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种群生物学及海拔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松林 +3 位作者 胡尔夷 雷平 袁荣斌 邹思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0-167,共8页
【目的】掌握黄腹角雉模式产地种群的个体参数、性别比、年龄结构和海拔分布等生物学特征,为更好地制定积极有效的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研究区海拔、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分别采用3种调查方法:1)样线观察法。2004年... 【目的】掌握黄腹角雉模式产地种群的个体参数、性别比、年龄结构和海拔分布等生物学特征,为更好地制定积极有效的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研究区海拔、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分别采用3种调查方法:1)样线观察法。2004年4月—2014年12月,在研究区布设总长度约80 km的调查样线7条。2)繁殖季节前期套脚捕捉法。于2006年2月、2007年3月和2008年3月捕捉标记黄腹角雉个体26只。3)红外相机照相法。2010年4月—2014年8月,选择82个地点安装红外线触发照相机,每个位点监测时间不少于8个月。【结果】1)黄腹角雉繁殖前期,雄性成年个体体质量为1 210~1 500 g(n=15)、体长470~600 mm(n=5),雌性体质量1030~1 384 g(n=7)、体长390~492 mm(n=5)。2)样线调查法性别比为雌∶雄=1∶1.26,该方法易将雄性亚成体误判为雌性;捕捉标记法雌∶雄=1∶2.25,由于繁殖季节雄性黄腹角雉防御性行为明显增强,可能导致雄性被捕获率高;红外相机照相法可以通过照片和视频仔细分辨来减少性别的误判,其雌∶雄=1∶1.60的结果应当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3)根据照片确认的131只黄腹角雉,其中雄性成体47只、亚成体20只,雌性成体29只、亚成体13只,幼鸟22只,结合黄腹角雉的性成熟年龄和预期寿命等因素,认为研究区的黄腹角雉种群属于稳定增长型;假设被拍摄个体占实际种群数量的1/4,则研究区黄腹角雉繁殖群应大于100对。4)红外相机监测显示,研究区海拔1600~1 800 m处的森林是黄腹角雉的核心分布区,这一区域拍摄到黄腹角雉的有效机位数占93.33%、个体数占总数的39.69%,海拔1 200~1 400 m、1 400~1 600 m和1 800~2 000 m范围的有效机位介于58.33%~69.23%之间,个体数分别占总数的12.98%、22.90%、16.03%,海拔800~1 000 m、1 000~1 200 m、2 000 m以上范围的3个海拔梯度有效机位数介于20%~40%之间,累计拍摄到的个体数占总数的8.40%,海拔800 m以下没有拍摄到黄腹角雉个体。【结论】研究区内保存有国内目前已知最大的黄腹角雉种群。进一步加强种群的研究监测,对维护这一全球性濒危雉类的安全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雉类 黄腹角雉种群 性别比 年龄结构 海拔分布 江西武夷山
下载PDF
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巢捕食模拟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程林 袁荣斌 +7 位作者 程松林 吴淑玉 郭洪兴 兰文军 邹思成 李剑萍 胡尔夷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2-916,共5页
为了解江西武夷山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种群孵卵期巢捕食状况。在海拔1270~1345 m和海拔1805~1920 m的黄腹角雉栖息地,设立实验地A和实验地B,分别在实验地离地高1. 8~5. 4 m的树杈上安装人工巢20个,巢间距离50~80 m,人工巢经过... 为了解江西武夷山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种群孵卵期巢捕食状况。在海拔1270~1345 m和海拔1805~1920 m的黄腹角雉栖息地,设立实验地A和实验地B,分别在实验地离地高1. 8~5. 4 m的树杈上安装人工巢20个,巢间距离50~80 m,人工巢经过110 d的环境适应;于2015年黄腹角雉繁殖季节,在每巢安放2枚模拟卵(鸡蛋),每巢安装1台红外照相机进行监测。经过28 d的模拟实验,实验地A被捕食12巢,被捕食率60. 0%,捕食者均为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实验地B被捕食5巢,被捕食率25. 0%,捕食者均为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模拟卵是否被捕食,与人工巢的离地高度、模拟卵是否进行了覆盖处理,没有直接联系。藏酋猴在黄腹角雉孵卵期,局限于较低海拔的实验地A区域活动,可能与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差异有关。松鸦捕食行为仅发生于实验地B,松鸦仅捕食人工巢(2枚模拟卵)、黄腹角雉自然巢(3枚卵)中的1枚卵,松鸦如何能识别出真假鸟卵或其选择性捕食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腹角雉 藏酋猴 松鸦 巢捕食实验 江西武夷山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昼间行为的红外相机监测 被引量:15
3
作者 程松林 雷平 +2 位作者 胡尔夷 袁荣斌 邹思成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5-702,共8页
鸟类的行为是遗传而来,或是学习获得,多表现出对环境条件的适应。为了解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野生种群昼间行为和时间分配,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根据海拔、植被类型和人为活动干扰等因子,在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海拔444... 鸟类的行为是遗传而来,或是学习获得,多表现出对环境条件的适应。为了解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野生种群昼间行为和时间分配,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根据海拔、植被类型和人为活动干扰等因子,在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海拔444~2133m区间,选择了41个代表性的机位进行红外相机监测,每个机位监测时间不少于250d。其中23个机位获得了视频资料,共记录N314只次(d229只次,Q85只次)野生黄腹角雉的有效视频4447S。其昼间活动时间约11~13h。地面行为可以分为6种,摄食、位移和休息3个刚性行为时间占总时长的97.08%,不同季节间摄食行为的平均耗费时间差异显著(尸〈O.05),位移和休息行为的平均时间差异不显著(JP〉0.05)。不同性别间的摄食行为和整理行为的平均时间差异显著(P〈0.05)。繁殖期笼养黄腹角雉主要行为与野生种群相同,但野生种群的行为时间摄食行为〉位移行为〉休息行为,而笼养种群则是休息行为〉位移行为〉摄食行为,估计与笼养种群省去了搜寻食物时间和环境异质性小、不用担心被天敌捕食等因素有关。研究结果提示:黄腹角雉的昼间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但机制尚不清楚;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保存较好、人为干扰小,栖息地内的食物在不同季节均能够满足黄腹角雉的生存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腹角雉 昼间行为 时间分配 红外相机 江西武夷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