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分析不同程度近视眼眼底微循环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肖风琪 高健 +2 位作者 鲍伟利 张奥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92-1596,共5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分析不同程度近视眼黄斑区及视盘周围微循环改变及其与眼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患者66例(共106眼),其中低度近视(-0.5^-3.0 D) 16例(28眼)、中度近视(-3.0^-6.0 D)组23例(36眼)、高度近视(>...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分析不同程度近视眼黄斑区及视盘周围微循环改变及其与眼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患者66例(共106眼),其中低度近视(-0.5^-3.0 D) 16例(28眼)、中度近视(-3.0^-6.0 D)组23例(36眼)、高度近视(>-6.0 D)组27例(42眼)。所有患者均行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等效球镜度验光、裂隙灯及眼底检查,然后行OCTA检查,使用最新版分析软件,获取受检者的图像质量、中心凹旁300μm血流密度(FD-300)、非圆指数(AI)、黄斑区旁中心凹处浅层视网膜微血管(SCP)血流密度、深层视网膜微血管(DCP)血流密度以及视盘周围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一系列参数。结果三组间AI、SCP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DCP血流密度和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及中度近视组DCP血流密度较低度近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中度近视组DCP血流密度与高度近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度近视组视盘周围血流密度较中度近视组与低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低度近视组视盘周围血流密度与中度近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视盘周围血流密度与RNFL厚度呈正相关性。DCP血流密度、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FD-300均与眼轴呈负相关性。结论通过OCTA分析,随着眼轴的增加,DCP血流密度、FD-300、视盘区微血管密度均随之降低。高度近视眼视盘周围血流密度及RNFL厚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微循环 视盘 黄斑
下载PDF
强脉冲光治疗上下睑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眼表及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奥 肖风琪 +2 位作者 顾正宇 叶敏捷 廖荣丰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和欧卡斯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观察对比强脉冲光(IPL)同时治疗上下睑与仅治疗下睑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自身对照研究。选取中重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20例(40只眼),上下睑... 目的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和欧卡斯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观察对比强脉冲光(IPL)同时治疗上下睑与仅治疗下睑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自身对照研究。选取中重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20例(40只眼),上下睑组20只眼,给与IPL同时治疗上下睑(每两周1次,共3次)。对照组20只眼,给予IPL治疗下睑(每两周1次,共3次)。记录首次治疗前(基线)及首次治疗后2、4、6周时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非侵入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e)、平均客观散射指数(mean OSI)等数据,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无差异(P>0.05)。从指标改善上看,上下睑组的指标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早。治疗后6周,两组的OSDI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但上下睑组与对照组的OSDI评分并无区别(P>0.05)。两组的NI-BUTave、mean OSI在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在治疗后6周,两组间的NI-BUTav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并未发现不可逆的眼睑皮肤损伤。结论强脉冲光同时治疗上下睑与仅治疗下睑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重度MGD的治疗均是安全的,有效的,且同时治疗上下睑相较于仅治疗下睑起效更快,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双通道技术 强脉冲激光 视觉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