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肖连根 樊光亚 +4 位作者 苏文硕 庞哲栋 陈晨 董黎强 安忠诚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96-100,共5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疗法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治疗的符合要求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44例,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疗法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治疗的符合要求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44例,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及电针,比较两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评分(ASI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视觉模拟评分(VAS)、肌电图F波引出率与离散度,于术后3天及8周各评价一次。结果术后3 d,两组患者在ASIA评分、MBI评分、VAS评分、F波离散度与引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两组上述指标较术后3 d均有改善,而试验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疗法可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与感觉功能,减轻病理性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是可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多模式联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补阳还五汤 电针 肌电图F波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慢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庞哲栋 肖连根 +3 位作者 樊光亚 苏文硕 陈晨 董黎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慢性创面的治疗一直是再生医学领域的难题之一,传统治疗主要以清创、全身应用抗生素、定期换药等方法为主,临床疗效总体欠佳。近年来,随着抗生素骨水泥在骨髓炎、骨缺损等骨科疾病中取得卓越的临床疗效,其抗菌能力优秀、机械稳定性良好... 慢性创面的治疗一直是再生医学领域的难题之一,传统治疗主要以清创、全身应用抗生素、定期换药等方法为主,临床疗效总体欠佳。近年来,随着抗生素骨水泥在骨髓炎、骨缺损等骨科疾病中取得卓越的临床疗效,其抗菌能力优秀、机械稳定性良好、可促进诱导膜形成等优点给慢性创面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此,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临床中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应用现状和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骨水泥 创面 感染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疗法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苏文硕 樊光亚 +4 位作者 肖连根 庞哲栋 董黎强 魏浩 安忠诚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期61-64,69,共5页
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实验1组(n=8)、实验2组(n=8)和实验3组(n=8)。造模成功后,实验1组和实验3组予补阳还五汤灌胃,... 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实验1组(n=8)、实验2组(n=8)和实验3组(n=8)。造模成功后,实验1组和实验3组予补阳还五汤灌胃,1次/d;实验2组和实验3组电针治疗,1次/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与实验1组和3组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干预后1d、7d、14d和28d,每组随机处死2只大鼠,作为4个亚组,采用大鼠脊髓损伤评分(Basso,Beattie&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BBB scale)评估每个亚组大鼠运动功能;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脊髓组织形态。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评分无明显变化,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7d、14d、28d的BBB评分整体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疗法对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补阳还五汤 电针 大鼠
下载PDF
椎体强化术后早期与后期残留腰背痛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晨 安忠诚 +4 位作者 吴连国 庞哲栋 肖连根 魏浩 董黎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24-731,共8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在经皮椎体强化(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术后早期和后期残留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在经皮椎体强化(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术后早期和后期残留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住院行PVA治疗的312例OVCFs患者,根据病例选择标准,共纳入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59例,女181例,年龄50~95(76.11±10.72)岁,骨折节段分布在胸椎区(T-T)50例,胸腰椎区(T-L)159例,腰椎区(L3及以下)31例。将术后第1天视为术后早期,术后第7天视为术后后期,再结合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将患者分为术后早期疼痛缓解明显组(A组,VAS评分≤4),共有患者121例,其中男29例,女92例,年龄50~90(75.71±11.00)岁;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不明显组(B组,VAS评分>4),共有患者119例,男30例,女89例,年龄53~95(76.51±10.46)岁;术后后期疼痛缓解明显组(C组,VAS评分≤4),共有患者172例,男42例,女130例,年龄50~95(76.20±10.68)岁;术后后期疼痛缓解不明显组(D组,VAS评分>4),共有患者68例,男17例,女51例,年龄53~94(75.88±10.91)岁。统计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伤椎节段、术前胸腰椎筋膜损伤情况、术式选择、术中单双侧穿刺情况、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前缘高度及中央高度恢复情况,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它们与PVA术后残留腰背痛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示,PVA术后早期残留腰背痛与骨密度、术前胸腰椎筋膜损伤情况、单双侧穿刺情况、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前缘高度及中央高度恢复情况相关(P<0.05);术后后期残留腰背痛与骨密度、伤椎节段、术式选择、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前缘高度及中央高度恢复情况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在术后早期,合并胸腰椎筋膜损伤情况(OR=4.938,P=0.001),单双侧穿刺情况(OR=5.073,P=0.002)与术后残留腰背痛症状存在正相关的关系(B>0),是其危险因素;而骨密度(OR=0.211,P=0.000),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情况(OR=0.866,P=0.001)则与术后残留腰背痛症状存在负相关的关系(B<0),是其保护性因素;在术后后期,骨密度(OR=0.448,P=0.003),骨水泥总量(OR=0.648,P=0.004),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情况(OR=0.820,P=0.000)与术后残留腰背痛症状存在负相关的关系(B<0),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骨密度降低、胸腰椎筋膜损伤、术中单双侧穿刺情况、椎体前缘的高度恢复不良及骨水泥注入量不足与PVA术后残留腰背痛的发生关系密切,影响术后早期及后期的腰背部疼痛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腰背痛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相关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肖连根 安忠诚 +4 位作者 庞哲栋 陈晨 王君杰 魏浩 董黎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3-1008,共6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并发症多、临床预后差的疾病。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是继微小RNA后研究的热点基因,在许多疾病中发挥中重要作用。随着对长链非编码RNA持续研究,其参与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也随之被解析,并发现其可作为疾病的... 脊髓损伤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并发症多、临床预后差的疾病。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是继微小RNA后研究的热点基因,在许多疾病中发挥中重要作用。随着对长链非编码RNA持续研究,其参与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也随之被解析,并发现其可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脊髓损伤后炎性反应、胶质瘢痕形成、血管功能障碍等病理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信号通路表达,长链非编码RNA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在脊髓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综述长链非编码RNA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对脊髓损伤的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长链非编码RNA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