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的诊疗现状及对策
1
作者 陈忠 胡忠洲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近30年来,全球脑卒中新发病例数增加了70%,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指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1704万例,卒中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已成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2]。研究表明,20... 近30年来,全球脑卒中新发病例数增加了70%,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指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1704万例,卒中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已成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2]。研究表明,20%脑卒中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相关[3]。同时,约20%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椎基底动脉狭窄相关[4]。目前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理念及手段受到广泛关注且基本成熟,但对椎动脉狭窄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及时科学规范地治疗颈动脉狭窄及椎动脉狭窄对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相关研究及指南,对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的诊疗现状及对策做出介绍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椎动脉狭窄 新发病例数 预防脑卒中 治疗理念 椎基底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防治
下载PDF
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全髋关节翻修中髋臼侧骨缺损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忠洲 孟凡丁 王韶进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3期35-37,共3页
探讨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骨缺损在全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包容型缺损直接颗粒骨覆盖,使用打压植骨技术;对于非包容型缺损采用钛网覆盖骨缺损,再用松质骨颗粒覆盖,使用打压植骨技术,重建髋关节的正常解剖形态,恢复骨量,安装生... 探讨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骨缺损在全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包容型缺损直接颗粒骨覆盖,使用打压植骨技术;对于非包容型缺损采用钛网覆盖骨缺损,再用松质骨颗粒覆盖,使用打压植骨技术,重建髋关节的正常解剖形态,恢复骨量,安装生物型或水泥性髋臼假体。结果颗粒骨打压植骨在伴有髋臼侧骨缺损的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可有效重建髋臼侧骨缺损,恢复骨量,并能提供良好的早期稳定性,术后短期随访效果良好,但是其远期结果有待于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骨打压植骨 全髋关节翻修 髋臼 骨缺损
下载PDF
冠心病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冠一 陈忠 +1 位作者 张征 胡忠洲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53-456,499,共5页
目的:探究合并冠心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冠心病的患者,分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组和颈动脉支架... 目的:探究合并冠心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冠心病的患者,分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组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包括死亡、卒中(出血性、缺血性)、心肌梗死、急性肾衰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脑过度灌注综合征以及颅外神经损伤等。结果:合并冠心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和CAS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相近,糖尿病会增加行CAS术后脑卒中的风险(OR=46.88,P=0.038)。结论:对于合并有冠心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或CEA对于患者术后的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其他并发症无显著影响,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长林系列品种油茶籽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功良 周伟国 +3 位作者 黎曙光 王开良 余启锋 胡忠洲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21-23,共3页
对10个引种栽培的长林品种油茶籽含油率和脂肪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果时间对含油率影响大,不同品种间含油率差异显著。长林3号含油率比原产地高0.80%,长林4,18,23,27号引种后含油率与原产地差异不大,审定的长林3,4,18,23号和27号... 对10个引种栽培的长林品种油茶籽含油率和脂肪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果时间对含油率影响大,不同品种间含油率差异显著。长林3号含油率比原产地高0.80%,长林4,18,23,27号引种后含油率与原产地差异不大,审定的长林3,4,18,23号和27号比对照分别大10.10%,4.65%,6.35%,11.63%和10.51%。油茶籽油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4种脂肪酸组成。油酸含量在72.40%~84.70%,均值为79.34%;亚油酸含量在4.30%~15.50%,均值为9.47%;棕榈酸含量在6.60%~9.00%,均值为7.75%;硬脂酸含量在1.20%~3.10%,均值为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品种 含油率 脂肪酸
下载PDF
髂动脉分叉支架重建髂内动脉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忠洲 陈忠 +3 位作者 刘晖 唐小斌 吴章敏 张征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711-715,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国产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重建髂内动脉治疗髂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1年2月,本中心完成的7例髂总动脉瘤及髂总动脉瘤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应用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重建髂内动脉。其中男性6例,女性... 目的:探讨新型国产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重建髂内动脉治疗髂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1年2月,本中心完成的7例髂总动脉瘤及髂总动脉瘤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应用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重建髂内动脉。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8.14±6.20)岁,腹主动脉瘤平均直径(61.82±15.18)mm,髂总动脉瘤平均直径(33.95±9.11)mm。术后1、6、12个月以及此后每年行CT血管造影随访。Kaplan—Meier法分析36个月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通畅率。结果:7例患者应用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重建7条髂内动脉,技术成功率为100%,随访时间(40.86±13.68)个月,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36个月通畅率为85.7%,无内漏发生,无二次干预,无患者死亡。结论:新型国产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重建髂内动脉治疗髂总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为治疗髂总动脉瘤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 髂总动脉瘤 髂内动脉
下载PDF
杂交技术在髂股移行处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晖 胡忠洲 +4 位作者 陈忠 唐小斌 寇镭 吴章敏 王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28-531,561,共5页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髂股移行处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股动脉内膜剥脱联合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治疗的72例髂股移行处闭塞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5.96&...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髂股移行处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股动脉内膜剥脱联合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治疗的72例髂股移行处闭塞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5.96±8.8)岁。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术后12、24及60个月一期通畅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踝臂指数(ABI)由术前0.37±0.18提高至术后0.92±0.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3.9%(10/72)。30d病死率为零。平均随访时间3045.50(2052.50,4053.00)d。全因死亡率为12.5%。应用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94.29±2.77)%,术后24个月一期通畅率为(88.57±3.8)%,术后60个月一期通畅率为(79.71±4.84)%。结论:杂交技术治疗髂股移行处塞性病变早期结果满意,为治疗髂股移行处闭塞性病变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技术 髂动脉 股动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浅谈近自然森林经营的重要性
7
作者 胡忠洲 余启锋 +3 位作者 耿若楠 黎曙光 周必成 熊冬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77-178,共2页
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在德国提出,并成功应用。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在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能满足社会对森林经济效益的需求。文章在了解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础上,简要对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概念、意义、功用做了概括,对该经营模式提出了一些... 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在德国提出,并成功应用。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在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能满足社会对森林经济效益的需求。文章在了解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础上,简要对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概念、意义、功用做了概括,对该经营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 森林经营 生态效益
下载PDF
思想“隐患”是最大的隐患
8
作者 胡忠洲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37-37,共1页
所谓隐患,顾名思义是潜藏着的祸患罢了.隐患是安全生产中的常用语,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要搞好安全生产,首先要排除各种隐患,只有把隐患干净彻底排除,才能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安全生产做到万无一失,警钟常鸣.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教育 思想意识 事故发生 彻底排除 全员安全意识 常用语 生产管理 要思想
下载PDF
电子化认知功能评价系统用于无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筛查价值探究
9
作者 张坤 胡忠洲 +2 位作者 范向民 强薇 陈忠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37-41,47,共6页
目的探究电子化认知功能评价系统(computerized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device,CNAD)对无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severe 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SACAS)的筛查价值。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究电子化认知功能评价系统(computerized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device,CNAD)对无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severe 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SACAS)的筛查价值。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连续招募SACAS患者(狭窄组)和无狭窄受试者(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CNAD被定量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CNAD的筛查价值。结果共纳入44例SACAS患者和47例无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组患者的色词干扰测试(P=0.012)和鉴别测试(P=0.013)评分较差。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狭窄组患者的认知评分随年龄的增长下降较快,尤其是数字广度测试和鉴别测试。色词干扰测试(P=0.008)、鉴别测试(P=0.009)及两者的综合指数(P=0.002)对无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具有筛查价值。结论SACAS患者的认知功能低于无颈动脉狭窄者,特别是在注意力和执行能力方面。CNAD对SACAS患者具有一定的筛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认知障碍 电子化测试 筛查
下载PDF
自体混合植骨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RandC型骨缺损的疗效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忠洲 王韶进 +1 位作者 刘文广 刘胜厚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混合植骨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RandC型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总结2002年2月至2007年6月本院使用自体颗粒植骨加结构植骨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RandC型骨缺损患者12例,其中男3例(4膝),女9例(12膝),50~79岁,平均63.4岁... 目的探讨自体混合植骨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RandC型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总结2002年2月至2007年6月本院使用自体颗粒植骨加结构植骨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RandC型骨缺损患者12例,其中男3例(4膝),女9例(12膝),50~79岁,平均63.4岁。骨关节炎11例(14膝),类风湿关节炎1例(2膝)。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6.8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d、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X线平片及HSS评分结果。结果术前膝关节HSS评分为22.5(19~31)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87(78~96)分,术后明显优于术前(P<0.05),其中优(≥90分)4例(6膝),良(80~89分)7例(9膝),中(70~79分)1例(1膝),优良率93.75%,术后末次随访复查X线片可见植骨均愈合,未见移位、骨吸收、骨溶解、胫骨平台塌陷、假体松动及感染征象。2例出现透亮带,但均<1 mm,未见假体松动。结论自体混合植骨能有效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近端RandC型骨缺损,为胫骨假体提供良好的初始稳定性,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胫骨 骨缺损 植骨
原文传递
药物洗脱支架在周围动脉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忠洲 郭伟 刘小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73-975,共3页
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严重降低了支架植入术后的中远期通畅率,药物支架的出现使得解决再狭窄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从支架内再狭窄机制及药物洗脱支架在周围动脉中应用的临床和试验结果阐述了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外周血管疾病 再狭窄
原文传递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症状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中期结果 被引量:13
12
作者 许永乐 贾鑫 +6 位作者 郭伟 刘小平 杜昕 孙国义 张佳 贾森浩 胡忠洲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7-619,共3页
目的评估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症状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应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诊治的1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分析。18例患者中... 目的评估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症状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应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诊治的1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分析。18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5±7)岁,卢瑟福分级为3-5级。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主要随访项目为晚期管腔丢失、靶病变再狭窄率、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TLR),以及围手术期及术后6个月的严重临床事件。结果纳入研究的病变平均长度为(138±91) mm,慢性闭塞性病变所占比例为9/18,支架内再狭窄比例为2/18。手术技术成功比例为18/18。术后6个月,晚期管腔丢失为(0.1±0.9) mm,靶病变再狭窄比例为2/14,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为0。未发生死亡和截肢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紫杉醇DCB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方面安全性可靠,能降低术后6个月的远期管腔丢失、再狭窄率和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疾病 动脉 药物涂层球囊
原文传递
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坤 陈忠 +1 位作者 胡忠洲 郑焕勤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2-1036,共5页
腔内技术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式,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作为腔内技术的一种选择受到关注。近10年,有或无药物涂层的聚左旋乳酸可降解支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表现出良好的中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受试者病变相对简单... 腔内技术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式,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作为腔内技术的一种选择受到关注。近10年,有或无药物涂层的聚左旋乳酸可降解支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表现出良好的中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受试者病变相对简单。镁合金可降解支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有效性欠佳。铁合金和锌合金可降解支架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可观的结果;具有药物涂层的铁合金支架在膝下狭窄动脉的成功植入,标志着铁合金可降解支架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既往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的试验数据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特点显示,有药物涂层的聚左旋乳酸可降解支架和铁合金可降解支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中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 下肢 假体和植入物 血管成形术 可吸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