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西段—阿尔金地区区域地层划分及地层时空格架建立 被引量:20
1
作者 胡云绪 校培喜 +5 位作者 高晓峰 谢从瑞 奚仁刚 董增产 过磊 康磊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52-158,共7页
东昆仑西段—阿尔金地区处于北西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的结合部位,地质构造作用极为复杂,成矿作用十分有利。依据新近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资料,通过区域构造与沉积建造的分析研究,提出该地区区域地层划分方案,厘定和... 东昆仑西段—阿尔金地区处于北西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的结合部位,地质构造作用极为复杂,成矿作用十分有利。依据新近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资料,通过区域构造与沉积建造的分析研究,提出该地区区域地层划分方案,厘定和建立了地层单位时空格架,为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提供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层划分 地层时空格架 东昆仑西段—阿尔金地区
下载PDF
沉降曲线在造山带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以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胡云绪 曹宣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01-504,共4页
造山带中较古老的沉积盆地现今已隆升成山,盆地原型不复存在,但根据沉降曲线反演中的“沉积物的压实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一假设,仍可对其进行沉降曲线分析。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的原型研究程度高,运用沉降曲线分析常用的数学模型对... 造山带中较古老的沉积盆地现今已隆升成山,盆地原型不复存在,但根据沉降曲线反演中的“沉积物的压实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一假设,仍可对其进行沉降曲线分析。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的原型研究程度高,运用沉降曲线分析常用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计算,获得了理想的沉降曲线。结果表明,该前陆盆地是由陆内裂陷演变而来,进入压陷挠曲阶段后,构造沉降的贡献逐渐变小,盆地基底的快速沉降是由快速堆积的沉积载荷引起的。这与地质解释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曲线分析 前陆盆地 晚加里东期 秦岭 造山带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陕西洛南中元古代的具壳动物化石 被引量:2
3
作者 胡云绪 翦万筹 华洪 《西北地质科学》 1993年第2期97-106,T001,共11页
文中所描述的化石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具壳动物化石并首次发现于中元古代洛南群巡检司组的底部。根据洛南地区前寒武系的地层层序、同位素年龄以及叠层石的组合特征等,与天津蓟县剖面对比,巡检司组与蓟县的雾迷山组相当,已为国内外学... 文中所描述的化石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具壳动物化石并首次发现于中元古代洛南群巡检司组的底部。根据洛南地区前寒武系的地层层序、同位素年龄以及叠层石的组合特征等,与天津蓟县剖面对比,巡检司组与蓟县的雾迷山组相当,已为国内外学者熟知,其推测年龄约为1200Ma。文中着重于对化石材料的形态描述,共描述了4属(其中新属2个),6个新种,1个相似种。这些材料说明1200Ma前已存在着具壳的后生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代 具壳动物 化石 陕西 洛南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的演化、构造格局和性质 被引量:213
4
作者 冯益民 曹宣铎 +5 位作者 张二朋 胡云绪 潘晓萍 杨军录 贾群子 李文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0,共10页
简要论述了西秦岭造山带显生宙以来的构造演化和格局,讨论了西秦岭造山带的性质。西秦岭造山带自800Ma左右以来,经历了超大陆裂解、洋陆演化、碰撞造山、板内伸展和陆内叠覆造山后才形成现今的西秦岭造山带。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西秦... 简要论述了西秦岭造山带显生宙以来的构造演化和格局,讨论了西秦岭造山带的性质。西秦岭造山带自800Ma左右以来,经历了超大陆裂解、洋陆演化、碰撞造山、板内伸展和陆内叠覆造山后才形成现今的西秦岭造山带。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西秦岭有着完全不同的构造体制和格局。在洋陆演化阶段属板块构造体制,以多陆块洋为特征的洋陆格局;在板内伸展阶段属板内裂谷和裂陷盆地体制,以板内伸展盆地体系为特征的海陆格局;在陆内叠覆造山阶段属陆内盆山体制和陆内盆山格局。西秦岭造山带是一个"碰撞—陆内型"复合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造山带 显生宙 构造演化 构造格局 造山带性质
下载PDF
甘肃中西部龙首山一带“韩母山群”的重新厘定 被引量:8
5
作者 校培喜 由伟丰 +2 位作者 曹宣铎 胡云绪 谢从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28-1232,共5页
关于甘肃龙首山一带"韩母山群"的划分和时代归属,前人曾有不同的认识。依据沉积建造、古生物化石、变质变形等资料,对韩母山群进行解体。将该群下部变质变形较强的烧火筒沟组(钙质砾岩、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厘定为震旦系... 关于甘肃龙首山一带"韩母山群"的划分和时代归属,前人曾有不同的认识。依据沉积建造、古生物化石、变质变形等资料,对韩母山群进行解体。将该群下部变质变形较强的烧火筒沟组(钙质砾岩、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厘定为震旦系,上部变质变形较弱的草大坂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厘定为寒武系,并将后者与鄂尔多斯西缘下、中寒武统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中西部 韩母山群 烧火筒沟组 草大坂组 震旦系 寒武系
下载PDF
北天山上石炭统奇尔古斯套组中发现早二叠世珊瑚化石 被引量:4
6
作者 何世平 胡云绪 +1 位作者 赵振明 冯益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48-652,共5页
新近于北天山艾维尔沟北原划为上石炭统的奇尔古斯套组火山岩系所夹灰岩中,采到了结节脊板杯珊瑚Cy-athocariniatuberculataSoshkina,其时代属于早二叠世,表明该区奇尔古斯套组的一部分应属下二叠统。另外,于头屯河原划为上石炭统的奇... 新近于北天山艾维尔沟北原划为上石炭统的奇尔古斯套组火山岩系所夹灰岩中,采到了结节脊板杯珊瑚Cy-athocariniatuberculataSoshkina,其时代属于早二叠世,表明该区奇尔古斯套组的一部分应属下二叠统。另外,于头屯河原划为上石炭统的奇尔古斯套组火山-碎屑岩系所含灰岩砾石中,采到伊万诺夫格鲁特珊瑚GrootiaivanoviDubrolyubova,时代属于晚石炭世,与达拉阶(即莫斯科阶)相当,故地层时代应晚于晚石炭世达拉期,根据区域对比推测该地层的一部分也应属于下二叠统。艾维尔沟一带早二叠世珊瑚化石的发现,表明北天山石炭纪强烈的拉张事件可以持续到早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 奇尔古斯套组 珊瑚化石 下二叠统 早二叠世 上石炭统
下载PDF
秦岭石炭纪古海洋特征及古地理再造 被引量:7
7
作者 曹宣铎 赵江天 胡云绪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24-630,共7页
华北、扬子陆块间的秦岭石炭系经沉积、古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表明,石炭纪古海洋由北缘浅海陆棚、中央裂陷盆地及南缘浅海陆棚3个部分组成。中央的中秦岭裂陷盆地受两期重大裂陷构造事件控制,盆地内以块体重力流-低密度流沉积... 华北、扬子陆块间的秦岭石炭系经沉积、古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表明,石炭纪古海洋由北缘浅海陆棚、中央裂陷盆地及南缘浅海陆棚3个部分组成。中央的中秦岭裂陷盆地受两期重大裂陷构造事件控制,盆地内以块体重力流-低密度流沉积为主,具贫氧、低沉积速率特点,反映了半深海略封闭的海盆沉积环境,很可能是扬子陆块北缘的陆缘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古地理再造 秦岭 古海洋
下载PDF
秦岭商-丹断裂带南缘构造岩片地层初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曹宣铎 胡云绪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商-丹断裂带南缘是由一系列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构造-地层岩片叠积而成的。这些构造地层岩片出露虽不完整,但多数显示有序,其时代、层序均可以鉴别。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构造发展阶段和多种类型盆地沉积。
关键词 商丹断裂带 构造-地层 时代 层序 盆地沉积
下载PDF
西秦岭西段志留纪遗迹化石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式溥 胡云绪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84-391,共8页
本文研究了西秦岭西段志留纪海水深浅不同的两种遗迹相及其沉积环境,一种是甘南迭部拉路沟中志留世晚期浅海砂岩系所含Cruziana遗迹相,另一种是川北若尔盖晚志留世早期深海复理石Nereites遗迹相。共描述遗迹化石10属11种,其中建立3个新... 本文研究了西秦岭西段志留纪海水深浅不同的两种遗迹相及其沉积环境,一种是甘南迭部拉路沟中志留世晚期浅海砂岩系所含Cruziana遗迹相,另一种是川北若尔盖晚志留世早期深海复理石Nereites遗迹相。共描述遗迹化石10属11种,其中建立3个新遗迹种。这些遗迹化石对研究西秦岭的地层发育、沉积矿产和古环境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生物成因标志,对我国的遗迹化石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纪 遗迹化石 地层
下载PDF
一个中元古代具壳后生动物群——“洛南生物群”的初步报道 被引量:2
10
作者 翦万筹 胡云绪 +1 位作者 华洪 刘洪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7-81,共5页
初步报道产自洛南中元古界洛南群巡检司组底部的以具壳化石为代表的多门类生物组合,经多种方法估算的地质年龄为12亿年,是本世纪中期发现的伊迪卡拉软躯生物群的2倍。由于标本及其图象显示明确的化石属性,年代古老。对于地球后生动物早... 初步报道产自洛南中元古界洛南群巡检司组底部的以具壳化石为代表的多门类生物组合,经多种方法估算的地质年龄为12亿年,是本世纪中期发现的伊迪卡拉软躯生物群的2倍。由于标本及其图象显示明确的化石属性,年代古老。对于地球后生动物早期演化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代 洛南生物群 具壳化石
下载PDF
祁连山东部早古生代地层和沉积-构造演化 被引量:40
11
作者 周志强 曹宣铎 +1 位作者 赵江天 胡云绪 《西北地质科学》 1996年第1期1-58,共58页
笔者报道了在祁连山东部开展早古生代地层和沉积一构造演化研究所获得的最新成果.在生物地层学方面,对祁连山东部寒武纪地层和动物群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北祁连山奥陶纪等时地层格架、有关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时限及分布特征作... 笔者报道了在祁连山东部开展早古生代地层和沉积一构造演化研究所获得的最新成果.在生物地层学方面,对祁连山东部寒武纪地层和动物群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北祁连山奥陶纪等时地层格架、有关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时限及分布特征作了补充和修订。在沉积学方面,着重分析了祁连山东部早古生代各种沉积相及环境,特别是晚寒武世大陆裂谷发育中、晚期的火山一沉积环境.在上述基础上,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提出祁连山东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的新认识.同时,该文亦描述了拉鸡山晚寒武世的4个三叶虫新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早古生代 地层 沉积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中、上奥陶统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 被引量:25
12
作者 傅力浦 胡云绪 +1 位作者 张子福 王树洗 《西北地质科学》 1993年第2期1-88,T008,共89页
鄂尔多斯中、上奥陶统的生物带序列划分以与陇县龙门洞的笔石带和耀县桃曲坡牙形石带的对比为基础。多门类化石表明,陇县平凉组顶部C.spiniferus带与北美的相似,已进入卡拉多克末期,为背锅山组定为阿什及期沉积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准... 鄂尔多斯中、上奥陶统的生物带序列划分以与陇县龙门洞的笔石带和耀县桃曲坡牙形石带的对比为基础。多门类化石表明,陇县平凉组顶部C.spiniferus带与北美的相似,已进入卡拉多克末期,为背锅山组定为阿什及期沉积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准确对比了本区7个区带的生物层序,并划分出9个腕足生态群落、5个沉积相和5个遗迹组合。在弄清本区岩相变化的基础上对各岩石地层组作了对比和厘定,并分析了本区海平面升降事件及生物地理区系特征。根据生态群落与海水深度的对应模式,本文尝试作出本区兰维尔期至阿什及期5幅海水等深线图。根据本区南缘从含BA2-3Rhynchotrema-Eospirigerina群落的浅水区-含 BA4-5 Foliome-na群落的半深水区一含Nereites遗迹组合、海绵骨针、放射虫、火山碎屑、滑塌灰岩及深色泥岩的深海区发育良好的斜坡台阶,作出了属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南缘的大陆边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奥陶世 地层 生物标志 沉积环境
下载PDF
秦岭加里东晚期—华力西早期复式前陆盆地 被引量:15
13
作者 曹宣铎 胡云绪 《西北地质科学》 2000年第2期1-14,共14页
南秦岭西段的志留纪—早泥盆世及中秦岭北缘的志留纪—早石炭世的沉积特征表明 ,两区均存在有早期理里石相和晚期磨拉石相 ,构成完整的前陆盆地充填序列 ,并由冲断造山带—前渊—前隆 3部分构成完整的前陆盆地体系。南秦岭前陆盆地是扬... 南秦岭西段的志留纪—早泥盆世及中秦岭北缘的志留纪—早石炭世的沉积特征表明 ,两区均存在有早期理里石相和晚期磨拉石相 ,构成完整的前陆盆地充填序列 ,并由冲断造山带—前渊—前隆 3部分构成完整的前陆盆地体系。南秦岭前陆盆地是扬子北缘裂陷盆地闭合的产物 ,形成于 430 Ma,结束于 390 Ma,历时 40 Ma,属板内前陆盆地 ;中秦岭前陆盆地位于扬子北缘的边缘 ,是秦岭洋闭合后的产物 ,形成于 440 Ma,结束于 32 3Ma,历时 1 0 7Ma,属周缘前陆盆地 ;北秦岭二郎坪弧后前陆盆地的上限是 32 0 Ma,是在加里东晚期—华力西早期于陆—弧—陆碰撞的背景下形成 3种类型的前陆盆地 ,它们组成了秦岭复式前陆盆地 ,总历程达 1 2 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前陆盆地 大陆造山带 充填序列 沉积 演化
下载PDF
犁沟迹──一类中元古代节肢动物爬迹 被引量:5
14
作者 华洪 胡云绪 翦万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94-496,共3页
报道洛南中元古界高山河群中所发现的22属23种遗迹化石。据判断造迹生物以原始蠕形动物为主,还有较为高等的软体动物,并以新遗迹类型──犁沟迹为据进一步证实,中元古代业已出现了可能的原始节肢动物。犁沟迹为一类具束状短脊的... 报道洛南中元古界高山河群中所发现的22属23种遗迹化石。据判断造迹生物以原始蠕形动物为主,还有较为高等的软体动物,并以新遗迹类型──犁沟迹为据进一步证实,中元古代业已出现了可能的原始节肢动物。犁沟迹为一类具束状短脊的断续水平带状迹,脊间沟中常见近乎对称的小坑,据推测其成因方式类似Monomorphichnus,为一类原始节肢动物爬行、漂移交替运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代 节肢动物爬迹 犁沟迹 化石足迹
全文增补中
是可疑化石还是化石──一论洛南生物群
15
作者 华洪 胡云绪 +1 位作者 翦万筹 陈哲 《西北地质科学》 1997年第1期70-75,T001,共7页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地球生物史上最早的后生动物是伊迪卡拉动物群,由软躯印痕化石组成,多数学者认为是刺胞动物,年代约6~7亿年前,而多门类骨骼化石的出现则是寒武系底界的标志。震旦晚期虽有少量报道,但其层位不低于陡山陀组。但...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地球生物史上最早的后生动物是伊迪卡拉动物群,由软躯印痕化石组成,多数学者认为是刺胞动物,年代约6~7亿年前,而多门类骨骼化石的出现则是寒武系底界的标志。震旦晚期虽有少量报道,但其层位不低于陡山陀组。但是,陈耳化石因其年代古老(12亿年)而又显示多样的贝壳或骨路的性质,学术界反映谨慎,认为将其归为可疑化石(dubiofossils)较为可靠。笔者从化石的保存特征、形态组合面貌、有机与无机成分分析和结构构造研究等多方面对洛南生物群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基本排除其为无机成因构造的可能。由于与已知化石类型无法比较,目前暂将其归入分类位置未定的疑难化石(problema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南生物群 可疑化石 化石 寒武系 古生物
下载PDF
这些是宏观藻类化石吗?──二论洛南生物群
16
作者 华洪 胡云绪 +1 位作者 翦万筹 陈哲 《西北地质科学》 1997年第2期74-81,共8页
洛南生物群化石体表面大都具有一层黑色碳质薄膜,并且普遍具有次圆形或长椭圆形形态,因而与立体保存的Chuaria或Tawuia等宏观藻类易于混淆。对比研究表明,洛南生物群在化石体保存方式、主要化石形态、化石体表面构造、... 洛南生物群化石体表面大都具有一层黑色碳质薄膜,并且普遍具有次圆形或长椭圆形形态,因而与立体保存的Chuaria或Tawuia等宏观藻类易于混淆。对比研究表明,洛南生物群在化石体保存方式、主要化石形态、化石体表面构造、化石体壁结构、体壁厚度、壁厚与化石直径比以及化石化学成分等诸多方面与宏观藻类化石有着质的区别。三维立体保存的介壳状的生物体形态,较厚的体壁及三层式结构更多的显示壳状实体化石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群 藻类化石 对比研究 壳状实体化石
下载PDF
西秦岭志留—泥盆纪的遗迹相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云绪 《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91年第31期87-96,共10页
西秦岭的南带在加里东构造阶段处于被动大陆边缘。自中志留世至早泥盆世相继沉积了碎屑潮坪、碎屑陆棚、深水复理石及灰泥潮坪等沉积相。各相中保存了相应的遗迹相:Plaolitesn遗迹相产于若尔盖古陆北侧的碎屑潮坪环境:Cruziana遗迹相,... 西秦岭的南带在加里东构造阶段处于被动大陆边缘。自中志留世至早泥盆世相继沉积了碎屑潮坪、碎屑陆棚、深水复理石及灰泥潮坪等沉积相。各相中保存了相应的遗迹相:Plaolitesn遗迹相产于若尔盖古陆北侧的碎屑潮坪环境:Cruziana遗迹相,保存在下临滨的石英砂岩与黑色泥质岩的交界面中;Nereites遗迹相,保存于多级韵律互层的复理石中,其丰度及分异度极高。以牧食迹为主,耕食迹也很丰富,属浊积外扇类型,Glossifungites遗迹相,保存于下泥盆统灰泥潮坪相。以滤食生物的居住潸穴为主。除Planolites遗迹组合外,其余的遗迹相均可与Seilacher(1967,1968)建立的遗迹相对比。这些遗迹相的发现,对研究西秦岭南带中古生代的沉积环境及构造运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泥盆纪 遗迹相 遗迹化石
下载PDF
甘肃龙首山地区韩母山群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谢从瑞 校培喜 +2 位作者 杨忠智 曹宣铎 胡云绪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甘肃龙首山地区的韩母山群包括下部的烧火筒沟组和上部的草大坂组。对于草大坂组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其岩性主张置于寒武系,另一种观点是因其下部含冰碛砾岩主张置于震旦系。最近在金川黑沟一带的韩母山群的草大坂组中采到... 甘肃龙首山地区的韩母山群包括下部的烧火筒沟组和上部的草大坂组。对于草大坂组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其岩性主张置于寒武系,另一种观点是因其下部含冰碛砾岩主张置于震旦系。最近在金川黑沟一带的韩母山群的草大坂组中采到许多海百合茎、海绵骨针及瓶筐石化石,基本可以确定草大坂组是一个寒武纪—早奥陶世的地层单位,而非震旦纪地层。震旦纪的烧火筒沟组的冰碛砾岩沉积特征明显,区域上可与贺兰山一带的正目观组相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单位 生物化石 冰川沉积 草大坂组 烧火筒沟组 韩母山群 寒武系 震旦系 龙首山 甘肃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浅变质岩的时代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金海 周鼎武 +2 位作者 柳益群 曹宣铎 胡云绪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1-394,共4页
根据新发现的晚泥盆世标准化石,把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原归属于元古界、志留系—中泥盆统、上寒武统—中奥陶统的一套浅变质岩的原岩时代重新确定为晚泥盆世。浅变质岩的物质组成、空间分布和区域地质特征表明,其原岩在沉积之后不久就受到... 根据新发现的晚泥盆世标准化石,把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原归属于元古界、志留系—中泥盆统、上寒武统—中奥陶统的一套浅变质岩的原岩时代重新确定为晚泥盆世。浅变质岩的物质组成、空间分布和区域地质特征表明,其原岩在沉积之后不久就受到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改造,动力变质作用与北昆仑造山带在志留纪—泥盆纪期间的碰撞造山作用相关。上泥盆统浅变质岩的确定为北昆仑碰撞造山作用提供了新的时代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变质岩 碰撞造山作用 晚泥盆世 北昆仑造山带 塔里木盆地 新疆
原文传递
北祁连山—阿拉善地区寒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由伟丰 张海清 +3 位作者 校培喜 曹宣铎 胡云绪 谢从瑞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2-1100,共9页
通过对大量野外露头资料的详细分析,结合前人对该区的研究成果,对北祁连山—阿拉善地区的地层划分,构造演化及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研究。对香山群、韩母山群进行了重新厘定,将香山群的时代厘定为寒武纪—奥陶纪,韩母山群厘定为震旦纪—寒... 通过对大量野外露头资料的详细分析,结合前人对该区的研究成果,对北祁连山—阿拉善地区的地层划分,构造演化及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研究。对香山群、韩母山群进行了重新厘定,将香山群的时代厘定为寒武纪—奥陶纪,韩母山群厘定为震旦纪—寒武纪。在研究区共识别出4种沉积相类型:海岸相、浅海相、半深海相及深海—洋盆相。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造山带与沉积盆地密切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交叉渗透的研究方法,编制研究区寒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研究区寒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是在继承震旦纪格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沉积区主要分布于古地块之间或地块的边缘地带,不同构造背景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沉积环境。目前区内所保存的寒武纪沉积物均为海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寒武纪 北祁连山—阿拉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