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小麦主产省不同筋型冬小麦品质形成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姬兴杰 胡莉婷 胡学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9-390,共12页
为明确冬小麦品质形成的气候条件,本研究利用2006-2015年中国5个小麦主产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冬小麦的10个品质指标数据及其抽穗至成熟期的气候资料,统计并分析了5个省内冬小麦抽穗至成熟期的气候资源特征、4种筋型(强筋... 为明确冬小麦品质形成的气候条件,本研究利用2006-2015年中国5个小麦主产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冬小麦的10个品质指标数据及其抽穗至成熟期的气候资料,统计并分析了5个省内冬小麦抽穗至成熟期的气候资源特征、4种筋型(强筋、中强筋、中筋和弱筋)冬小麦的品质特征以及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筋型冬小麦同一品质指标的主导气候因子不同,同种筋型冬小麦的不同品质指标的主导气候因子也不同。整体上看,冬小麦品质形成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温热和水湿因素。强筋冬小麦品质主要受抽穗至成熟期内≥32℃的高温日数和降水量影响,温热条件越好,强筋冬小麦品质越优;中强筋冬小麦品质主要受抽穗至成熟期内降水日数和气温日较差影响,且两者的贡献均为负(延伸性除外);中筋冬小麦品质主要受抽穗至成熟期内最高温度和降水日数影响,最高温度越高,品质越差;对于弱筋冬小麦,抽穗至成熟期内日最高气温≥32℃的持续天数越多或空气湿度越大,其品质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 冬小麦 气象条件 小麦主产省
下载PDF
2006—2015年中国小麦质量年度变化 被引量:55
2
作者 胡学旭 孙丽娟 +7 位作者 周桂英 吴丽娜 陆伟 李为喜 王爽 杨秀兰 宋敬可 王步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063-3072,共10页
【目的】中国小麦由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4种类型构成,分析近10年来各类型小麦年度质量变化,探讨小麦生产质量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小麦生产、科研、购销和加工等环节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对2006—201... 【目的】中国小麦由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4种类型构成,分析近10年来各类型小麦年度质量变化,探讨小麦生产质量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小麦生产、科研、购销和加工等环节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对2006—2015年中国小麦生产区742个小麦品种7 561份样品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各类型小麦年度比例和8个主要品质性状年度变化。【结果】小麦品种结构有所改善,但达标样品比例较低。从品种比例看,强筋品种、中强筋品种、中筋品种和弱筋品种比例分别为12.6%、16.7%、68.7%和2.0%,年度间保持稳定。从样品比例看,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样品比例分别为21.0%、16.9%、49.4%和3.8%;各类型小麦样品比例年度间变化差异较大,年度间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呈此消彼长趋势,中强筋小麦呈缓慢增加趋势,弱筋小麦呈下降趋势。从达标样品比例看,各类型小麦达标比例较低,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达标比例分别为4.8%、4.6%、25.0%和0.4%。中国小麦总体质量表现为中筋小麦水平,容重、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年度间变化趋势不明显,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呈小幅下降趋势。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品质性状年度间保持相对稳定,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弱筋小麦近年来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指数年度平均值增加,品质下降。不同类型小麦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容重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中强筋小麦>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弱筋小麦,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年度平均值变幅不同,其中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年度平均值变幅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结论】中国小麦品种结构有所改善,各类型小麦达标比例较低,小麦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应通过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合理增加现有各类型优质小麦品种面积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途径,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小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蛋白质含量 品种 湿面筋含量
下载PDF
2006-2014年我国小麦品质在年度和品质区之间的变化 被引量:40
3
作者 胡学旭 周桂英 +6 位作者 吴丽娜 孙丽娟 陆伟 王爽 杨秀兰 张慧杰 王步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2-301,共10页
为了解我国小麦在年度间和品质区之间的品质变化,对2006-2014年我国10个品质区637个小麦品种6 339份样品的籽粒品质、面粉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达13.94%,湿面筋平均含量为3... 为了解我国小麦在年度间和品质区之间的品质变化,对2006-2014年我国10个品质区637个小麦品种6 339份样品的籽粒品质、面粉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达13.94%,湿面筋平均含量为30.4%;但蛋白质质量一般,沉淀指数平均值为32.1mL,稳定时间平均值为5.8min,相对美国硬红冬小麦较低。(2)年度间小麦品质呈规律性偏态分布,平均值在年度间变化无规律;从品质类型看,强筋、弱筋小麦比例在减少,中筋小麦比例在增加。(3)品质区之间小麦质量差异较大,东北、北部和西北春麦区、华北北部强筋麦区、黄淮北部强筋与中筋麦区、黄淮南部中筋麦区蛋白质数量性状高于长江中下游中筋与弱筋麦区、四川盆地中筋与弱筋麦区和云贵高原麦区;蛋白质质量性状表现较为复杂,其中长江中下游中筋与弱筋麦区小麦稳定时间一般,但最大拉伸阻力较高,华北北部强筋麦区、黄淮北部强筋与中筋麦区和黄淮南部中筋麦区小麦稳定时间较高,但最大拉伸阻力一般;各品质区以中筋小麦为主。我国小麦总体质量表现为中等水平。小麦品种类型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年度间小麦质量以及品质区小麦质量变化的重要原因,北方强筋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和南方弱筋麦区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减少,反映了强调产量、大力推广高产品种的生产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品质区 品种
下载PDF
中国主产区小麦在品质区域间的差异 被引量:53
4
作者 胡学旭 周桂英 +7 位作者 吴丽娜 陆伟 武力 李静梅 王爽 宋敬可 杨秀兰 王步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7-1172,共6页
选取2003—2007年我国4个麦区174个品种2571份小麦样品,对14个品质性状在各麦区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度之间,小麦品质性状在各麦区内具有明显差异,变化无规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包体积和面... 选取2003—2007年我国4个麦区174个品种2571份小麦样品,对14个品质性状在各麦区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度之间,小麦品质性状在各麦区内具有明显差异,变化无规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的年度平均值麦区差异达1%或5%显著水平,由北到南呈华北北部强筋麦区(I)>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II)>黄淮南部中筋麦区(III)>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IV);北部麦区(I、II)的降落数值、出粉率、沉淀值、吸水率、拉伸面积、延伸性和最大抗延阻力的5年平均值显著大于南部麦区(III、IV)。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的样品主要集中在I、II区,达到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的样品主要集中在IV区,III区以中筋小麦为主,形成了由北到南由不同小麦品质类型构成的品质区域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区划
下载PDF
2000—2015年国家黄淮和北部冬麦区域试验品种品质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胡学旭 孙丽娟 +7 位作者 周桂英 吴丽娜 陆伟 李为喜 王爽 杨秀兰 宋敬可 王步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677-4686,共10页
【目的】分析各区试组小麦品种品质差异和年度品质变化,探讨各区试组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方法】对2000—2015年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985个参试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 【目的】分析各区试组小麦品种品质差异和年度品质变化,探讨各区试组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方法】对2000—2015年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985个参试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各区试组强筋品种、中强筋品种和中筋品种比例及8个主要品质性状变化。【结果】各区试组参试品种以中筋品种为主,平均占品种量78%;强筋品种和中强筋品种比例较小,各占11%。区试组之间各品种类型比例存在差异,从参试品种看,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13%)、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11%)和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16%)的强筋品种比例高于北部冬麦区组(6%)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7%);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20%)的中强筋品种比例最大,北部冬麦区组(5%)比例最小。从审定品种看,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强筋品种(4%)和中强筋品种(10%)比例最大,其次为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3%、6%);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17%)和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19%)中筋品种比例高于其他区试组。受区试组品种结构影响,各区试组小麦质量总体表现为中筋品质,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较高,而沉淀指数、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一般。区试组之间参试品种品质差异较大,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和春水组容重平均值高于北部冬麦区组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而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与之相反;北部冬麦区组强筋品种和中强筋品种稳定时间平均值高于其他区试组;黄淮冬麦区春水组各类型品种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区试组。各区试组品质性状年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容重、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呈上升趋势,吸水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呈持平趋势,沉淀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结论】中国小麦品质育种进展缓慢,区试组之间发展不平衡,影响相应生产区小麦品种结构和质量。国家小麦区试应加强对不同品质类型优质小麦的重视,改善小麦品质结构,提高小麦品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品质 区试
下载PDF
2000—2015年北部、黄淮冬麦区国家区试品种的品质特征 被引量:25
6
作者 胡学旭 孙丽娟 +7 位作者 周桂英 吴丽娜 陆伟 李为喜 王爽 杨秀兰 宋敬可 王步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1-509,共9页
区试品种品质的特征分布能够反映未来几年推广品种的走向,了解近年小麦区试品种品质变化对我国小麦品质育种方向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以2000—2015年北部、黄淮冬麦区1001个区试品种的1589份样品为材料,按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品种分类,... 区试品种品质的特征分布能够反映未来几年推广品种的走向,了解近年小麦区试品种品质变化对我国小麦品质育种方向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以2000—2015年北部、黄淮冬麦区1001个区试品种的1589份样品为材料,按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品种分类,分析了我国近十几年育成和审定品种的品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数量逐年递增,综合品质有待提升;审定品种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中筋品种,但中强筋品种的比例有所上升。8个品质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中筋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较高,而沉淀指数、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一般;沉淀指数、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以强筋品种高于中强筋品种,又高于中筋品种,类型间有显著差异(P<0.05)。各品质指标在年度间的变异,以强筋品种最大,其次是中强筋品种,中筋品种最小。与对照品种相比,强筋品种蛋白质质量性状显著偏低。未来5~10年生产中,小麦中强筋品种会有所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品质 区试
下载PDF
我国小麦品质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学旭 王步军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7年第4期36-39,共4页
小麦品种品质是商品麦质量的基础。科学合理发展优质小麦,对于满足消费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10多年来我国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分析了我国小麦品质变化和主要成因,探讨了影响小麦质量提升的政策和技术因素,提出了未... 小麦品种品质是商品麦质量的基础。科学合理发展优质小麦,对于满足消费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10多年来我国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分析了我国小麦品质变化和主要成因,探讨了影响小麦质量提升的政策和技术因素,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提升我国小麦品质、促进优质麦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品质 质量标准 质量管理
下载PDF
国家小麦品种试验品质分类标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胡学旭 郭利磊 +2 位作者 王乐凯 田纪春 王步军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0年第1期16-20,共5页
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标准对规范我国小麦品种品质分类,促进小麦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历年来国家小麦品种试验品质分类标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当前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根据近10多年国内外小麦质量数据,提出了针对性的... 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标准对规范我国小麦品种品质分类,促进小麦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历年来国家小麦品种试验品质分类标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当前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根据近10多年国内外小麦质量数据,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建议,为小麦品种试验品质分类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区域试验 品种 品质 分类标准
下载PDF
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小麦区试品种品质改良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8
9
作者 胡学旭 王步军 《中国种业》 2016年第11期14-16,共3页
就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小麦区试品种品质改良从品质结构和品质状况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当前冬小麦品质改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国小麦品种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冬小麦 区域试验 品种 品质
下载PDF
小麦品质实验室比对结果分析
10
作者 胡学旭 孙丽娟 +3 位作者 戴常军 孙彩玲 余大杰 王步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2364-2369,共6页
目的检验实验室间测量准确度,探讨评定小规模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分析方法。方法选择国内4家有资质的实验室,对强筋、中筋和弱筋3类不同品质类型样品8个面粉品质参数进行重复测定。结果不同实验室品质参数存在准确度差异,实验室C中筋样品... 目的检验实验室间测量准确度,探讨评定小规模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分析方法。方法选择国内4家有资质的实验室,对强筋、中筋和弱筋3类不同品质类型样品8个面粉品质参数进行重复测定。结果不同实验室品质参数存在准确度差异,实验室C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和弱筋样品吸水量、实验室D强筋样品吸水量和中筋样品形成时间的重复性标准差为离群值,达到柯克伦检验1%显著水平;实验室B弱筋样品拉伸面积、实验室C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值为离群值,达到格拉布斯检验1%显著水平。初始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实验室B和实验室C出现系统性偏离,其中实验室B在弱筋样品拉伸面积,实验室C在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不满意"。结论小规模试验检测能力评定,应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判定离群值,初始能力评价采用经典法更为合适,稳健统计法和分割样品设计可作为实验室能力评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比对 小麦粉 品质
下载PDF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谷物中12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48
11
作者 孙娟 李为喜 +4 位作者 张妍 孙丽娟 董晓丽 胡学旭 王步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1-701,共11页
建立了简单、快速、同步测定谷物中12种常见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用80%乙腈水溶液振荡提取,多功能净化柱净化,Waters ACQUITY UPLCTMBEH C18色谱柱分离,串联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检测,并采用外标法... 建立了简单、快速、同步测定谷物中12种常见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用80%乙腈水溶液振荡提取,多功能净化柱净化,Waters ACQUITY UPLCTMBEH C18色谱柱分离,串联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检测,并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2种真菌毒素在各自的线性响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8,12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016~1.000μg kg–1,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n=6)为60.0%~12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20.3%。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和检测速度快的优点,适用于谷物样品中多组分真菌毒素残留的分离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功能净化 谷物 真菌毒素
下载PDF
中国两大优势产区小麦重金属镉含量调查与膳食暴露评估 被引量:40
12
作者 陆美斌 陈志军 +3 位作者 李为喜 胡学旭 李静梅 王步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866-3876,共11页
【目的】分析中国两大小麦优势产区小麦重金属镉的污染水平和特点,明确不同消费人群食用小麦引起的镉膳食暴露风险,以期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两大小麦优势产区的8个省(市)采集2013... 【目的】分析中国两大小麦优势产区小麦重金属镉的污染水平和特点,明确不同消费人群食用小麦引起的镉膳食暴露风险,以期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两大小麦优势产区的8个省(市)采集2013年收获的小麦样品393份,利用低温消解进行前处理,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全部小麦样品中镉浓度,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品种小麦镉的含量差异。结合中国不同消费人群的小麦消费数据和体重信息,利用非参数概率方法对小麦镉的膳食暴露量进行评估。【结果】中国两大小麦优势产区的小麦镉含量均值为(0.032±0.051)mg·kg-1,97.5%的小麦样本镉含量低于国家限量要求。长江中下游优势产区的小麦镉含量均值为(0.060±0.091)mg·kg-1,黄淮海优势产区的小麦镉含量均值为(0.024±0.025)mg·kg-1,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产区的小麦镉含量水平显著高于黄淮海小麦优势产区的小麦镉含量水平,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小麦镉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不同消费人群对于小麦镉的膳食暴露风险不同,总体表现为:农村高于城市,低龄高于高龄,18岁以下的消费人群呈现女性高于男性,18岁以上的消费人群则呈现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中国不同消费人群对于小麦镉的平均暴露量为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PTMI(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25μg·kg-1bw)的9.0%—16.8%,P97.5百分位数暴露量为PTMI的28.9%—53.8%,暴露量最高值出现在4—7岁女童,暴露量最低值出现在60—70岁女性。中国城市消费人群对于小麦镉的膳食暴露风险表现为:低龄高于高龄,男性高于女性,但60—70岁的城市消费人群中女性偏高于男性,并且城市女性消费人群中14—18岁和45—60岁两个年龄段的暴露量偏低,中国城市消费人群对于小麦镉的平均暴露量为PTMI的7.3%—13.1%,P97.5百分位数暴露量为PTMI的23.4%—42.2%,暴露量最高值出现在4—7岁男童,暴露量最低值出现在14—18岁女性。中国农村消费人群对于小麦镉的暴露量呈现与全国类似的规律,平均暴露量为PTMI的9.6%—17.9%,P97.5百分位数暴露量为PTMI的30.9%—57.4%,暴露量最高值出现在4—7岁女童,暴露量最低值出现在60—70岁女性。【结论】中国黄淮海小麦优势产区和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产区的小麦受到的重金属镉污染程度较轻,区域间和品种间差异都较为明显。中国不同消费人群对于小麦镉的膳食暴露风险不同,食用这些区域生产的小麦引起的镉暴露量较低,且风险在可接受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麦优势产区 膳食暴露
下载PDF
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分析 被引量:53
13
作者 昝香存 周桂英 +4 位作者 吴丽娜 王爽 胡学旭 陆伟 王步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49,55,共5页
为给小麦生产及粮食购销、加工企业提供小麦品种品质方面的信息,2003~2005年从全国各地征集了1334份小麦样品(包括369个品种),对其籽粒品质、面粉品质、面团特性及加工品质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品质性状中,稳... 为给小麦生产及粮食购销、加工企业提供小麦品种品质方面的信息,2003~2005年从全国各地征集了1334份小麦样品(包括369个品种),对其籽粒品质、面粉品质、面团特性及加工品质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品质性状中,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高(83.28%),其次为最大阻力、形成时间、拉伸面积、沉淀值、降落数值、延伸性、湿面筋和蛋白质含量,容重、出粉率和吸水率的变异系数较低(2.44%、2.84%、6.06%)。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形成时间、沉淀值、最大阻力等品质性状在品种间和年度间变化较大。与国家标准相比对,2003、2004和2005年测试样品中分别达到强筋和弱筋小麦国家标准主要指标的品种数为7、24、39个和2、6、12个。与农业部1986、1990、1994年三次面包品质测定结果相比较,我国强筋小麦的烘焙品质呈逐步改良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加工品质 品质分析
下载PDF
2004—2011年中国主产省小麦蛋白质品质分析 被引量:43
14
作者 齐琳娟 胡学旭 +9 位作者 周桂英 王爽 李静梅 陆伟 吴丽娜 陆美斌 孙丽娟 杨秀兰 宋敬可 王步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242-4251,共10页
【目的】分析2004—2011年来中国主产区小麦蛋白质品质检测数据,探讨小麦蛋白质品质年度和地区间变化规律。【方法】对2004—2011年分别来自冀、鲁、豫、苏、皖5个小麦主产省的4 235份小麦样品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 【目的】分析2004—2011年来中国主产区小麦蛋白质品质检测数据,探讨小麦蛋白质品质年度和地区间变化规律。【方法】对2004—2011年分别来自冀、鲁、豫、苏、皖5个小麦主产省的4 235份小麦样品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中国主产省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变化不大,沉淀值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近年来小麦内在品质变差;不同主产省之间小麦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呈明显北高南低和东高西低趋势。【结论】近年来片面追求高产已影响了中国小麦的整体品质,致使强筋麦产区小麦面筋强度降低、弱筋麦产区小麦面筋增加。应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发展适合本地区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蛋白质 湿面筋 沉淀值
下载PDF
基于GIS的小麦籽粒品质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丽娟 胡学旭 +1 位作者 陆伟 王步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9-1011,共13页
【目的】分析小麦籽粒品质不同年份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籽粒品质的因子。【方法】选用种植时间长、范围广的济麦2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择最优模型,绘制其2010—2015年6省历年籽粒品质空间分布图,筛选籽粒形成期的温、... 【目的】分析小麦籽粒品质不同年份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籽粒品质的因子。【方法】选用种植时间长、范围广的济麦2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择最优模型,绘制其2010—2015年6省历年籽粒品质空间分布图,筛选籽粒形成期的温、光、水和经纬度关键因子。【结果】不同年份、麦区间小麦籽粒品质存在差异,变异系数为蛋白质含量>硬度>容重。籽粒硬度6年总趋势呈东北低西南高分布,并逐年下降,不同年份、纬度间呈多态分布,华北北部强筋麦区(Ⅰ)和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Ⅱ)多数年份高于黄淮南部中筋麦区(Ⅲ),硬度与灌浆期总降水、成熟期总降水、成熟期光照数和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中灌浆期总降水和纬度是主要因子。容重总体也呈东北低西南高分布,并逐年小幅上升,其中2013年明显低于其他年份,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Ⅱ)西部和中部多数年份好于其他区域,其与成熟期平均温度、≥10℃积温、日较差和灌浆期日较差呈显著正相关,而成熟期日较差是主要因子。蛋白质含量总趋势呈东北高西南低分布,并逐年下降,6年间多呈带状分布,北方整体高于南方,纬度是主要影响因子。【结论】灌浆期总降水、成熟期气温日较差和纬度是影响籽粒品质不同年份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因子。灌浆期总降水逐年下降及纬度间变化不规律导致籽粒硬度下降并呈多态分布;受成熟期气温日较差影响容重逐年小幅上升并区域间变化;受纬度影响蛋白质含量年份间分布规律一致。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Ⅱ)中冀、鲁、豫交界处灌浆期总降水较低、成熟期日较差大,有利于籽粒品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理信息系统 籽粒品质 空间分布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加工过程对小麦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慧杰 孙丽娟 +4 位作者 孙娟 张妍 李为喜 胡学旭 王步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75-1581,共7页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小麦及面制食品重要的安全风险之一。为明确真菌毒素在小麦磨粉及食品加工链条中的变化规律,解决目前我国尚缺少面粉和面制食品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问题,开展小麦真菌毒素污染风险评估,以受玉米赤霉烯酮(ZEN)污染...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小麦及面制食品重要的安全风险之一。为明确真菌毒素在小麦磨粉及食品加工链条中的变化规律,解决目前我国尚缺少面粉和面制食品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问题,开展小麦真菌毒素污染风险评估,以受玉米赤霉烯酮(ZEN)污染的小麦为材料,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了不同磨粉组分及馒头、面包、面条加工过程中不同环节加工品中ZEN的含量。结果表明,小麦磨粉后粗麸皮和细麸皮中ZEN的含量显著升高,达到小麦籽粒的2倍以上,小麦粉中ZEN的含量平均降低70%以上;小麦粉加工成馒头和面包后,ZEN的含量分别增高1.8倍和1.0倍,加工成面条后因ZEN在煮制过程中部分溶于水中而降低3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过程对小麦及面制食品中的毒素水平有显著影响,对小麦、面粉及不同的小麦制品分别制定ZEN限量更为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磨粉 馒头 面包 面条 玉米赤霉烯酮
下载PDF
不同粒径分布对全籽粒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丽娟 胡学旭 +2 位作者 张妍 李静梅 王步军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38,共7页
分析不同粒径大小分布对不同淀粉含量全籽粒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选取淀粉质量分数66%~77%的玉米,通过小型实验磨研磨得到不同粒径的全籽粒玉米粉,研究粒径大小分布、主要成分、损伤淀粉等指标对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的粒... 分析不同粒径大小分布对不同淀粉含量全籽粒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选取淀粉质量分数66%~77%的玉米,通过小型实验磨研磨得到不同粒径的全籽粒玉米粉,研究粒径大小分布、主要成分、损伤淀粉等指标对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对其糊化能力、凝胶特性影响明显,特别是小颗粒粒径大小影响明显,但对回生老化特性影响不显著。平均粒径和小颗粒粒径越小、颗粒表面积越大时,越容易糊化,峰值黏度也越大,玉米粉间糊化能力差异越显著,总淀粉越多、脂肪和蛋白越少也越容易糊化,峰值黏度也越大;小颗粒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凝胶抗剪切能力越差,玉米粉间凝胶特性差异越明显,总淀粉和损伤淀粉含量升高、脂肪和蛋白质降低,也降低凝胶抗剪切能力;粒径大小与分布对玉米粉回生老化特性影响不显著,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增加、脂肪减少,提高凝胶回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分布 淀粉含量 全籽粒 玉米粉 糊化特性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真菌毒素污染防控及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丽 孙娟 +6 位作者 张慧杰 胡学旭 李为喜 孙丽娟 张妍 杜文明 王步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61,共7页
为了解不同杀菌剂及施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所造成的真菌毒素防控效果及所用杀菌剂带来的潜在安全问题,对信阳、襄阳两地区小麦主栽品种连续两年分别喷施不同种类、不同次数的杀菌剂,通过LC-MS/MS测定小麦中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 为了解不同杀菌剂及施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所造成的真菌毒素防控效果及所用杀菌剂带来的潜在安全问题,对信阳、襄阳两地区小麦主栽品种连续两年分别喷施不同种类、不同次数的杀菌剂,通过LC-MS/MS测定小麦中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各杀菌剂残留量,分析不同杀菌剂对小麦中DON累积量的影响,并对小麦籽粒中杀菌剂的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50%多菌灵WP、25%氰烯菌酯SC、25%咪鲜胺EC、70%甲基托布津WP)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小麦中DON含量。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小麦中DON含量呈下降趋势(除多菌灵外)。喷施50%多菌灵1次小麦籽粒中DON含量明显增加,较对照增加7%(信阳)、18%(襄阳),当喷施次数增加至2、3、4次,籽粒中DON累积量分别降至对照的55%~65%、24%~39%及20%~27%。25%咪鲜胺EC喷施3次后籽粒中DON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继续增加喷施次数,DON含量并未显著降低。25%氰烯菌酯SC对DON防控效果最佳,喷施1、2、3、4次小麦籽粒中DON毒素降至对照的42%~58%、29%~49%、12%~21%及6%~10%。喷施70%甲基托布津WP对籽粒中DON的影响与25%氰烯菌酯SC效果相差不大,喷施4次可使DON降至6%~12%。4种杀菌剂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量均随施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多菌灵的残留量最大,当施药4次后,信阳、襄阳两地小麦中多菌灵残留量分别为502.54μg·kg^(-1)、547.38μg·kg^(-1),均超过国家粮食安全限量水平,而其余三种农药残留量较低,均在安全限量范围内。研究结果还发现,小麦籽粒中的杀菌剂残留量与毒素DON的累积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施药次数与其残留量成正相关关系。因而,长江流域及江淮地区等小麦赤霉病易流行地区,建议于小麦扬花期及时喷施2~3次防控效果良好的杀菌剂,既能达到防控真菌毒素污染又可避免杀菌剂残留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以保证小麦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杀菌剂 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ON) 残留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描述性面包感官参数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丽娟 胡学旭 +2 位作者 张慧杰 吴丽 王步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17,74,共8页
针对标准GB/T 14611-2008《粮油检验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试验直接发酵法》中4个面包定量感官参数,依据感官评价小组表现,分析验证各参数稳定性、难易程度和特性,为参数和标度设置提供依据。选择人员和样品不同的四组感官评价小组,按该标... 针对标准GB/T 14611-2008《粮油检验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试验直接发酵法》中4个面包定量感官参数,依据感官评价小组表现,分析验证各参数稳定性、难易程度和特性,为参数和标度设置提供依据。选择人员和样品不同的四组感官评价小组,按该标准对面包外观、面包芯色泽、质地和纹理结构评价打分,通过方差和主成分分析四组评价人员的各参数感官评价表现,分析4个参数特性。面包外观样品间差异显著、易区分判别、稳定性好、小组一致性好;面包芯色泽样品间差异较显著,但混杂了光泽和颜色两个属性,不易理解区分,小组一致性低于其他参数,稳定性差;面包质地差异较显著、较易区分,但稳定性较差,可通过培训改善人员的区分力和小组的一致性;面包芯纹理结构差异不明显、难于区分、稳定性差,良好培训可改善区分能力和一致性;标准化和统一标度主成分分析显示四个参数都是面包主要参数。建议将面包芯的颜色和光泽分开评分,或给出更详细的描述,提高面包外观和面包芯色泽的评分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性 面包 感官评价 参数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一种感官检验用玉米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的制备
20
作者 张慧杰 李静梅 +9 位作者 吴丽 李为喜 孙丽娟 张妍 赵红香 胡学旭 金龙国 杜文明 王步军 付金东 《China Standardization》 2022年第6期63-68,共6页
Maize unsound kernel content is one of the limited items in maize trade, and generally determined by sensory detection. A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 for visual inspection of maize unsound kernels was developed ... Maize unsound kernel content is one of the limited items in maize trade, and generally determined by sensory detection. A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 for visual inspection of maize unsound kernels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a national standard of China, GB 1353-2018, and five items, such as insect-damaged kernels, spotted kernels, broken kernels, sprouted kernels and moldy kernels, were included. Unsound maize kernels were collected from fields or prepared in a laboratory, then screened, and ten kernels demonstrating varying levels of unsoundness or damage for each item were embedded in epoxy resin. The CRM showed excellent homogeneity and stability, which was stable for 14 days at the temperature from-20℃ to 45℃ and for at least 18 months at room temperature out of direct sunlight and strong light. Co-laboratory confirmation showed the CRM conformed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d in GB 1353-2018. The research filled the gap of unsound maize kernel CRM in maize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unsound kernels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 visual inspe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