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学校恐怖症86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广秀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0-290,296,共2页
关键词 学校恐怖症 焦虑 个体素质 儿童 诊断
下载PDF
商丘市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与工作能力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培席 王绵珍 +5 位作者 胡广秀 王治明 兰亚佳 蒋家东 曲金刚 刘世民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2-475,共4页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和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高工作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场所暴力量表(WVS)和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对河南省商丘市507名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和工作...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和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高工作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场所暴力量表(WVS)和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对河南省商丘市507名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和工作能力进行了调查,并用自制表格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结果 30—44岁年龄组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得分高于45岁及45岁以上年龄组。护士组工作场所暴力得分高于医生和医技人员组(P〈0.05);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工作能力得分比其他文化程度者低(P〈0.05);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工作能力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50(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在控制了其它因素后,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是工作能力下降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8.44。结论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影响,应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工作场所暴力 工作能力
下载PDF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与双歧杆菌治疗黄疸患儿疗效及血红素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战胜 刘雨露 +5 位作者 施雪颖 胡广秀 段道云 王栋 高凌云 唐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81-2082,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茵栀黄联合双歧杆菌同时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者体内的血红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各54例。其中给予对照组简单的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的照射条件下联合使用茵栀... 目的探讨研究茵栀黄联合双歧杆菌同时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者体内的血红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各54例。其中给予对照组简单的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的照射条件下联合使用茵栀黄和双歧杆菌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9%,观察组为96.4%,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02),而且对照组体内的胆红素含量明显高于观察组(P=O.000),发热、皮疹、和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22)。结论: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和双歧杆菌对黄疸的出现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 双歧杆菌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下载PDF
探究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战胜 刘雨露 +5 位作者 施雪颖 胡广秀 段道云 王栋 高凌云 唐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552-553,共2页
目的研究使用雾化吸入沐舒坦的方法对新生儿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分析。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该病的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沐舒坦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结... 目的研究使用雾化吸入沐舒坦的方法对新生儿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分析。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该病的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沐舒坦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92.O%)明显优于对照组(68.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7.1±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副作用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雾化吸入沐舒坦对治疗新生儿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疗效,能够迅速的缓解呼吸道症状,并且可以使治疗时间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舒坦 雾化吸入 新生儿肺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0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奎 贾玉春 胡广秀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27-227,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减退 诊断 误诊 病例分析 儿童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栋华 张秀莲 +3 位作者 袁向东 胡广秀 李鲁明 王建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34-235,共2页
对1989~1991年收住院的60例心肌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治疗,即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按'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参考'确诊,随机分为两组。一、... 对1989~1991年收住院的60例心肌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治疗,即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按'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参考'确诊,随机分为两组。一、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个月2例,6个月~2岁9例,>2岁19例,平均年龄6.71岁。参照有关文献分型:轻型4例,中型23例,重型3例。前驱病及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2例,肺炎6例,脑炎3例,腮腺炎2例,肝炎2例,麻疹1例,肠炎2例,无明显诱因2例。治疗前病程:平均9.6±3.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丹参注射液 维生素C 心肌炎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胡广秀 胡嵩山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第10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64例患儿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肺动脉高压,除动脉导管未闭与卵圆孔未闭外,不伴有其他心脏结构异常;按照尖瓣返流压差法估测肺动脉压力,并分为轻、中、重度三组。结果随肺动...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64例患儿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肺动脉高压,除动脉导管未闭与卵圆孔未闭外,不伴有其他心脏结构异常;按照尖瓣返流压差法估测肺动脉压力,并分为轻、中、重度三组。结果随肺动脉压力上升,患儿心脏右心各腔室有增大趋势;所测肺动脉压力变化与患儿临床表现及疗效相一致。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有效的无创诊断方法,不仅可用于临床确诊,还对病情判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早产儿脑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广秀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和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1周内头颅超声的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对不同胎龄、体重的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程度及并发...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和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1周内头颅超声的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对不同胎龄、体重的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程度及并发症进行分析。采用SPSS 13.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0例早产儿中53例发生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为53%(53/100),不同胎龄与不同体重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的早产儿出血程度在Ⅲ级及以上的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早产儿脑损伤程度与胎龄、体重的因素密切相关,头颅超声作为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方式较可靠,为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纠正Th1/Th2迁移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急救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战胜 刘雨露 +5 位作者 施雪颖 胡广秀 段道云 王栋 高凌云 唐倩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纠正Th1/Th2迁移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急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被确诊为小儿过敏性紫癜且发生早期肾损伤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命名为紫癜性肾炎组,另选取同期就诊... 目的研究并探讨纠正Th1/Th2迁移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急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被确诊为小儿过敏性紫癜且发生早期肾损伤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命名为紫癜性肾炎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50例未发生肾损伤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和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儿,分别命名为单纯紫癜组、对照组,仅紫癜性肾炎组患儿给予纠正Th1/Th2迁移治疗。各组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Th2细胞的比例、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蛋白含量。结果治疗前,紫癜性肾炎组与单纯紫癜组IL-4、IFN-γ、Th1、Th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IFN-γ、Th1、Th1/Th2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IL-4、Th2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紫癜性肾炎组患儿治疗后的IFN-γ、Th1、Th1/Th2均明显提升高,IL-4、Th2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性肾炎组尿微量蛋白含量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给予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患儿纠正Th1、Th2迁移治疗,可有效纠正Th1/Th2失衡,Th1/Th2可作为判断小儿过敏性紫癜病情进展及其早期肾损伤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TH1细胞 TH2细胞 肾损伤
原文传递
脐带瘦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战胜 刘雨露 +4 位作者 王栋 胡广秀 高凌云 段道云 施雪颖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脐带瘦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142例新生儿,按照出生体质量与胎龄关系的不同分为3组。A 组(小于胎龄儿,出生体质量在相同胎龄平均体质量... 目的:探讨脐带瘦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142例新生儿,按照出生体质量与胎龄关系的不同分为3组。A 组(小于胎龄儿,出生体质量在相同胎龄平均体质量的第10百分位以下)44例,男23例,女21例;B 组(适于胎龄儿,出生体质量在相同胎龄平均体质量的第10~90百分位)56例,男30例,女26例;C 组(大于胎龄儿,出生体质量在相同胎龄平均体质量的第90百分位以上)42例,男22例,女20例。对比3组新生儿体质量指数、出生体质量、胎盘重量及脐带瘦素水平。结果 A 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体质量指数、胎盘重量、新生儿身长及瘦素水平明显低于 B 组(P 均﹤0.001);C 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体质量指数、胎盘重量、新生儿身长及瘦素水平明显高于 B 组(P 均﹤0.001)。男婴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高于女婴组(P ﹤0.001);男婴组新生儿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女婴组(P ﹤0.001)。脐带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身长、新生儿体质量指数及胎盘重量等指标均呈正相关(r =0.382、0.276、0.358、0.412,P 均﹤0.01)。结论脐带瘦素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宫内生长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出生体质量 宫内生长发育 瘦素 关系
原文传递
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9例误诊分析
11
作者 胡广秀 《河南医药信息》 2000年第9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并发症 肺不张 误诊
原文传递
不同评分系统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战胜 刘雨露 +5 位作者 施雪颖 胡广秀 段道云 王栋 高凌云 唐倩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对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和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PRISMⅢ)评分评估新生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探讨PRISMⅢ评分在我国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所有新生儿,分别采用P... 目的对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和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PRISMⅢ)评分评估新生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探讨PRISMⅢ评分在我国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所有新生儿,分别采用PRISMⅢ和NCIS评分评价新生儿疾病的危重程度。以新生儿是否死亡为结局,绘制两种方法的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两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97例患儿,38例死亡。NCIS评分判断新生儿危重程度的AUC为0.923,PRISMⅢ评分为0.919,两种方法均较准确,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ISMⅢ评分在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方面与我国常用的NCIS评分准确性相近,为新生儿死亡风险评估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临床上可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评估以达到相互佐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新生儿死亡
原文传递
两种评分预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战胜 段道云 +3 位作者 王栋 胡广秀 刘雨露 高凌云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Ⅱ,SNAP-Ⅱ)和新生儿紧急生理学评分补充(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perinatal extensionⅡ,SNAPPE-Ⅱ)预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 目的 分析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Ⅱ,SNAP-Ⅱ)和新生儿紧急生理学评分补充(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perinatal extensionⅡ,SNAPPE-Ⅱ)预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预后价值.方法 以本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02年至2012年收治的确诊NEC病例7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情况将病例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根据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不同组间SNAP-Ⅱ和SNAPPE-Ⅱ评分.结果 手术组的两项SNAP-Ⅱ和SNAPPE-Ⅱ评分[(27.0±2.3)分,(26.5±1.8)分]均高于非手术组[(14.0±2.1)分,(15.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的SNAP-Ⅱ和SNAPPE-Ⅱ评分[(31.0±3.2)分,(31.0±3.4)分]均高于存活组[(11.0±2.5)分,(10.0±3.6)分,P<0.01].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SNAP-Ⅱ和SNAPPE-Ⅱ评分预测手术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26和0.732,其预测手术风险的最佳值分别是20和24;预测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和0.825,其预测死亡风险的最佳值为31和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SNAP-Ⅱ和SNAPPE-Ⅱ评分能够预测NEC预后的手术风险,对NEC的临床诊断、治疗、跟踪和病情的后续发展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