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院所构建仪器共享平台“一站式”服务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蓉 胡宇容 +2 位作者 丁维荣 马艳 卢信 《农业科技管理》 2023年第2期53-55,共3页
仪器开放共享是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作用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仪器共享平台运行现状,分析了现阶段仪器共享平台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服务方案制定、平台竞争力提升、实验队伍建设、平台运行管理等方面探索了农业科研院所仪器共享... 仪器开放共享是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作用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仪器共享平台运行现状,分析了现阶段仪器共享平台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服务方案制定、平台竞争力提升、实验队伍建设、平台运行管理等方面探索了农业科研院所仪器共享平台“一站式”服务体系构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仪器共享平台 “一站式”服务体系
下载PDF
科研院所办公室如何保障科研人员科研时间的思考
2
作者 丁维荣 张娅香 +3 位作者 胡宇容 徐蓉 李建伟 师倩云 《农业科技管理》 2023年第2期94-96,共3页
文章从科研院所办公室工作的视角,阐述了保障科研人员科研时间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办公室人员在保障科研人员科研时间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业务学习、注重数据整理、强化协作互助、创新管理举措等保障科研人员科研时... 文章从科研院所办公室工作的视角,阐述了保障科研人员科研时间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办公室人员在保障科研人员科研时间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业务学习、注重数据整理、强化协作互助、创新管理举措等保障科研人员科研时间的建议,以期为科研院所办公室保障科研人员科研时间,提升工作质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院所 办公室工作 科研人员 科研时间
下载PDF
沼气池微生物生态群落PCR-DGGE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宇容 叶小梅 +2 位作者 常志州 杜静 陈双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2,共4页
研究了适合于PCR-DGGE分析的沼气池污泥样品微生物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探讨了PCR反应条件、电泳时间与上样量对DGGE指纹图谱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所建立的SDS和Guanidine thio-cyanate-N-LS方法提取沼渣微生物总DNA... 研究了适合于PCR-DGGE分析的沼气池污泥样品微生物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探讨了PCR反应条件、电泳时间与上样量对DGGE指纹图谱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所建立的SDS和Guanidine thio-cyanate-N-LS方法提取沼渣微生物总DNA,利用细菌特异性16S rDNA通用引物,经复原条件PCR(循环25次)扩增,所得PCR产物在85V电压下,上样量600ng,电泳时间为16 h时DGGE分离效果最佳,获得清晰的16S rDNA V3区片段的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池 微生物群落 DCR-DGGE分析
下载PDF
秸秆腐解剂对麦秸腐解速率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宇容 陈留根 +2 位作者 郭智 周炜 朱普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4,共4页
设麦秸不还田(CK_1)、麦秸全量还田(CK_2)、麦秸还田且施用4种秸秆腐解剂(T_1~T_4)6个处理,研究秸秆腐解剂对麦秸秆腐解动态和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麦秸还田24 d后,施用腐解剂能够提高小麦秸秆的腐解率,并且在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 设麦秸不还田(CK_1)、麦秸全量还田(CK_2)、麦秸还田且施用4种秸秆腐解剂(T_1~T_4)6个处理,研究秸秆腐解剂对麦秸秆腐解动态和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麦秸还田24 d后,施用腐解剂能够提高小麦秸秆的腐解率,并且在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施用秸秆腐解剂能够显著促进小麦秸秆中氮的释放;在插秧30 d后,腐解剂能够显著促进磷的释放,但降低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水稻产量,减产幅度达1.8%~7.1%;麦秸全量还田处理(CK_2)能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质量、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还田 秸秆腐解率 秸秆腐解剂 养分释放 结实率 微生物 水稻产量
下载PDF
免耕条件下控释肥对麦季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岳芳 郑建初 +4 位作者 周炜 胡宇容 王鑫 盛婧 陈留根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7-1043,共7页
为明确免耕条件下控释肥对麦季氧化亚氮减排的效果,本试验以长江下游典型稻麦轮作农田为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免耕条件下控释肥料( Osomcote和Nutricote)和普通肥料(碳酸氢铵、尿素和复合肥)处理对麦季氧化亚氮排放和... 为明确免耕条件下控释肥对麦季氧化亚氮减排的效果,本试验以长江下游典型稻麦轮作农田为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免耕条件下控释肥料( Osomcote和Nutricote)和普通肥料(碳酸氢铵、尿素和复合肥)处理对麦季氧化亚氮排放和冬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肥料处理在施用基肥后均出现1个氧化亚氮排放高峰,小麦播种至越冬始期的氧化亚氮累积排放量占全生育期总排放量的50%~73%。不同处理麦季氧化亚氮总排放量和小麦产量均表现为尿素处理〉复合肥处理〉碳酸氢铵处理〉Osomcote控释肥处理〉Nutricote控释肥处理〉无氮对照,氧化亚氮总排放量依次是2.55 kg/hm^2、2.39 kg/hm^2、1.99 kg/hm^2、1.70 kg/hm^2、1.37 kg/hm^2和0.97 kg/hm^2,小麦产量分别为6.23 t/hm^2、6.13 t/hm^2、5.84 t/hm^2、5.02 t/hm^2、4.79 t/hm^2和3.21 t/hm^2。与普通肥料处理相比,控释肥处理氧化亚氮排放减少15%~46%,小麦减产14%~23%。表明,免耕条件下控释肥的施用在减排麦季氧化亚氮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控释肥 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产量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南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土壤碳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岳芳 孙国峰 +4 位作者 周炜 胡宇容 王鑫 陈留根 郑建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5-1160,共6页
在江苏省苏州市稻麦两熟高产农田进行了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不同层次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的短期影响,计算了各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少免耕、常规耕作+秸秆还田、少免耕+秸秆... 在江苏省苏州市稻麦两熟高产农田进行了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不同层次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的短期影响,计算了各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少免耕、常规耕作+秸秆还田、少免耕+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0~5、5~1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常规耕作+秸秆还田处理还有利于提高1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但保护性耕作对20~30 cm土层土壤碳库特性无显著影响。相关分析显示,短期内少免耕主要是通过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而常规耕作+秸秆还田、少免耕+秸秆还田主要是通过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以及改善土壤有机碳活度来增加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总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稻麦两熟
下载PDF
不同品种直播稻适宜播种量 被引量:4
7
作者 周炜 陈虞雯 +2 位作者 胡宇容 李标 陈留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3-95,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直播条件下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表明,常规稻武运粳24、杂交稻常优3号分别在播种量45.0、22.5 kg/hm^2条件下产量最高,主要原因是在相应播种量下单位颖花量最大,单株成穗率和每穗粒数之间最协调,使群...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直播条件下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表明,常规稻武运粳24、杂交稻常优3号分别在播种量45.0、22.5 kg/hm^2条件下产量最高,主要原因是在相应播种量下单位颖花量最大,单株成穗率和每穗粒数之间最协调,使群体质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播种量 产量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凤眼莲植株氮含量无损监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晶晶 孙玲 +2 位作者 刘华周 胡宇容 肖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2-757,共6页
为了研究凤眼莲植株氮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方法,本研究基于野外大水域试验,分析凤眼莲植株光谱反射率特征,通过对原始反射光谱及高光谱参数与凤眼莲植株氮含量进行相关分析,从而确定其敏感波段及高光谱特征参数,并建立凤眼莲植株氮含量的... 为了研究凤眼莲植株氮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方法,本研究基于野外大水域试验,分析凤眼莲植株光谱反射率特征,通过对原始反射光谱及高光谱参数与凤眼莲植株氮含量进行相关分析,从而确定其敏感波段及高光谱特征参数,并建立凤眼莲植株氮含量的估算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绿峰反射率、蓝边振幅、黄边振幅、红边振幅、蓝边面积、黄边面积及红边面积与凤眼莲植株氮含量有较显著的相关性,其中黄边振幅与氮含量的相关性最佳,相关系数为-0.85。利用黄边振幅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能够有效估算凤眼莲植株氮含量,估算的均方根误差为0.21%,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是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氮含量 光谱反射率 无损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