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优良食药用菌花脸香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谢福泉 胡七金 《菌物研究》 CAS 2005年第4期52-56,共5页
花脸香蘑是一种尚待开发的野生食药用菌。为了开发和利用这一自然资源,依据文献资料及研究工作综述了花脸香蘑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培养技术、栽培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花脸香蘑 生物学特性 营养价值 栽培研究
下载PDF
花脸香蘑Le.s0529-1菌株的特性与熟料袋栽技术要点 被引量:6
2
作者 胡七金 谢福泉 《食药用菌》 2008年第2期15-17,共3页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Schum.:Fr.)Sing.]隶属伞菌目、口蘑科、香蘑属。全世界已知该属约有150多种。除花脸香蘑外,我国分布的主要品种还有紫丁香蘑(Lepista nuda)、肉色香蘑(L.irina)、灰紫香蘑(L.glaucocana)、白香蘑(L.caespitu...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Schum.:Fr.)Sing.]隶属伞菌目、口蘑科、香蘑属。全世界已知该属约有150多种。除花脸香蘑外,我国分布的主要品种还有紫丁香蘑(Lepista nuda)、肉色香蘑(L.irina)、灰紫香蘑(L.glaucocana)、白香蘑(L.caespitusa)、粉紫香蘑(L.personata),几乎都为味道鲜美的食用菌。花脸香蘑因其菌盖扁、半球形,幼嫩时中部稍微下凹,菌盖表面湿润时呈半透明状或具有水浸状花纹,故也被称为花脸蘑。云贵山区群众传言该菌有养血益肝功效而称之为"养血菌"。新鲜时菌内浅紫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形态 习性 生物学特性 熟料栽培
下载PDF
HACCP体系在地瓜干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福乐 江继镇 胡七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4-169,共6页
为了保证地瓜干加工中的卫生质量,进行了地瓜干加工过程中HACCP体系应用研究,在对危害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原料验收、加料配糖水、煮糖浸糖、包装封口、杀菌、金属探测为关键控制点,制定出企业HACCP的详细实施计划,生产出低糖、低硫、... 为了保证地瓜干加工中的卫生质量,进行了地瓜干加工过程中HACCP体系应用研究,在对危害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原料验收、加料配糖水、煮糖浸糖、包装封口、杀菌、金属探测为关键控制点,制定出企业HACCP的详细实施计划,生产出低糖、低硫、低杂菌、“高”水分的优质地瓜干。产品经法定单位检测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及出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瓜干 HACCP 应用 卫生质量
下载PDF
福建野生朱红密孔菌的人工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2
4
作者 谢福泉 胡七金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1期69-72,共4页
从野生朱红密孔菌子实体组织中分离获得朱红密孔菌纯菌丝,研究了温度、培养基pH值和含水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朱红密孔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最适含水量为60%~65%。用木屑和麸皮为培养料人工栽... 从野生朱红密孔菌子实体组织中分离获得朱红密孔菌纯菌丝,研究了温度、培养基pH值和含水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朱红密孔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最适含水量为60%~65%。用木屑和麸皮为培养料人工栽培朱红密孔菌,在培养料上菌丝发满菌袋时间为26~30d,原基形成至子实体成熟时间约为3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红密孔菌 生理特性 人工栽培
下载PDF
光合细菌在萝卜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小平 阮妙春 胡七金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2期11-12,共2页
盆栽实验表明 ,用光合细菌喷洒萝卜 ,3 0 d后土壤中的固氮菌、放线菌、硝化细菌、硫化细菌、氨化细菌显著增加 ;而丝状真菌、反硝化细菌大幅度减少。萝卜的产量增加 58.9%。
关键词 光合细菌 萝卜 微生物区系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甘薯绿色栽培技术模式图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施能浦 吴振新 +3 位作者 胡七金 罗克昌 徐福乐 郑敬帅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19-21,共3页
针对传统甘薯栽培技术粗放、品种退化单一、滥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重金属、亚硝酸盐、农药残留等严重超标的问题,从栽培环境选择、专用型品种筛选,以及甘薯专用肥、生物农药和生态调节技术等进行多年研究,优选关键技术组装配套,形成... 针对传统甘薯栽培技术粗放、品种退化单一、滥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重金属、亚硝酸盐、农药残留等严重超标的问题,从栽培环境选择、专用型品种筛选,以及甘薯专用肥、生物农药和生态调节技术等进行多年研究,优选关键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图文并茂的甘薯绿色栽培技术模式图。按图栽培,可有效地协调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关系、提高甘薯单位面积产量、商品性和改善品质,生产出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鲜薯,并为地瓜干加工提供绿色原料薯,促进甘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模式图 甘薯 研制 单位面积产量 可持续发展 品种退化 化学农药 亚硝酸盐 农药残留 环境选择 品种筛选 调节技术 生物农药 组装配套 关键技术 图文并茂 生长关系 改善品质 绿色食品 绿色原料 重金属 专用型 专用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