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震区应力降分布与分形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肖蔚文 黄琦 王荣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1-288,共8页
利用 P 波初动半周期的方法测定了5个地震区的小震震源参数.所研究的5个地区和时间段,以及发生的主要地震是:鹤庆,1984-1986年,1986年3月发生5.6级地震:乌什,1985年1月-1987年9月,1987年1月发生6.7级地震;松潘,1975-1976年,1976年8月发... 利用 P 波初动半周期的方法测定了5个地震区的小震震源参数.所研究的5个地区和时间段,以及发生的主要地震是:鹤庆,1984-1986年,1986年3月发生5.6级地震:乌什,1985年1月-1987年9月,1987年1月发生6.7级地震;松潘,1975-1976年,1976年8月发生2次7.2级地震:唐山-卢龙,1980年1月-1984年6月,1982年10月发生6.2级地震;邢台,1976-1985年,1981年11月发生5.8级地震.结果表明:(1)5个地区的应力降数值分布和集中范围各不相同,说明积累应力的水平因地区而异,其中唐山-卢龙地区的应力水平最高.其次是邢台和鹤庆,乌什和松潘的应力水平低;(2)5个地区的应力降数值都具有分形的特征,但分维数 D 则因地区而异,其中乌什和松潘的 D 值高,约分别为1.42和1.24,其次是唐山-卢龙地区,D 值为1.06.邢台和鹤庆的 D 值低,约分别为0.73和0.84综上所述,乌什和松潘这两个7级左右大地震发生区的特点是低应力水平和高 D 值;邢台、鹤庆和唐山-卢龙这三个6级左右地震发生区的特点是,高应力水平和低 D 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降 频度 分形 分维数 地震区
下载PDF
1982年卢龙地震前后的小震震源参数 被引量:18
2
作者 肖蔚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1,115,共11页
1982年10月19日,在唐山余震区的东北端卢龙,发生了一次M_L=6.2(按北京电信传输台网的目录)的地震(39°57′N,119°04′E).为了监视卢龙地震前后小震震源参数的变化,本文考察了唐山-卢龙地区自1980年1月至1984年6月的情况.利用P... 1982年10月19日,在唐山余震区的东北端卢龙,发生了一次M_L=6.2(按北京电信传输台网的目录)的地震(39°57′N,119°04′E).为了监视卢龙地震前后小震震源参数的变化,本文考察了唐山-卢龙地区自1980年1月至1984年6月的情况.利用P波初动半周期,测定了160次M_L=2.7—4.3的地震的震源参数.在所研究的震级范围内,初动半周期和震源半径不随M_L而增大,应力降则随M_L而增大。应力降的数值在0.1—50MPa的范围内变化,且主要集中在1MPa和5MPa之间.因此本文认为,对此地区,5MPa以上为高应力降,1MPa.以下为低应力降.该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表明,高应力降事件与随后发生的M_L≥5的地震有明显的关系.在卢龙地震前一年多里,整个地区内的高应力降事件减少,低应力降事件增多;但在卢龙地震的震中附近发生了两次高应力降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源 参数 半周期 地震矩
下载PDF
邢台余震区的震源参数
3
作者 肖蔚文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22,共12页
在1966年发生6.8和7.2级邢台地震的余震区里,从1976年1月至1985年11月已记录到约6000次地震,其中最大的两次地震是1981年11月9日M_L=5.8和1985年11月30日M_L=5.6的地震。本文利用P波初动半周期,测定了这一时间段里发生的69次M_L=2.7—4.... 在1966年发生6.8和7.2级邢台地震的余震区里,从1976年1月至1985年11月已记录到约6000次地震,其中最大的两次地震是1981年11月9日M_L=5.8和1985年11月30日M_L=5.6的地震。本文利用P波初动半周期,测定了这一时间段里发生的69次M_L=2.7—4.4的地震的震源参数。应力降在0.01兆帕到10兆帕的范围内变化,且主要集中在0.1兆帕和1兆帕之间,因此取1兆帕以上为高应力降,用以评定该区的应力积累情况。震源半径的变化范围大,但在M_L≤3.7的范围内不随M_L而变大,而应力降则随M_L而增大。1981年的5.8级地震和1985年的5.6级地震,虽然在震前、震后的地震活动上都完全不一样,但其共同点是:震前出现的高应力降地震比较多,且其应力降的数值有随时间增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 震源参数 应力降 P波
下载PDF
拉恰地震的追踪
4
作者 肖蔚文 《国际地震动态》 1994年第7期31-32,共2页
拉恰地震的追踪斯特拉霍夫(B.H.CTpaXoB)1991年4月29日发生的拉恰地震是高加索整个地震观测历史上最强的地震。在地震区内,过去一般没有预报过如此巨大能量的地震(震级约为7级),即这次地震又一次填补了现有的... 拉恰地震的追踪斯特拉霍夫(B.H.CTpaXoB)1991年4月29日发生的拉恰地震是高加索整个地震观测历史上最强的地震。在地震区内,过去一般没有预报过如此巨大能量的地震(震级约为7级),即这次地震又一次填补了现有的普通地震区划图的不足之处。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观测 震情 震源 地震
下载PDF
拉恰地震的地质机制
5
作者 肖蔚文 《国际地震动态》 1994年第7期35-36,共2页
拉恰地震的地质机制鲍里索夫1991年4月29日白天在格鲁吉亚北部发生强烈地震后,很多熟悉高加索山系地质情况的同行立即指出,这次地震事件是由大高加索主山脉上升及其轴心带向南坡逆冲引起的。这一初步看法成为主震机制的模型基... 拉恰地震的地质机制鲍里索夫1991年4月29日白天在格鲁吉亚北部发生强烈地震后,很多熟悉高加索山系地质情况的同行立即指出,这次地震事件是由大高加索主山脉上升及其轴心带向南坡逆冲引起的。这一初步看法成为主震机制的模型基础,并被以下几点所证实。第一,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质构造 断层
下载PDF
高加索地震活动激化的实质
6
作者 肖蔚文 《国际地震动态》 1994年第10期29-32,共4页
高加索地震活动激化的实质罗格任等近年来,高加索成为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的场所。雪崩及几次强度史无前例的地震使数千人丧生,在外高加索几个独立国家及与其接壤的伊朗、土耳其地域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如果考虑这一地区已拖延几年的政... 高加索地震活动激化的实质罗格任等近年来,高加索成为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的场所。雪崩及几次强度史无前例的地震使数千人丧生,在外高加索几个独立国家及与其接壤的伊朗、土耳其地域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如果考虑这一地区已拖延几年的政局不稳定(民族冲突、阿塞拜疆与格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高加索 地震
下载PDF
野外地震地质观测
7
作者 肖蔚文 《国际地震动态》 1994年第7期32-34,共3页
野外地震地质观测塔捷沃相为了详细研究拉恰地震,组织了国际性的震中考察队,其成员有俄罗斯、法国、英国、美国、瑞士以及格鲁吉亚的地震学家和地震地质学家。考察的先遣队于1991年5月2日抵达震中区,立即布设了数字化加速度计... 野外地震地质观测塔捷沃相为了详细研究拉恰地震,组织了国际性的震中考察队,其成员有俄罗斯、法国、英国、美国、瑞士以及格鲁吉亚的地震学家和地震地质学家。考察的先遣队于1991年5月2日抵达震中区,立即布设了数字化加速度计台网和一个野外地震台。得到的资料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观测 震源参数 地震
下载PDF
用地震资料确定软流圈熔浆粘度的可能性
8
作者 B.Γ.БЫков И.К.ТУезов 肖蔚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1年第2期96-102,共7页
在Френкелъ-Био-Николаевский理论和线性粘弹性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震纵波在两相软流圈内的传播。建立了地震波吸收与压强、温度、软流圈内熔浆体积及振动频率的关系。证明了运用地震方法有可能确定上地幔内... 在Френкелъ-Био-Николаевский理论和线性粘弹性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震纵波在两相软流圈内的传播。建立了地震波吸收与压强、温度、软流圈内熔浆体积及振动频率的关系。证明了运用地震方法有可能确定上地幔内形成的岩浆的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软流圈 地震纵波 地震波吸收 地震方法 拉斑玄武岩 孔隙介质 上地幔 粘弹性理论 地震波能量
下载PDF
欧亚北部岩石圈的均衡模型
9
作者 М.Е.Артемъев 肖蔚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2年第4期97-97,共1页
提出了建立岩石圈均衡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由于地貌起伏.地下水及沉积岩密度异常引起的质量变化资料.估计了地壳在均衡补偿中的作用.它在所研究的地区(东经6°以东.北纬30°以北)约占85%.根据有关莫霍界面(M)的深度资料.... 提出了建立岩石圈均衡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由于地貌起伏.地下水及沉积岩密度异常引起的质量变化资料.估计了地壳在均衡补偿中的作用.它在所研究的地区(东经6°以东.北纬30°以北)约占85%.根据有关莫霍界面(M)的深度资料.以及对M界面深度变化范围内壳幔间密度的估计(450.kg/m^3).发现了壳下层密度的非均匀性,这是实现完全的均衡补偿所必需的.这种非均匀性具有明显的长波倾向,并与大地水准面的高度相关(R=-0.7).壳下层的局部非均匀性与不同成因的构造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模型 岩石圈 均匀性 深度资料 大地水准面 密度异常 质量变化 壳幔 深度变化
下载PDF
高频地震噪声的分形特征及其产生机制
10
作者 МухамедовВ.А 肖蔚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2年第4期95-95,共1页
对用高频地震嗓声包络线的数字记录得到的分形维数及指数进行了分析.根据不连续的地球物理介质形变时出现的自组织临界状态的范围,提出了高频嗓声产生的机制模型.
关键词 分形特征 分形维数 自组织临界 嗓声 地震噪声 数字记录 物理介质 包络线 不连续
下载PDF
根据Зрланген和Обнинск地震台宽频带仪器记录确定的P波谱震级
11
作者 С.Дуда.М.Бобсиен 肖蔚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2年第4期97-97,共1页
在(原联邦德国)和(原苏联)地震台上得到的宽频带P波记录被用来确定某些地震的谱震级.发现用相距约2000km的观测点的资料.得到的谱震级一致性很好.对现有的确定震级的实际方法进行了评论介绍.讨论了地震震级的物理意义以及由P波确定的谱... 在(原联邦德国)和(原苏联)地震台上得到的宽频带P波记录被用来确定某些地震的谱震级.发现用相距约2000km的观测点的资料.得到的谱震级一致性很好.对现有的确定震级的实际方法进行了评论介绍.讨论了地震震级的物理意义以及由P波确定的谱震级与其它震源参数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震级 P波 仪器记录 地震台 震源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