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关联游客行为意图的量表开发与检验 被引量:23
1
作者 胡宪洋 白凯 汪丽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9-146,共8页
在形象修复理论基础上,开发了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量表,通过对441名入境游客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量表进行了整体验证,并关联分析了其对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所开发并实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 在形象修复理论基础上,开发了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量表,通过对441名入境游客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量表进行了整体验证,并关联分析了其对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所开发并实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量表,整体结构良好,量表信度和效度值都处于较好水平;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由6个基本维度构成,其中柔和的形象修复策略对游客行为意图有显著影响;本量表提出策略的实施效果与西方的研究总体趋同但略有差异。文章同时指出,针对入境客源市场,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要遵循跨文化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同时要重点使用渐进式的目的地形象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危机事件 形象修复策略 入境游客 新疆 西藏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方式量表探讨:中外游客整合对比的视角 被引量:20
2
作者 胡宪洋 白凯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9期73-83,共11页
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方式需要从多维度加以建构。文章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预试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问卷,通过对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的正式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3次验证性因子分析,探讨并验证了旅游目的地形象修... 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方式需要从多维度加以建构。文章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预试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问卷,通过对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的正式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3次验证性因子分析,探讨并验证了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的结构和内容。此外,文章还关联分析了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对中外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外游客和整体检验具有合理性;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构成维度包括降低攻击/揭露批评、修正行动、承认/道歉、形式上致意、否认和逃避责任;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对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的后续行为意图影响差异明显。该研究同时对管理启示、策略实施和方法审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事件 形象修复策略 入境游客 国内游客 新疆 西藏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理论来源与关系辨识 被引量:54
3
作者 白凯 胡宪洋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4期35-47,共13页
在回顾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从理论来源与关系辨识两方面对国外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进行了归纳,清晰了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与品牌个性理论、个性心理学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层级递进关系,个性心理学中的特质与大五(Big Five)研究成... 在回顾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从理论来源与关系辨识两方面对国外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进行了归纳,清晰了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与品牌个性理论、个性心理学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层级递进关系,个性心理学中的特质与大五(Big Five)研究成果是品牌个性与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的核心理论来源。同时也说明了,目的地品牌个性是目的地品牌资产研究中极富生命力的研究分支方向。学者们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既有效继承了目的地形象的前期丰硕成果,同时也通过自我一致性理论,构建了目的地品牌个性、形象、目的地品牌化与游客自我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品牌个性理论乃至个性理论的丰度与广度,同时,也为目的地品牌化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心理学 品牌个性 品牌资产 旅游目的地 理论发展脉络
下载PDF
道德受胁如何影响自然联结?——基于多重中介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卢珉玥 胡宪洋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56,共15页
旅游情境下个体的道德受胁能否促进其自然联结水平,是旅游者行为与目的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前沿性话题。该研究通过眼动仪记录被试者在阅读不同类型道德冲突情景(自我vs.群体)时的眼动指标,判断是否产生道德受胁;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 旅游情境下个体的道德受胁能否促进其自然联结水平,是旅游者行为与目的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前沿性话题。该研究通过眼动仪记录被试者在阅读不同类型道德冲突情景(自我vs.群体)时的眼动指标,判断是否产生道德受胁;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了道德受胁对自然联结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1)旅游情境下,道德受胁的启动范式存在边界条件,即成功启动道德受胁必须满足刺激材料中的道德行为涉及的是群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2)道德受胁不仅对自然联结有直接影响,同时还可以通过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其中,环境敏感性作为感性路径变量存在中介效应,而环境知识作为理性路径变量的中介效应不成立;(3)自我肯定不仅调节了道德受胁与自然联结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环境敏感性在道德受胁和自然联结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即当被试者的自我肯定被启动,个体在面临道德受胁时,其通过环境敏感性影响自然联结的中介效应消失。研究探究了道德受胁与自然联结的内在联系,为旅游情境下的道德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受胁 环境敏感性 环境知识 自然联结 自我肯定
下载PDF
旅游度假区游客地方依恋对心理恢复的影响研究——环境恢复性感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奚望 陈钢华 胡宪洋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99,共21页
随着亚健康和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社会问题,关注旅游体验带给人们的恢复效应已成为新时代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文章以珠海御温泉和三亚亚龙湾两处空间尺度和资源类型不同... 随着亚健康和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社会问题,关注旅游体验带给人们的恢复效应已成为新时代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文章以珠海御温泉和三亚亚龙湾两处空间尺度和资源类型不同但发展均较为成熟的旅游度假区为样本收集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平方法(PLS-SEM)就旅游度假区游客地方依恋对心理恢复的影响展开研究,并检验了环境恢复性感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地方依赖影响环境恢复性感知的所有维度,且地方认同在上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地方认同影响环境恢复性感知除物理远离以外的维度;(3)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心理逃离、迷恋维度影响心理恢复;(4)地方依赖通过地方认同、心理逃离或迷恋间接影响心理恢复;(5)地方认同直接影响心理恢复,也可通过迷恋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心理恢复 环境恢复性感知 旅游度假区 注意力恢复理论
下载PDF
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量表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萌 陈钢华 +1 位作者 胡宪洋 霍梓锋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85,共23页
近年来,蜜月旅游、情侣出游、女性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充满浪漫气息、能够创造浪漫体验的目的地备受青睐。因而,目的地浪漫属性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然而,以往对目的地“浪漫属性”的研究仅停留在对其内涵进行定性分析的层面,... 近年来,蜜月旅游、情侣出游、女性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充满浪漫气息、能够创造浪漫体验的目的地备受青睐。因而,目的地浪漫属性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然而,以往对目的地“浪漫属性”的研究仅停留在对其内涵进行定性分析的层面,无法对游客感知的目的地浪漫属性进行定量测量。文章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选取两类有代表性的浪漫目的地(历史城镇目的地、海滨目的地)作为样本采集地,严格遵循量表开发与验证程序,致力于开发并验证一份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量表。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基于景观感知理论,文章提出了包含资源与环境因素、人地互动因素、人际互动因素等三大范畴,适用于分析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理论框架。(2)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量表由心理逃离、心理兼容、好客服务、亲密互动、自然环境、与众不同等6个维度构成,共计18个测项。本量表对至少两种类型的目的地(历史城镇目的地、海滨目的地)具有适用性,量表的稳定性、科学性、有效性得以保证。(3)“互动”(人地互动与人际互动)因素构成游客对目的地浪漫属性感知的主要方面。上述发现不仅为理解目的地浪漫属性的游客感知提供了一个更加直观、标准化且可靠的测量工具,还对浪漫目的地的开发、管理及营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 浪漫属性 游客感知 量表开发 量表验证 景观感知理论
下载PDF
背包客身份认同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丽君 陈钢华 胡宪洋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已有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世界”形成的群体身份认同能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作为对当前社会快速变化的一种回应,背包旅行能提供展露自我的“自由空间”,建构独特的背包客身份认同。为探明背包客在“旅游世界”建构的身份认同是否显... 已有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世界”形成的群体身份认同能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作为对当前社会快速变化的一种回应,背包旅行能提供展露自我的“自由空间”,建构独特的背包客身份认同。为探明背包客在“旅游世界”建构的身份认同是否显著提升其主观幸福感这一问题,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将自尊作为中介变量,检验了背包客身份认同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n=400)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二乘法(PLS-SEM)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背包客身份认同的自我归类维度、群体自我价值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2)群体自我评价维度、群体自我价值维度对自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自尊对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自尊在群体自我价值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所得结果丰富了旅游者幸福感与背包客身份认同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包客身份认同 自尊 主观幸福感 社会认同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下载PDF
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建构 被引量:63
8
作者 胡宪洋 白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32-1649,共18页
地方性作为地方群体的主观创作,其结构随认同群体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为了初步探索地方性认同的组成结构,选择拉萨八廓街为案例地,从游客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对拉萨八廓街的地方性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性... 地方性作为地方群体的主观创作,其结构随认同群体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为了初步探索地方性认同的组成结构,选择拉萨八廓街为案例地,从游客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对拉萨八廓街的地方性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性游客认同探索性理论模型包括识觉空间、生活空间和主体空间3个主范畴以及自然独特性、人文独特性、自我效能、环境可管理性、一致性、依恋和自我尊重等7个副范畴;研究所开发的地方性游客认同量表包含7个维度共计23个问项,量表整体结构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鉴别度;游客对拉萨八廓街地方性认同整体持积极态度,其中,识觉空间平均分最高,生活空间次之,而以主体空间得分最低;依据5种不同的理论结构设计成的5种竞争模型,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模型选择,并通过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对所选模型加以验证,认为模型5是地方性游客认同的最佳模型,同时证明了探索性模型建构的正确性。此外,文章还对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这一概念使用的理论渊源及其与重点相关概念的关系,以及概念模型建构的深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游客认同 八廓街 扎根理论 理论建构 量表开发 拉萨
原文传递
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规模分布演变及空间特征 被引量:26
9
作者 胡宪洋 马嘉 寇永哲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8-192,共5页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旅游经济联系度、旅游首位度和旅游基尼系数等多项指标对大西安旅游圈近10年的旅游规模分布变化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西安旅游与大西安旅游圈发展的互动响应。结果表明:大西安...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旅游经济联系度、旅游首位度和旅游基尼系数等多项指标对大西安旅游圈近10年的旅游规模分布变化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西安旅游与大西安旅游圈发展的互动响应。结果表明:大西安旅游圈是单极核圈层结构,呈单核辐射发展;西安是大西安旅游圈的旅游首位城市,但首位度在不断降低;旅游圈内游客人数和旅游经济均趋于分散,但旅游经济分散的程度更为显著。此外,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规模成长呈现单点集聚性、轴线指向性、区域差异性与结构趋散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安旅游圈 旅游规模分布 空间特征
原文传递
乡村旅游景观特质网络演进的蒋巷村案例 被引量:32
10
作者 胡宪洋 保继刚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61-1575,共15页
在乡村地理的相关研究中,景观特质演化的逻辑主线与运行机理未得到充分重视。以蒋巷村为案例地,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行动者网络理论等研究方法,以网络结构特征与权力关系为切入点,力图呈现乡村旅游景观特质网络演进过程,并解读其背后的... 在乡村地理的相关研究中,景观特质演化的逻辑主线与运行机理未得到充分重视。以蒋巷村为案例地,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行动者网络理论等研究方法,以网络结构特征与权力关系为切入点,力图呈现乡村旅游景观特质网络演进过程,并解读其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1蒋巷村景观特质网络密度不断增大,景观特质间联系度持续增强;景观特质网络主题特色整体稳定,高中心度特质波动明显,其中,服务环境和村干部C的名人效应不断凸显,但乡村氛围有所下降。2蒋巷村景观特质演进的背后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两委、政治精英、驻村企业、村民以及当地的资源环境要素等七类主体组成的行动者网络;政府有效引导、精英人物视野以及形式变化下主体的倒逼与自觉成为景观特质演进成功与否的关键;权力格局与利益通道的变化成为角色定义、分配与转换的驱动力量,也成为景观特质网络构建的主要因素。3社会网络分析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在抽象关系网络化以及演进形成机制逻辑梳理方面具有适用性。此外,还对景观特质演变与社会空间重构,空间、权力与利益的运行逻辑以及案例背后的制度逻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景观特质网络 演进 形成机制 蒋巷村
原文传递
消费转型背景下度假型旅游地时空修复——基于三亚海棠湾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宪洋 保继刚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52-2467,共16页
消费转型背景下旅游目的地供需失衡矛盾凸显,由此引致了目的地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然而这一现象并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现有的理论框架在解释力度上也存在明显不足。本文在详细剖析时空修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情境与旅游情境... 消费转型背景下旅游目的地供需失衡矛盾凸显,由此引致了目的地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然而这一现象并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现有的理论框架在解释力度上也存在明显不足。本文在详细剖析时空修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情境与旅游情境,提出了资本应对消费转型的一般框架,分析了三亚海棠湾时空修复的整体历程,并揭示了案例背后的制度逻辑。研究表明:资本以时空修复的方式完成了对消费转型的应对。其中,时空修复的经济维度包括资本的空间修复与时间修复,在三亚海棠湾,空间修复突出的表现为地理扩张与空间重组,时间修复则重点表现在二级循环的缓建、停建及其向三级循环的跃迁。时空修复的非经济维度方面,政府部门藉由尺度重组用以促进资本的循环与积累,通过尺度上推,借助意识形态与城市战略,构建了资本空间运行的合法性;通过尺度下推,藉由绩效优先原则与权力下放策略,支持与服务资本的空间运行。但政府的部分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市场秩序,延缓危机的同时制造了更大的隐患。此外,时空修复与尺度重组之间存在着理论关联,消费转型使得原有资本节律失常,地域组织通过尺度重组搭建起全新的地理架构,为资本的时空修复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地理平台。本文完善了时空修复的理论框架,部分回应了消费市场的理性回归对度假地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转型 时空修复 尺度重组 三亚海棠湾
原文传递
滑雪度假区属性的结构维度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钢华 张艳 胡宪洋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1-388,共18页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和举办推动了国内冰雪旅游产业和研究的快速发展。作为冰雪旅游产业核心地域载体的滑雪度假区亦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滑雪度假区属性的结构维度识别及其影响评估成为冰雪旅游研究和实践的热点。本文遵循情感地理...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和举办推动了国内冰雪旅游产业和研究的快速发展。作为冰雪旅游产业核心地域载体的滑雪度假区亦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滑雪度假区属性的结构维度识别及其影响评估成为冰雪旅游研究和实践的热点。本文遵循情感地理学关注人、情感与地方互动关系的研究传统,以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和吉林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为样本采集地,借由量表开发与验证流程,从度假游客感知视角识别滑雪度假区属性的结构维度,并检验它们对滑雪度假游客体验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识别了滑雪度假区属性的结构维度(15个),并开发、验证了滑雪度假区属性量表(59个测项);(2)滑雪度假区的气候和自然环境、雪道、娱乐、工作人员和人文环境对度假游客体验有显著影响;(3)积极情绪、沉浸体验、难忘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在滑雪度假区属性与游客重游意向、口碑推荐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本文为与滑雪度假区属性相关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论框架和测量工具,并深化了对滑雪度假情境下人、情感与地方互动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雪度假区 目的地属性 量表开发 滑雪度假体验 人地互动 影响机制
原文传递
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的呈现与形成 被引量:48
13
作者 白凯 胡宪洋 +1 位作者 吕洋洋 杜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4-1117,共14页
慢活的空间体验与追寻是人们对当代社会"束缚与压抑"的抵抗和逃避,其为特定区域的地方性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实证案例。本文以丽江古城为研究案例地,基于对原住民、外来经营者、旅游者和政府管理人员的访谈资料,同时以网络... 慢活的空间体验与追寻是人们对当代社会"束缚与压抑"的抵抗和逃避,其为特定区域的地方性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实证案例。本文以丽江古城为研究案例地,基于对原住民、外来经营者、旅游者和政府管理人员的访谈资料,同时以网络日志为分析文本,在构建地方性呈现与形成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外部认同的角度对丽江慢活地方性特质呈现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的具体维度可由区位、场所、地方感加以呈现,其中,区位包括比较区位与现实区位,场所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空间与社交活动,地方感则包括情感与延续行为。丽江古城慢活的地方性形成来源于多元主体的共同建构,其中,原住民经由历史及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慢活理念是丽江古城慢活的精神本底,这种地方性特质被外来经营者加以营造和推广,使慢活特质得以强化并成为地方性表征,这同时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在旅游者的认同助推下更为显化,三个主体的共同作用使慢活特质成为丽江古城不可或缺的地方性构成。此外,本文还对旅游场域下地方性的特殊性与不同范式下的地方性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活 地方理论 地方性认同 形成机制 丽江
原文传递
政策流动性的理论进路与研究展望
14
作者 花菲菲 白凯 +1 位作者 Mike CRANG 胡宪洋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94-2717,共24页
全球新自由主义化与自反性治理的兴起推动了政治的全球循环,政策运动呈现出新动态和新特征。理性形式主义下的政治科学研究对传统框架的依赖,以及社会学对地理流动性的忽视使得既有概念解释力度受限。政策流动性的地域指向性和空间关联... 全球新自由主义化与自反性治理的兴起推动了政治的全球循环,政策运动呈现出新动态和新特征。理性形式主义下的政治科学研究对传统框架的依赖,以及社会学对地理流动性的忽视使得既有概念解释力度受限。政策流动性的地域指向性和空间关联性为地理学介入政策研究提供了理论突破的可能。本文在追溯政策流动性议题的跨学科滚动式对话进程时,立足于地理学文献,明晰了政策流动性的研究承诺与研究起点。作为理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背景下政策制定如何运作、政策知识与模式如何流动以及这些流动性如何塑造地方的有效概念工具,政策流动性试图阐明政策在流动过程中涉及的空间特征、地理位置、权力关系及其社会与地理形成过程,成为社会科学领域对“运动的思想”和“流动性生产”进行探析的核心领域。同时,政策流动性研究中的理论方向和研究要素又提供了各学科文献与流动的政策现象之间的接触条件。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流动性研究对思想和知识的经验性运动事实的缺失以及人文地理学在权力理论方面的研究不足,为地理学参与跨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研究场域与楔入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流动性 流动性转向 人文地理学 政治科学 跨学科
原文传递
青少年研学群体的自然关联性建构研究——以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15
作者 花菲菲 白凯 胡宪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2-171,共10页
自然关联性研究是系统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论突破口。基于本土案例的思考,以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案例地,聚焦青少年研学群体,借助Q方法,旨在回答该群体“通过什么”以及“如何”发展其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 自然关联性研究是系统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论突破口。基于本土案例的思考,以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案例地,聚焦青少年研学群体,借助Q方法,旨在回答该群体“通过什么”以及“如何”发展其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青少年研学群体自然关联性包括四个基本维度,即基于自然的自我意识、面对自然的主体情感、融入自然的积极体验以及针对自然的整体认知。研究总结提出了自然关联性的结构框架,用以呈现与解释青少年研学群体自然关联性的形成过程。上述结论充实并完善了自然关联性的概念体系,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本土文化视域下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延伸与实践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关联性 青少年研学群体 王阳明心学 Q方法 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原文传递
海滨旅游度假区游客环境和气候满意度对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钢华 奚望 +1 位作者 黄松山 胡宪洋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0-440,共11页
本文旨在揭示海滨旅游度假区游客环境满意度和气候满意度对其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为探究环境和气候如何影响游客身心健康和恢复提供新的方向,并丰富学界对旅游情境下的环境恢复性感知的理解。本文以海滨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 本文旨在揭示海滨旅游度假区游客环境满意度和气候满意度对其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为探究环境和气候如何影响游客身心健康和恢复提供新的方向,并丰富学界对旅游情境下的环境恢复性感知的理解。本文以海滨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在海南省三亚市的大东海和亚龙湾收集游客对环境恢复性的感知状况和对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的满意度评价(N=527),并采用基于主成分的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平方法(PLS_SEM)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①环境满意度正向影响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5个维度(分别为:兼容、程度、心理逃离、物理远离和迷恋);②气候满意度正向影响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5个维度。因此,努力提高海滨旅游度假区游客对海滨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满意度,能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海滨旅游度假区的身心恢复潜力,并最终有助于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恢复性感知 海滨旅游度假区 环境满意度 气候满意度 三亚
原文传递
西安典型旅游村落的景观特质——以上王村和家佛堂村为例的网络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宪洋 花菲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208,共7页
清晰梳理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的外显特征及内在逻辑是旅游扶贫的客观要求,也是避免盲目旅游开发的有效手段。文中以西安上王村和家佛堂村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与行动者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呈现了两个案例地的景观特质网络结... 清晰梳理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的外显特征及内在逻辑是旅游扶贫的客观要求,也是避免盲目旅游开发的有效手段。文中以西安上王村和家佛堂村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与行动者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呈现了两个案例地的景观特质网络结构差异与行动者行为逻辑。结果表明:上王村的乡村旅游转型注重整体水平提高,而家佛堂村更重视特色打造。上王村景观特质网络结构紧密,高中心度特质多样,景观特质"权力"结构也较为均衡;而家佛堂村景观结构整体相对松散,高中心度点中文化性较为突出,景观特质"权力"结构单极化明显。行动者网络分析来看,两个案例均属于村民自组织形式,家佛堂村行动者数量较少,行动较为单一也相对高效,而上王村行动者网络构建有外部企业参与,其网络中权力关系与利益博弈更为复杂,行动逻辑相对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景观特质 行为逻辑
原文传递
西安曲江新区移民群体的地方意义建构与检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宪洋 白凯 +1 位作者 花菲菲 王利尖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73-1789,共17页
处于变革时代的移民群体正经历着"回不去的乡村,融不进的城市"的挑战,构建地方意义以促进移民群体更好地适应迁入地,成为流动性视角下地方研究的基础性与迫切性课题。本文引介地方意义的概念,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 处于变革时代的移民群体正经历着"回不去的乡村,融不进的城市"的挑战,构建地方意义以促进移民群体更好地适应迁入地,成为流动性视角下地方研究的基础性与迫切性课题。本文引介地方意义的概念,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西安曲江新区为案例地,借由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的逻辑思路,对曲江新区移民群体的地方意义展开实证探讨。研究发现:移民群体地方意义的探索性理论模型包括自我认同、人地互动、人际互动和综合互动4个维度,互动过程发生在由自然、社会关系与价值构成的关系性地理架构之上;本文开发的移民群体地方意义测量量表,包含4个维度共计20个问项,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所建构模型的稳定性和适切性。此外,本文还对地方意义的实质、识别与形成的特点展开了讨论。本研究充实并完善了"地方"及"地方意义"的概念体系结构,部分回应了移民与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延伸与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意义 曲江新区 移民群体 理论建构 模型检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