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PM1促进骨肉瘤细胞迁移、增殖、侵袭的体外研究
1
作者 刘丰平 皮闻森 +1 位作者 肖运祥 赵红卫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 探讨核仁磷酸蛋白1 (NPM1)对骨肉瘤细胞(143B及U2细胞)恶性表型迁移、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Oncomine数据库查询NPM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制成过表达NPM1慢病毒(Lv/ShNPM1)、阴性对照慢病毒(Lv/nega... 目的 探讨核仁磷酸蛋白1 (NPM1)对骨肉瘤细胞(143B及U2细胞)恶性表型迁移、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Oncomine数据库查询NPM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制成过表达NPM1慢病毒(Lv/ShNPM1)、阴性对照慢病毒(Lv/negative)和沉默NPM1慢病毒(Lv/ShNPM1)。分别转染人源骨肉瘤细胞系(143B及U2细胞),分为Lv/NPM1组、Lv/ShNPM1组、NC (Lv/negative)组。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别中NPM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运用CCK8法、Wound healing法、Transwell invasion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 Oncomine数据库查询结果显示,NPM1在骨肉瘤中呈高表达水平;检测各组中NPM1蛋白表达的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Lv/ShNPM1组中NPM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2-OS细胞中NC组、Lv/NPM1组和Lv/ShNPM1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49.7±3.3)%、(64.1±7.4)%、(24.3±6.6)%,143B细胞分别为(63.5±4.3)%、(75±3.7)%、(30.1±5.9)%,两种细胞Lv/ShNPM1组迁移率明显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2-OS细胞中NC、Lv/NPM1组、Lv/ShNPM1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98±26.3、164±41、38±14.6,143B细胞分别为104±19.1、191±32.4、41±27.6,两种细胞Lv/ShNPM1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少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143B和U2-OS细胞Lv/ShNPM1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M1能够体外增强骨肉瘤细胞迁移、增殖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核仁磷酸蛋白1 迁移 侵袭 增殖
下载PDF
椎弓根固定联合脱钙骨基质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对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近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运祥 陈海丹 +1 位作者 刘杨 程云忠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观察椎弓根固定联合脱钙骨基质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对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固定方式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椎弓根固定联合脱钙骨基质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对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固定方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脱钙骨基质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胸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伤椎前缘及中部高度比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1年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日本骨科协会胸腰椎治疗评估表(JO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Cobb角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1年伤椎前缘及中部高度比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14.29%)(P<0.05)。结论椎弓根固定联合脱钙骨基质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可提高近远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固定 脱钙骨基质 植骨融合 爆裂性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肖运祥 陈海丹 刘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9-51,共3页
目的比较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后路组68例、前路组67例,分别采用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15天评价近期疗效... 目的比较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后路组68例、前路组67例,分别采用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15天评价近期疗效,术后1年评价远期疗效及腰椎功能,记录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后路组与前路组近期优良率分别为83.8%、71.6%,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1.2%、85.1%,腰椎功能优良率分别为66.2%、61.2%;两组比较P均<0.05。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前路组为25.4%;两组比较P<0.05。结论后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前路入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结核 前路病灶清除减压 后路病灶清除减压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不同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肖运祥 宋碧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1期1818-1821,共4页
目的探讨Can-Help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和Sextant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54例,随机分为A组(27例)和B组(27例),分别采用Can-Help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和Sex... 目的探讨Can-Help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和Sextant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54例,随机分为A组(27例)和B组(27例),分别采用Can-Help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和Sextant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的暴露时间、手术前后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为及术中X线暴露时间为均显著少于B组(P<0.05);A组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cobb角度数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5);A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相对于Sextant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Can-Help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可有效矫正伤椎畸形,降低患者术后矫正角度丢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Can - Help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 Sextant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37
5
作者 张思胜 赵红卫 +2 位作者 刘扬 肖运祥 刘万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成形,记录植入时间,出血量,并通过X线片、CT扫描比较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成形,记录植入时间,出血量,并通过X线片、CT扫描比较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矢状径占位(worter指数)的变化。结果:25例患者均获随访,植入时间60~100min,平均75min;手术出血量40~180mL,平均80mL,全部患者植入过程中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矢状径占位明显改善(P<0.01)。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创伤小,安全可靠,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成形可以有效填充椎体内骨缺损空腔,减少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经皮 椎弓根螺钉 植骨
下载PDF
新型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在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扬 刘丹 +2 位作者 肖运祥 陈海丹 赵红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4671-4676,共6页
背景: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由于机体骨质的脆弱,容易造成椎弓根螺钉固定能力得到进一步削弱。因此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修复时骨水泥渗漏以及螺钉取出量等问题难以解决。目的:探讨新型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 背景: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由于机体骨质的脆弱,容易造成椎弓根螺钉固定能力得到进一步削弱。因此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修复时骨水泥渗漏以及螺钉取出量等问题难以解决。目的:探讨新型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在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完整浸润腰椎标本(T11-L5)6具,平均年龄(72.9±4.2)岁,共42个椎体,平均骨密度为0.696 g/cm2。所有椎体任意选取一侧椎弓根置入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采用水泥推杆和灌注筒在X射线透视下灌注2 mL骨水泥;在椎体标本对侧置入相同数目常规螺钉。对2种螺钉进行三点弯曲实验,对选取椎体进行最大轴向拔出力实验及最大旋出力矩实验,观察椎体的破坏情况及螺钉置入效果。结果与结论:(1)新型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极限强度、屈服载荷均显著大于常规螺钉(P<0.05);极限位移和屈服位移均显著小于常规螺钉(P<0.05);(2)新型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轴向拔出力及最大旋出力矩均显著高于常规螺钉(P<0.05);(3)综上所述,新型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控制骨水泥渗透,提高螺钉在骨质疏松椎体内的稳定性,且治疗后螺钉取出相对方便,不会对椎体和钉道产生明显的破坏,促进机体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骨质疏松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退变 骨水泥 椎弓根螺钉 轴向拔出力 旋出力矩 稳定性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红卫 刘扬 +4 位作者 张思胜 刘万军 肖运祥 邹戟 肖齐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5-608,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单向长尾椎弓根螺钉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6例伤后1周内无明显脊髓神经损伤的Altas A、B、C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使用单向长尾椎弓根螺钉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经椎... 目的探讨使用单向长尾椎弓根螺钉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6例伤后1周内无明显脊髓神经损伤的Altas A、B、C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使用单向长尾椎弓根螺钉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经椎弓根行伤椎植骨。手术前、后通过X线片及CT扫描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矢状径,并进行比较。术后12个月复查X线片,比较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复查X线片和CT扫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矢状径分别为(95.1±4.7)%、(3.2±2.3)°及(89.7±6.5)%,与术前的(57.5±11.9)%、(14.7±5.9)°及(67.8±1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11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复查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分别为(94.7±4.4)%、(4.0±3.1)°,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椎管侵占率由术前的(32.2±10.3)%降至术后的(10.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部位及不同类型骨折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改善率、Cobb角改善率及椎管矢状径改善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Altas A、B、C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单向长尾椎弓根螺钉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但操作技术要求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性骨折 胸腰椎 经皮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心理压力对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符策岗 贺露姣 +3 位作者 赵红卫 肖运祥 刘扬 陈海丹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069-3072,共4页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功能、残疾和健康的国际分级,并提出不同社会背景下对损伤的定义不同,关注生理健康和环境因素对提高患者的损伤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实验发现,只凭损伤相关生理因素并不能精确评估脊髓损伤(SCI)的预后...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功能、残疾和健康的国际分级,并提出不同社会背景下对损伤的定义不同,关注生理健康和环境因素对提高患者的损伤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实验发现,只凭损伤相关生理因素并不能精确评估脊髓损伤(SCI)的预后[2]。心理因素可能是一种未被关注的SCI环境因素,并能一定程度上影响损伤后功能的恢复。SCI发生前后的环境因素均会影响其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脊髓损伤 心理压力 功能恢复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功能调节 生理健康 基因表达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骨肉瘤继发性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符策岗 曾艳 +3 位作者 赵红卫 肖运祥 刘扬 陈海丹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2,共3页
骨肉瘤(osteosarcoma,OS)好发于15—25岁的青少年,并以男性患者居多,其发病率在儿童和青少年恶性肿瘤中居首位。OS好发于长骨干骺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具有很强的侵蚀性,多向肺部转移。OS主要是梭形细胞的恶性增殖,也存在软... 骨肉瘤(osteosarcoma,OS)好发于15—25岁的青少年,并以男性患者居多,其发病率在儿童和青少年恶性肿瘤中居首位。OS好发于长骨干骺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具有很强的侵蚀性,多向肺部转移。OS主要是梭形细胞的恶性增殖,也存在软骨母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亚型,只要在骨组织内被发现这些肉瘤细胞即可确诊OS。OS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疼痛和软组织肿胀,并且高达20%~25%的患者发现有肺部转移灶,给予OS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缓解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OS患者仅行手术切除的存活率不足20%,但与化疗联用后,局部病变OS患者存活率猛增至70%,这说明化疗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耐药 骨肉瘤 分子机制 继发性 男性患者 肺部转移 长骨干骺端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腰椎椎间融合各术式之间的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海丹 符策岗 +3 位作者 曾艳 刘扬 肖运祥 赵红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097-4100,共4页
腰椎融合术用于治疗感染、外伤、畸形、退行性变和肿瘤切除术后固定。1930年,Capener等首度介绍腰椎间融合术,虽然当时存在多种椎体融合的路径和术式,但中心原则都是切除椎间盘后融合相邻的椎体。当时通过联合椎体问融合和后侧人融... 腰椎融合术用于治疗感染、外伤、畸形、退行性变和肿瘤切除术后固定。1930年,Capener等首度介绍腰椎间融合术,虽然当时存在多种椎体融合的路径和术式,但中心原则都是切除椎间盘后融合相邻的椎体。当时通过联合椎体问融合和后侧人融合实现360°融合,也称之为环状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后外侧路 腰椎椎间融合术 微创 后路
下载PDF
重建钢板结合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复杂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红卫 邹戟 +2 位作者 肖运祥 刘扬 张思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085-3086,共2页
目的:评价重建钢板结合骶髂关节螺钉技术治疗复杂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髂骨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TileC型骨盆骨折病例,采用后路重建钢板结合骶髂关节螺钉技术固定骨盆后环,8例同时固定骨盆前环,采用Matta评分标... 目的:评价重建钢板结合骶髂关节螺钉技术治疗复杂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髂骨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TileC型骨盆骨折病例,采用后路重建钢板结合骶髂关节螺钉技术固定骨盆后环,8例同时固定骨盆前环,采用Matta评分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8例前后环同时固定者,术后2周骨盆疼痛消失;3例未行前环固定者,骨盆疼痛消失时间需6周以上,1例骶髂螺钉发生松动。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2例。根据Majeed功能评分评定,优7例,良4例。结论:对于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TileC型骨盆骨折,联合重建钢板和骶髂关节螺钉可重建骨盆后环的稳定性,同时固定前环可更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骶髂关节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切口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腰椎微创融合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红卫 程云忠 +6 位作者 刘扬 陈海丹 肖运祥 张思胜 董军峰 刘文俊 刘丰平 《骨科》 CAS 2016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切口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腰椎微创融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采用微切口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症共122例。其中男77例,女45例;年龄45~70岁,平均57.8岁。采用Quadr... 目的探讨微切口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腰椎微创融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采用微切口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症共122例。其中男77例,女45例;年龄45~70岁,平均57.8岁。采用Quadrant微创通道下减压、椎间融合、微切口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或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式,统计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椎间融合情况,记录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按Suk标准评估植骨融合情况和Nakai分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2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其中1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3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1、6、12个月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Suk标准评估:107例椎间骨性融合(95.54%),3例可能融合(2.68%),2例未融合(1.79%)。根据Nakai分级:优83例(74.11%),良20例(17.86%),可6例(5.36%),差3例(2.68%),优良率为91.96%。结论微创通道下减压椎间融合结合微切口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思胜 赵红卫 +1 位作者 肖运祥 刘扬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0年7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治24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5~62岁,平均40岁。术前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6例,C级13例,D级4例。根据其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0年7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治24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5~62岁,平均40岁。术前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6例,C级13例,D级4例。根据其影像学表现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46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脊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Frankel分级情况B级3例,C级6例,D级12例,E级3例。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根据其影像学表现选择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可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 手术
下载PDF
小鼠骨肉瘤模型构建的关键 被引量:3
14
作者 符策岗 曾艳 +3 位作者 赵红卫 刘扬 肖运祥 陈海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动物模型荷瘤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方法 24只4~8周龄C3h小鼠,其中C3h/He J型6只、C3h/He N型18只,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一般脱毛膏脱毛后外侧腋下注射浓度为5×10~7个数量级/m L的LM8细胞悬液0.2 m L;B组采用动物剃毛... 目的探讨骨肉瘤动物模型荷瘤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方法 24只4~8周龄C3h小鼠,其中C3h/He J型6只、C3h/He N型18只,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一般脱毛膏脱毛后外侧腋下注射浓度为5×10~7个数量级/m L的LM8细胞悬液0.2 m L;B组采用动物剃毛器剃毛后外侧腋下皮下注射浓度为5×10~7个数量级/m L的LM8细胞悬液0.2 m L后每日给于注射处局部按摩,并分别记录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A组成瘤率33%(4/12);B组成瘤率100%。结论不同的注射技巧对LM8的荷瘤过程及后期护理对成瘤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h 骨肉瘤 模型
下载PDF
颈椎侧块钉棒内固定治疗颈椎损伤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思胜 赵红卫 +2 位作者 刘万军 肖运祥 邹戟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侧块钉棒内固定术在颈椎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4月对24例颈椎损伤患者采用颈椎侧块钉棒内固定治疗,男17例,女7例;年龄20~45岁,平均32岁。术前ASIA分级为A级4例,B级9例,C级7例,D级4例。结果24例患者均获... 目的探讨颈椎侧块钉棒内固定术在颈椎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4月对24例颈椎损伤患者采用颈椎侧块钉棒内固定治疗,男17例,女7例;年龄20~45岁,平均32岁。术前ASIA分级为A级4例,B级9例,C级7例,D级4例。结果24例患者均获随访8~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除2例A级患者功能无明显恢复外,其他患者脊髓功能均有改善,ASIA分级分别提高1~2级。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颈椎侧块钉棒内固定治疗颈椎损伤安全、有效,比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操作更简单,适应范围更广,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 侧块
下载PDF
微小RNA及RNA干扰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符策岗 曾艳 +3 位作者 赵红卫 刘扬 肖运祥 陈海丹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5-308,共4页
伴随社会、现代交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发病率逐年上升。SCI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由受伤时承受的扭转力、压缩力和神经横断程度决定。而后期伴发的持续炎症反应、缺血、脂质过... 伴随社会、现代交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发病率逐年上升。SCI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由受伤时承受的扭转力、压缩力和神经横断程度决定。而后期伴发的持续炎症反应、缺血、脂质过氧化作用、自由基生成、离子通路受损、瘢痕形成、坏死、轴突退脱髓鞘作用和神经细胞凋亡等继发性损伤将进一步加重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微小RNA 干扰治疗 神经细胞凋亡 脂质过氧化作用 继发性损伤 原发性损伤 自由基生成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斌 魏世坤 +3 位作者 赵红卫 肖运祥 刘扬 陈海丹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5只无特殊病原体的(SPF)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雷公藤内酯醇组(Tri组)、甲强龙(MP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5只。以Nystrom法打击SD大鼠脊髓造模,分别于术后各时间点取出...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5只无特殊病原体的(SPF)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雷公藤内酯醇组(Tri组)、甲强龙(MP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5只。以Nystrom法打击SD大鼠脊髓造模,分别于术后各时间点取出3只大鼠,进行BBB评分及斜板试验后处死大鼠,取损伤处脊髓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及免疫组化染色(GAP-43),同时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SD大鼠血清中的抑炎因子IL-10含量。结果术后1 d及3 d各组SD大鼠行为学观察及血清中IL-10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及21 d,Tri组SD大鼠的BBB评分、斜板试验和IL-10水平较生理盐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ri组与M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术后各时间点Tri组及MP组SD大鼠的脊髓肿胀程度及神经元凋亡、胶质增生少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AP-43免疫组化显示,术后1 d及3 d Tri组及MP组SD大鼠的ODI值较生理盐水组高,术后7 d、14 d及21 d Tri组免疫组化的ODI值较MP组及生理盐水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了大鼠体内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雷公藤内酯醇治疗脊髓损伤中的理论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甲强龙 急性脊髓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三维立体区域定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斌 刘扬 +3 位作者 肖运祥 陈海丹 刘丰平 赵红卫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691-693,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外力作用或腰椎间盘发生退变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和马尾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临床上以L4~5、L5/S1椎间盘突出最为多见。对于LDH的分类,迄今为止,鲜有其分类及分型,在...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外力作用或腰椎间盘发生退变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和马尾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临床上以L4~5、L5/S1椎间盘突出最为多见。对于LDH的分类,迄今为止,鲜有其分类及分型,在临床上评估LDH仍较困难。随着CT及MRI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突出的腰椎间盘病理、形态、部位、大小和毗邻关系较前有了更确切的认识,为建立LDH的三维立体定位创造了条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LDH的三维立体区域定位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区域定位 精确 微创手术
下载PDF
脊髓损伤猪模型建立的一般过程 被引量:1
19
作者 符策岗 曾艳 +3 位作者 赵红卫 刘扬 肖运祥 陈海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182-5184,共3页
脊髓损伤(SCI)的发病率随着现代交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而逐年上升,给患者及患者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尽管对于SCI患者的临床处理已经有一定提高且可采用多种手段限制继发性损伤,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依旧有限,众多患者依然... 脊髓损伤(SCI)的发病率随着现代交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而逐年上升,给患者及患者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尽管对于SCI患者的临床处理已经有一定提高且可采用多种手段限制继发性损伤,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依旧有限,众多患者依然长期伴随神经功能不全或丧失。因此,科研工作者们尝试从多方面找寻SCI治疗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干细胞移植〔1〕、MicorRNA调节通路〔2〕、神经再生〔3〕、低温〔4〕、电刺激〔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猪模型
下载PDF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红卫 刘扬 +4 位作者 张思胜 肖运祥 刘万军 邹戟 刘文俊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5~66岁,平均36岁。4例伴有不全性瘫痪,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为D级。术前后凸角-4°~54°,平均29°。手术采用一期前路...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5~66岁,平均36岁。4例伴有不全性瘫痪,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为D级。术前后凸角-4°~54°,平均29°。手术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前路钉板系统固定进行治疗。术后给予12~18个月抗结核治疗,随访观察术后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恢复,后凸畸形矫正,植骨融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后凸畸形矫正至-6°~19°,平均9°。随访8~34个月,平均17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消失,4例术前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术后Frankel分级提高至E级。全组均获得骨性融合,植骨融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个月。终末随访时后凸角-5°~23°,平均11°。未见植入物断裂、结核复发和窦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够矫正畸形,稳定脊柱,促进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结核 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