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循环下纤维增韧型环氧沥青混合料损伤演化 被引量:3
1
作者 艾贤臣 胡帮艳 +2 位作者 冉武平 呙玉昊 满长恒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2,50,M0004,M0005,共11页
为了研究季冻区玄武岩纤维增韧型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劣化规律,首先,通过沥青黏温曲线分析和直接拉伸性能测试,初步确定纤维长度和掺量,并对比纤维改性前后的环氧沥青混合料(EAC)的路用性能,进一步确定最佳纤维长度和掺量,形成玄武岩... 为了研究季冻区玄武岩纤维增韧型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劣化规律,首先,通过沥青黏温曲线分析和直接拉伸性能测试,初步确定纤维长度和掺量,并对比纤维改性前后的环氧沥青混合料(EAC)的路用性能,进一步确定最佳纤维长度和掺量,形成玄武岩纤维增韧型环氧沥青混合料(FEAC)的设计流程。随后,进行低温弯曲试验,测试不同冻融损伤程度沥青混合料的弯拉强度、弯拉应变、弯曲劲度模量和弯曲应变能密度。研究结果表明:6%(质量分数)玄武岩纤维掺量的FEAC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抗裂性,并保持了与EAC相当的水稳定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EAC和FEAC的弯拉强度、弯曲劲度模量和弯曲应变能密度逐渐降低,而弯拉应变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相较于EAC,FEAC表现出更高的弯拉强度、弯拉应变和较低的弯曲劲度模量。FEAC和EAC的弯曲应变能密度冻融损伤变化均呈现明显的3段式性能下降。S形逻辑函数能够有效地描述冻融循环的损伤变化规律,其中模型参数a、k和x c显示出玄武岩纤维对延缓环氧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沥青混合料 冻融循环 玄武岩纤维 损伤变量
下载PDF
多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影响的正交试验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林萍 胡帮艳 +1 位作者 张飞 于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1,共5页
根据分形级配理论进行矿料级配设计,把粗级配分形维数D_c、细级配分形维数D_f、粗细级配用量比、油石比和压实次数作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方法进行试验分析,找出其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为优化... 根据分形级配理论进行矿料级配设计,把粗级配分形维数D_c、细级配分形维数D_f、粗细级配用量比、油石比和压实次数作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方法进行试验分析,找出其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为优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分形级配理论 矿料级配设计 正交试验 空隙率
下载PDF
纳米TiO_2环氧树脂微表处光催化分解尾气型路面材料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林萍 李文博 +2 位作者 胡帮艳 于江 叶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328-333,共6页
在环氧薄层混合料的基础上,以微表处(MS-2型)为设计配合比,结合光催化剂纳米TiO_2的光催化降解尾气技术,研究制备新型降解尾气路面材料,即环氧树脂微表处混合料;并对混合料的降解尾气性能和低温性能、抗水损能力及抗滑性能进行研究分析... 在环氧薄层混合料的基础上,以微表处(MS-2型)为设计配合比,结合光催化剂纳米TiO_2的光催化降解尾气技术,研究制备新型降解尾气路面材料,即环氧树脂微表处混合料;并对混合料的降解尾气性能和低温性能、抗水损能力及抗滑性能进行研究分析。试验表明:纳米TiO_2的掺加,不会对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并且TiO_2掺量50%下的混合料具备较好的降解尾气性能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TIO2 微表处 尾气分解 路用性能
下载PDF
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宏细观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帮艳 于江 +1 位作者 李林萍 宋卿卿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7,共4页
从宏细观层面出发,对比分析马氏成型与旋转压实成型方法下温拌沥青混合料宏细观指标随压实次数变化规律,探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2种成型方法下宏细观指标随压实次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旋转压实成型更易于温拌沥... 从宏细观层面出发,对比分析马氏成型与旋转压实成型方法下温拌沥青混合料宏细观指标随压实次数变化规律,探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2种成型方法下宏细观指标随压实次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旋转压实成型更易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密实;试件随着压实次数增加,空隙率不断减小,空隙面积和空隙等效直径也相应减小,空隙分维数随之增大;空隙分维数等细观指标可形象的表征空隙结构,是温拌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沥青混合料 压实特性 宏细观 成型方法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SAC级配设计与改性沥青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江 郭欣 +1 位作者 李林萍 胡帮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6,50,共6页
应用分形理论级配设计方法设计多级嵌挤骨架密实型SAC级配,通过调整分形设计维数Dc、Df和分界尺寸通过百分率P(r_(DCF))设计不同组SAC级配,以宏观指标空隙率研究分形级配设计方法对SAC级配矿料组成结构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分形... 应用分形理论级配设计方法设计多级嵌挤骨架密实型SAC级配,通过调整分形设计维数Dc、Df和分界尺寸通过百分率P(r_(DCF))设计不同组SAC级配,以宏观指标空隙率研究分形级配设计方法对SAC级配矿料组成结构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分形设计参数与混合料空隙率相关性;在分形SAC级配上使用SBS改性沥青,通过混合料室内路用性能试验揭示SAC级配改性沥青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分形级配设计3种设计参数与空隙率的关联程度Dc>Df>P(r_(DCF)),通过调整3个设计参数能有效控制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改性沥青配合SAC级配使用表现出极佳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分形理论 SAC级配 空隙率 灰色关联分析 SBS改性沥青
下载PDF
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宏细观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江 李林萍 +1 位作者 张帆 胡帮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1,共6页
针对不同成型方式、压实次数下的温拌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在做试验研究的同时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其内部空隙、集料的分布图像,并分别用空隙分维数、颗粒面积比进行定量描述,以此从宏观与细观两个层面共同分析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分... 针对不同成型方式、压实次数下的温拌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在做试验研究的同时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其内部空隙、集料的分布图像,并分别用空隙分维数、颗粒面积比进行定量描述,以此从宏观与细观两个层面共同分析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用空隙率与空隙分维数分析可得到基本一致的结论;温拌沥青混合料用旋转压实成型其内部不同层面的空隙、集料的分布结构较为接近,用马歇尔击实成型其内部竖向的集料排列紧密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建筑材料 压实特性 温拌沥青混合料 空隙分维数
下载PDF
温拌沥青混合料三阶段设计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江 胡帮艳 +1 位作者 李林萍 张飞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35,共5页
依据温拌技术工作原理,结合温拌改性沥青粘温曲线和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系统阐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的2种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拌沥青混合料3阶段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流程图;按照基于压实特性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 依据温拌技术工作原理,结合温拌改性沥青粘温曲线和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系统阐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的2种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拌沥青混合料3阶段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流程图;按照基于压实特性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并对比了温、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优于热拌沥青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 压实特性 三阶段设计 路用性能
下载PDF
融合式教学模式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胡帮艳 赵锐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3期285-286,共2页
根据工程制图课程学时少、知识点多的特点,该文探讨了其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CAD辅助设计课程,从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手段与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索基于CAD辅助设计融合式教学模式... 根据工程制图课程学时少、知识点多的特点,该文探讨了其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CAD辅助设计课程,从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手段与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索基于CAD辅助设计融合式教学模式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式教学 工程制图 教学改革 CAD辅助设计
下载PDF
基于表观黏度的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程龙 于江 +1 位作者 李林萍 胡帮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295-301,共7页
通过室内模拟老化试验,探究了不同老化条件下基质沥青和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以黏度为参数建立了老化动力学模型,求得老化反应活化能和老化反应总速率等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短期老化过程中两种沥青的表观黏度呈指... 通过室内模拟老化试验,探究了不同老化条件下基质沥青和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以黏度为参数建立了老化动力学模型,求得老化反应活化能和老化反应总速率等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短期老化过程中两种沥青的表观黏度呈指数增长;改性沥青具有更低的反应速率和更高的活化能;所建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高;能够准确地表征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老化过程中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 表观黏度 老化动力性能 反应速率
下载PDF
高寒强紫外线地区钢混组合梁桥面铺装结构温度‐荷载耦合作用分析
10
作者 耿巍 任海生 +2 位作者 胡帮艳 钱振东 赵尘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7-566,共10页
为探索高寒强紫外线地区钢混组合梁桥面铺装的温度效应和应力、应变规律,优化区内钢混组合梁桥面铺装设计,依托青藏拉萨-那曲段高速公路,结合高寒强紫外线的气候条件建立了局部梁段温度场计算模型。针对5种典型的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双... 为探索高寒强紫外线地区钢混组合梁桥面铺装的温度效应和应力、应变规律,优化区内钢混组合梁桥面铺装设计,依托青藏拉萨-那曲段高速公路,结合高寒强紫外线的气候条件建立了局部梁段温度场计算模型。针对5种典型的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双层AC、双层SMA、下层AC+上层SMA、下层GA+上层SMA和下层E A+上层SMA),研究了铺装层内温度分布规律,分析了桥面铺装结构在日内温度周期性变化下的温度应力。在此基础上,对桥面铺装的上表面施加均布荷载,研究了5类桥面铺装组合在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和蠕变变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铺装 有限元法 温度场 温度应力 力学响应 永久变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