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菩提伽耶金刚座真容像的流布 被引量:15
1
作者 肥田路美 李静杰 清华大学艺术史论系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41,T0002-T0003,共12页
论文着眼于文献和实物两个方面,缜密地分析了唐代菩提伽耶金刚座真容像的实质内涵。认为菩提伽耶真容像,意味着传说中出于弥勒菩萨之手,而表现的宛然如在形姿,其像在中国的摹刻和流布与弥勒信仰相关联。初唐赴印求法与巡礼的佛教徒们怀... 论文着眼于文献和实物两个方面,缜密地分析了唐代菩提伽耶金刚座真容像的实质内涵。认为菩提伽耶真容像,意味着传说中出于弥勒菩萨之手,而表现的宛然如在形姿,其像在中国的摹刻和流布与弥勒信仰相关联。初唐赴印求法与巡礼的佛教徒们怀着炽热心情,礼拜供养菩提伽耶真容像并带回其图像粉本。7世纪后半叶至8世纪末前后,中国一度流行的施降魔印佛像,显著地受到菩提伽耶真容像造型影响,同时融入中国创意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过去倾向比定为密教尊像的装饰佛像,其原形亦由来于菩提伽耶真容像,装饰的真正含义在于表述供养者的恭敬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伽耶 金刚座真容像 降魔成道像 装饰佛像
下载PDF
凉州番禾县瑞像故事及造型 被引量:14
2
作者 肥田路美 牛源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2期165-180,共16页
本文就番禾县瑞像的由来、发展及其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探讨并就瑞像的定义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 番禾县瑞像 刘萨诃 当地瑞像 现身佛
下载PDF
仁和寺孔雀明王像
3
作者 肥田路美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日本京都府仁和寺所藏。高168.8厘米,宽103.3厘米,南宋时代的作品。孔雀明王是从毒蛇的天敌——孔雀神话而来的明王,表示去除一切畏惧和毒害,带来安乐。13世纪前后从宋王朝用船载到日本仁和寺,是用于防止天变地异等种种灾难并祈... 日本京都府仁和寺所藏。高168.8厘米,宽103.3厘米,南宋时代的作品。孔雀明王是从毒蛇的天敌——孔雀神话而来的明王,表示去除一切畏惧和毒害,带来安乐。13世纪前后从宋王朝用船载到日本仁和寺,是用于防止天变地异等种种灾难并祈求安宁和降雨的《孔雀法经》的本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 明王 13世纪 宋王朝 日本
下载PDF
法隆寺九面观音像
4
作者 肥田路美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日本奈良县法隆寺所藏,像高37.6厘米,用白檀木雕刻而成。奈良时代的747年(天平19年)编撰的《法隆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财帐》记载:“檀像一具,养老三年(719年)自大唐请来”。
关键词 观音像 奈良 日本 收藏
下载PDF
太原永宁寺明代壁画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图像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静杰 肥田路美 +2 位作者 齐庆媛 陈红帅 林志镐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59,共42页
太原永宁寺明代壁画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图像,为迄今所知唯一的此类壁画遗迹,充实了中国佛教美术史的内容。壁画由太原县和太谷县僧俗供养人出资绘制,是明代西方净土信仰流行和重视佛教修行实践背景的产物。图像基于南宋王日休校辑《佛说... 太原永宁寺明代壁画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图像,为迄今所知唯一的此类壁画遗迹,充实了中国佛教美术史的内容。壁画由太原县和太谷县僧俗供养人出资绘制,是明代西方净土信仰流行和重视佛教修行实践背景的产物。图像基于南宋王日休校辑《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上《四十八愿分第六》表现,将山水画与人物画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画面具体形象,工致精细,是不可多得的明代壁画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永宁寺 明代壁画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图像
原文传递
夹江千佛岩091号三圣僧龛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肥田路美 臧卫军 于春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82,共10页
夹江千佛岩091龛三圣僧造像的中尊是僧伽,左尊是宝志、右尊是万回。三圣僧都是观音的化身,龛壁雕刻的的岩山、花树和祥云可能代表了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三圣僧的共同神异功能是护佑水路航运的安全,三圣像与西方净土的组合具有加强护... 夹江千佛岩091龛三圣僧造像的中尊是僧伽,左尊是宝志、右尊是万回。三圣僧都是观音的化身,龛壁雕刻的的岩山、花树和祥云可能代表了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三圣僧的共同神异功能是护佑水路航运的安全,三圣像与西方净土的组合具有加强护卫的特殊含义。便于携带的檀龛像成为远距离艺术交流的最佳载体。091龛的开凿时代应为9世纪上半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江千佛岩 僧伽 宝志 万回 观音
原文传递
奉先寺洞大佛与白司马坂大佛 被引量:2
7
作者 肥田路美 《石窟寺研究》 2010年第1期130-136,共7页
本文章讨论了武则天时期洛阳周围地区计划营造的两尊大佛,即奉先寺洞和白司马坂大佛,关于营造情况提出了几个新解释。关于奉先寺洞,关注检校僧惠简供养变成亡鬼的秦庄襄王的故事,指出其营造目的之一就有武后对其母杨氏祈冥福之事。关于... 本文章讨论了武则天时期洛阳周围地区计划营造的两尊大佛,即奉先寺洞和白司马坂大佛,关于营造情况提出了几个新解释。关于奉先寺洞,关注检校僧惠简供养变成亡鬼的秦庄襄王的故事,指出其营造目的之一就有武后对其母杨氏祈冥福之事。关于白司马坂大佛,虽然有把它视为卢舍那佛的见解,但当初计划造立的应该是弥勒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则天武后 梵网经 惠简 孝道 弥勒佛 大云寺
原文传递
西域瑞像流传到日本——日本13世纪画稿中的于阗瑞像
8
作者 肥田路美 卢超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17年第1期200-214,352,共16页
序言在《法苑珠林》中《王玄策行传》所引用的逸文中,可见'西国瑞像无穷'~1句。王玄策受唐太宗及高宗之命,以帝使身份四次身赴印度。据孙修身氏的研究,第一次(贞观十七~二一年[643—647])护送婆罗门客使归国,第二次(贞观二一年... 序言在《法苑珠林》中《王玄策行传》所引用的逸文中,可见'西国瑞像无穷'~1句。王玄策受唐太宗及高宗之命,以帝使身份四次身赴印度。据孙修身氏的研究,第一次(贞观十七~二一年[643—647])护送婆罗门客使归国,第二次(贞观二一年十月~二二年十月)为获取印度的制糖法和培养梵语翻译者,第三次(显庆二年~龙朔元年[657—661])向释迦涅槃处送交袈裟。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