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许可法》实施的社会回应及趋势分析
1
作者 胡怀应 《岭南学刊》 2005年第5期53-56,共4页
《行政许可法》自2004年7月1日实施一年来,有效地冲击了传统计划体制“堡垒,”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遏制了腐败滋生,社会回应良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完善改革,使行政机关、政府职能完全真正到位。
关键词 《行政许可法》 社会回应 趋势分析
下载PDF
《行政许可证》实施的社会回应及趋势分析
2
作者 胡怀应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4期50-51,共2页
《行政许可法》自2004年7月1日实施一年来,社会回应良好,老百姓说:我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到政府办事跑得少了,办理审批手续不用那么破费了,执法扰民的行为减少了,政府行为不用老百姓“买单”了,公民维权更便利了。百姓的这些心里话,反... 《行政许可法》自2004年7月1日实施一年来,社会回应良好,老百姓说:我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到政府办事跑得少了,办理审批手续不用那么破费了,执法扰民的行为减少了,政府行为不用老百姓“买单”了,公民维权更便利了。百姓的这些心里话,反映了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许可 社会回应 趋势分析
下载PDF
加强民族法治建设对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时代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怀应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34-137,共4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经济发展需要以民族法治建设作保障,促进民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稳定的发展。按照“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要求,56个民族的法治意识的增强和提高,对促进民族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民族法治建设 民旅经济发展 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的法制保障与法治基础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怀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7945-7947,共3页
从完善涉农立法、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保护农民土地、创新农地法律机制、保障农民诉讼法律的权利和加强执法力度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法制建设新农村,以法治管理新农村。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法制保障 法治基础
下载PDF
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相互融合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怀应 《行政与法》 2009年第4期50-52,共3页
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构建法治社会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正确把握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融为一体的路径是构建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路径之一,法治必须服务于和谐社会,要力行依法执政、推进依法行政、实现社会公正、改革司法... 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构建法治社会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正确把握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融为一体的路径是构建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路径之一,法治必须服务于和谐社会,要力行依法执政、推进依法行政、实现社会公正、改革司法制度、转变法律观念、应对突发事件、保护弱势群体;路径之二,建设法治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条件;路径之三,发挥创新法治环境的重要作用,"实行公正司法、共性个性融合、畅通法律渠道";路径之四,营造西部农村法治环境,做到"三个创造"、"三个到位"、"三个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社会 和谐社会 融合
下载PDF
制定“政党法”是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基础条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怀应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3期67-69,共3页
政党法律制度是政党民主理念的形式体现,表现为宪法规范政党的活动原则、立法规定政党的具体活动规则、司法审查政党的内部活动与外部行为,从而确定执政党活动的合法性与合宪性。本文从我国政党制度入手,摄入本人对我国政党法律制度在... 政党法律制度是政党民主理念的形式体现,表现为宪法规范政党的活动原则、立法规定政党的具体活动规则、司法审查政党的内部活动与外部行为,从而确定执政党活动的合法性与合宪性。本文从我国政党制度入手,摄入本人对我国政党法律制度在制定方面的“一、二、三、四”的观点分析,旨在为我国早日制定“政党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法制 突破格局 执政在法 基本原则 权威模式
下载PDF
论培育和谐社会的人本法治观
7
作者 胡怀应 《岭南学刊》 2007年第3期38-41,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培育人本法治观。人本法治观的内涵包括:保障人权,体现人本,尊重人格,重视人文,倡导人性。人本法治观的理念应贯穿在我国的依法治国的各个环节中。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人本法治观 培育
下载PDF
三峡移民后期安稳致富与和谐法治环境研究
8
作者 胡怀应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9,共5页
三峡"移民后期安稳致富"最重要的问题是发展问题,三峡"移民后期安稳致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提升三峡库区的综合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开发竞争力、科技人才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制... 三峡"移民后期安稳致富"最重要的问题是发展问题,三峡"移民后期安稳致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提升三峡库区的综合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开发竞争力、科技人才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制度管理竞争力。这些都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加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移民 安稳致富 和谐 法治环境
下载PDF
500亿万州与5个法治机制
9
作者 胡怀应 《商场现代化》 2010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2007年决定把万州建设成为重庆市的第二大城市,万州区委、区政府、区级各部门、万州区人民正在为实现500亿万州目标冲刺。建设500亿万州除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城乡等多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外,着力...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2007年决定把万州建设成为重庆市的第二大城市,万州区委、区政府、区级各部门、万州区人民正在为实现500亿万州目标冲刺。建设500亿万州除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城乡等多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外,着力构建"法治意识创新机制、法治政绩考核机制、法治环境保障机制、司法权威运行机制、法律专家顾问机制",为500亿万州目标早日实现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亿万州 第二大城市 法治机制
下载PDF
“西中法治”的局限性、目标架构与驱动力比较分析
10
作者 胡怀应 《全国商情》 2009年第5期114-117,共4页
西方法治,无论是理念还是制度,都源于对人生意义、价值目标的认知和关怀,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根源在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和互动发展,在于市民社会精神的张扬以此推动法律形式化运动,在于权力和权利的界分与冲突导致法律秩序的生成;中... 西方法治,无论是理念还是制度,都源于对人生意义、价值目标的认知和关怀,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根源在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和互动发展,在于市民社会精神的张扬以此推动法律形式化运动,在于权力和权利的界分与冲突导致法律秩序的生成;中国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定目标的手段,中国人选择法治是因为同人治相比,法律最能满足中国社会解决眼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需要,是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给人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西中法治"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目标架构与驱动力都有本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法治 中国法治 比较分析
下载PDF
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11
作者 张勇 胡怀应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7-52,共6页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创新驱动增强新动力”相关话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摆在我国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的调整,需要深入的分析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的特殊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创新驱动增强新动力”相关话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摆在我国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的调整,需要深入的分析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的特殊背景,阐述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和提出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创新驱动 经济 腾飞
下载PDF
浅析保证合同无效时保证人和责任
12
作者 胡怀应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Z2期15-17,共3页
保证合同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即保证人与债权人之间关于由保证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当债务人不履行时,由其代为履行或承担赔偿责任的协议。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交往中,出现保证合同无效的现象较多,扯皮打官司的现象屡见不... 保证合同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即保证人与债权人之间关于由保证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当债务人不履行时,由其代为履行或承担赔偿责任的协议。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交往中,出现保证合同无效的现象较多,扯皮打官司的现象屡见不鲜。据此,保证人应负哪些责任本文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保证人 合同无效 无效保证合同 承担赔偿责任 合同责任 债权人 银行营业所 债务人 双方当事人 担保债务
下载PDF
关于构建“法德合治”体系的思考
13
作者 胡怀应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52-54,共3页
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国家作为行使治理权力的主体,首先应从六个方面构建法德合治的体系;即法德合治的关键———既要立法,又要立德;法德合治的基础———确保民权,劝导公益;法德合治的核心———权出于法... 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国家作为行使治理权力的主体,首先应从六个方面构建法德合治的体系;即法德合治的关键———既要立法,又要立德;法德合治的基础———确保民权,劝导公益;法德合治的核心———权出于法,力以德行;法德合治的实质———爱民安民,富民教民;法德合治的实践———法主德辅、法德并举;法德合治的模式———国家推进,民众推进,养德为民,以德勤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德合治”体系 民权 立法工作 道德意识 法律责任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14
作者 胡怀应 《西藏发展论坛》 2005年第3期49-51,共3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在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又在城乡的结合带产生了不少的失地农民,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 城市化进程 土地 征地补偿费 被征地农民
下载PDF
构建“法德合治”体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怀应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2,共4页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德治经济;市场经济需要法治,同时也需要德治。胡怀应的“构建‘法德合治’体系”一文指出:法德合治的关键是既要立法,又要立德;法、德合治的基础是确保民权,劝导公益;法、德合治的核心是权出于法,力以...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德治经济;市场经济需要法治,同时也需要德治。胡怀应的“构建‘法德合治’体系”一文指出:法德合治的关键是既要立法,又要立德;法、德合治的基础是确保民权,劝导公益;法、德合治的核心是权出于法,力以德行;法、德合治的实质是爱民安民,富民教民;法德合治的实践是法主德辅、法德并举;法德合治的模式是国家推进、民众推进、养德为民、以德勤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道德意识 法治经济 法治建设 公民权利 道德建设
原文传递
构建“和谐法治社会”体系研究
16
作者 胡怀应 《理论界》 2005年第S1期28-29,共2页
构建和谐法治社会体系,关键要营造“法德合治”四个环境氛围,搭建“依法执政”五个条件平台,实现“司法公正”五个法治目标。如何使我国尽快真正成为法治化国家而构建这样的体系,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引起我们的执政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 构建和谐法治社会体系,关键要营造“法德合治”四个环境氛围,搭建“依法执政”五个条件平台,实现“司法公正”五个法治目标。如何使我国尽快真正成为法治化国家而构建这样的体系,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引起我们的执政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各界人士对此问题的高度关注,真正按照“和谐法治社会”体系管理国家各项事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法治体系 法德合治 依法执政 司法公正
原文传递
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基本途径
17
作者 胡怀应 《党政论坛》 2005年第3期39-41,共3页
依法执政,就是指作为承担国家管理职权的执政党,必须象其他合法成立的社团一样,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依法开展执政行为,并对违法执政承担违宪违法的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而不能凭借执政党的政治优势和支配地位恣意妄为.如何实现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就是指作为承担国家管理职权的执政党,必须象其他合法成立的社团一样,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依法开展执政行为,并对违法执政承担违宪违法的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而不能凭借执政党的政治优势和支配地位恣意妄为.如何实现依法执政,其基本途径在于以下九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执政 执政党 执政行为 违宪 政治优势 宪法 承担 成立 国家 合法
原文传递
《公务员法》的“六大创新”
18
作者 胡怀应 《社会主义论坛》 2005年第12期33-35,共3页
<公务员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本文根据2005年4月27日通过的<公务员法>,与1993年4月24日国务院第二次常务会... <公务员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本文根据2005年4月27日通过的<公务员法>,与1993年4月24日国务院第二次常务会议正式通过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较,归纳出"六大创新"并加以理解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法》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创新 公务员队伍 合法权益 勤政廉政 工作效能 常务会议 理解分析 国务院
原文传递
关于“法、德合治”的几点思考
19
作者 胡怀应 《清江论坛》 2003年第3期62-65,共4页
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和一个系统工程。国家作为行使治理权力的主体,首先应从四个方面构建法、德合治的体系:法德合治的关键是既要立法,又要立德,法德合治的基础是确保民权,倡导公益;法德合治的核心权出于法... 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和一个系统工程。国家作为行使治理权力的主体,首先应从四个方面构建法、德合治的体系:法德合治的关键是既要立法,又要立德,法德合治的基础是确保民权,倡导公益;法德合治的核心权出于法,力以德行;法德合治的实质是爱民安民,富民教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德治 合治
原文传递
《公务员法》的“六大理论创新”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怀应 《党政论坛》 2006年第01S期21-23,共3页
《公务员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理论上可以归纳为“六大创新”。第一大创新:明确了公务员的范围与要求;第二大创新:确立... 《公务员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理论上可以归纳为“六大创新”。第一大创新:明确了公务员的范围与要求;第二大创新:确立了公务员对上级的错误决定执行的责任;第三大创新:创设了职务晋升与级别晋升的“并重制”;第四大创新:设计了初任“法检官”单独公开选拔制;第五大创新:完善了监督机制;第六大创新:区分了政务类与业务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法》 理论创新 公务员权益 勤政廉政 工作效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