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效德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卫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5,共3页
依据中职德育课程理念,坚持习之以知、动之以情、树之以信、练之以意、导之以行的教育教学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针对礼仪、道德、法律三部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合作,构建实效德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德行的生长。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课堂 实效德育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职业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行同向实施策略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卫芳 《当代职业教育》 2021年第5期7-8,共2页
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课程与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是当下职业院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 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课程与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是当下职业院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两年理实一体化的行动研究中,我们初步探索形成了实施课程思政,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工作 立德树人 职业院校 理实一体化 思政课程 三全育人 实施策略
下载PDF
破解职教德育难题的核心在于“以生为本”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09年第5期15-17,共3页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急迫性和困难性已成社会共识,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成了全体职教人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2008年江苏省评选了27所职业教育德育特色学校,笔者基于这批学校实施的成功德育经验。在研究中进行总...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急迫性和困难性已成社会共识,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成了全体职教人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2008年江苏省评选了27所职业教育德育特色学校,笔者基于这批学校实施的成功德育经验。在研究中进行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实践验证,在实践验证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形成了以下初步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工作 以生为本 职教 职业教育 社会共识 焦点问题 特色学校 研究成果
下载PDF
职校学生重塑自信心之三部曲——基于职校新生第一学期主题班会的平台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09年第1期47-48,共2页
绝大部分职校生在基础教育中,是以中下游学生甚至是问题学生的身份生存着的。他们经历了大大小小考试中的失败,普高上不了才上的职业学校,“失败者”身份的定位,使职校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自卑心理。而这种自卑心理又表现为种种... 绝大部分职校生在基础教育中,是以中下游学生甚至是问题学生的身份生存着的。他们经历了大大小小考试中的失败,普高上不了才上的职业学校,“失败者”身份的定位,使职校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自卑心理。而这种自卑心理又表现为种种不良的心态和行为,会影响到班集体的正常建设.更会影响到职校生的德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校学生 主题班会 第一学期 三部曲 自信心 新生 自卑心理 职校生
下载PDF
教育机智让错误成为学生发展的契机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5年第5期30-31,共2页
教育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育情况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处理能力。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提出了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与孩子们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其实施要以一... 教育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育情况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处理能力。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提出了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与孩子们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其实施要以一种关心和接受的方式去搜寻孩子的潜力,以机智敏感的眼神使亲密的联系成为可能,简而言之,教育机智就是做那些对学生好的和恰当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机智 班主任 教育策略
下载PDF
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性“双主”相融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3年第9期47-48,共2页
实效德育课堂应该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学习的体现有机相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在坚持两者相融时,必须要坚持“启发式”原则、“全面性”原则,要坚持知识为基础,运用知识解决“三贴近”问题为载体。只有这样,德育... 实效德育课堂应该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学习的体现有机相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在坚持两者相融时,必须要坚持“启发式”原则、“全面性”原则,要坚持知识为基础,运用知识解决“三贴近”问题为载体。只有这样,德育课堂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课堂,师生共同成长,达成教与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下载PDF
家校合作破解教育难题
7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第5期53-54,共2页
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 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一家庭教育。他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认为“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复杂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了任何教育都应该开展家校合作.实现最佳的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子女 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形成合力 社会机构 教育模式
下载PDF
爱生有方,育德无痕
8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第11期56-57,共2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为这条规律是教育艺术的核心。”“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为这条规律是教育艺术的核心。”“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这两句话实际上指出了教育工作的一种最高境界即无痕教育,这是一种基于相信学生性本善、学生具有道德生长能力的教育,它弱化说教、灌输,而是以学生生活中的各种真实情境为教育载体,通过环境熏陶、榜样示范引领、对话沟通等方式,激发学生内心道德生长的需求,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道德观念,产生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行为。这种基于学生内生长力的无痕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生活 教育过程 教育工作者 爱生 育德 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观念 潜移默化
下载PDF
榜样点燃正能量
9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第4期44-44,共1页
人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认识和改造世界。一个人的想法和心态往往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和工作实效,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让我们即使面对挫折和困难,也能将它们变成追求幸福的动... 人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认识和改造世界。一个人的想法和心态往往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和工作实效,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让我们即使面对挫折和困难,也能将它们变成追求幸福的动力:消极焦虑的心态。则会让我们忙于抱怨、挑剔、指责,而忽略了积极行动,让各种机遇和我们擦肩而过。积蓄并传递信任、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规避并消除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引领学生积极面对和解决各种困难。是职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榜样 主观能动性 班主任工作 改造世界 生活质量 心态 学生
下载PDF
德心融合,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
10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第10期52-53,共2页
所谓“德心融合”,就是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基点,既灵活运用传统德育方法,也巧妙借助心育的方法和技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以心育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基本途径,最终达到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这是在中国教育文化和教育实践土地上形... 所谓“德心融合”,就是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基点,既灵活运用传统德育方法,也巧妙借助心育的方法和技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以心育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基本途径,最终达到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这是在中国教育文化和教育实践土地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心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阴影 学生 传统德育方法 成长需要 情感体验 教育形态 教育实践 教育文化
下载PDF
七彩阳光 绚烂生命
11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2年第7期1-1,共1页
有人说,教师是红烛、是春蚕、是园丁、是工程师……而我以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更应似太阳。教育从本原上来说就是师生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丰富的精神生活是教育的前提和取得成效的基础。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 有人说,教师是红烛、是春蚕、是园丁、是工程师……而我以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更应似太阳。教育从本原上来说就是师生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丰富的精神生活是教育的前提和取得成效的基础。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教师就应该成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有专业特长的典范,犹如太阳,要照亮和哺育万物,自己就必须热情燃烧,发光发热,成为七彩绚丽的光明体。职校教师热爱生活,是基于生命的独特性、平等性和生命旅程的不可逆转性,他们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呵护生命,善于缔造、分享和欣赏生命中的每一份收获和美丽。热爱生活的教师,在家庭中会精心照顾自己和家人,善于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他们准确自我定位,确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会科学管理时间,让学习、工作、生活有条不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的独特性 职校教师 阳光 精神生活 高素质劳动者 热爱生活 家庭氛围 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职校教师尤其需要专业化
12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3年第4期33-33,共1页
在职业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轨的现阶段.职教教材出版确实有“乱象”之嫌,“危险”的教科书其实并不是个例。究其原因,有大家广为鄙薄的利益驱动因素,有教材编写者自身素养的因素,有教材审核发行管理机制不规范因素,更有职... 在职业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轨的现阶段.职教教材出版确实有“乱象”之嫌,“危险”的教科书其实并不是个例。究其原因,有大家广为鄙薄的利益驱动因素,有教材编写者自身素养的因素,有教材审核发行管理机制不规范因素,更有职教教材内容相对稳定,难以跟上行业企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校教师 专业化 教材出版 教材编写者 内涵发展 规模发展 职业教育 自身素养
下载PDF
君子之教喻也——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
13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第2期55-55,共1页
“君子之教喻也”出自《礼记·学记》,意思为高明的教师善于用启发的方法教育学生,其具体内容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它是班主任教育转化学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有效策略 君子 教育转化 学生 学记 教师
下载PDF
浅议班主任的“以身作则”
14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第6期44-45,共2页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成人成才,已成为班主任的共识。但是,在实践中,对“以身作则”内涵理解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以身作则 身正为范 成人成才 引导学生 潜移默化 内涵理解
下载PDF
班主任的第一印象
15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第1期47-48,共2页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
关键词 第一印象 班主任 心理学家 学生
下载PDF
让学生学会友善共处
16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6年第6期45-46,共2页
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和睦相处的一种道德行为,人们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并以此作为相处的目标和准则。学会共处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 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和睦相处的一种道德行为,人们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并以此作为相处的目标和准则。学会共处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有:认识自己、发现他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友善地相处则是让学生以互相尊重、关心、帮助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相处 友善 班主任
下载PDF
有效沟通巧破师生冲突难题
17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5年第6期33-34,共2页
教育就是一种沟通的艺术,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说:"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这话形象地道出了沟通艺术的真谛。在职校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冲突产... 教育就是一种沟通的艺术,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说:"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这话形象地道出了沟通艺术的真谛。在职校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冲突产生的原因就是沟通不当,而很多教育问题的解决却又是通过有效沟通达成的,因此,会沟通是班主任胜任工作的核心能力。沟通首先是一种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 师生冲突 教育策略
下载PDF
青春的情感如何安放——班主任对学生青春期情感的管理
18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5年第9期41-42,共2页
“早恋”这个词,经常被很多老师、家长挂在嘴上,一般是指未进入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相当多的班主任和家长都反对学生“早恋”,认为学生经济未独立、思维未成熟,责任意识和自控力不够强,陷入“恋爱”中,往往会影响正常... “早恋”这个词,经常被很多老师、家长挂在嘴上,一般是指未进入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相当多的班主任和家长都反对学生“早恋”,认为学生经济未独立、思维未成熟,责任意识和自控力不够强,陷入“恋爱”中,往往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严重的会对学生身心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但另一方面,中学生谈恋爱现象却越来越多,家长和班主任的反对似乎并不奏效。那么班主任对学生青春期的情感应如何进行管理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早恋 班主任
下载PDF
实践育人促学生发展
19
作者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5年第7期37-38,共2页
近几年来,习近平同志通过与青年学生座谈、回信等形式多次强调实践在青少年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鼓励青少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锻炼成长。当下,实践育人已经成为职教人的共识,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 近几年来,习近平同志通过与青年学生座谈、回信等形式多次强调实践在青少年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鼓励青少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锻炼成长。当下,实践育人已经成为职教人的共识,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才,但我们要注意澄清以下三个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 学生发展 班主任
下载PDF
公民:职业教育的新指向
20
作者 张荣胜 胡卫芳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0年第6期13-21,共9页
公民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培养公民而进行的教育。法律意义上的公民以具备国籍为前提条件,公民身份与生俱来;而教育意义上的公民则强调责任感和权利意识,着力在公民意识的激发和公民行为的养成上。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现代化、国... 公民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培养公民而进行的教育。法律意义上的公民以具备国籍为前提条件,公民身份与生俱来;而教育意义上的公民则强调责任感和权利意识,着力在公民意识的激发和公民行为的养成上。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现代化、国际化,对公民社会的期待和需求日益增加,公民教育的身影也渐渐地出没于各类学校的校园中,有识见的教育工作者们正为中国公民社会的最终形成和到来,不辞劳苦地在下一代身上播下种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 职业教育 指向 中国经济 公民社会 教育工作者 法律意义 公民身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