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胡学芹 陈文 刘琼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144-145,共2页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中国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已高达10.8%。CKD进行性发展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HD)是ESRD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方...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中国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已高达10.8%。CKD进行性发展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HD)是ESRD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方式,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细胞免疫
下载PDF
五官科住院患者防止交叉感染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学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0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究避免五官科住院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五官科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究避免五官科住院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五官科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应用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的事件概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的概率要低很多,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五官科住院患者应用针对性的防止交叉感染护理措施,能够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官科 交叉感染 护理
下载PDF
74例鼻出血的处理及护理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学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6期302-303,共2页
目的探讨区别于普通鼻出血的重症鼻出血的及时救治方法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74例重症鼻出血患者通过给予有效的处理方法及恰当的护理措施,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症状护理、饮食护理等,及时的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区别于普通鼻出血的重症鼻出血的及时救治方法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74例重症鼻出血患者通过给予有效的处理方法及恰当的护理措施,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症状护理、饮食护理等,及时的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74例重症鼻出血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及再出血发生。结论在对于重症鼻出血的患者,说明我们的处理及护理措施是及时、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护理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急性胰腺炎1例
4
作者 胡学芹 陈维飞 +1 位作者 林叶 王凤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584-585,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急性胰腺炎少见,在SLE中的发生率约占O.4-1.1‰,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急性胰腺炎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20、40 mg辛伐他汀与氯沙坦钾联合口服对腹膜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叶 陈文 +4 位作者 庄乙君 庄新鸿 胡学芹 张丽 何超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9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20、40 mg)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钾口服对腹膜透析(PD)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PD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57例和高剂量组5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给予铁剂、重组人红细胞...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20、40 mg)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钾口服对腹膜透析(PD)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PD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57例和高剂量组5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给予铁剂、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碳酸钙,纠正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治疗。低剂量组给予氯沙坦钾口服、50 mg/次,联合口服辛伐他汀分散片20 mg/次。高剂量组氯沙坦钾的用药方法及剂量同低剂量组,联合口服辛伐他汀分散片40 mg/次。各组服药均1次/d。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集两组患者血浆,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采用ELISA法检测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观察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浆AOPPs、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高剂量组血浆AOPPs、MDA水平低于低剂量组,SOD水平高于低剂量组(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浆hs-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治疗后高剂量组血浆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20 mg/d)辛伐他汀相比,高剂量(40 mg/d)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钾口服可更有效地纠正PD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氯沙坦钾 腹膜透析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不同吻合口径对高位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叶 陈文 +1 位作者 胡学芹 庄乙君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吻合口径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36例患者均无法再行常规动静脉内瘘手... 目的观察不同吻合口径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36例患者均无法再行常规动静脉内瘘手术,需重新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继续行血液透析治疗。重建术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测定吻合口径,以吻合口径在6 mm为临界值,设定4~6 mm为A组20例,吻合口径大于6 mm为B组16例,观察比较2组内瘘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内瘘血流量,以及内瘘闭塞、血栓形成、心力衰竭、假性动脉瘤、窃血综合征及肿胀手综合征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6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术后即时内瘘血管通畅率100%,均未发生伤口感染。2组内瘘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的内瘘血流量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瘘闭塞、血栓形成、窃血综合征、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心力衰竭及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位动静脉内瘘具有内瘘血流量充足、通畅率高等优点,为无法再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而严格控制高位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径的大小,保证血液透析血流量的同时又减少了心力衰竭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吻合口径 并发症
下载PDF
通透肋式拱梁异型隧道施工方法及工程监测
7
作者 胡学芹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7期69-69,115,共2页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大开挖、高削坡的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采用通透肋式拱梁异型偏压隧道,是减少边坡开挖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可达到自然美观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通透肋式拱梁异型偏压隧道—龙瀑隧道施工技术和工程监测,阐...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大开挖、高削坡的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采用通透肋式拱梁异型偏压隧道,是减少边坡开挖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可达到自然美观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通透肋式拱梁异型偏压隧道—龙瀑隧道施工技术和工程监测,阐述了隧道边坡加固、洞室开挖、支护衬砌、边坡检测监测等相关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透肋式 拱梁 异型隧道 施工方法和监测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集中供热网中的应用
8
作者 胡学芹 魏长军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集中供热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实现对集中供热网的整体控制,即供热网中一次网与二次网之间流量的合理分配,本文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探讨了遗传算法在集中供热网中的应用,深入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流... 集中供热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实现对集中供热网的整体控制,即供热网中一次网与二次网之间流量的合理分配,本文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探讨了遗传算法在集中供热网中的应用,深入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流量分配控制策略,即根据二次网热流量进行一次网流量的合理分配,以达到实现均匀供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集中供热网 流量分配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城市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春号 胡学芹 《光源与照明》 2024年第8期144-146,共3页
在世界能源格局转变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城市照明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太阳能光电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设计要点及目前在城市照明领域的发展状况与挑战,对其经济、环保、政策... 在世界能源格局转变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城市照明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太阳能光电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设计要点及目前在城市照明领域的发展状况与挑战,对其经济、环保、政策支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其投资回报期的预测方法,以期为城市照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发电 城市照明系统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胡学芹 陈文 李军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27-528,531,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94例,依据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48例)和营养不良组(46例)。观察2组患者MQSGA评分与体...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94例,依据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48例)和营养不良组(46例)。观察2组患者MQSGA评分与体质量指数、前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上臂肌围、肱二头肌皮褶厚度(BSF)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等营养相关指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比较,同时研究Kt/v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营养不良组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尿素氮水平、hs-CRP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BMI、前白蛋白、白蛋白、Hb、肌酐、TSF、上臂围和上臂肌围等营养指标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年龄>70岁、透析时间>25个月、透析程度不充分(Kt/v<1.2)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t/v≥1.2亚组患者的年龄和BMI明显低于Kt/v<1.2亚组(P<0.05),而肌酐水平明显高于Kt/v<1.2亚组(P<0.01)。结论 MQSGA评分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高龄、透析不充分、透析时间过长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终末期肾脏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20例两种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学芹 陈文 庄新鸿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6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丝线缝合法与钛轮钉抱合法两种不同术式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入住本院12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男68例,女52例;年龄25~70岁,平均(52.1&#177;5.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58例采用丝线... 目的:探讨丝线缝合法与钛轮钉抱合法两种不同术式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入住本院12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男68例,女52例;年龄25~70岁,平均(52.1&#177;5.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58例采用丝线缝合法建立动静脉内瘘;另一组62例采用钛轮钉抱合法建立动静脉内瘘,两组患者均在肉眼直视下完成,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内瘘成熟时间、瘘口血流量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瘘管成熟时间、内瘘处血流量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无明显差异。手术成功率分别为:钛轮钉抱合组91.9%,丝线缝合组91.3%;钛轮钉抱合组中5例术中或术后未触及血管震颤音,将其改为丝线吻合法重建动静脉内瘘,5例手术全部成功。丝线缝合组中5例手术失败,其中2例震颤消失24 h内通过手法按摩,瘘管通畅,震颤复现。另3例手术失败患者将其手术方式改为钛轮钉抱合法重建内瘘,3例手术全部成功。结论丝线缝合与钛轮钉抱合法两种不同术式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作者将两种手术方式相互结合、转化,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血管条件及肾科医师操作技能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术 钛轮钉 丝线缝合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及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学芹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5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脑梗死(CI)患者血清IL-1β、IL-6及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例MHD合并CI的患者纳入MHD+CI组,随机选择同期未合并CI的MHD患者20例纳入MHD组,并选取与MHD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脑梗死(CI)患者血清IL-1β、IL-6及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例MHD合并CI的患者纳入MHD+CI组,随机选择同期未合并CI的MHD患者20例纳入MHD组,并选取与MHD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IL-1β、IL-6及hs-CRP水平。结果 MHD组及MHD+CI组中血清IL-1β、IL-6及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HD+CI组中血清IL-1β、IL-6及hs-CRP含量明显高于M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且血清IL-1β、IL-6及hs-CRP在MHD患者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微炎症 炎症因子 脑梗死
下载PDF
100例两种不同缝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学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3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间断缝合与连续缝合两种不同缝合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动静脉内瘘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月1月~2011年3月在本院建立动静脉内瘘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41例,平均年龄(51±13... 目的:探讨间断缝合与连续缝合两种不同缝合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动静脉内瘘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月1月~2011年3月在本院建立动静脉内瘘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41例,平均年龄(51±13)岁,一组57例患者采用动静脉间断缝合法,另一组43例患者采用动静脉连续缝合法,分别予7-0无损伤血管缝合线端端吻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3个月、6个月瘘管通畅率及1个月、3个月、6个月内瘘血流量,并对相关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3个月、6个月瘘管通畅率比较,间断缝合法通畅率大于连续缝合法,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透析时血流量比较,第1个月无明显差异,第3个月、第6个月时对比间断缝合法血流量大于连续缝合法,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静脉内瘘间断缝合术是理想的选择,其瘘管通畅率,透析时血流量明显优于连续缝合术。间断缝合法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通路的首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术 间断缝合 连续缝合 手术效果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对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患者脑氧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云 胡学芹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58-560,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切开对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患者脑氧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2例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颅脑外伤合并出...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切开对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患者脑氧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2例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脑氧代谢指标及血清神经功能、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脑氧代谢指标及血清神经功能、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检测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对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患者脑氧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更为积极,对于患者的综合状态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 颅脑外伤合并出血 脑氧代谢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尿毒清颗粒结合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4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庄乙君 胡学芹 林叶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5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结合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疗效、用药...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结合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疗效、用药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BUN、TG、TCH、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配合尿毒清颗粒及黄葵胶囊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损害,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黄葵胶囊 尿毒清颗粒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和病原学及其预后 被引量:21
16
作者 胡学芹 王畅 +2 位作者 田园 韩淑苗 陈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125-2129,共5页
目的对比单发性与多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RP)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预后,为透析患者继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7年12月的120例PDRP患者,单发性PDRP患者80例,多发性PDRP患者40例。对两类患者的... 目的对比单发性与多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RP)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预后,为透析患者继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7年12月的120例PDRP患者,单发性PDRP患者80例,多发性PDRP患者40例。对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类PDRP患者的年龄、血清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首次发病至透析开始时间、合并糖尿病、透析为他人操作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性PDRP患者检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7株占49.33%,革兰阴性菌30株占40%,真菌8株占10.67%;多发性PDRP患者检出病原菌4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占39.53%,革兰阴性菌12株占27.91%,真菌14株占32.56%。两类患者病原菌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性PDRP患者与多发性PDRP患者的预后转归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性PDRP患者存在一定临床特征,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积极治疗后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预后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临床特点 病原菌分布 预后
原文传递
感染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衰弱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学芹 陈文 +4 位作者 罗苑瑜 张丽 李飞 王凤娟 李瑾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探索感染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衰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7年1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随访1年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42)和未感染组(... 目的探索感染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衰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7年1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随访1年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42)和未感染组(n=122)。于患者入院第二天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水平,采用临床衰弱症状学评价量表对患者衰弱情况进评分。对可能影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感染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指标水平高于未感染组,清蛋白、前清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指标水平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衰弱总发生率为78.57%,高于未感染组患者的5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P=0.018)。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指标水平、MCP-1指标水平、衰弱评分是影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患者发生感染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较大,且患者发生感染与CRP、MCP-1指标水平以及衰弱评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持续性 非卧床腹膜透析 衰弱
原文传递
小剂量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残余肾功能影响及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胡学芹 陈文 +2 位作者 李军 刘琼英 韩淑苗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966-96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疗效及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6月至2017年5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50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150)和B组(n=100)。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 目的探讨小剂量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疗效及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6月至2017年5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50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150)和B组(n=100)。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A组采取中、高剂量腹膜透析方案,B组采取小剂量腹膜透析治疗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血红蛋白、白蛋白、尿量、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血红蛋白、白蛋白、尿量、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腹膜透析可有效保护CRF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并促使其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腹膜透析 慢性肾衰竭 残余肾功能
下载PDF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应用蛋白支持疗法进行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学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672-2674,共3页
目的:研究对妊娠期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蛋白支持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妊娠期肾病综合征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中、重度子痫患者206例,其中合并妊娠肾病综合征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 目的:研究对妊娠期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蛋白支持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妊娠期肾病综合征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中、重度子痫患者206例,其中合并妊娠肾病综合征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控制血压和补充人血白蛋白(每日剂量<15 g)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控制血压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治疗组平均舒张压(DBP)、平均收缩压(SBP)、24 h尿蛋白、白蛋白、尿酸(Ua)、肌酐(Cr)治疗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BP、DBP、血清总蛋白、白蛋白、Ua、Cr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由于输注白蛋白,所以24 h尿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Ua、Cr水平均比治疗前升高,对照组只采用降压治疗,血压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人体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下降;治疗后两组比较:两组间24 h尿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在两组间存在差异,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肿消退平均时间治疗组长于对照组,出生体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蛋白支持治疗对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妊娠并发症及减轻妊娠结束后水肿没有作用甚至会加重肾的负担,但是对于胎儿发育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 蛋白支持疗法 综合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学芹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S1期162-163,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危重症的治疗作用,评价CBP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7月至2008年10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534例危重症患者。常规治疗同时行CBP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331例);同期未行CBP而... 目的回顾性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危重症的治疗作用,评价CBP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7月至2008年10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534例危重症患者。常规治疗同时行CBP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331例);同期未行CBP而仅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3例)。观察两组患者生存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BP治疗组其中43例(12.9%)虽接受CBP治疗、但在尚未达到治疗终点(仍有CBP治疗指征)时因各种原因因放弃治疗出院,169例(51.05%)好转回普通病房或当地医院继续治疗,119例(35.95%)死亡。对照组31例(15.2%)放弃治疗出院,79例(38.91%)好转回普通病房或当地医院继续治疗,93例死亡(45.81%)。两组生存率比较:治疗组~对照组:51.05%~3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可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危重症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