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实秋 梅静 宋化民 《科技管理研究》 2001年第5期14-16,共3页
为促进企业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本文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 ,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的三种模型 :科技发展推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市场需求拉动的创新动力学模型、科技与市场耦合的复合环... 为促进企业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本文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 ,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的三种模型 :科技发展推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市场需求拉动的创新动力学模型、科技与市场耦合的复合环状创新动力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系统动力学 动力学模型 科技发展 市场需求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实秋 宋化民 成金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7-89,共3页
21世纪是高科技大发展的世纪,试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分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高科技系统 自身、市场需求、国际竞争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而人才、资金、管理、政府行为、基础设置等则是它的支撑条件,它们 的相互作... 21世纪是高科技大发展的世纪,试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分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高科技系统 自身、市场需求、国际竞争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而人才、资金、管理、政府行为、基础设置等则是它的支撑条件,它们 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正负反馈交错的复杂的动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系统动力学 高新技术产业化
下载PDF
高技术统计的系统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实秋 宋化民 《科技管理研究》 2001年第3期39-41,共3页
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标志 ,因此高技术产业统计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认为高技术不等于高新技术 ,从统计意义上必须将高技术与新技术分开。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应采用定性和定量判断 ,本文试把高技术领域作为一个系... 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标志 ,因此高技术产业统计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认为高技术不等于高新技术 ,从统计意义上必须将高技术与新技术分开。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应采用定性和定量判断 ,本文试把高技术领域作为一个系统 ,提出了高技术统计的“动态循环淘汰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统计 高技术产业 界定 指标 管理信息系统 “动态循环淘汰论”
下载PDF
对我国技术创新统计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实秋 宋化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18,4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技术创新 R&D 研究与开发 统计
下载PDF
21世纪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5
作者 胡实秋 宋化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3,共2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21世纪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21世纪 现代化 特征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关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宋化民 胡实秋 李杨 《科技管理研究》 2000年第6期32-34,38,共4页
本文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指导 ,在剖析高新区的基本特征与功能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了分析和评价高新区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 ,建立了相应的分析和评价方法。通过对武汉、北京、深圳等高新区的分析与评价 ,验证了该分析、评价指标体... 本文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指导 ,在剖析高新区的基本特征与功能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了分析和评价高新区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 ,建立了相应的分析和评价方法。通过对武汉、北京、深圳等高新区的分析与评价 ,验证了该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园区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高新技术开发区
下载PDF
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仲英 胡实秋 宋化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绩效 评价 指标体系 企业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高新技术产业与深圳基本现代化进程
8
作者 张球 胡实秋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5-37,共3页
本文首先阐述高新技术产业在深圳现代化进程中已起的作用,接着探讨了入世后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现代化进程 深圳市 现代化
下载PDF
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与质量教育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球 胡实秋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企业 质量管理 质量教育 中国 质量管理人员 素质
下载PDF
素质教育要求下的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球 胡实秋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6,共2页
当前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存在忽视对课外时间的有效利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对教材做必要的补充等问题。鉴于此,经济类专业教学必须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明确学科定位,有效整合专业课程;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当前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存在忽视对课外时间的有效利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对教材做必要的补充等问题。鉴于此,经济类专业教学必须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明确学科定位,有效整合专业课程;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类专业教学 问题 改革
下载PDF
新公务员如何尽快适应机关工作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实秋 张球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7S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公务员 政府机关 中国 职业道德 廉洁精神 个人素质
下载PDF
政府系统培训中心继续教育运行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实秋 《继续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政府系统 培训中心 继续教育 可持续发展能力 运行 教育培训产业 市场竞争机制 培训项目
下载PDF
新公务员如何迈好第一步
13
作者 胡实秋 《党政干部论坛》 2005年第4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公务员培训 入党 党政机关 机关工作 帮助 情况 启示 社会经验 管理工作者 人生
下载PDF
我国公务员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实秋 《理论界》 2007年第3期33-34,共2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新出台的《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新出台的《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对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面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以及实现新世纪战略目标的需要,由于受到起步较迟、机制不够灵活、方法相对陈旧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还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市场经济活动 培训需求 师资队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