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研反哺教学在工科院校本科生培养上的探索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娅南 王君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7期59-60,共2页
新时期,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育人成为高等院校重要教育环节。学生本科阶段直接参与科研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研究生阶段做好衔接。合理的科研工作参与途径、完善的实验室开放措施、充分的条件保障和教... 新时期,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育人成为高等院校重要教育环节。学生本科阶段直接参与科研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研究生阶段做好衔接。合理的科研工作参与途径、完善的实验室开放措施、充分的条件保障和教师激励制度,是学生本科阶段提升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反哺教学 实验教学 本科生
下载PDF
IL-17A基因rs8193037和rs8193038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性
2
作者 庄晓琪 刘欣 +4 位作者 胡爽 胡娅南 贺勤 李卓颖 杨作成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900-906,共7页
目的:了解IL-17A基因rs8193037及rs8193038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川崎病患儿及健康儿童各100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2组IL-17A基因rs8193037及rs8193038的单核苷酸... 目的:了解IL-17A基因rs8193037及rs8193038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川崎病患儿及健康儿童各100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2组IL-17A基因rs8193037及rs8193038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比较2组目标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结果:对于IL-17A基因rs8193037位点,川崎病组中GG、GA、AA基因型频率为70%、27%、3%,G、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83.5%、16.5%;健康对照组GG、GA、AA基因型频率为72%、26%、2%,G、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85%、1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对于IL-17A基因rs8193038位点:川崎病组GG、GA、AA基因型频率结果为72%、25%、3%,G、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84.1%、15.9%;健康对照组中GG、GA、AA基因型频率结果为72%、26%、2%,G、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84.6%、15.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结论:IL-17A基因中rs8193037及rs8193038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无明显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IL-17A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娅南 刘欣 +5 位作者 贺勤 胡爽 申琳 张驰 李卓颖 杨作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16-2519,共4页
目的:探讨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KD)以及KD合并冠脉损伤(CA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KD患儿和100例健康儿童,应用基因扩增-聚合酶链限制性长片段法(PCR-RFLP)技术检测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该位... 目的:探讨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KD)以及KD合并冠脉损伤(CA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KD患儿和100例健康儿童,应用基因扩增-聚合酶链限制性长片段法(PCR-RFLP)技术检测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KD及其KD合并CAI之间的关联性。结果:KD组分布在rs763780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KD组中CAI亚组和非CAI亚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并未发现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多态性与KD以及KD合并CAI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IL-17F 基因多态性 冠脉损伤 儿童
下载PDF
IL-33基因rs7044343、rs3939286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性研究
4
作者 胡爽 贺勤 +3 位作者 胡娅南 黄利华 李卓颖 杨作成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2期35-39,共5页
目的 :探讨IL-33基因rs7044343、rs3939286位点多态性和川崎病(KD)及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021年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就诊的KD患儿(KD组)共100例,另选取同期同年龄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100例... 目的 :探讨IL-33基因rs7044343、rs3939286位点多态性和川崎病(KD)及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021年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就诊的KD患儿(KD组)共100例,另选取同期同年龄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10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IL-33基因rs7044343、rs3939286位点多态性。结果 :川崎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L-33基因rs7044343、rs3939286位点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均无明显差异;川崎病组中,CAL组与非CAL组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未发现IL-33基因rs7044343、rs3939286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起病以及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存在明显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IL-33基因 基因多态性 冠脉损伤 儿童
原文传递
外源性Apelin调节自噬对防治大鼠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苟永英 刘东 +4 位作者 李刚 胡娅南 贾鹏 刘瀚旻 刘斌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从细胞自噬的角度,探讨外源性Apelin对肺动脉高压(PAH)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模型组(n=10)和干预组(n=10),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左肺切除术联合野百合碱注射法(PE+MCT)制备大鼠PAH模型,对照组... 目的从细胞自噬的角度,探讨外源性Apelin对肺动脉高压(PAH)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模型组(n=10)和干预组(n=10),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左肺切除术联合野百合碱注射法(PE+MCT)制备大鼠PAH模型,对照组仅打开胸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从术后第2周开始,干预组每日按大鼠体质量腹腔注射10 nmol/kg Apelin-13,连续3周,对照组与模型组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组大鼠均于术后第5周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及肺血管形态结构,肺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测量肺组织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测量肺组织LC3、LC3-Ⅱ/LC3-Ⅰ、P62、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肺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的定位及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PAP、RVHI升高(P<0.05),肺组织结构紊乱、肺血管壁增厚,肺组织LC3蛋白表达量升高,LC3-Ⅱ/LC3-Ⅰ升高,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升高,P6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Apelin-13干预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与模型组比较)。结论外源性Apelin对PAH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pelin抑制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APELIN/APJ 自噬 LC3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