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谢鸣 方真华 +2 位作者 黄若坤 胡家朗 勘武生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5期364-369,共6页
目的观察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2005年9月至2008年10月,对15例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行踝上截骨术治疗,13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11例行胫骨内侧楔形截骨术即时矫正踝关节内翻,3例在即时矫正内翻的同时行跗管松... 目的观察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2005年9月至2008年10月,对15例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行踝上截骨术治疗,13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11例行胫骨内侧楔形截骨术即时矫正踝关节内翻,3例在即时矫正内翻的同时行跗管松解术,2例因踝关节内翻畸形愈合合并马蹄畸形在行胫骨圆形穹顶状截骨同时用Ilizarov外固定架下缓慢牵张矫正原始畸形,11例同时行腓骨退旋延长术。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 13例患者获得12~48个月(平均27.3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14.5周(11~17周),完全负重时间1~19周(平均14.1周)。术后12个月踝关节AOFAS评分为61~95分,平均86.5分,其中优8例,良3例,一般2例,优良率84.6%。1例术后出现足内侧皮肤感觉麻木,经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后无缓解。无内固定失效和伤口愈合不良等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可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畸形愈合 手术 截骨术 疗效
下载PDF
^(99)Tc^m-MDP骨显像监测可注射组织工程骨的成骨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若昆 谢鸣 +3 位作者 方真华 勘武生 程文俊 胡家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4573-4576,共4页
背景:有关牵张成骨传统的新骨生长形态观察方法如超声、X射线、CT文献报道较多,但有关核素监测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经皮注射可注射组织工程骨促进牵张间隙成骨的可行性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其的早期监测作用。方法:将20只日本大耳白... 背景:有关牵张成骨传统的新骨生长形态观察方法如超声、X射线、CT文献报道较多,但有关核素监测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经皮注射可注射组织工程骨促进牵张间隙成骨的可行性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其的早期监测作用。方法:将20只日本大耳白兔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右胫骨中下段造成20mm的骨缺损,干骺端截骨。7d后延长,1mm/次、1次/d。造模前实验组分离培养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2代后诱导成骨。延长达靶位点后,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注射自体干细胞悬液,并同时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而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核素骨显像监测移植后2,4,8周时成骨情况。结果与结论:放射性骨显像99Tcm-MDP注入3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可见显像剂明显沉积于牵张间隙区,均较对侧健性部位显影强。骨骼、肾及膀胱显像清楚,骨/软组织的对比度清晰,各组均可见大关节及肌腱附着处有对称性放射性增高区。两组在2,4周时牵张间隙放射性聚集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实验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8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核素浓聚变弱,但两者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说明经皮注射移植复合富血小板血浆的可注射组织工程骨能够促进牵张间隙成骨能力,缩短成骨时间。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早期修复过程有比较灵敏的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放射性核素显像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下载PDF
对不同Paprosky分型股骨缺损全髋关节翻修术后肢体长度差异的分析
3
作者 徐海军 胡家朗 +2 位作者 熊文 陈明 勘武生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分析Paprosky I型、II型和IIIA型3种股骨骨缺损患者术前及使用一体型股骨柄翻修术后下肢不等长(LLD)的改善情况。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使用一体型Wagner SL股骨柄行髋关节翻修获得5年及以上随访的患... 目的分析Paprosky I型、II型和IIIA型3种股骨骨缺损患者术前及使用一体型股骨柄翻修术后下肢不等长(LLD)的改善情况。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使用一体型Wagner SL股骨柄行髋关节翻修获得5年及以上随访的患者58例(58髋);其中男15例,女43例;年龄29~91(68.3±8.9)岁。根据术前及术中的情况,确定骨缺损的分型。根据股骨侧缺损情况将病例分为3组,分别为PaproskyⅠ型(Ⅰ组)、PaproskyⅡ型(Ⅱ组)、PaproskyⅢA型(Ⅲ组)。患者复查随访包括临床功能评分、影像学检查、Harris评分。通过与患者术后影像学资料对比,评估假体的固定情况,测量双下肢肢体长度。结果随访时间为5~10(7.6±1.6)年。患者术前Harris评分为(44.5±14.0)分;术后Harris评分为(86.6±6.2)分(P<0.05)。Ⅰ组为17例;Ⅱ组为32例;Ⅲ组为9例。3组之间年龄、体质指数、术前和术后Haris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术前LLD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Ⅰ组(1.38±0.78)cm;Ⅱ组为(1.84±0.81)cm;Ⅲ组为(2.68±1.19)cm。3组术后LLD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Paprosky股骨骨缺损的逐级增加,LLD也逐渐增加。Wagner SL用于处理PaproskyⅠ型、Ⅱ型及ⅢA型股骨缺损可以获得良好的中期效果,肢体长度也得到较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和植入物 肢体长度差异
下载PDF
基于术中三维透视图像使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后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家朗 郭鑫 +2 位作者 熊文 王俊文 陈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术中三维透视图像使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后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四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基于术中三维透视图像使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骶... 目的探讨基于术中三维透视图像使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后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四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基于术中三维透视图像使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的12例后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2~69岁,平均41.2岁;体重47~88 kg,平均60.2 kg;致伤原因:车祸伤7例,高坠伤3例,重物压砸伤2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2型7例,B3型4例,C1型1例。所有患者均基于术中三维透视图像使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术后均摄骨盆X线片、CT+3D重建评价骨折端复位质量及骶髂关节螺钉位置情况。记录手术总时间、置钉准备时间、置钉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螺钉位置优良率。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量化评估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本组12例患者共置入骶髂关节螺钉17枚,其中S_(1)单侧7枚,S_(1)双侧共8枚,S_(1)、S_(2)单侧各1枚。骶髂关节螺钉手术总时间平均65.1 min;置钉准备时间平均39.2 min;置钉时间平均25.4 min。2例患者术前常规静脉血栓筛查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腘静脉血栓并肺动脉分支血管栓塞,VTE总发生率为25.0%。术后X线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优11例,良1例,优良率100%。术后CT评价螺钉位置:0级16枚,1级1枚,完全准确率:94.1%(16/17)。术后均无血管或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病例。所有骨盆骨折均活动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为78~96分,平均89.3分。结论基于术中三维透视图像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经皮微创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手术中能获取所需的高质量图像,螺钉规划时可从三个维度多平面确定理想的螺钉位置,通过机械臂的稳定导向准确置入螺钉。临床结果显示,螺钉置入准确性高,安全性好,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疼痛轻,可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三维透视图像 机器人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Garden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徐敏超 陈明 +5 位作者 勘武生 熊文 胡家朗 徐海军 郭鑫 郑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武汉市第四医院确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后外侧入路THA治疗,B组给...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武汉市第四医院确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后外侧入路THA治疗,B组给予后外侧小切口THA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髋关节功能和术前术后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低于A组;但两组手术时间、关节功能优良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R、ACTH水平高于术前,但B组术后COR、ACTH水平低于A组(P<0.05)。结论小切口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确切,且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及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和身体恢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颈骨折 小切口 髋关节功能 应激状态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髋部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静脉血栓疗程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敏超 陈明 +6 位作者 徐海军 勘武生 郑琼 胡家朗 熊文 郭鑫 段艳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3期1640-1643,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10 d疗程与35 d疗程的预防髋部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静脉血栓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髋部周围骨折内固定手术200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103例,平均年龄(60±8)岁(27~92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10 d疗程与35 d疗程的预防髋部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静脉血栓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髋部周围骨折内固定手术200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103例,平均年龄(60±8)岁(27~92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利伐沙班片10 d疗程的A组和35 d疗程的B组,各100例。术后复查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2组患者术后10 d和35 d均进行随访。结果2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3例、B组2例术后10 d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经治疗1周后,血栓消失。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事件、切口周围组织血肿和切口愈合不良等。结论利伐沙班预防髋部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静脉血栓安全性好、疗效好,10 d疗程和35 d疗程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髋骨折 静脉血栓栓塞 治疗结果 预防
下载PDF
鲁迅作品解读的误区
7
作者 胡家朗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3年第3期22-22,共1页
一、神化鲁迅,把鲁迅的作品当作教条早在60年前,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给予了极其崇高的评价,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是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的评价是正... 一、神化鲁迅,把鲁迅的作品当作教条早在60年前,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给予了极其崇高的评价,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是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的评价是正确的。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作品解读 毛泽东 鲁迅作品 新民主主义论 民族新文化 中学语文教学 民族英雄 辛亥革命 批判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后NK92细胞对HOS骨肉瘤细胞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家朗 郑琼 +1 位作者 叶哲伟 勘武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212-2217,共6页
[目的]研究NK92细胞经γ射线辐照后的增殖活性及对HOS骨肉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变化;观察rhIL-12对γ射线辐照后NK92细胞的胞毒杀伤效力的影响。[方法]应用^60Coγ射线发生器对NK92进行照射处理,照射剂量分别为0,3,10Gy,靶细胞为K... [目的]研究NK92细胞经γ射线辐照后的增殖活性及对HOS骨肉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变化;观察rhIL-12对γ射线辐照后NK92细胞的胞毒杀伤效力的影响。[方法]应用^60Coγ射线发生器对NK92进行照射处理,照射剂量分别为0,3,10Gy,靶细胞为K562细胞及HOS细胞,其中K562细胞为阳性对照。MTT法检测NK92细胞经射线受照后的增殖能力及不同处理条件下NK92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将2ng/ml rhIL-12加入预照射处理后的NK92培养基中孵育过夜,检测rhIL-12对1射线辐照后NK92细胞的胞毒杀伤效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Fas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效靶比梯度的变化,NK92对HOS的杀伤率在4.3%-48.0%之间。与未照射组相比,经射线处理后的NK92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g/ml rhIL-12能明显提高NK92细胞及γ射线辐照后的NK92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P〈0.05)。[结论]γ射线辐照后的NK92细胞对HOS细胞具有良好的杀伤活性,同时其自身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可作为骨肉瘤过继免疫治疗的理想效应细胞。此外,rhIL-12能明显提高NK92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起到良好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系 过继免疫治疗 骨肉瘤 IL-12
原文传递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方式探讨 被引量:39
9
作者 陈明 谢鸣 +6 位作者 勘武生 郑琼 徐敏超 胡家朗 潘昊 周华军 熊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29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8例,女11例;年龄24~61岁,平均38.4岁。骨折Tile分型:B型13例,其中B1型3例,B2...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29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8例,女11例;年龄24~61岁,平均38.4岁。骨折Tile分型:B型13例,其中B1型3例,B2型7例,B3型3例;C型16例,其中C1型8例,C2型4例,c3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h至10d。14例骶骨翼骨折合并前环骨折患者后环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前环采用钢板内固定;4例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前环损伤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行前后环内固定;9例骨盆骨折合并移位明显的髋臼骨折患者行单一或联合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例全身情况不稳定或合并多发伤的患者行外固定支架及微创内固定治疗。结果29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5个月(7~19个月)随访。2例患者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行伤口换药后愈合。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标准评定:优17例,良9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89.7%。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平均为86.7分(53~100分),其中优18例,良7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6.2%。2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对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骶髂关节螺钉或钢板进行内固定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对于全身情况不稳定者,外固定支架固定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腓骨钩状钢板在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谢鸣 赵晶晶 +3 位作者 方真华 黄若昆 胡家朗 勘武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腓骨钩状钢板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8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19例得到完整随访,男12例,女7例;年龄18~72岁,平均36岁;单纯外... 目的探讨应用腓骨钩状钢板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8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19例得到完整随访,男12例,女7例;年龄18~72岁,平均36岁;单纯外踝骨折4例,双踝骨折9例,三踝骨折6例。按Danis—Weber分类,A型8例,B型11例,均为腓骨远端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6h至16d,平均6d。手术顺序为外踝、后踝和内踝。外踝骨折使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内踝骨折使用松质骨螺钉,后踝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及形态采用螺钉或钢板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8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10例患者于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9例于术后20周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不良反应及踝关节不稳。Mazur评分为67-92分,平均86.3分,其中优12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12%。结论运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外踝骨折能更好恢复外踝正常外翻角及长度等解剖结构,并有效固定,为早期活动提供稳定性,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1
作者 勘武生 郑琼 +4 位作者 胡家朗 陈明 王俊文 程文俊 徐敏超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GardenⅢ、IV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22例成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复位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闭合复位组73例,男42例...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GardenⅢ、IV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22例成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复位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闭合复位组73例,男42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2±2.4)岁;骨折Garden分型:Ⅲ型43例,Ⅳ型30例。切开复位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5±3.1)岁;骨折Garden分型:Ⅲ型27例,Ⅳ型2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置人满意率、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结果 122例患者术后获20~101个月(平均50.3个月)随访。闭合复位组骨折复位质量:I级39例,Ⅱ级19例,Ⅲ级或Ⅳ级15例;开放复位组I级38例,Ⅱ级9例,Ⅲ级或Ⅳ级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19,P=0.010)。两组患者术后内固定置人满意率分别为86.3%(63/73)、87.8%(43/49),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分别为8.2%(6/73)、6.1%(3/4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10.2%)低于闭合复位组(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20,P=0.021)。结论 对于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不会增加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对闭合复位失效或骨折移位明显的患者,及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复位
原文传递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鸣 方真华 +5 位作者 张松 赵晶晶 胡家朗 汤洁 郑琼 勘武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介绍胫骨远端后柱骨折的概念、解剖、分型,探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远端关节面近似梯形,将其前后分成两部分,前1/2较宽称为前柱,后1/2较窄称为后柱。包括原始的后踝以及胫骨远... 目的介绍胫骨远端后柱骨折的概念、解剖、分型,探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远端关节面近似梯形,将其前后分成两部分,前1/2较宽称为前柱,后1/2较窄称为后柱。包括原始的后踝以及胫骨远端后侧干骺,骨折线由后上斜向后下的波及远端关节面≤50%的胫骨远端骨折称为后柱骨折。根据其解剖特点结合CT平扫加三维重建将后柱骨折分为三型:Ⅰ型:后穹隆骨折,骨折线不超过后穹隆骨折,骨块〈后柱的1/4;II型:1/4〈骨块≤1/2;Ⅲ型:骨块〉后柱的1/2。自2005年3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胫骨远端后柱骨折95例,其中27例Ⅲ型后柱骨折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并获得随访。结果27例患者获得12~50个月(平均35.7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时间10.0~13.5周(平均11.3周),完全负重时间11.0—14.3周(平均12.1周)。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1年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平均(97±3)分,其中优19例,良7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6.3%。术后1例患者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保守治疗痊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以及腓肠肌挛缩等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后柱骨折的概念及分型理念为胫骨远端后侧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方式,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远端Ⅲ型后柱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要熟悉胫骨远端后侧解剖结构、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后侧入路
原文传递
直视复位结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难复性骶髂关节脱位 被引量:5
13
作者 熊元 陈明 +7 位作者 郑琼 刘国辉 徐敏超 熊文 胡家朗 郭鑫 陆林 勘武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讨直视复位结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难复性骶髂关节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29例难复性骶髂关节脱位患者资料。男18例,女11例;年龄为25。68岁,平均37.9岁。骨折Tile分型... 目的探讨直视复位结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难复性骶髂关节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29例难复性骶髂关节脱位患者资料。男18例,女11例;年龄为25。68岁,平均37.9岁。骨折Tile分型:c1型7例,c2型9例,c3型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32d,平均11.3d。所有患者均在直视下复位骶髂关节,然后采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0~125min,平均76.2min;术中出血量为50~360mL,平均148.6mL。29例患者术后获24—41个月(平均28.9个月)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标准评定:优20例,良9例,优良率为100%。末次随访时29例患者的Majeed评分平均为90.1分(67~100分);优20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3.1%。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螺钉松动、患肢跛行、神经损伤及骨化性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直视复位结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难复性骶髂关节脱位可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该方法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复位
原文传递
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假体与传统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勘武生 徐敏超 +5 位作者 陈明 程文俊 郑琼 王俊文 焦竞 胡家朗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总结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应用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假体与传统28mm直径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各58例(58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假体组男32例,女26... 目的总结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应用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假体与传统28mm直径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各58例(58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假体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30-75岁,平均54.1岁;传统28mm直径假体组男34例,女24例;年龄32-76岁,平均55.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术前诊断、术前疼痛发生率、关节活动范围、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传统28mm直径假体髋臼用两枚螺钉固定,大直径金属对金属无内衬髋臼靠压配获得初始固定。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35个月,平均23.6个月。(1)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假体组术后Harris评分平均97分,优良率96.6%;传统28mm直径假体组平均88分,优良率89.7%。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假体组髋关节周围疼痛2例(3-4%),传统28mm直径假体组8例(13.8%)。(3)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假体组无假体脱位,传统28mm直径假体组脱位1例。(4)术后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假体组髋关节总活动范围大于140°者52髋,平均240°;传统28mm直径假体组大于140°者46例,平均190°。平均活动范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与传统28mm直径全髋关节比较具有更好的早期稳定性和关节活动功能,疼痛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设计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微创截骨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静 谢鸣 +3 位作者 勘武生 方真华 黄若昆 胡家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8期755-756,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32例(49足)。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0 min,术后随访6~24个月。参照评定标准:优45足,良3足,差1足,优良率98%。... 目的观察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32例(49足)。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0 min,术后随访6~24个月。参照评定标准:优45足,良3足,差1足,优良率98%。结论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矫形满意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小趾内翻 微创 截骨矫正
原文传递
带外翻角的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畸形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真华 胡家朗 +4 位作者 赵晶晶 陈明 郑琼 任义军 勘武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48-752,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带外翻角的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1月接受带外翻角的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22例后足畸形患者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46~79岁... 目的探讨使用带外翻角的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1月接受带外翻角的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22例后足畸形患者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46~79岁,平均62.2岁;其中原发踝关节骨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严重距骨缺血性坏死继发踝关节炎1例,踝关节置换术失败合并进行性距下关节关节炎3例,踝关节融合术失败合并进行性距下关节关节炎5例,马蹄内翻足合并继发性关节炎1例。术后采用影像学、EQ-5DTM功能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22例患者术后获14~38个月(平均21.3个月)随访,均获得功能位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3.9个月(2.4—6.2个月),术后影像学资料显示良好的后足力线。1例并发术后浅表感染,1例远端锁钉松动要求取出。术后1年的EQ-5DTM功能评分及AOFAS的踝一后足评分平均分别为69.3分(20~90分)及69.9分(45—85分)。结论使用带外翻角的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畸形可获得稳定的融合和良好的后足力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畸形 关节融合术 骨钉 关节炎
原文传递
CT图像三维重建在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哲伟 杨述华 +7 位作者 吴强 熊晓芊 唐欣 胡家朗 邵佳 张施展 谢卯 张其川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9年第3期163-164,178,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28例骨肿瘤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进行诊断。CT扫描全部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16型多排高速螺旋CT机,1.0mm层厚。扫描所得断... 目的探讨螺旋CT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28例骨肿瘤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进行诊断。CT扫描全部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16型多排高速螺旋CT机,1.0mm层厚。扫描所得断层资料通过网络传送至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处理。采用Window.NT3.51平合上Insight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三维CT图像能够围绕X轴和Z轴任意旋转、切割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能够清晰显示骨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形态特点。结论三维CT重建在骨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订方面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骨肿瘤的立体定位和肿瘤破坏范围的正确评估,并为手术入路的设计、重建和内固定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重建 骨肿瘤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3D打印个性化导板体外辅助髋臼下缘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分析
18
作者 胡家朗 郭鑫 +2 位作者 邓海 焦竞 陈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5-811,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个性化导板体外辅助髋臼下缘螺钉置钉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2015年6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例累及前柱的髋臼骨折患者影像学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42.6±2.1)岁;骨折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 目的探讨3D打印个性化导板体外辅助髋臼下缘螺钉置钉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2015年6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例累及前柱的髋臼骨折患者影像学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42.6±2.1)岁;骨折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2例,前柱+后半横形骨折4例,双柱骨折3例,T形骨折1例。将患者骨盆CT数据导入E3D软件,生成数字模型,模拟骨折复位及复位后模型,同时生成个性化髋臼下缘螺钉导板。将上述模型导入3D打印机打印,骨折模型体外复位,利用导板辅助置入髋臼下缘螺钉。术后模型再次行CT薄层扫描,数据导入E3D软件,生成数字模型。观察术后CT图像中螺钉与骨性通道周围骨皮质的位置关系,比较模拟和体外手术后的数字模型中螺钉位置参数的一致性。结果共生成患、健侧螺钉导板各10个,3D打印骨折模型体外手术均获得解剖复位,在导板辅助下共置入20枚髋臼下缘螺钉。术后参照Andrew椎弓根钉位置CT分级标准评定髋臼下缘螺钉位置:Ⅰ级19枚,Ⅱ级1枚。健侧耻骨联合中点至进钉点直线距离、螺钉轴线分别与水平面、矢状面及冠状面的夹角模拟值分别为(60.65±5.55)mm、23.96°±5.59°、2.88°±1.25°、65.06°±5.48°,与术后值[(60.91±5.73)mm、24.00°±6.15°、3.20°±1.13°、65.74°±5.5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耻骨联合中点至进钉点直线距离、螺钉轴线分别与水平面、矢状面及冠状面的夹角模拟值分别为(60.76±4.41)mm、24.77°±2.97°、3.06°(2.66°,3.68°)、63.70°(62.70°,65.60°),与术后值[(60.71±4.56)mm、24.67°±2.73°、3.04°(2.64°,3.51°)、64.40°(63.20°,65.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模型上,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髋臼下缘螺钉置钉的导向准确性优良,体外手术后螺钉位置参数与模拟手术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髋臼下缘螺钉 3D打印技术 导板
原文传递
临床病例讨论——急性后深间室综合征误诊后足踝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19
作者 谢鸣 方真华 +5 位作者 黄若昆 赵晶晶 胡家朗 汤洁 李静 勘武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病历摘要 患者,男,18岁,因“右胫腓骨骨折术后踝部及足趾屈曲畸形及功能障碍16个月”入院。 患者于2007年3月2日因“摔伤右小腿疼痛活动受限1h”入住外院。受伤当时患肢疼痛,小腿Ⅰ°肿胀,小腿及足部感觉正常,患侧肢体足背... 病历摘要 患者,男,18岁,因“右胫腓骨骨折术后踝部及足趾屈曲畸形及功能障碍16个月”入院。 患者于2007年3月2日因“摔伤右小腿疼痛活动受限1h”入住外院。受伤当时患肢疼痛,小腿Ⅰ°肿胀,小腿及足部感觉正常,患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踝关节和足趾活动均无异常,诊断“右胫腓骨下端闭合性骨折(图1)”,伤后3h外院行右胫腓骨下端切开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室综合征 足踝畸形 临床病例 诊断 胫腓骨骨折术后 治疗 诊后 急性
原文传递
下肢骨折患者创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20
作者 潘昊 刘婷婷 +2 位作者 胡家朗 熊文 徐敏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86-2787,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创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感染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发生感染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感染组,并同期随机选取50例未出现感染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寻找医院感染原因...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创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感染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发生感染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感染组,并同期随机选取50例未出现感染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寻找医院感染原因,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骨折后至医院就诊时间>6h33例、清创时间>6h36例、院前有治疗不当35例,其分布率分别为66.00%、72.00%、70.00%,对照组分别为22.00%、14.00%、22.00%;两组损伤程度结果显示,感染组骨折损伤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损伤程度越高,创口感染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骨折创口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一般较长,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创口感染与骨折后至就诊、清创时间长、骨折损伤程度严重、手术时间长、术后护理不得当等多种因素有关,医务人员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创口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创口感染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