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肝癌巴马小型猪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嫣爽 胡兴琳 +1 位作者 周晓囡 雷蕾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建立人肝癌巴马小型猪异种移植模型,探索人肝癌细胞是否能在猪的肝脏中存活,为建立人肿瘤细胞异种移植的大动物模型和临床肿瘤治疗、药物试验等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表达GFP的人肝癌细胞通过腹腔镜手术注入15只肝部分切除的巴... 目的建立人肝癌巴马小型猪异种移植模型,探索人肝癌细胞是否能在猪的肝脏中存活,为建立人肿瘤细胞异种移植的大动物模型和临床肿瘤治疗、药物试验等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表达GFP的人肝癌细胞通过腹腔镜手术注入15只肝部分切除的巴马小型猪的肝实质中。实验分为3组(G0组、G1组和G2组)。G0组为对照组,巴马小型猪肝脏实行肝部分切除术后注射生理盐水;G1组巴马小型猪实施肝部分切除术后注射人肝癌细胞;G2组巴马小型猪实施肝部分切除术后注射人肝癌细胞,术后12小时饲喂免疫抑制剂。定期采集各组实验动物的外周血,检测实验动物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人类甲胎蛋白(AFP)。对巴马小型猪的肝脏进行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镜下观察猪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对实验组进行绿色荧光蛋白(GF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中是否有人肝癌细胞的嵌合。结果各组巴马小型猪的AST和ALT指标在术后14天恢复到术前水平。GFP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G1组和G2组巴马小型猪的肝脏中均能检测到人肝癌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显示在实验组的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人AFP的表达,且G2组与G1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FP(μg/L):39.54±20.30比13.77±7.52,P<0.05]。HE染色结果显示G1组肝组织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结论通过猪肝原位移植人肝癌细胞的方法可以建立人肝癌巴马小型猪异种移植模型。免疫抑制剂能促进移植的细胞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细胞癌 异种细胞移植 巴马小型猪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基于CDIO模式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嫣爽 李娜 +3 位作者 胡兴琳 黄星卫 单智焱 雷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9期311-312,共2页
组织胚胎学是医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所授知识是后续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基础。因此,对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目的更加关注了对学生自身素质的教育,从卓越医生的培养目标出发,考虑引入国际优秀教... 组织胚胎学是医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所授知识是后续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基础。因此,对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目的更加关注了对学生自身素质的教育,从卓越医生的培养目标出发,考虑引入国际优秀教育理念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而CDIO符合这种需求,CDIO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考虑把CDIO模式引入到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体系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考试等多方面提出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建立一种基于CDIO的组织胚胎学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是解决目前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较好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模式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核糖体DNA转录的表观调控与肿瘤发生 被引量:1
3
作者 程香荣 胡兴琳 +3 位作者 姜琦 黄星卫 王楠 雷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5-192,共8页
近年来,表观遗传机制的研究结果提示核糖体DNA (rDNA)表观调控机制的缺陷可能诱导肿瘤发生。ATRX/DAXX复合物通过介导H3.3的H3K9me3修饰,建立和维持rDNA转录沉默。ATRX/DAXX基因在部分肿瘤中经常发生突变,可能刺激rDNA转录而促进肿瘤发... 近年来,表观遗传机制的研究结果提示核糖体DNA (rDNA)表观调控机制的缺陷可能诱导肿瘤发生。ATRX/DAXX复合物通过介导H3.3的H3K9me3修饰,建立和维持rDNA转录沉默。ATRX/DAXX基因在部分肿瘤中经常发生突变,可能刺激rDNA转录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本文主要阐述rDNA转录表达异常对肿瘤发生的促进作用,介绍rDNA基因转录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以期为针对rDNA转录调控机制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NA 表观调控 H3.3 ATRX/DAXX 肿瘤发生
下载PDF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的神经发育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兴琳 刘惠 +3 位作者 吴嫣爽 乔钰 单智焱 雷蕾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9-223,共5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以重复刻板行为、社交互动障碍和语言受损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大脑发育障碍。在涉及ASD的数百个基因中,某些与突触功能、脑神经网络连接异常、核小体包装等相关的基因分子机制已被发现。诱导...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以重复刻板行为、社交互动障碍和语言受损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大脑发育障碍。在涉及ASD的数百个基因中,某些与突触功能、脑神经网络连接异常、核小体包装等相关的基因分子机制已被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以精确模拟遗传神经发育障碍的工具。通过iPSCs技术可以获得患者特异性细胞系,并将其分化成特定的细胞亚型,如神经前体细胞、神经元,该技术推动了关于ASD等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的病理研究和治疗靶点的验证。本文中综述了iPSCs诱导分化的神经元在ASD相关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iPSCs在诱导产生神经元方面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前景的展望,如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CRISPR/Cas)技术与iPSCs技术结合寻找胚胎时期疾病发生靶点,以期实现疾病的早期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性障碍 多能干细胞 神经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