定与自体髂骨植入加骨折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10/2005-10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Ⅲ、Ⅳ、V型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患者51例,均知情同意。实验分组:随机将病例分为2组,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植入组26例,自体髂骨植入组25例。实验干预:采用股骨上段外侧切口,DHS或加防旋钉内固定,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由处理后的牛松质骨与成品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按一定比例复合而成,骨折固定后在骨折缺损处、内侧及骨折周围植骨,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组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植入,自体髂骨组取自体髂骨植入。实验评估:术后定期随访,比较二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骨折愈合情况和颈干角的变化)。随访时关节功能评定参照采用黄公怡等提出的标准,分为优、良、可、差4级。髋内翻分类标准为颈干角<100°。结果:术后随访1年,51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X射线片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组临床愈合时间短于自体髂骨组[(94.50±22.45),(116.96±15.90)d,P<0.01];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组术后1年颈干角大于自体髂骨组[(127.19±3.23)°,(120.4±5.22)°,P<0.01]。②髋关节功能及不良事件和副反应: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组术后以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优于自体髂骨组(P<0.05);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组髋内翻、下肢短缩(>2cm)的发生率均低于自体髂骨组[髋内翻(n):4,7;下肢短缩(n):3,5,P均<0.01];钉退出二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伴有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植骨优于自体髂骨植骨,可缩短骨折愈合期,减少髋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提示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能替代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质疏松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移植 自体 组织构建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人工骨复合物在腰椎横突间植骨融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肖荣驰 李宁宁 +4 位作者 罗军 蒋尧传 韦华生 刘光俊 张美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6697-6700,共4页
背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 emorphorgenetic protein-2,rhBMP-2)具有较强的成骨诱导活性,但单纯BMP-2在体内易被蛋白酶所降解,其诱导活性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最近研究表明20%β-磷酸三钙/消旋聚乳酸(β-trical... 背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 emorphorgenetic protein-2,rhBMP-2)具有较强的成骨诱导活性,但单纯BMP-2在体内易被蛋白酶所降解,其诱导活性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最近研究表明20%β-磷酸三钙/消旋聚乳酸(β-tricalciumphos phate/poly-(D,L-lacticacid),β-TCP/PDLLA)在结构上符合骨的生物学特点,已能达到和皮质骨相似的强度,具有良好骨传导能力,又能作为rhBMP-2的良好载体。目的:观察rhBMP-2/20%β-TCP/PDLLA复合物促进兔腰椎横突间植骨融合模型愈合的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5/2008-12在桂林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采用浇铸盐析技术制备三维多孔20%β-TCP/PDLLA,然后与rhBMP-2复合,制成rhBMP-2/20%β-TCP/PDLLA复合物,每份复合物复合rhBMP-26mg。方法:28只新西兰兔制备L4,5横突间植骨融合模型,随机分4组:rhBMP-2/20%β-TCP/PDLLA组,20%β-TCP/PDLLA组,自体髂骨块组分别植入相应材料,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主要观察指标:于术后6,12周,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组织形态学观察,评价脊柱融合愈合情况。结果:rhBMP-2/20%β-TCP/PDLLA组及自体髂骨块组新骨形成良好,脊柱融合良好,而20%β-TCP/PDLLA组、空白组无明显的骨组织形成。结论:rhBMP-2/20%β-TCP/PDLLA复合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自体骨组织替代物,可以替代自体髂骨进行椎体间脊柱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Β-磷酸三钙 消旋聚乳酸 脊柱融合
下载PDF
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4
5
作者 肖荣驰 李强 +2 位作者 唐志宏 邹国耀 胡军祖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标准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年龄在75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骨折线在小粗隆以上。结果:全部病例术后2-3周可下地行走,关节活... 目的:探讨采用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标准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年龄在75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骨折线在小粗隆以上。结果:全部病例术后2-3周可下地行走,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采用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负重,提高生活质量,是内固定治疗很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下载PDF
PBL与L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对比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肖荣驰 李强 +2 位作者 唐志宏 胡军祖 邹国耀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年第12期41-42,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脊柱外科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将脊柱外科临床实习生100人分为两组,采用PBL教学法组55人,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 目的:对比研究"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脊柱外科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将脊柱外科临床实习生100人分为两组,采用PBL教学法组55人,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组45人,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病历书写成绩。结果:PBL组成绩优于LBL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PBL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 脊柱外科实习生
下载PDF
循证医学在脊柱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肖荣驰 唐志宏 +1 位作者 胡军祖 邹国耀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0年第1期86-89,共4页
循证医学强调最佳临床研究证据、医师专业技能和病人价值、愿望的完美结合。文章介绍了应用循证医学的思想、原则、方法及在培养脊柱外科研究生临床思维、创新能力、临床科研及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脊柱外科 研究生
下载PDF
椎体次全切除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
8
作者 肖荣驰 唐志宏 +2 位作者 邹国耀 李强 胡军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063-3065,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次全切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sis myelopathy,M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2个椎间隙者28例,累及3个椎间隙者4例。经... 目的探讨椎体次全切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sis myelopathy,M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2个椎间隙者28例,累及3个椎间隙者4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3例出现术后切口血肿,4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8例咽痛,3例螺钉松动。32例随访平均18个月,植骨于术后3~7个月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JOA评分平均提高7.8分,手术有效率为91.7%,优良率为76.0%。结论椎体次全切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实现彻底减压,对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椎体次全切除 前路减压 内固定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椎间融合器植入改变椎体滑脱椎间隙高度 被引量:1
9
作者 肖荣驰 肖增明 +3 位作者 李强 唐志宏 胡军祖 邹国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43-1446,共4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椎间融合器椎间植入对椎体滑脱患者椎间隙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01/2004-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腰椎滑脱患者114例,均知情同意。行后路椎间融合术时根据椎间融合材料的不同,将...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椎间融合器椎间植入对椎体滑脱患者椎间隙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01/2004-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腰椎滑脱患者114例,均知情同意。行后路椎间融合术时根据椎间融合材料的不同,将114例患者分为3组,自体髂骨椎间融合组(两块自体髂骨椎间融合)42例;自体髂骨+椎间融合器组(自体骨+单枚椎间融合器)36例;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椎间融合器组(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单枚椎间融合器)36例。椎间融合器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良好的固定功能,能提供较大面积的植骨床;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由处理后的牛松质骨与成品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按一定比例组成。术后定期随访,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脊柱融合率和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的变化)。随访时采用临床功能评估标准(0-9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包括疼痛、止痛药使用、日常生活状况及工作状况4个项目,0-1分为优,2-3分为良。脊柱融合状况根据Kuslich融合标准(椎间隙中骨桥形成、屈-伸位片上活动〈5°、融合器周围无透亮区、矢状位CT片上有骨桥从上位椎体到达下位椎体)进行评定。结果:114例腰椎滑脱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5-30个月,其中15-20个月104例,20-25个月6例,25-30个月4例,平均随访时间自体髂骨椎间融合组为15个月,自体髂骨+椎间融合器组为16个月,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椎间融合器组为16个月。①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自体髂骨椎间融合组显著低于自体髂骨+椎间融合器组和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椎间融合器组(P〈0.05)。②疗效优良率:3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术后1年脊柱融合率: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椎间融合器组显著高于自体髂骨椎间融合组及自体髂骨+椎间融合器组(97.0%,81.0%,83.3%,P〈0.05)。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椎间融合器作为腰椎滑脱后路椎间融合的植骨材料,术后融合率高,椎间隙高度丢失少,治疗效果优于自体髂骨椎间植骨和自体骨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 脊柱融合术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荣驰 李强 +2 位作者 唐志宏 胡军祖 邹国耀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956-958,共3页
关键词 教学法 实习生 脊柱外科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失稳症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荣驰 李强 +2 位作者 唐志宏 邹国耀 胡军祖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5期41-4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一次完成颈后路单开门并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治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失稳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选取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失稳患者25例,术前X线片测量均有椎体间不稳,磁共振显示脊髓受压明显;手术采用颈后路单开门减压... 目的:探讨一次完成颈后路单开门并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治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失稳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选取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失稳患者25例,术前X线片测量均有椎体间不稳,磁共振显示脊髓受压明显;手术采用颈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成形术,不稳节段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并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拍片检查提示置钉位置正确,随诊11~1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3~6个月X线显示25例患者固定节段关节突有骨小梁生成,融合率达100%.25例术前JOA评分为10.39±2.40,术后随访时达到14.36±1.64;3例患者(4枚螺钉)出现螺钉松动,发生在钢板头侧.结论:一次完成颈后路单开门并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失稳是一种简捷、可靠的治疗方法,避免了前后路联合手术,近期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间不稳 短节段侧块内固定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肖荣驰 李强 +2 位作者 唐志宏 胡军祖 邹国耀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年第1期73-76,共4页
探索"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脊柱外科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将该院2003级本科临床专业学生100人,按单盲随机分为2个组,PBL组55人,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45人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 探索"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脊柱外科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将该院2003级本科临床专业学生100人,按单盲随机分为2个组,PBL组55人,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45人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然后对两组实习生的病历书写成绩进行比较,将各项目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PBL教学法之后实习生成绩明显提高,PBL教学组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学生反映好。PBL教学法优于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病历书写能力与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 教学方法 临床教学
下载PDF
人工椎间盘置入后的生物力学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荣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539-2542,共4页
目的:分析人工腰椎椎间盘置入后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纳入与人工椎间盘应用研究相关的文章,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然后阅读文献,查看每篇文献后的... 目的:分析人工腰椎椎间盘置入后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纳入与人工椎间盘应用研究相关的文章,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然后阅读文献,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①人工椎间盘是一种能够重建和保留正常脊柱生理运动的假体,其难点在于如何设计好每个腰椎运动节段旋转的中心,该中心随着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而变化,且腰椎侧屈的同时伴有轴向旋转。②现在使用比较广泛的几种假体尽管在材料和一些特殊设计上的不同,但在产生运动的机制上,其本质还是一个球关节,非常相似于最古老的Fernst关节活动度金属球,而正常椎间盘能吸收震动的弹性特征,这些设计都不具有。③但随着腰椎间盘置换术的日益成熟,腰椎间盘置换已成为治疗椎间盘性腰背痛的一种新型技术,虽然目前还处于临床实验阶段,许多种类的假体还处在预实验阶段,但从短期随访结果及文献报道的结果来看,人工椎间盘在手术后保留了脊柱的活动性,短期内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但长期的随访结果仍较少。结论:人工椎间盘具有正确的理论基础,确实可以维持足够的椎间隙高度和腰椎节段的运动功能,其手术节段有一定的活动度,短期的临床效果较好,远期效果需经过更多的设计严密的临床试验及长期随访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椎间盘 生物力学 植入体 材料性能
下载PDF
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荣驰 李强 +1 位作者 唐志宏 邹国耀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31例采用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抗结核治疗12~18月。结果:随访11~38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血沉均恢复正常,病灶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界面骨...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31例采用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抗结核治疗12~18月。结果:随访11~38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血沉均恢复正常,病灶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界面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3.6个月;脊柱后凸畸形改善,平均矫正度数为10.8°;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手术切口一期愈合29例,1例患者切口二期愈合;1例形成局部窦道术后3个月愈合;5例术前伴有神经损害症状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结论:彻底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并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是治疗胸腰椎结核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脊柱融合术 骨移植 内固定
下载PDF
人工骨材料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肖荣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7期M0001-M0001,共1页
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可吸收性.不仅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而且有成熟的加工技术,作为人工骨材料前景广阔。如聚乳酸中的消旋聚乳酸(PDLLA)以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力学性能和适当的降解速度被... 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可吸收性.不仅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而且有成熟的加工技术,作为人工骨材料前景广阔。如聚乳酸中的消旋聚乳酸(PDLLA)以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力学性能和适当的降解速度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繁的骨支架和骨替代材料,而且PDLLA可塑性好,易加工成型,可通过调整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等调节其降解速度,以满足不同的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材料 临床应用 合成高分子材料 消旋聚乳酸 物理机械性能 生物力学性能 相对分子质量 加工技术
下载PDF
小腿后侧远端带蒂筋膜皮瓣的临床运用
16
作者 肖荣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758-1758,共1页
关键词 小腿后侧 带蒂筋膜皮瓣 手术方法 手术步骤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微创治疗进展
17
作者 肖荣驰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847-849,共3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治疗 进展
下载PDF
侧路与后路单椎间融合器联合单侧钉棒置入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严冬雪 黄永吉 +3 位作者 马广斌 罗军 胡军祖 肖荣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41-546,共6页
背景: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腰腿疼等腰椎退行性疾病常需实施椎间融合,但采用哪一种植入物进行植入好?还存在争议。目的:比较L4、5侧路单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与传统开放后路单椎间融合器联合单侧钉棒内固定的椎间融合治... 背景: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腰腿疼等腰椎退行性疾病常需实施椎间融合,但采用哪一种植入物进行植入好?还存在争议。目的:比较L4、5侧路单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与传统开放后路单椎间融合器联合单侧钉棒内固定的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标准的L4、5单节段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侧路单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试验组),45例行后路单椎间融合器联合单侧钉棒内固定的椎间融合(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7个月,平均13个月。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试验组1例出现内固定后椎间融合器移位但无相应症状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住院天数、引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植入治疗时间及植入治疗中出血量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ODI及JO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方式治疗部分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相当,但侧路单椎间融合器内固定创伤小、治疗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 退行性疾病 椎间融合术 单椎间融合器 椎间融合 钉棒内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肩袖修补后早期功能锻炼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沈翀 唐志宏 +4 位作者 胡军祖 邹国耀 肖荣驰 严冬雪 刘瑞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7期2777-2782,共6页
背景:目前关节镜肩袖修补后延期功能锻炼是否能提高肌腱的愈合率尚不清楚。关于肩袖修补后的功能锻炼时机仍无定论,且无相关系统评价发表。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肩袖修补后早期与延期功能锻炼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 背景:目前关节镜肩袖修补后延期功能锻炼是否能提高肌腱的愈合率尚不清楚。关于肩袖修补后的功能锻炼时机仍无定论,且无相关系统评价发表。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肩袖修补后早期与延期功能锻炼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对照实验中心注册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arthroscopy,rotator cuff,rehabilitation",中文检索词为"肩关节镜,肩袖,康复"。对入选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检索截止日期为2012-08-15。要求纳入文献均为关节镜肩袖修补后早期与延期功能锻炼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筛选和异质性检验,采用REVMAN5.1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237例患者,119例为早期活动组,118例为延期活动组。分析显示2组在术后1年随访时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美国肩肘外科医生评分、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评分、肩袖再撕裂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提示与延期功能锻炼相比,关节镜肩袖修补后早期功能锻炼在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改善方面并无优势,但也不增加修补肩袖的再撕裂率。肩袖修补后康复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关节植入物 肩关节镜 肩袖 肌腱 康复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钛质与聚醚醚酮融合器用于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瑞端 肖荣驰 +1 位作者 唐志宏 靳安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6953-6957,共5页
背景:钛合金融合器因弹性模量较高,术后易出现相邻椎体下沉及应力遮挡延迟融合等缺点,近年来逐渐被聚醚醚酮融合器所取代。目的:对比钛合金融合器、聚醚醚酮融合器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纳入104例单节... 背景:钛合金融合器因弹性模量较高,术后易出现相邻椎体下沉及应力遮挡延迟融合等缺点,近年来逐渐被聚醚醚酮融合器所取代。目的:对比钛合金融合器、聚醚醚酮融合器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纳入104例单节段腰椎疾病患者,其中男57例,女47例,年龄(41.2±10.5)岁,由腰椎后路置入双侧钛合金椎弓根钉后行椎板减压,将椎板减压后的颗粒骨放入合适融合器内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其中54例置入钛合金融合器,50例置入聚醚醚酮融合器。治疗后随访24个月,评估两组腰部与下肢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CT检查椎间植骨融合及融合器下沉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2,24个月,两组腰部与下肢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访12个月时,钛合金组融合率为94%,聚醚醚酮组为7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随访24个月,钛合金组植骨融合率为100%,聚醚醚酮组为8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6)。随访24个月,钛合金组融合器下沉率为36%,聚醚醚酮组为3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并未证实聚醚醚酮融合器的临床效果优于钛合金融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腰椎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聚醚醚酮 钛质 融合器 单节段 椎间融合 疗效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