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治疗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启明 胡云鼎 +2 位作者 苏红英 刘军华 刘凯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治疗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室性早搏(VPB)/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为(...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治疗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室性早搏(VPB)/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为(45.28±7.61)岁,男性占比61%,均为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于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应用压力监测导管行激动标测,采用导管消融治疗。根据导管贴靠方式不同,分为"大弯法"导管贴靠组(36例)和"小弯法"导管贴靠组(64例)。分析导管消融治疗效果及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结果体表心电图QRS波群特征:均呈左束支传导阻滞,V1及V2导联呈rS型,Ⅰ、V5及V6导联呈R型,aVL导联呈R型或rsr型,aVR导联呈QS型或rS型。三尖瓣环游离壁VPB/VT分布于前侧壁26例(26.0%)、后侧壁41例(41.0%)、侧壁33例(33.0%)。"大弯法"与"小弯法"导管贴靠消融治疗均可实现即刻消融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建模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时间及放电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传导阻滞等并发症,临床较为安全。结论应用"大弯法"及"小弯法"导管贴靠方式消融治疗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VPB/VT安全有效,且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三尖瓣环 心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