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工业反哺农业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同恭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3期25-27,31,共4页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继农业哺育工业之后,现已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工业反哺农业是工业社会中支配工农两大产业关系的经济规律,它要求工业以资金注入农业,以注入的资金要素为核心凝聚物质要素、技术要素,从而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力。...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继农业哺育工业之后,现已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工业反哺农业是工业社会中支配工农两大产业关系的经济规律,它要求工业以资金注入农业,以注入的资金要素为核心凝聚物质要素、技术要素,从而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力。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制度之一的“以工建农”开创了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一条特殊通道,形成工业反哺农业规律作用的一种实现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转移支付正在取代“以工建农”而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主通道,成为工业反哺农业规律所要求的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哺农业 工业 资金 农村集体经济 农业生产力 大产业 技术要素 实现机制 开创 中国
下载PDF
论苏南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同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3-9,共7页
苏南农村已发生了由家庭承包的土地制度到农场规模经营的土地制度的变化 ,而土地制度市场化又促发了农场规模经营的土地制度纳入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质变。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制度 市场化 苏南地区 农场 规模经营
下载PDF
苏南农业经营体制中的微观组织创新——苏南五村一镇农场制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同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5-11,共7页
农场制是苏南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中农业供给微观组织的创新,它有多种实现形式——家庭农场、村办农场、站办农场等。它们都是规模经营的、现代化的、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农业供给微观组织,但在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场内外经济关系、经济性... 农场制是苏南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中农业供给微观组织的创新,它有多种实现形式——家庭农场、村办农场、站办农场等。它们都是规模经营的、现代化的、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农业供给微观组织,但在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场内外经济关系、经济性质等方面又各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体制 家庭农场 村办农场 站办农场
下载PDF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与农民全面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同恭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23,共3页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是我国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经过本世纪头20年的努力,农村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诸方面都将达到一个比本世纪初总体小康的更高的水平。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使农...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是我国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经过本世纪头20年的努力,农村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诸方面都将达到一个比本世纪初总体小康的更高的水平。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使农民增收、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成倍性增长上。惠及全民、以人为本、全面富足、政府支持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的新视角和新发展观。达到全面小康目标时的农民是生活全面富足、具有市场经营素质、崇尚科学素质、政治自主素质、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环境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康社会 中国 农民问题 农民收入 政府支持
下载PDF
论共享理念的科学性及其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同恭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2008年第12期48-52,共5页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这一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构成部分即发展的目的观。共享理念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依据于经济规律的作用与要求的。经济规律决定了共享的必然性,也决定了共享的实现,而要做到共享...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这一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构成部分即发展的目的观。共享理念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依据于经济规律的作用与要求的。经济规律决定了共享的必然性,也决定了共享的实现,而要做到共享理念中所要求的让人民公平分享发展成果就必须借助于对由经济规律衍生出的相应经济机制与经济杠杆的选择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 经济规律 经济机制 经济杠杆
下载PDF
现时期农村利益关系及其调节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同恭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1期31-35,共5页
以农业劳动者为一方的多种利益关系是农村中基本的利益关系。在各种利益关系中,农业劳动者总是处于利益享有的低端,农村中的贫富差距在拉大。矛盾的农村利益关系需要调节,其调节的目的是张扬农村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共同利益,缩小高低端收... 以农业劳动者为一方的多种利益关系是农村中基本的利益关系。在各种利益关系中,农业劳动者总是处于利益享有的低端,农村中的贫富差距在拉大。矛盾的农村利益关系需要调节,其调节的目的是张扬农村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共同利益,缩小高低端收入间、贫富间的利益量差,从而实现各利益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和谐;调节的着力点在调节高低端的收入,抽肥补瘦,让农业劳动者从中得益;调节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财政,因此,运用财政手段的政府则是调节农村利益关系的主体。为有效使用财政手段,需要在财政功能和财政体制两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利益 调节农村利益关系 财政手段 公共财政
下载PDF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问题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同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共7页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正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之农业 ,面临的是新的发展趋势 ,即向农业产业的高层次转型发展 ;在大城市郊区的农村 ,其农业则将转型为都市农业 ,从而在这一新的农业形态上继续发展。决定这一新的发...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正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之农业 ,面临的是新的发展趋势 ,即向农业产业的高层次转型发展 ;在大城市郊区的农村 ,其农业则将转型为都市农业 ,从而在这一新的农业形态上继续发展。决定这一新的发展趋势的是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内容是 :农村城市化与农业发展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农业发展 都市农业 农业产业 都市产业
下载PDF
必须匡正泛化生产力的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同恭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9,46,共5页
生产力概念在全社会的认知度、重视度、应用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普及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路线的深入人心,而这也应归为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之一。一些同志由于对生产力概念的非准确把握和时下推崇时... 生产力概念在全社会的认知度、重视度、应用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普及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路线的深入人心,而这也应归为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之一。一些同志由于对生产力概念的非准确把握和时下推崇时尚思维方法的影响,对生产力概念作了种种泛化的理解与使用,模糊和逾越了生产力概念边界。对生产力的泛化无论从准确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本义还是从正确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路线来看都是必须予以匡正即去泛还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泛化 匡正
下载PDF
苏南乡镇企业改制后的农村新经济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同恭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47-651,共5页
苏南乡镇企业改制已基本完成,改制后的乡镇企业已由原来的乡、村集体企业质变为多种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性质的变化引发了苏南农村经济关系的变化,形成了企业内部的新经济关系、企业与乡镇政府及村委会、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 苏南乡镇企业改制已基本完成,改制后的乡镇企业已由原来的乡、村集体企业质变为多种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性质的变化引发了苏南农村经济关系的变化,形成了企业内部的新经济关系、企业与乡镇政府及村委会、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与农业产业及农民的新经济关系。由乡镇企业改制所引起的农村一系列新经济关系是农村中的市场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中的进一步植根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农村 乡镇企业 改制 新经济关系
下载PDF
乡镇企业产业定位中的政策支持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同恭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45-51,共7页
政策力是支配乡镇企业产业进入的一类力量,也就是乡镇企业产业定位力之一。政策力是对乡镇企业产业布局的国家宏观调控力,力源为各类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受力的是自主经营的乡镇企业,而传递政策力的力矩则是随政策而至的经济利益。政策... 政策力是支配乡镇企业产业进入的一类力量,也就是乡镇企业产业定位力之一。政策力是对乡镇企业产业布局的国家宏观调控力,力源为各类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受力的是自主经营的乡镇企业,而传递政策力的力矩则是随政策而至的经济利益。政策力是诸种不同政策的合力,这些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资金政策、技术政策、区域政策、开放政策、组织政策、改革政策,它们构成一个对乡镇企业产业进入与布局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科学的、有活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并使之不断地完善,是促进乡镇企业合理布局和优化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定位力 政策力 政策支持体系
下载PDF
技术协作与经济规律体系
11
作者 胡同恭 《经济科学》 1986年第6期27-31,共5页
对技术商品及其运动形式技术协作的研究,我的一个观点是:比之于一般物质性商品及其运动,技术商品的特异面大于共性面,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商品经济规律来解释,更不能只归结到某一个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我们只有用经济规律体系的观点,着... 对技术商品及其运动形式技术协作的研究,我的一个观点是:比之于一般物质性商品及其运动,技术商品的特异面大于共性面,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商品经济规律来解释,更不能只归结到某一个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我们只有用经济规律体系的观点,着眼于诸经济规律及其合力作用,才能有科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商品价格 技术协作 经济规律体系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 转化为生产力 新技术 物质利益规律 劳动协作 科学技术
下载PDF
乡镇工业产业布局的特征变化——苏、陕两省乡镇工业调查与分析
12
作者 胡同恭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3-66,共4页
乡镇工业由农民自主决策布局,已覆盖民用工业各个产业部门。乡镇工业产业布局广中有重,各地区存在不同的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镇工业产业结构。乡镇工业产业布局正处在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两相交错的趋势之中。特色... 乡镇工业由农民自主决策布局,已覆盖民用工业各个产业部门。乡镇工业产业布局广中有重,各地区存在不同的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镇工业产业结构。乡镇工业产业布局正处在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两相交错的趋势之中。特色产业与重点产业正在形成中,并且不断有新的重点产业代替旧的重点产业,产业布局结构正逐步走向现代化并在这样的状态中实现量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工业 产业布局 产业结构 江苏 陕西
下载PDF
论乡镇企业发展的政府环境
13
作者 胡同恭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3-26,共4页
乡镇企业在一定的资源环境、市场环境、政府环境中发展。政府环境的实质就是乡镇企业在其发展中所必须面临的与政府的关系,即政企关系。乡镇企业发展的政府环境是政策环境、调控环境、服务环境三类功能环境的聚合,也是从中央到市各级政... 乡镇企业在一定的资源环境、市场环境、政府环境中发展。政府环境的实质就是乡镇企业在其发展中所必须面临的与政府的关系,即政企关系。乡镇企业发展的政府环境是政策环境、调控环境、服务环境三类功能环境的聚合,也是从中央到市各级政府(外层)、县、乡镇政府(内层)两层空间环境的总合。乡镇企业重点面对的是乡镇政府一级所形成的内层的政府环境空间。优质的政府环境应当是宽松的、有助的、和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发展环境 政府环境 政企关系 政策环境 宏观调控
下载PDF
论科学认知生产力
14
作者 胡同恭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4-28,共5页
科学认知生产力是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当前在认识生产力的问题上去除泛化匡正认识的需要。科学认知生产力的要义就是要认知到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从马克思对生产力的定位、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的性质的论述中理解生产力。传... 科学认知生产力是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当前在认识生产力的问题上去除泛化匡正认识的需要。科学认知生产力的要义就是要认知到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从马克思对生产力的定位、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的性质的论述中理解生产力。传统的旨在通俗简捷阐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内涵的生产力定义因有助于我们科学认知生产力而可用,但有的定义中"征服自然"的思想必须修正而要回归到马克思使用过的"改变自然"的提法,进而发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 科学认知生产力
下载PDF
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15
作者 胡同恭 《现代经济探讨》 2006年第4期31-34,共4页
农村和谐社会建基于农村各利益主体间和谐的利益关系之上。农村改革引起了农村既有利益关系的变化,产生了诸多新的利益主体和相应的诸种新的利益关系,其中包括了乡镇企业改制所致新利益关系。处理好农村利益关系使之臻于和谐要求,协调... 农村和谐社会建基于农村各利益主体间和谐的利益关系之上。农村改革引起了农村既有利益关系的变化,产生了诸多新的利益主体和相应的诸种新的利益关系,其中包括了乡镇企业改制所致新利益关系。处理好农村利益关系使之臻于和谐要求,协调好、统筹好农村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处理的原则是遵循经济规律的要求,处理之努力的重点应放在农民利益的凸显与维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和谐社会 新利益关系 农民利益
下载PDF
区域发展新理论:模式生命论
16
作者 胡同恭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44-747,共4页
为实现全国共同的、统一的发展目标,发展起点不同且发展很不平衡的不同区域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这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区域发展模式。模式的生成、模式的体征及其生命力、模式的变化与升华显示出它鲜活的生命力。对它的理论研究形... 为实现全国共同的、统一的发展目标,发展起点不同且发展很不平衡的不同区域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这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区域发展模式。模式的生成、模式的体征及其生命力、模式的变化与升华显示出它鲜活的生命力。对它的理论研究形成了一种模式理论:模式生命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模式 模式生命 模式生命论
下载PDF
知识劳动与知识劳动的价值创造
17
作者 胡同恭 《平原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知识劳动是富于创新的脑力劳动.围绕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进行的认识劳动,因其最终将能与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相结合或相融合而称之为生产性知识劳动,生产性知识劳动创造价值,种种知识产品就是它所创造价值的载体.生产性知识劳动是... 知识劳动是富于创新的脑力劳动.围绕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进行的认识劳动,因其最终将能与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相结合或相融合而称之为生产性知识劳动,生产性知识劳动创造价值,种种知识产品就是它所创造价值的载体.生产性知识劳动是复杂度高的劳动,知识劳动中集聚了更多、更高级的脑力支出,这样的支出即创新的知识在与物质生产劳动的结合与融合中,能提升后者的复杂度、增强其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生产性知识劳动比之一般物质生产劳动能创造出高量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劳动 生产性知识劳动 社会价值 价值创造 脑力劳动 特征 复杂劳动
下载PDF
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的农民全面发展问题
18
作者 胡同恭 《平原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程度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不同群体的人又各有其相应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所期以实现的就是近期发展阶段上农民的全面发展.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农民将实现过上全面富足生活、具有市场... 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程度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不同群体的人又各有其相应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所期以实现的就是近期发展阶段上农民的全面发展.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农民将实现过上全面富足生活、具有市场经营、崇尚科学、政治自主、良好思想道德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必须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统筹处理好农民需要的全面发展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农民发展与农村社会发展、农民自身努力与全社会支持帮助等四个方面的关系,这样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民素质 全面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PDF
论耿车模式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同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9-23,共5页
“耿车模式”是指宿迁县耿车乡发展乡镇企业经济的一种类型。它的特点是:合作经济与个体经济相结合,以个体经济为主;一般机械加工技术与手工技术相结合,以手工技术为主;以农副产品和自然资源的初级加工为主,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工业产业部... “耿车模式”是指宿迁县耿车乡发展乡镇企业经济的一种类型。它的特点是:合作经济与个体经济相结合,以个体经济为主;一般机械加工技术与手工技术相结合,以手工技术为主;以农副产品和自然资源的初级加工为主,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工业产业部门。“耿车模式”产生于经济不发达的苏北农业地区,在我国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发展 办企业 新型合作经济 经济不发达 自然资源 农副产品 农业地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村集体企业 农业生产
下载PDF
论按劳分配规律作用的实现机制
20
作者 胡同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31-34,共4页
按劳分配规律作用实现机制研究,包括实现机制内容和实现机制选择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规律作用实现机制的有效选择是“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机制的作用是基本的。“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 按劳分配规律作用实现机制研究,包括实现机制内容和实现机制选择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规律作用实现机制的有效选择是“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机制的作用是基本的。“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现机制的含义是:在劳动力合理流动和竞争性劳动的基础上,把计划中的按劳分配收入同经济效益、物价变动等市场因素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规律 市场调节 计划经济 有计划商品经济 实现机制 计划机制 竞争性 劳动市场 机制选择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