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控制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发育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8
1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3 位作者 杨凤根 颜其彬 刘树根 童崇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6-262,共7页
以南襄盆地泌阳断陷中新生代陆相层序为例 ,探讨了控制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形成和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基底构造沉降、物源供给、古气候波动及湖平面变化是控制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发育的四大主要因素。在泌阳断陷湖盆中 ,区域性构造运... 以南襄盆地泌阳断陷中新生代陆相层序为例 ,探讨了控制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形成和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基底构造沉降、物源供给、古气候波动及湖平面变化是控制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发育的四大主要因素。在泌阳断陷湖盆中 ,区域性构造运动控制着盆地充填序列及构造层序 ,盆地边界断裂的脉动性控制着地震层序 (层序组 )及层序 ;物源供给速率与可容空间变化速率比值决定着陆相层序单元堆叠型式 ;古气候影响陆相层序发育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影响物源及湖平面变化而产生效应 ,古气候周期性变迁决定着陆相层序中高频单元的发生、发展和定格 ;湖平面变化是研究断陷湖盆层序地层的主要内容 ,它直接控制着陆相层序诸多几何学方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沉降 物源供给 古气候 湖平面 影响因素 陆相层序 泌阳断陷 古气候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格局及在中、新生代的演化 被引量:47
2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2 位作者 曹运江 黄继祥 牟中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16,共4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由北向南可划分为祁连山断褶山系、柴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前陆滑脱拆离带及前陆盆地低应变区等四个构造带,且断褶构造的形成时间有自北向南逐渐变新的趋势。综合研究表明,印支旋回和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是柴北...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由北向南可划分为祁连山断褶山系、柴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前陆滑脱拆离带及前陆盆地低应变区等四个构造带,且断褶构造的形成时间有自北向南逐渐变新的趋势。综合研究表明,印支旋回和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是柴北缘前陆盆地北部边界——南祁连断褶山系的强化、定型时期,奠定了山前前陆盆地发育的基本格局;燕山旋回及白垩纪末的燕山运动对柴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影响最为强烈,并使下第三系沉降-沉积中心向盆内迁移,且在这一带有构造圈闭雏型形成;喜马拉雅旋回在柴达木盆地有两次规模较大的构造运动,渐新世末的构造运动对柴北缘前陆滑脱拆离带影响最强,并使上第三系沉降-沉积中心进一步向盆内推移,且在这一带形成有关的构造圈闭;上新世末的构造运动是一次最强烈的构造运动,使柴北缘地区各断褶构造带基本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前陆盆地 构造运动 构造格局 柴达木盆地北缘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带 构造圈闭 下第三系 上第三系
下载PDF
断陷湖盆陆相层序中体系域四分性探讨──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为例 被引量:31
3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3 位作者 颜其彬 张永贵 刘树根 童崇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3-28,共6页
断陷湖盆中一个完整陆相层序的体系域具四分性,即低水位体系域(LST)、水进体系域(TST)、高水位体系域(HST)及水退体系域(RST),该四分体系域具显著的几何构型特征,它们分别由低位加积小层序组、退积小层序组、高... 断陷湖盆中一个完整陆相层序的体系域具四分性,即低水位体系域(LST)、水进体系域(TST)、高水位体系域(HST)及水退体系域(RST),该四分体系域具显著的几何构型特征,它们分别由低位加积小层序组、退积小层序组、高位加积小层序组及进积小层序组构成。陆相层序四分体系域是一个沉积基准面旋回所引起的可容空间旋回性变化的沉积响应。对于断陷湖盆的一个完整陆相层序,其体系域划分原则为:湖相厚层泥岩代表高水位体系域,它是水退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的分界;初始湖泛面之上为水进体系域,其下为低水位体系域。断陷湖盆中一个完整的陆相层序自下而上依次由下列层序单元构成;层序界面(SB)→无湖岸上超的低水位体系域→湖岸显著上超的水进体系域→由沉积速率缓慢的垂向加积型湖相泥质岩构成的高水位体系域→湖岸显著退却的水退体系域→层序界面(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陆相层序 体系域四分性 第三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侏罗纪盆地原型及其形成与演化探讨 被引量:39
4
作者 胡受权 曹运江 +1 位作者 黄继祥 牟中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9-195,共7页
柴达木盆地的演变历程是与柴达 木地块的发展历史一脉相承的。三叠纪及其以前,柴达木 地块主体呈现稳定的隆升状态,仅其南、北 缘发育的裂谷带时张时合,沉积了 一套海相裂谷型建造。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结束了柴达 木地块及其周缘地... 柴达木盆地的演变历程是与柴达 木地块的发展历史一脉相承的。三叠纪及其以前,柴达木 地块主体呈现稳定的隆升状态,仅其南、北 缘发育的裂谷带时张时合,沉积了 一套海相裂谷型建造。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结束了柴达 木地块及其周缘地区的海相沉积史 ,使柴 达木地区进入陆内盆地发育新时期 。从柴达木盆地南、北 缘推覆构造带形成的板块构造机理 来看,柴达木盆地南、北缘各发育一个规 模不等、但性质相似且具统一成因 机制的陆相前陆盆地,且它们呈现背 驮式渐次向前发展的模式。另外,由于阿尔金深断裂带在印支 期和燕山期的强烈右型走滑作用, 在柴达木地块西缘形成了一系列拉 分盆地,使柴达木地块侏罗纪盆地原 型具有前陆盆地与拉分盆 地叠合的属性。白垩纪 至早第三纪古、始新世,由于主干逆 冲断裂带背驮式地向盆内发展,沉 降沉积中心逐渐向盆内迁移;早第三纪 渐新世以后,由于印度板 块与欧亚板块 的碰撞所引起 的强烈挤压和 盆内挠曲,前陆 盆地及拉分盆 地的特点已不 明显,原来的前陆盆 地和拉分盆地区成为了强烈构造变 形带和晚第三纪- 第四纪的局部沉 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侏罗纪 原型盆地 陆相 含油盆地
下载PDF
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的“沉积滨线坡折”问题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3 位作者 杨凤根 颜其彬 刘树根 童崇光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29,共10页
在分析断陷湖盆陡坡带不同构造部位的可容空间变化规律及其沉积响应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断陷湖盆陡坡带参照井选取的可容空间机理 ,并阐明了参照井的选择原则 ;根据参照井处的沉积相迁移特征及体系域叠置样式 ,建立了在参照井的背景下 ... 在分析断陷湖盆陡坡带不同构造部位的可容空间变化规律及其沉积响应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断陷湖盆陡坡带参照井选取的可容空间机理 ,并阐明了参照井的选择原则 ;根据参照井处的沉积相迁移特征及体系域叠置样式 ,建立了在参照井的背景下 ,Ⅰ型与Ⅱ型陆相层序划分及其层序界面判识标准 ,以及低水位体系域 (LST)、水进体系域 (TST)、高水位体系域 (HST)及水退体系域 (RST)的识别模式。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老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采用泌 2 0 7井为参照井 ,开展了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的尝试性研究 ,并编制了该层段的陆相层序地层等时框架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选取参照井的办法 ,可以有效地解决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分析中的“沉积滨线坡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陡坡带 层序地层学 老第三纪 沉积滨线坡折 参照井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前陆盆地演化及油气勘探目标 被引量:22
6
作者 胡受权 曹运江 +1 位作者 黄继祥 牟中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柴达木北缘地区前陆盆地背靠相对活动的南祁连造山带,面朝相对稳定的柴达木微板块,在中生代(至少侏罗纪)曾历经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了一系列与褶皱—冲断作用有关的构造样式。该前陆盆地在平面上呈狭长状,沿南祁连山前绵延分布。... 柴达木北缘地区前陆盆地背靠相对活动的南祁连造山带,面朝相对稳定的柴达木微板块,在中生代(至少侏罗纪)曾历经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了一系列与褶皱—冲断作用有关的构造样式。该前陆盆地在平面上呈狭长状,沿南祁连山前绵延分布。根据地震剖面解释及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柴北缘侏罗纪沉积盆地具较典型的前陆盆地剖面形态,且该前陆盆地呈现背驮式渐次向前(盆内)发展演化模式。柴北缘地区逆冲推覆构造及其前陆盆地起始于印支运动,形成于燕山运动,改造于喜马拉雅期。柴北缘前陆盆地由南祁连造山带往盆内,可以划分为:南祁连造山带、柴北缘逆冲叠瓦扇带、隐伏逆冲前缘带及前缘斜坡带四个构造单元。在柴北缘前陆盆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前陆盆地 盆地演化 油气勘探
下载PDF
Fischer图解及其沉积响应的计算机模拟──以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胡受权 陈国能 +1 位作者 王英民 童崇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0-75,共6页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包括三个跨时分别为108,140,102Ma的陆相层序,在双河赵凹地区表现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配置。在这三个陆相层序中,共发育13个小层序组,其中可识别的小层序达50多个,其内...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包括三个跨时分别为108,140,102Ma的陆相层序,在双河赵凹地区表现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配置。在这三个陆相层序中,共发育13个小层序组,其中可识别的小层序达50多个,其内部沉积微相达10余种。据此,采用Fischer图解法,求取了其可容空间变化速率曲线。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定量层序地层模拟系统,模拟了研究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沉积时期,可容空间变化过程与陆相层序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泌阳断陷湖盆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的三个陆相层序,均为高匀速物源供给条件下形成的,其中S4层序的水进体系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cher图解 陆相 模拟 第三纪 层序地层
下载PDF
陆相层序界面识别的岩石地球化学标志探讨——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受权 颜其彬 张永贵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4-29,共6页
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所划三个陆相层序不仅在地震剖面、电测曲线上有显著的识别标志,而且它们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亦有明显反映。具体地,识别陆相层序界面的岩石地球化学标志包括:①岩石类型标志;②砂砾岩中... 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所划三个陆相层序不仅在地震剖面、电测曲线上有显著的识别标志,而且它们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亦有明显反映。具体地,识别陆相层序界面的岩石地球化学标志包括:①岩石类型标志;②砂砾岩中粘土矿物及胶结物特征;③化学成分标志;④碳氧同位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层序 界面标志 岩石地球化学 第三纪 地层
下载PDF
南襄盆地泌阳断陷第三纪湖泊演化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邵荣松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28,共6页
采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 ,综合泌阳断陷湖盆的地质及地震资料 ,以构造不整合面或构造应力转换面作为界面 ,识别并划分构造层序 ,进而探讨泌阳断陷湖盆的成盆机制与成盆史 ;通过泌阳断陷区地震剖面上反射特征的研究及反射界面的识别 ,... 采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 ,综合泌阳断陷湖盆的地质及地震资料 ,以构造不整合面或构造应力转换面作为界面 ,识别并划分构造层序 ,进而探讨泌阳断陷湖盆的成盆机制与成盆史 ;通过泌阳断陷区地震剖面上反射特征的研究及反射界面的识别 ,标定并划分地震层序 ,据此建立断陷湖盆的等时层序地层框架 ,以揭示泌阳断陷湖盆的沉积充填史。在对研究区沉积层序单元逐级划分与剖析的基础上 ,识别出陆相层序的“似凝缩段”,并系统地采集研究区下第三系不同沉积层序“似凝缩段”中的泥质岩石样品 ,经全岩样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获取下第三系不同层位水溶性离子浓度在垂向剖面上的分布特征 ,以研究早第三纪泌阳断陷湖盆古湖泊类型演变历程。结果表明 ,泌阳断陷湖盆沉积充填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断陷充填阶段、主断陷充填阶段及坳陷充填阶段 ,并分别对应着三个构造层序。其中第二阶段包括强烈断陷充填、稳定断陷充填及断陷萎缩充填三个亚阶段 ,其沉积速率有由大到小的变化规律。早第三纪泌阳断陷湖盆经历了四个演化历程 :山前洪水洼地→硫酸盐型滨浅湖→正常湖泊→碳酸盐型或硫酸盐型滨浅湖 ;相应地 ,湖盆南部边缘 (陡坡带 )和北部边缘 (缓坡带 )沉积楔状体演变过程分别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盆史 沉积充填史 水溶性离子 古湖泊类型 泌阳断陷 南襄盆地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胡受权 颜其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5-446,共12页
以泌207井作为参照井,本区下第三系核三段上部所划3个陆相层序发育Ⅰ型层序界面一个,Ⅱ型层序界面3个。一个完整的Ⅰ型陆相层序自下而上发育有低位体系域(LST)、水进体系域(TST)、早期高位体系域(EHST)及晚期高... 以泌207井作为参照井,本区下第三系核三段上部所划3个陆相层序发育Ⅰ型层序界面一个,Ⅱ型层序界面3个。一个完整的Ⅰ型陆相层序自下而上发育有低位体系域(LST)、水进体系域(TST)、早期高位体系域(EHST)及晚期高位体系域(LHST)等4个体系域,共5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3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而Ⅱ型陆相层序缺失LST。无论何种体系域,其沉积体的几何形状均为楔状体,且各体系域的沉积相横向配置呈现规律性变化。等时层序地层框架模式清楚地显示了泌阳断陷成盆演化史、沉积充填史及其陆相层序时空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模式 陆相层序 断陷湖盆 泌阳断陷 地层
下载PDF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高频层序中米兰柯维奇天文旋回信息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邵荣松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34,共6页
古气候是影响陆相层序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周期性变化是源于天文旋回的驱动力 (即米兰柯维奇假说 )。米兰柯维奇天文旋回包括偏心率旋回、倾斜率旋回和岁差旋回 ,这几个轨道参数所驱动的古气候变迁 ,分别形成了周期为 10万年 (或 40... 古气候是影响陆相层序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周期性变化是源于天文旋回的驱动力 (即米兰柯维奇假说 )。米兰柯维奇天文旋回包括偏心率旋回、倾斜率旋回和岁差旋回 ,这几个轨道参数所驱动的古气候变迁 ,分别形成了周期为 10万年 (或 40万年 )、4万年及 2万年的高频层序 ,即小层序组、小层序及小层单元。研究结果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柯维奇旋回 古气候 高频层序 下第三系
下载PDF
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体系域与油气藏成藏类型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受权 颜其彬 张永贵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7,共5页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已发现9个油田,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双河—赵凹地区位于泌阳断陷湖盆陡坡带,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三段上部(简称核三上段)是主要产油层。断陷湖盆完整的陆相层序体系域具四分性: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已发现9个油田,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双河—赵凹地区位于泌阳断陷湖盆陡坡带,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三段上部(简称核三上段)是主要产油层。断陷湖盆完整的陆相层序体系域具四分性: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及水退体系域(双河—赵凹地区未发育低水位体系域),不同的层序样式可构成不同的生储盖组合。在运用陆相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方法划分核三上段沉积层序、体系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泌阳断陷陡坡带陆相层序中的地层堆叠样式和尖灭型式、区域性油源层和区域性盖层、局部性油源层和局部性盖层及几个重要的特殊封盖面(如层序顶及底界面、下超面和盆缘边界断裂面等)等因素,将其油气藏的成藏类型归纳为3类(岩性成藏,地层成藏,复合成藏)、8亚类、10种。水进体系域成藏类型最多,其次为水退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成藏类型较少。从成藏类型的空间展布规律来看,水进体系域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段。图5参11(邹冬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油气成藏 类型 陆相 层序体系域
下载PDF
龙门山系山前带北段超晚期断褶构造与油气远景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童崇光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5-8,39,共5页
龙门山系属上扬子地台内晚中新生代断褶构造活动形成的山系。川西断陷区属龙门山系的前陆盆地 ,是地台型海相沉积与前陆型陆相沉积组成的复合型含油气区。超晚期 (N—Q)断褶构造的发育程度控制了龙门山系山前带构造圈闭的发育和裂缝型... 龙门山系属上扬子地台内晚中新生代断褶构造活动形成的山系。川西断陷区属龙门山系的前陆盆地 ,是地台型海相沉积与前陆型陆相沉积组成的复合型含油气区。超晚期 (N—Q)断褶构造的发育程度控制了龙门山系山前带构造圈闭的发育和裂缝型气藏的形成。印支晚期形成的天井山古隆起因受强烈的超晚期断褶构造活动的影响 ,使原有的油气藏遭到破坏。天井山古隆起北东倾伏端的广元昭化地区 ,发育隐伏断裂系伴生的背斜群 ,是较理想的油气聚集带 ;而天井山古隆起西南倾伏端的绵阳—江油—安县地区 ,为北东向及北西向深断裂交叉复合区 ,是寻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系 山前带 超晚期断褶构造 构造发育程度 油气远景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断陷湖盆陆相层序中高频层序的米氏旋回成因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94,共4页
以泌阳断陷湖盆下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通过单井高频层序分析 ,将其划分出 3个层序 9个体系域 ,发育 4类 13个小层序组 ,其中可识别的小层序达 5 0多个 ;采用滤波技术和傅里叶变换 ,对单井自然电位 (SP)测井曲线进行技术处理 ,获取其沉... 以泌阳断陷湖盆下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通过单井高频层序分析 ,将其划分出 3个层序 9个体系域 ,发育 4类 13个小层序组 ,其中可识别的小层序达 5 0多个 ;采用滤波技术和傅里叶变换 ,对单井自然电位 (SP)测井曲线进行技术处理 ,获取其沉积旋回曲线和频谱曲线 ,以了解优势旋回的分布及旋回时限。研究结果显示 ,泌阳断陷湖盆的高频层序是由米氏旋回所驱动的古气候周期性波动所形成的。亦即 ,古气候是影响陆相层序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周期性变化是源于米氏旋回的驱动力 (即米兰柯维奇天文旋回 )。米兰柯维奇天文旋回包括偏心率旋回、倾斜率旋回和岁差旋回 ,这几个轨道参数所驱动的古气候变迁 ,分别形成了周期为 10万a (或4 0万a)、 4万a及 2万a的高频层序 ,即小层序组、小层序及小层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旋回 高频层序 频谱分析 沉积旋回 陆相层序 断陷湖盆 古气候 形成原因
下载PDF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各体系域岩石地球化学旋回性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受权 张永贵 颜其彬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5-52,共8页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可划分为三个陆相层序(S4、S5和S6).每一层序自下而上发育TST、HST和RST三个体系域。对泌阳断陷下第三水核三上段S5层岸各体系域中几类岩石地球化学标型参数的研究发现,在S5层序形成时期,由于在一个旋回...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可划分为三个陆相层序(S4、S5和S6).每一层序自下而上发育TST、HST和RST三个体系域。对泌阳断陷下第三水核三上段S5层岸各体系域中几类岩石地球化学标型参数的研究发现,在S5层序形成时期,由于在一个旋回性变迁的古气候(古湿度和古温度)驱动下,湖平面发生了一次完整的旋回性变化;湖泊水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古盐度、古酸碱度、古氧化还原电位等)及物源性质亦随之发生一次旋回性变化:相应地,沉积岩中岩石类型、矿物成分(主要指粘土矿物和胶结物)、化学成分(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水溶性离子等)以及碳、氧同位素等皆发生了一次旋回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断陷 陆相层序 体系域 岩石地球化学 旋回性
下载PDF
论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及其研究思路 被引量:10
16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5期1-7,共7页
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经典层序地层学已被普遍应用于我国广泛分布着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中 ,但陆相层序地层学尚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探索。陆相层序地层学具有迥异于经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体系。陆相层序地层学应采取宏观控... 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经典层序地层学已被普遍应用于我国广泛分布着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中 ,但陆相层序地层学尚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探索。陆相层序地层学具有迥异于经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体系。陆相层序地层学应采取宏观控制微观、微观反过来补充或印证宏观的思路 ,以钻井、测井资料作为点 ,连井剖面、地震剖面作为线 ,由多条线纵横交叉 ,从三维空间控制整个研究区块。通过对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的剖析 ,探讨陆相层序地层几何学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 ,倡导一套适用于大多数陆相盆地的陆相层序地层学术语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层序地层学 陆相层序几何学 陆相层序动力学 研究思路 理论体系
下载PDF
宁蒗铜厂河铜矿床成矿条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2 位作者 杨凤根 徐旃章 张寿庭 《云南地质》 2001年第1期46-58,共13页
宁蒗铜厂河铜矿床系喜马拉雅期隐伏斑岩体外接触带玄武岩系热液型铜矿床 ,其主要含矿层位为上二叠统玄武岩组三段 (P2 β3)与黑泥哨组 (P2 h)。主干控矿构造为南北向断裂体系 ,铜矿化均产于NW向F1断裂的下盘 (南盘 )。矿区具显著的成矿... 宁蒗铜厂河铜矿床系喜马拉雅期隐伏斑岩体外接触带玄武岩系热液型铜矿床 ,其主要含矿层位为上二叠统玄武岩组三段 (P2 β3)与黑泥哨组 (P2 h)。主干控矿构造为南北向断裂体系 ,铜矿化均产于NW向F1断裂的下盘 (南盘 )。矿区具显著的成矿多期、多阶段性和矿化体水平、垂直分带性规律。通过对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及成矿热液演化特征探讨 ,建立了铜厂河铜矿热液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蒗铜厂河 铜矿床 控矿构造 矿体空间分带 成矿模式 成矿时代 成矿热液
下载PDF
云南宁蒗地区菱形构造格局及其联合构造型式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5年第4期93-99,共7页
宁哀地区位于杨子准地台西缘;区域上属南北向川西一藏东构造带,其东为南北向康滇地轴,西为近南北向三江构造带。区域重磁资料反映了基底和盖层由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系组成的区域菱形构造格局,宁蓑地区基本菱形构造格局实属其有机组... 宁哀地区位于杨子准地台西缘;区域上属南北向川西一藏东构造带,其东为南北向康滇地轴,西为近南北向三江构造带。区域重磁资料反映了基底和盖层由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系组成的区域菱形构造格局,宁蓑地区基本菱形构造格局实属其有机组成部分。因各菱形构造的边界条件及应力状态不同,在研究区内形成了各型联合构造。宁蒗东南区发育宁南菱形构造及其所决定的宁南反凸双弧联合构造。宁南反凸双弧联合构造东弧带追踪基底南北向构造所形成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是本区重要的喜山期主于控岩控矿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蒗地区 菱形构造格局 联合构造 云南
下载PDF
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受权 郭文平 +1 位作者 刘树根 童崇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四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为例,建立了断陆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①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界面模式;②体系域模式;③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其中,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包括岩相格架模式及年代框架... 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四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为例,建立了断陆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①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界面模式;②体系域模式;③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其中,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包括岩相格架模式及年代框架模式两个内容。研究结果显示,断陷湖盆陡坡带可识别出Ⅰ型和Ⅱ型两类陆相层序;一个完整的Ⅰ型陆相层序从下往上发育LST、TST、HST及RST四个体系域,共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而Ⅱ型陆相层序缺失LST。无论何种体系域,其沉积体的几何形状均为模状体,且各体系域的沉积相横向配置呈现规律性变化。陆相层序地层等时框架模式清晰地显示了研究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的沉积充填史及其沉积层序时空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断陷 层序地层模式 陆相层序 断陷湖盆
下载PDF
断陷湖盆陆相层序过程—响应机制的单因素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受权 王英民 王勇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62-70,共9页
综合考虑陆源碎屑物供给、内源碳酸盐岩没积、沉积物侵蚀与再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及构造升降和水平位移等诸多地质因素,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各型盆地的综合数学物理方程式。采用自行研制的定量层序地层模拟系统,以断陷湖盆坡带(泌阳断... 综合考虑陆源碎屑物供给、内源碳酸盐岩没积、沉积物侵蚀与再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及构造升降和水平位移等诸多地质因素,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各型盆地的综合数学物理方程式。采用自行研制的定量层序地层模拟系统,以断陷湖盆坡带(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为例),分别模拟了:①湖平面变化过程及其陆相层序响应机制;②基底构造沉降过程及其陆相层序响应机制;③物源供给过程及其陆相层序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层序 层序地层模拟 断陷湖盆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