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毛先舒古文理论与清初文章学的演变 |
胡元翎
陈婷婷
|
《学术交流》
CSSCI
|
2024 |
0 |
|
2
|
胡元翎一首 |
胡元翎
|
《词学》
CSSCI
|
2010 |
0 |
|
3
|
男性诗论与女性诗人的“隔”——朱淑真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
胡元翎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6
|
|
4
|
从才子佳人小说到《红楼梦》“信物”功能衍变论析 |
胡元翎
刘雪莲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5
|
从准《草堂诗余》初选本蠡测文人“曲化”词之文本标准 |
胡元翎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6
|
对“曲化”与“明词衰弊”因果链的重新思考 |
胡元翎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7 |
6
|
|
7
|
李渔拟话本篇首诗词浅探 |
胡元翎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8
|
明代分类本《草堂诗余》与“明词曲化”之发生 |
胡元翎
|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10 |
5
|
|
9
|
再论李渔的“虚实”观 |
胡元翎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0
|
从“骨相仅存”到肌肤丰盈——李渔戏剧对小说重写的原则之二 |
胡元翎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1
|
东北苏轼研究述评 |
胡元翎
宋学达
|
《天中学刊》
|
2012 |
1
|
|
12
|
徐士俊词学观的发展与明末清初词坛 |
胡元翎
梁雪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3
|
焦虑:英雄情怀与孤独意识的扭结——辛弃疾仕闽期间创作心态探析 |
胡元翎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4
|
|
14
|
李渔词本体论再议 |
胡元翎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5
|
曲兴词未亡--明拟话本所用词调与明部分词调曲化之关系考察 |
胡元翎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6
|
从明“自度曲”现象以观明人“词曲融通”观念 |
胡元翎
丁立云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7
|
世纪初近代词曲研究之发轫 |
胡元翎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8
|
李渔“十种曲”关目功能探 |
胡元翎
|
《人文论丛》
|
2003 |
0 |
|
19
|
明末清初小说戏曲题材类型的相谐互借——以时事小说与时事戏、世情小说与世情戏为例 |
胡元翎
|
《明清文学与文献》
|
2014 |
0 |
|
20
|
简议与爱情词相关的种种意料之外 |
胡元翎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