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麻素对人和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BA电流的调控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罗雪 刘诗亮 +3 位作者 江梦南 沈雨濛 胡单萍 沈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比较人和小鼠视网膜内源性大麻素类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CB1)的表达差异,观察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对不同种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BA电流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B1受体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制备... 目的比较人和小鼠视网膜内源性大麻素类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CB1)的表达差异,观察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对不同种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BA电流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B1受体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制备视网膜薄片,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在神经节细胞上给予100μmol/L GABA快速加药诱导出电流IGABA,而后观察孵育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时GABA诱导的IGABA及同时孵育WIN 55212-2和大麻素受体拮抗剂SR141716A的电流IGABA。结果人和小鼠视网膜CB1受体的分布有所不同,人的内核层、外核层、神经节细胞层有显著的CB1表达,但小鼠CB1受体主要表达在内网状层、外网状层上;膜片钳结果显示不管是在人还是在小鼠的视网膜上,孵育WIN55212-2后的GABA诱导电流幅度均有显著减小。不同的是,在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上,WIN55212-2明显减慢了GABA电流的反应速度,表现在电流达峰时间明显延长,恢复时间缩短(P<0.05)。WIN55212-2对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BA的反应速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CB1受体在人和小鼠视网膜中有差异性分布,对神经节细胞的GABA电流影响也不同。孵育WIN55212-2可抑制人和小鼠神经节细胞GABA电流幅度,但仅对人的神经节细胞的GABA电流的动力学速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 大麻素受体 神经节细胞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的正常眼压青光眼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诗亮 陈媛媛 +5 位作者 胡单萍 田凯琳 江梦南 罗雪 沈吟 邢怡桥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0-715,共6页
目的:利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正常眼压青光眼小鼠模型,研究NMDA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伤的关系。方法:6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NMDA 10,20,30nmol,产生视网膜损伤动物模型。... 目的:利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正常眼压青光眼小鼠模型,研究NMDA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伤的关系。方法:6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NMDA 10,20,30nmol,产生视网膜损伤动物模型。在整体动物水平通过眼底照相、视网膜电图(ERG);在组织学水平通过视网膜HE染色、视神经甲苯胺蓝染色、全视网膜铺片Brn-3a免疫荧光染色及RGCs计数观察术后6h,12h,24h,48h,7dRGCs的损伤情况。结果:NMDA干预后24h,RGCs数量明显减少,内丛状层厚度变薄。眼底视网膜呈苍白色改变,血管迂曲痉挛;ERG显示a波和b波潜伏期的变化不大,b波振幅下降。光镜下可见RGCs密度逐渐降低;视神经轴索呈退行性变,与NMDA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RGCs计数显示NMDA诱导的RGC减少主要集中于术后1d,24hRGCs数量减少83.97%(P<0.01)。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NMDA可在不影响眼压的情况下诱导RGCs的显著减少和功能损害,与急性青光眼性损伤具有相似性,可为视神经保护研究提供研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动物模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NMDA 兴奋毒性
原文传递
人和小鼠视网膜双极细胞的形态及功能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罗雪 沈雨濠 +3 位作者 江梦南 刘诗亮 胡单萍 沈吟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比较人和小鼠视网膜视杆双极细胞形态和药物模拟对光反应的电流特性。方法实验研究。对视网膜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用PKC-α抗体标记视网膜视杆双极细胞,以观察其形态分布特点。在灌流充氧的情况下制备视网膜薄片切片,行视网... 目的比较人和小鼠视网膜视杆双极细胞形态和药物模拟对光反应的电流特性。方法实验研究。对视网膜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用PKC-α抗体标记视网膜视杆双极细胞,以观察其形态分布特点。在灌流充氧的情况下制备视网膜薄片切片,行视网膜ON型以及OFF型双极细胞的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分别在ON型双极细胞和OFF型双极细胞上给予快速加药40μmol/LLY3414925或100μmol/LAMPA,诱导出谷氨酸电流,以记录双极细胞模拟对光反应,并比较人和小鼠的谷氨酸电流动力学的差异,人和小鼠各项数据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检验)进行处理。结果人和小鼠的视网膜视杆双极细胞形态分布相似,但PKC-α表达略有不同。膜片钳结果显示人视网膜ON型双极细胞的模拟对光反应的上升相的达峰时间为(1.91±0.11)ms,与小鼠视网膜ON型双极细胞[(0.83±0.08)ms[相比明显较长(U=0.00,P〈0.01),而人视网膜ON型双极细胞的模拟对光反应恢复时间为(1.34±0.40)ms,明显短于小鼠[(20.06±3.07)ms](U=0.00,P〈0.01)。但人和小鼠视网膜OFF型双极细胞电流动力学即电流幅度[人:(143.0±2.1)pA;小鼠:(136.3±2.2)pA]、反应上升时间[人:(1.91±0.35)ms;小鼠:(1.28±0.52)ms]和恢复时间[人:(220.5±10.8)ms;小鼠:(168.1±29.3)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视杆双极细胞在人和小鼠视网膜中分布位置和形态大致相似。人和小鼠视网膜ON型双极细胞电流特性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双极细胞 人类 小鼠 膜片钳术
原文传递
一种急性分离视网膜细胞的实验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单萍 罗雪 +1 位作者 刘诗亮 沈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为视网膜细胞实验提供足量且活性高的视网膜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取3周的C57小鼠视网膜,用木瓜蛋白酶消化后并吹打,得到细胞悬液后用富氧的溶液灌流,待分离细胞静置沉淀后,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分析不同... 目的:探讨为视网膜细胞实验提供足量且活性高的视网膜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取3周的C57小鼠视网膜,用木瓜蛋白酶消化后并吹打,得到细胞悬液后用富氧的溶液灌流,待分离细胞静置沉淀后,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分析不同类型的视网膜细胞所需的最佳酶解时间和最佳酶浓度。结果:本实验在不同的酶解时间或酶浓度下使用木瓜蛋白酶对视网膜进行分离消化,得到的细胞数量不尽相同,通过统计得到针对每一种视网膜细胞的最优化分离条件。结论:本实验系统地研究并建立了针对分离不同视网膜细胞的最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木瓜蛋白酶 分离细胞
原文传递
新型Micron Ⅳ视网膜影像系统在三种小鼠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诗亮 沈吟 +4 位作者 陈媛媛 胡单萍 田凯琳 陈长征 邢怡桥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 观察新型MicronⅣ视网膜影像系统检查在3种小鼠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24只.分别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组、N-甲基-N-亚硝脲(MNU)模型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模型组.应用MicronⅣ视网... 目的 观察新型MicronⅣ视网膜影像系统检查在3种小鼠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24只.分别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组、N-甲基-N-亚硝脲(MNU)模型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模型组.应用MicronⅣ视网膜影像系统对3种模型组小鼠行眼底彩色照相;OIR模型组、MNU模型组小鼠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MNU模型组、NMDA模型组小鼠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结果 OIR模型组小鼠眼底视网膜血管高度扩张、纡曲,走形僵直;FFA检查可见形态异常、分布紊乱的新生血管丛,荧光渗漏致玻璃体混浊;OCT检查可见视网膜前纤维血管组织及纡曲扩张血管后方粗大的阴影暗区.MNU模型组小鼠眼底视盘呈蜡黄色萎缩,视网膜无明显色素性改变;FFA检查可见视网膜血管轻微变细;OCT检查可见视网膜厚度和结构变化不明显;ERG检查结果显示,a、b波潜伏期变化不大,建模型后2、3d最大混合反应a波振幅分别为(15.38±4.36)、(13.78±5.52) μV,明显下降.NMDA模型组小鼠眼底视网膜呈苍白色改变,血管痉挛纡曲;ERG检查结果显示,a、b波潜伏期变化不大,建模型12、24 h最大混合反应b波振幅分别为(72.28±7.18)、(65.35±9.18) μV,明显下降.结论 Micron Ⅳ视网膜影像系统能实时、无创观察视网膜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显像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利用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利用 视网膜电描记术 利用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受体GPR30介导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江梦南 罗雪 +5 位作者 沈雨濛 刘诗亮 娄翔峰 胡单萍 沈吟 邢怡桥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通过玻璃体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建立小鼠青光眼模型,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对受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9周龄C57雄性小鼠,利用荧光染色技术,观察GPR30受体在正常雄鼠视网膜内分布。将健康雄... 目的:通过玻璃体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建立小鼠青光眼模型,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对受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9周龄C57雄性小鼠,利用荧光染色技术,观察GPR30受体在正常雄鼠视网膜内分布。将健康雄鼠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2NMDA模型组;3GPR30受体激动剂(G-1)组;4雌激素和GPR30受体拮抗剂(G-15)组。通过全视网膜铺片Brn3a免疫荧光染色、视网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和神经节细胞计数,观察玻璃体腔注射NMDA后各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网膜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在正常雄鼠视网膜中,GPR30受体主要表达在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光镜下观察雌激素组和G-1组中Brn3a特异性标记的神经节细胞较NMDA模型组神经节细胞密度增高,GFAP标记的胶质细胞较NMDA模型组则明显减少;神经节细胞计数显示:雌激素组和GPR30受体激动剂(G-1)组均较NMDA模型组神经节细胞数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雌激素主要通过激活GPR30受体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NMDA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模型中,GPR30受体的激活可减少视网膜胶质细胞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G蛋白偶联受体30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N-甲基-D-天冬氨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