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绒螯蟹一龄性早熟和二龄成熟家系子一代成蟹阶段生长发育育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海宁 刘青 +3 位作者 吴旭干 姜晓东 肖起珍 成永旭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89,共6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存在一龄性早熟和二龄正常成熟两种现象,为了解其后代养殖性能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利用构建的一龄早熟家系和二龄正常成熟家系,评估了其子一代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存活率、产量、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存在一龄性早熟和二龄正常成熟两种现象,为了解其后代养殖性能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利用构建的一龄早熟家系和二龄正常成熟家系,评估了其子一代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存活率、产量、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结果显示:(1)正常家系的子一代在8月和10月的平均体重(70.45±18.62)g,(95.87±34.44)g高于早熟家系的平均体重(58.93±16.33)g,(95.56±25.26)g,甲壳长和甲壳宽在7、8和10月份,正常家系显著高于早熟家系,4-10月二龄正常成熟家系的特定增重率(SGR,(1.48±0.45)%/d)低于一龄早熟((1.65±0.12))%/d;(2)一龄性早熟家系完成生殖蜕壳的时间早于二龄正常家系,一龄性早熟家系在8月份的生殖蜕壳率为85%,高于正常家系(75%),但两者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3)就最终养殖效果而言,尽管正常成熟家系子代的存活率和平均产量比早熟家系分别高出14%和17%,但两种家系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河蟹二龄成熟家系子代在成蟹阶段的生长性能优于一龄早熟家系子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一龄性早熟 成蟹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活饵料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肖起珍 杜雪 +4 位作者 刘青 徐建发 王少兵 姜晓东 成永旭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3-37,共5页
采用投喂轮虫、轮虫与卤虫、卤虫3种不同的投喂模式饲喂中华绒螯蟹Ⅴ期溞状幼体,以其变态为大眼幼体的变态率、存活率以及实验结束时存活个体的重量、甲壳长、甲壳宽为评价指标,探讨了3种不同的饵料投喂模式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发... 采用投喂轮虫、轮虫与卤虫、卤虫3种不同的投喂模式饲喂中华绒螯蟹Ⅴ期溞状幼体,以其变态为大眼幼体的变态率、存活率以及实验结束时存活个体的重量、甲壳长、甲壳宽为评价指标,探讨了3种不同的饵料投喂模式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活饵料投喂模式的溞状幼体的存活率和96 h时变态率以单独投喂卤虫组最高,分别为33.33%±2.31%和86.2%±7.2%,但与另外两组差异不显著。2)3种不同活饵料投喂模式下的存活大眼幼体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存活I仔蟹平均体重为(12.10±0.98)mg至(13.16±1.10)mg之间,单独投喂卤虫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3种不同活饵料投喂模式下的存活大眼幼体的平均甲壳长和甲壳宽均以单独投喂卤虫组的效果最好;3种不同活饵料投喂模式下I期仔蟹平均甲壳长和甲壳宽有显著差异,单独投喂轮虫组的甲壳长宽均小于其他两组;将卤虫作为单一饵料在促进中华绒螯蟹后期溞状幼体的变态和存活方面效果最好,其次轮虫卤虫混合组的饲喂效果优于单独投喂轮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幼体 生物饵料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微卫星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及其亲子鉴定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肖起珍 刘青 +3 位作者 李清清 郑海地 吴旭干 成永旭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5-335,共11页
利用自主开发的微卫星标记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进行微卫星多重PCR体系构建,最终成功建立4组多重体系,每组体系包含4个微卫星位点,并成功应用于3个家系的亲子鉴定中。结果显示:(1)本研究筛选的16个微卫星标记,平均观测杂合... 利用自主开发的微卫星标记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进行微卫星多重PCR体系构建,最终成功建立4组多重体系,每组体系包含4个微卫星位点,并成功应用于3个家系的亲子鉴定中。结果显示:(1)本研究筛选的16个微卫星标记,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820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16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927,具有丰富的多态性;(2)运用Cervus 3.0软件对已知系谱信息的3个中华绒螯蟹家系共95个子代个体进行亲子鉴定分析,结果显示,选用任意两组微卫星多重PCR体系时,累积实际正确鉴定率均超过94.74%;使用任意三组微卫星多重PCR体系时,累积实际正确鉴定率均大于98.95%;使用四组微卫星多重PCR体系时,累积实际正确鉴定率达到100%。并且当选用组合1、2和组合3,或者选用组合1、3和组合4时,对3个家系的累积正确鉴定率达到了100%,因此选用这些组合不但可以获得准确的系谱信息,还能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本研究构建的微卫星多重PCR体系能为中华绒螯蟹的种群选育和家系管理提供便捷、高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微卫星 多重PCR 亲子鉴定
下载PDF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野生和人工繁殖大眼幼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肖起珍 刘青 +4 位作者 吴旭干 王海宁 董鹏生 刘皓 成永旭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35-1945,共11页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最重要的河蟹养殖群体,通常认为长江野生大眼幼体在成蟹阶段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但是长江流域河蟹增殖放流和养殖群体逃逸可能对其野生大眼幼体遗传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利用29对...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最重要的河蟹养殖群体,通常认为长江野生大眼幼体在成蟹阶段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但是长江流域河蟹增殖放流和养殖群体逃逸可能对其野生大眼幼体遗传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利用29对微卫星标记对河蟹长江水系野生和人工繁殖大眼幼体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两群体大眼幼体均表现出较高的杂合水平,两个种群Ho分别为0.729 9和0.750 0,无显著差异(p>0.05)。两群体总近交系数(Fit)为0.171 2,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0.165 9,群体间分化系数(Fst)为0.006 4;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99.7%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内个体间,0.3%来源于种群间的变异,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各位点的基因流Nm平均值为38.739 9,说明两种群基因交流频繁;群间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106 7。瓶颈效应和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两个群体近期经历过瓶颈效应,群体间间遗传混杂,不能分出有效理论种群数。综上所述,长江口河蟹野生大眼幼体的SSR遗传多样性稍高于人工繁殖群体,两者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这暗示两群体间存在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长江水系 野生大眼幼体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