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近视患者主视眼与调节因素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培克 李兆春 +1 位作者 杨亚波 倪海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6-1029,共4页
背景主视眼是人类具有功能不对称行为的器官之一,它和非主视眼在很多方面的差异一直是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热点,但基于成年近视患者调节功能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研究成年近视患者主视眼和非主视眼与调节相关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背景主视眼是人类具有功能不对称行为的器官之一,它和非主视眼在很多方面的差异一直是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热点,但基于成年近视患者调节功能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研究成年近视患者主视眼和非主视眼与调节相关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系列病例观察的研究方法,纳入35例年龄为18—35岁、双眼屈光不正球镜度为-2.00~-10.00DS、散光度≤1.50DC且双眼屈光参差≤1.5DS、最佳矫正视力(BCVA)≥1.0的单纯近视患者,采用卡洞法并结合拇指法判断主视眼的眼别,采用主观、客观综合验光法获得受检眼屈光不正的度数,用移近法测量单眼的调节幅度,以附加±O.50D融合交叉柱镜(FCC)法测量受检眼的调节滞后情况,采用翻转法测量各眼的调节灵敏度。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视眼与非主视眼调节幅度分别为(9.69±2.30)D和(9.60±2.37)D,调节灵敏度分别为(11.08±4.20)cpm和(10.63±4.60)cpm,调节滞后量分别为0和0.25D,主视眼与非主视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94、0.260、0.141)。右眼为主视眼的患者双眼调节幅度分别为(9.48±2.29)D和(9.33±2.49)D,调节灵敏度分别为(10.50±4.70)cpm和(9.99±4.90)cp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19、0.116),双眼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左眼为主视眼的患者双眼调节幅度分别为(9.91-+2.35)D和(9.88±2.26)D,调节灵敏度分别为(10.70±3.77)cpm和(11.25±4.27)ep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49、0.295),双眼调节滞后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结论对于无或有较小屈光参差的成年近视患者,主视眼和非主视眼在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及调节准确性方面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主视眼 调节
下载PDF
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和超声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彬彬 倪海龙 +1 位作者 杨亚波 胡培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年第3期133-133,共1页
目的:比较带角膜厚度测量功能的非接触型内皮显微镜和超声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方法:分别应用NONCON ROBO SP-9000型非接触内皮显微镜(KONAN公司)和U P-1000A型超声测厚仪(N IDEK公司)对76人152眼的角膜中央厚度进行测量。结... 目的:比较带角膜厚度测量功能的非接触型内皮显微镜和超声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方法:分别应用NONCON ROBO SP-9000型非接触内皮显微镜(KONAN公司)和U P-1000A型超声测厚仪(N IDEK公司)对76人152眼的角膜中央厚度进行测量。结果:非接触内皮显微镜测量角膜中央平均厚度为(551.36±34.23)μm,超声测厚仪测量的角膜中央平均厚度为(550.41±33.84)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角膜厚度测量功能的非接触型内皮显微镜和超声测厚仪两者在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结果比较一致。当临床上两者测量值出现较大差异时,需要重复两种检查方法以获得可靠的角膜中央厚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厚度 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 超声测厚仪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术后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的比较
3
作者 陈彬彬 倪海龙 +1 位作者 胡培克 曹文琴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6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对在我中心接受LASIK手术69例123眼,在术前和术后一个月进行客观验光(NIDEKARK-700)和主观验光(RODENSTOCK综合验光头),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L...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对在我中心接受LASIK手术69例123眼,在术前和术后一个月进行客观验光(NIDEKARK-700)和主观验光(RODENSTOCK综合验光头),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LASIK术后,客观验光的准确性较术前下降,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测量结果的差值明显增加;术前近视度越高,术后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测量结果的差别越大。在测量散光中,术后1月,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测量散光的差值明显增加,客观验光不能准确测量散光的量和轴向。结论LASIK术前用自动验光仪进行的客观验光可靠性较高,与主观验光法测量屈光不正的结果接近;术后,客观验光的准确性较术前下降,不能有效评判屈光不正的性质和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验光 自动验光仪
下载PDF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球面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姚克 汤霞靖 +3 位作者 陈佩卿 申屠形超 胡培克 陈彬彬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09-712,共4页
目的比较前表面光学改良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球差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9例(169只眼)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植... 目的比较前表面光学改良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球差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9例(169只眼)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试验组)和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对照组)。术后检测人工晶状体眼的球差、矫正远视力、矫正远视力后的近视力、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和表观调节力;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瞳孔直径5mm情况下人工晶状体眼的总球差试验组为(0.024±0.076)μm,对照组为(0.217±0.13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角膜球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和2.5°视角的对比敏感度试验组分别为39.18±11.94和28.30±12.07,对照组分别为33.28±11.84和24.5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4.0°、2.5°和1.6° 视角的眩光敏感度试验组分别为30.90±9.21、27.09±8.45、19.20±8.71和12.08±4.44,对照组分别为27.08±8.24、23.30±6.24、15.53±4.37和10.04±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矫正远视力、矫正远视力后近视力、表观调节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比较,非球面人工品状体可以减少人工晶状体眼的球差,提高视觉对比度,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对比敏感度 眩目 调节
原文传递
硅水凝胶绷带式接触镜治疗角膜和眼表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邱培瑾 陈彬彬 +1 位作者 胡培克 倪海龙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4-826,共3页
眼部灼伤、角膜穿孔、角膜上皮糜烂与反复剥脱症等角膜和眼表疾病系眼科急症或亚急诊,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眼部刺激症状如:疼痛,畏光、流泪。患者迫切希望迅速解除疼痛,恢复视力。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难题,单纯... 眼部灼伤、角膜穿孔、角膜上皮糜烂与反复剥脱症等角膜和眼表疾病系眼科急症或亚急诊,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眼部刺激症状如:疼痛,畏光、流泪。患者迫切希望迅速解除疼痛,恢复视力。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难题,单纯的药物治疗耗时长,起效慢而且效果不佳。随着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Si—HCLs)的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性角膜接触镜 眼表疾病 角膜穿孔 药物治疗 水凝胶 疗效观察 绷带 角膜上皮糜烂
原文传递
1CU可调节性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眼调节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倪海龙 姚克 +1 位作者 陈彬彬 胡培克 《眼科》 CAS 2005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原文传递
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志毅 赵莹莹 +4 位作者 胡培克 陈彬彬 沙晓通 褚梦琪 倪海龙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之间开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32例,年龄8~16(11.2±2.2)岁,随访时间2年。双...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之间开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32例,年龄8~16(11.2±2.2)岁,随访时间2年。双眼等效球镜度(SE)差值≥1.00 D,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的SE范围为-0.75^-6.00 D。分为高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高眼)和低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低眼),均配戴角膜塑形镜。观察双眼戴镜前以及戴镜后半年、1年、1.5年,2年的眼轴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双眼眼轴差值由戴镜前的(0.46±0.24)mm下降到戴镜2年后的(0.33±0.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8,P<0.001),高屈光度眼组戴镜2年后眼轴变化量[(0.38±0.21)mm]小于低屈光度眼组眼轴变化量[(0.51±0.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01)。结论: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减小近视性屈光参差双眼之间的眼轴差值,减少屈光参差量,可以更有效减缓近视屈光度较高眼的眼轴增长,配戴角膜塑形镜是改善屈光参差的一种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参差 角膜塑形镜 眼轴 儿童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