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栓性疾病患者抗凝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郑昌成
吴竞生
+6 位作者
丁凯阳
李洁
胡何杰
丁小玲
刘欣
蔡晓燕
朱薇波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疾病患者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活性水平检测在排除常见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5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与50名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浆PC、PS、AT活性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85例血栓性疾...
目的探讨血栓性疾病患者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活性水平检测在排除常见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5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与50名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浆PC、PS、AT活性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85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中位年龄42(17~69)岁,其中≤45岁者60例(70.6%)。动脉血栓组和静脉血栓组患者PC、PS、AT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组PC、PS、AT平均活性低于初发组(P〈0.01);年龄≤45岁患者组PC、PS、AT平均活性低于45岁以上组(P〈0.01)。共有26例(30.6%)患者存在抗凝蛋白活性降低;PS活性降低的发生率最高(10.6%),其次为PC活性降低(8.2%),AT活性降低和联合活性降低(各占5.9%)。结论无明确常见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的血栓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且普遍存在抗凝蛋白水平低下;抗凝蛋白活性降低不仅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且与血栓复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蛋白质C
蛋白质S
抗凝血酶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题名
血栓性疾病患者抗凝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郑昌成
吴竞生
丁凯阳
李洁
胡何杰
丁小玲
刘欣
蔡晓燕
朱薇波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血液内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检验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血管外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4-267,共4页
基金
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05A018)
文摘
目的探讨血栓性疾病患者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活性水平检测在排除常见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5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与50名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浆PC、PS、AT活性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85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中位年龄42(17~69)岁,其中≤45岁者60例(70.6%)。动脉血栓组和静脉血栓组患者PC、PS、AT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组PC、PS、AT平均活性低于初发组(P〈0.01);年龄≤45岁患者组PC、PS、AT平均活性低于45岁以上组(P〈0.01)。共有26例(30.6%)患者存在抗凝蛋白活性降低;PS活性降低的发生率最高(10.6%),其次为PC活性降低(8.2%),AT活性降低和联合活性降低(各占5.9%)。结论无明确常见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的血栓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且普遍存在抗凝蛋白水平低下;抗凝蛋白活性降低不仅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且与血栓复发密切相关。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蛋白质C
蛋白质S
抗凝血酶类
危险因素
Keywords
Thrombophilia
Anticoagulants deficiency
Thrombotic event
Risk factor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栓性疾病患者抗凝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郑昌成
吴竞生
丁凯阳
李洁
胡何杰
丁小玲
刘欣
蔡晓燕
朱薇波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