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资金保障和改革出路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三如 肖绪才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在我国目前行政性瀵泉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担负这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拨款,导致了地区间教育财政资金的投入差异的悬殊;教育投入的财政体制不合理,监管不到位。本文作者提出了继续保持教育支出总量增长;真正实现免费义... 在我国目前行政性瀵泉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担负这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拨款,导致了地区间教育财政资金的投入差异的悬殊;教育投入的财政体制不合理,监管不到位。本文作者提出了继续保持教育支出总量增长;真正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全民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进一步改革义务教育支出的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管理和审计,提高支出效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收入 资金保障 改革
下载PDF
医古文教学中增强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路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胡三如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08-1010,共3页
在医古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去打动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从中窥见古代医家立志于医、仁爱救人、勤奋不倦、精研医术、精诚笃实、全力以赴等崇高医德。把讲解医古文语言、词汇、语法简要传授基础知识的直输教学... 在医古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去打动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从中窥见古代医家立志于医、仁爱救人、勤奋不倦、精研医术、精诚笃实、全力以赴等崇高医德。把讲解医古文语言、词汇、语法简要传授基础知识的直输教学方式,转化成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等多层面、多链接的教学模式,有益于增强学生医学文化素质。突出学生主体,推行互动的课堂模式,有益于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精神。以医古文课堂教学为载体,借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失为一条颇具专业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古文 教学思路 人文素质
下载PDF
人文教育在职教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三如 《卫生职业教育》 2005年第15期13-15,共3页
人文教育要高于知识教育,提高民族的包括语文素质在内的人文素质,是职教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人文教育要从民族的现实生活出发,对职教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面临的或存在的人性、人格、道德等问... 人文教育要高于知识教育,提高民族的包括语文素质在内的人文素质,是职教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人文教育要从民族的现实生活出发,对职教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面临的或存在的人性、人格、道德等问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不从人文性的视角入手,只是单纯地从语言入手,无异于舍本逐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 职教语文教学 美德
下载PDF
《论语》中的“师道”与“学道”
4
作者 胡三如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49,共1页
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 《论语》 师道 心理状态 启发式教学 学习过程 学生 教师
下载PDF
教书育人“软”“硬”谈
5
作者 胡三如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77,共2页
教书育人把“教书”与“育人”联系在一起,反映了教师的特殊任务——通过“教书”来“育人”,“育人”是“教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的“硬”任务。要使“育人”这一任务由“软”变“硬”,就要从教师本身做起,即欲要正人,必先正己;明确任... 教书育人把“教书”与“育人”联系在一起,反映了教师的特殊任务——通过“教书”来“育人”,“育人”是“教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的“硬”任务。要使“育人”这一任务由“软”变“硬”,就要从教师本身做起,即欲要正人,必先正己;明确任务,甘当人梯;因课解道,相机而行;优化方式,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书育人 “软”“硬”
下载PDF
要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审视职教语文教学
6
作者 胡三如 《卫生职业教育》 2001年第S3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广阔视角 审视 职教语文教学
下载PDF
《论语》中的“师道”与“学道”
7
作者 胡三如 《云南教育》 2007年第08Z期20-20,共1页
教学《〈论语〉六则》,可以补充一些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篇章,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也更有感性认识了。 (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 教学《〈论语〉六则》,可以补充一些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篇章,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也更有感性认识了。 (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师道 学习生活 感性认识 学生 知识面 教学 课文
下载PDF
《祝福》中模糊语言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三如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42-43,共2页
  细读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鲁迅对"似乎"、"大约"、"仿佛"等模糊性语言及富有模糊色彩的修辞格有着特别的偏爱.……
关键词 《祝福》 模糊语言 知识分子 鲁迅 祥林嫂 艺术魅力
原文传递
《秋夜》:一首含蓄委婉的爱情散文诗 被引量:1
9
作者 胡三如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6-28,共3页
  对于<秋夜>,评论者多认为文章是通过描写肃杀、寒冷的秋夜中的各种景物,表现作者当时孤独、苦闷、激愤的心情,体现了作者与恶势力进行不妥协斗争的精神.我认为<野草>是一组含蓄委婉、难于直言的爱情交响曲,<秋夜>...   对于<秋夜>,评论者多认为文章是通过描写肃杀、寒冷的秋夜中的各种景物,表现作者当时孤独、苦闷、激愤的心情,体现了作者与恶势力进行不妥协斗争的精神.我认为<野草>是一组含蓄委婉、难于直言的爱情交响曲,<秋夜>就是第一首含蓄委婉的爱情歌,拉开了鲁迅与许广平爱情的序幕,尽管"犹抱琵琶半遮面",尽管充满矛盾,尽管只是淡淡的喜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夜》 鲁迅与许广平 散文诗 诗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