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文治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纪念唐文治先生诞生一百四十周年 被引量:6
1
作者 胡子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2-85,共4页
唐文治先生28岁中进士后,42岁历官至署理农工商部尚书。在职期间,忧国忧民,提出改革朝政之“万言书”。任内兴利除弊,有利于国计民生。但其主要业绩,在于办交通大学13年,办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30 年。特别是唐文治先生从小刻苦学习,打下... 唐文治先生28岁中进士后,42岁历官至署理农工商部尚书。在职期间,忧国忧民,提出改革朝政之“万言书”。任内兴利除弊,有利于国计民生。但其主要业绩,在于办交通大学13年,办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30 年。特别是唐文治先生从小刻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并且亲自执教,耳提面命,学生受益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文治 开明办学 正人心救民命 崇尚气节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下载PDF
笔墨追宋明 艺趣发新枝——清人乐钧《耳食录》艺术谈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子远 赵伯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61-64,共4页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创作,清代的笔记小说是清代文学大厦的重要支柱,决不可忽视。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中详述了《聊斋》和《阅微草堂笔记》两种,旁及二十多种,其中就有乐钧的《耳食录》。鲁迅先生又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把清...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创作,清代的笔记小说是清代文学大厦的重要支柱,决不可忽视。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中详述了《聊斋》和《阅微草堂笔记》两种,旁及二十多种,其中就有乐钧的《耳食录》。鲁迅先生又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把清代的笔记小说列为“拟古派”,而且说“所谓拟古者,是指拟六朝之志怪,或拟唐朝之传奇者而言”。这当然是大略而言。其实,清代笔记小说在明代文人创作小说的影响下,有着自己的面目。笼统地说,它们都追求艺术形象的立体效果,使读者获得多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人 笔记小说 华夏民族 司马迁 阅微草堂笔记 艺术形象 多角度 多侧面 统治者 清代文学
下载PDF
“率志委和”——《文心雕龙》的审美境界论
3
作者 胡子远 赵伯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57-61,共5页
“率志委和”是《文心雕龙·养气篇》提出的审美境界的标准。“委和”之说,本来属于阴阳五行的外界境界的专称。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便借助阴阳五行作为它的学术理论的依据。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素问》,其中《五常政大论篇... “率志委和”是《文心雕龙·养气篇》提出的审美境界的标准。“委和”之说,本来属于阴阳五行的外界境界的专称。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便借助阴阳五行作为它的学术理论的依据。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素问》,其中《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一篇中说:“木曰委和”。唐代王冰注谓:“阳和之气,委曲而少用也”。这里“委和”的意思显然是一种收敛、约束的阳和之气,是属于一种自然界形态说,不是说的审美境界。“委和”语出《庄子·知北游篇》:“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庄子认为人的一切,包括性情、生命、繁衍子孙都是天地所寄托,即是“天地之委”。所谓“和也”、“顺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境界 庄子 中和美 审美理想 审美情趣 文心雕龙 审美原则 审美要求 审美情绪 内质
下载PDF
《大学语文》注释管见
4
作者 胡子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79-80,共2页
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修订本),作为教材,影响甚广。其课文注释,较为详明,而且对于有些词语不止一种解释者,则采用两说并存的办法。这对于帮助读者掌握词义,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很有助益。但是,笔者对于某些注释,尤其古汉... 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修订本),作为教材,影响甚广。其课文注释,较为详明,而且对于有些词语不止一种解释者,则采用两说并存的办法。这对于帮助读者掌握词义,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很有助益。但是,笔者对于某些注释,尤其古汉语部分,尚有不同看法。现在,把这些一得之见提出来商量。(一)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卫风·氓》)《大学语文》注(以下简作[注])载;助词,无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左传 注释 古代汉语 异同 古汉语 修订本 理解课文 华东师大 解释者
下载PDF
“心哉美矣”——《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
5
作者 胡子远 赵伯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48-53,共6页
齐梁时代,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于此,刘勰无疑占有重要位置。他对美学的贡献,是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心雕龙》在美学上有个重要命题,即“心哉美矣”:“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 齐梁时代,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于此,刘勰无疑占有重要位置。他对美学的贡献,是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心雕龙》在美学上有个重要命题,即“心哉美矣”:“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序志》) 涓子的《琴心》,是以“言黄老道德之术”(范注二)的书;王孙是儒家,《巧心》即《王孙子》一篇。研究黄老或儒家哲学的书以“心”来命名,论述文章学的书,也何尝不可用“心”来命名呢?因为“心哉美矣”的“心”,就是思想、学说的根本精神。这种根本精神,即具有深刻的美学原理。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心”具有四种相互联系的美学内涵:其一,“心”是美的内核;其二,“心”创造着美;其三,“心”是审美的中心;其四,心是“文”、“质”统一的纽带。今试分别阐述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美学思想 内核 自然美 心灵美 中国美学史 美学内涵 文章学 美学观 审美
下载PDF
《文心雕龙》小说理论蠡测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伯英 胡子远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44-48,共5页
我国文学评论史上的杰作《文心雕龙》,人们在高度评价之余,多认为其忽视了小说,是其微瑕。其实,《文心雕龙》并没有漠视小说,它已经发现了小说的朦胧状态和初萌苗头。《文心雕龙》问世之际,正是中国小说史上从没有明确的小说观念,到具... 我国文学评论史上的杰作《文心雕龙》,人们在高度评价之余,多认为其忽视了小说,是其微瑕。其实,《文心雕龙》并没有漠视小说,它已经发现了小说的朦胧状态和初萌苗头。《文心雕龙》问世之际,正是中国小说史上从没有明确的小说观念,到具有明确的小说观念的过渡时期。由于这个时期的学术和文艺的兴旺,促成了小说理论的诞生。《文心雕龙》中的小说理论,可以认为就是小说理论诞生的标志。小说理论的诞生,是和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相副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理论 魏晋六朝时期 中国小说史 谐隐 小说作品 小说体 文学评论 志人小说 小说作家 讽刺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